天天看小說

第190章 脅迫收買

“允文,你瞧瞧,本王可是誠心誠意的過來和他們談,你看看王瓊那老匹夫的模樣,分明便是吃定了我們!還有東房的那個老匹夫!老子真想帶大軍把王家給平了!”坐在馬車上,李道宗氣憤的說道。

張允文輕聲一笑:“道宗兄若是如此,恐怕天下惶惶,輿情譁然了。那些世家說不定會一齊敵視朝廷!”

李道宗無奈一笑:“我不過是說說嘛,允文何必當真!唉,這世家大族,根深蒂固,豈是說能平就能平了。只有一代代的慢慢削弱啊!對了,允文,剛纔你拉我做什麼?”

張允文沒有說話,卻是將作業看的那份情報遞了上去:“道宗兄看看這個!”

李道宗接過紙條看了一遍,卻有些疑惑的問道:“劉安、劉福?這二人是何人,你收集他們的信息幹什麼?還有這王妍,不就是今日堂上那位王家小姐,呵呵,與你眉來眼去的那個!”

張允文聞言,頓做嗔怒道:“道宗兄可不要亂說,什麼眉來眼去?那是你看錯了!”

“好好,爲兄看錯了!爲兄也沒有聽見你叫王家小姐叫‘妍姐’!”李道宗笑道。\

“你……”張允文有些無奈的看著李道宗,“算了,我不與你說其他的了!帶回回到晉陽宮裡,我再跟你說說這王安王福還有王妍三人!”

回到晉陽宮,張允文在僻靜之室將從胖掌櫃那兒得來的情報一說,李道宗頓時恍悟,然後笑嘻嘻地看著張允文:“以前聽說允文主管的調查院是如何靈便,如何是手眼通天,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張允文謙虛的一笑:“道宗兄過譽了!嗯,先別說那調查院的事,咱們先說說如何利用這份情報!”

李道宗看了張允文一眼:“允文既然已經胸有計劃,何必問爲兄!只管去做便是。若是人手不夠,爲兄還可以借給允文幾人!”

張允文沉思片刻,擡頭對李道宗笑道:“多謝道宗兄美意!不過這點小事哪裡用得著動用道宗兄的親衛!且看小弟如何行動!”

連續半個月沒下一次雨了,所以王安決定親自下一趟田間地頭。\而首先去的地方便是清徐縣。在那裡,王家有著將近千畝的良田。

早在張允文他們拜訪王家的前一日,王安就已經坐著馬車慢慢的往清徐縣走去。

清徐縣在太原西南邊,裡太原不遠,半日即可到達。所以王安當日就抵達了清徐縣。

一到達清徐縣,王安並未第一時間到達田間地頭視察看清,而是去了清徐縣縣城一家佔地頗大的宅子裡。這座宅子裡面住著的便是他在外面養的婦人和已經三週歲的男孩子。

然而王安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到達清徐的第二日,三名騎兵從太原城內悄悄的出了城,快馬加鞭,兩個時辰之後便來到清徐縣。

在這座大宅子風流過後的王安終於記起了自己的工作,於是,在第二日的依依不捨的告別溫柔窩,騎著一匹馬,在幾名僕役和清徐縣管事的陪同下,開始深入田間地頭,查看旱情。\

在王安走了之後,宅子中的婦人起得晚晚的,倒是那三歲的小男孩鬧騰得厲害,說什麼爲何昨夜不讓他和母親睡,卻和一名丫鬟睡。還有爲何爹爹每次都是這樣,匆匆見了一面之後,有消失不見了。幾名侍女哄了半天,終於讓這小傢伙不再鬧騰了,然而他說今日想要出門。

這可憐的小傢伙一個月難得出幾次門,他母親心知肚明,自己並非妻室、妾室,且王安家中髮妻彪悍無比,雖說王安能強行將自己娶回家中,可是自己和孩子難免會受到妻室的仇視,所以她也就一直沒提出讓王安娶回家這件事。對於這膝下兒子的監管,也是非常嚴格的,一月就讓他出個三次門,其餘時間盡被關在這座大宅子了。

在小傢伙提出這個要求之後,立刻被婦人答應了,但是要求兩名僕役和一名丫鬟跟著。所以,在用過午餐之後,小傢伙就在三名大人的陪同下蹦蹦跳跳的出門了。

然而此時,在這座大宅子的大門、後門。\側門三個方向,各有一名挑著稀奇東西的買貨郎在販賣貨物。當小傢伙剛剛出門,便看見街道的盡頭一個挑著擔子的買貨郎正慢慢消失在街頭。隱約之間,小傢伙看到了擔子上到竹馬、竹蜻蜓,當下撒腿便向那買貨郎追去。

三名隨從連忙追上。

買貨郎一邊走一邊吆喝,混不在意身後跟了一個小屁孩。小傢伙還沒有大聲叫喚,讓那買貨郎停下來,卻發現身邊的人越來越多,這買貨郎竟然來到市場上了。

人流漸漸多了起來,將小傢伙後面三名成人的目光漸漸隔絕起來。小傢伙本來就身材矮小,在這人流中鑽來鑽去,倒是靈活無比。當他鑽出一片人流時,赫然發現那名自己追趕的買貨郎正停在自己前面,微笑著看著自己。

而被人流阻隔視線的三名隨從,卻是難以搜索到小傢伙的影子,只好將目光轉向買貨郎身上。思忖著自家小少爺既然在追趕買貨郎,那找到買貨郎,就肯定能找到自家的小少爺。終於,目光在人羣中掃過,看到了一名同樣打扮,擔子上掛著竹馬、竹蜻蜓的買貨郎,頓時往那個方向擠去。\

而在另一邊,一名一手拿著竹蜻蜓,一手拿著竹馬,興高采烈的小孩子正在買貨郎的牽引下慢慢的往城西走去。

“娃娃乖,待會兒叔叔給你買冰糖葫蘆!”買貨郎如是說道。

當那名丫鬟,兩名僕役追上那名買貨郎時,卻是發現他身邊並沒有自家少爺。又讓買貨郎停住步子等了良久,卻仍不見自家少爺上來,頓知不妙。三人苦著臉對望一下,然後兩名僕役繼續在集市上尋找,那名丫鬟返回府中向小傢伙的母親通報此事。

就在三人離開過後,買貨郎嘴角泛出一絲笑容,然後挑著擔子拐進一條大街,直往城西走去。

沒過多久,大宅子中的僕役丫鬟全體出動,通知王安的通知王安,剩餘的人全部加入搜索小傢伙的行列。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王安火急火燎的跑回清徐,而小傢伙仍然沒找到。\

衆人正商量著報官時,一名僕役衝進來,手裡拿著一封信,上面寫著“王大主管親啓”的字樣。

“是誰送來的?”王安一看這書信,頓覺有些不妙,沉聲問道。

那僕役看著王安的神色,有些惶恐的道:“這個,是一位才五六歲大的小孩子送來的!小的問了那小孩,說是有人拿三根糖葫蘆讓他送信來的!”

王安聞言,揮揮手,讓僕役退下。

待僕役退下之後,王安急急的打開信封,拿出裡面的信紙看了片刻,接著便將信紙靠近燭火點燃,沉著臉對屋內衆人道:“我要回趟太原處理一下!”

婦人頓時焦急起來:“老爺,那孩兒怎麼辦?”

王安依舊沉著臉道:“沒關係,當我從太原回來時,孩兒也就回來了!”

隨著年老的夫子將手中戒尺擊在講桌之上,今日的族學便結束了。

站在門口的王??粗鴼g騰的蹦跳出門的孩子,心頭閃過一絲慈愛。\看了看天色,王福邁步往門外走去。趁著天色尚早,他還要去一趟“滌塵軒”。

滌塵軒位於太原城城南,是一家不大的書齋。要知道在這個活字印刷尚未發明,印書全靠雕版的時代,一本書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所以,大部分寒門讀書人選擇的不是買書,而是抄書。所以書齋的書,往往是爲豪門大族的讀書子弟準備的。

王福來到滌塵軒的時候,滌塵軒的掌櫃照樣坐在櫃檯後面手捧著一本書籍,搖頭晃腦的在昏暗的燈光下讀書。

滌塵軒是由一名科舉未及第的仕子開設的。這名掌櫃是仕子當年的書童,如今也是三十多歲了。見到王福到來,掌櫃擡起頭來看了他一眼,然後又埋下頭看書去了。

王福不以爲意,慢慢的踱著步子,在店鋪內移動,目光從架子上碼放得整整齊齊的書籍上掃過。

這時候,店鋪內的樓梯上出現一個人影,王福一見到那人影,頓時拱手道:“徐兄!”

那人慢慢下樓,也拱手道:“王兄!”這人便是這滌塵軒的東家。\

王福每日都到這裡來,已經和這裡的東家掌櫃混得很熟了,所以那掌櫃不起身招呼,他也不生氣。

東家走下樓梯,滿是激動的對王福道:“王兄上來!裡面有一位豪客,帶來了好多孤本真跡,甚至還有幾冊書簡!”說著抓起王福的手就往樓上走。

王福聽到東家這般說,自然也是心癢癢,也是急急的往上面走。

一到樓上,只見三盞牛油大燭將屋內照得燈火通明,一個身影正坐在幾案邊,背對著王福二人。

“張兄,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王福,王兄!”東家走到身影的側面熱切的介紹道。

那人起身向王福一揖,口中笑道:“王兄!”

王福藉著燈光一下子看清了此人面孔:“你,你是張將軍!”說著趕緊跳到一邊,不敢受此人的一揖。\

此人正是張允文。白日裡王福曾在大門口迎接過李道宗張允文二人。所以自然認得。

張允文見王福的樣子,不由微微一笑:“王管家何必如此!此時我也不是什麼將軍,你也不是什麼管家,大家都是愛書之人!”

那東家聽到張允文的身份,頓時嚇了一跳,又聽見張允文說出那話,這才放心下來。

張允文坐在幾案邊上,身邊放著一疊書籍和幾卷被蟲噬出點點坑洞的書簡。

王福和東家坐下來之後,張允文拿出一本書籍遞給王福:“王兄請看,這是前朝開皇年進士,而今大理寺太卿孫伏伽孫大人年輕時抄錄的書籍,上面可是有他的親筆批註及印章啊!”

王福接過書籍,細細的看了一下,滿是不捨的遞回來,口中卻說道:“這本算不得古籍!”

張允文不以爲意的一笑,放下書籍,拿出另一本遞給王福:“這是南樑蕭統所揖《文選》三十卷裡面的第七卷,這本書如何?”

王福剛剛接過,張允文又拿出一本書來:“若是王兄不滿意,這本乃是南宋裴松之所注《三國志》,這本書如何?”

王福的身形不由有些顫抖了,這些書籍盡是古本,就算是王家這樣的詩書傳家的大家族裡也數量不多。\

張允文拿起一卷有洞孔的書簡,輕聲笑道:“這時漢朝鄭玄所著《毛詩箋》,就連滎陽鄭家都沒有??!”

輕輕將書簡仍在幾案上,拿起另一書簡:“這是漢朝董仲舒所著《天人三策》,上面還有漢武帝的批註,王兄以爲如何?”

看到這裡,那東家也感到有些不對了。雖然他也是愛書之人,可是更是惜命之人。這張允文肯定有什麼要事對王福講,自己在一旁聽了,恐是不妙,當下起身,逃也似的離開二樓。

王??粗媲暗臅?,吞了吞口水。

張允文輕笑道:“小將有一件事想求王總管幫個忙,若是事成,則這些書籍全是王總管的!”

王福頓時想起東房王盎給自己透露的朝廷欲以牲畜換糧食的事,當下道:“嗯,這件事嘛是老爺他們在做主,小人一個管事,哪能做得了主??!”

張允文聞言,微笑不語,卻是拿起一冊書,慢慢的放在燭火之上。霎時間書籍便被燭火引燃,熊熊烈火頃刻間包圍了書籍。

王福見狀,一下子撲了上來,滿是心疼的從張允文手中搶下燒燬小半的書籍,痛聲道:“大人不要逼我了,小人確實管不了那事?。 ?

張允文也沒有接話,直接拿起那本蕭統的《文選》,慢慢靠近燭火。

王福又要一下撲上來,張允文巧妙的一避身,卻將手中書籍在另一盞燭火上點燃。

王福再也忍不住,大聲的吼道:“張允文,你無恥!”

張允文聽得王福的話,也不動氣,直接拿起鄭玄的《毛詩箋》,正要投入燭火中,那王福終於服軟了:“住手吧,張將軍,在下同意就是!”

聽到王福答應,張允文放下手中竹簡,拿出一張宣紙來,對著王福道:“呵呵,既然王總管同意,那請在這上面簽上你的大名吧!”

王福頓時一怔。張允文作勢又要燒書,王福迅速的拿過宣紙,飛速的在上面落在自己的大名。

張允文待王福簽了名字,將紙張收了過來,大笑兩聲,對王福道:“王總管乃是愛書之人,這些古籍交與王總管,小將卻是放心的!還望王總管好好的看管這些書籍!”

王福卻是沒答話,雙眼呆滯的看著面前這些珍貴的古籍,還有幾案上兩本已經燒燬近半的書籍,想起自己簽下的大名,心潮如涌,卻是百味雜成,一時間竟然癡了。

第142章 詩會第325章 就藩第434章 捕獵第194章 烽火起第91章 臨國第323章 百騎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313章 定局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256章 請客第124章 塞外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287章 客棧第141章 赴宴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61章 楊文幹反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27章 林然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306章 夏令營第463章 洛口倉第486章 身世第133章 安置第11章 路上練兵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212章 遭遇戰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87章 復仇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195章 出征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34章 彈劾第434章 捕獵第159章 南遷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47章 潛入定州第288章 密談第295章 遷居第27章 林然第9章 裝神弄鬼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5章 夜襲第76章 新年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434章 捕獵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242章 狩獵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254章 裴行儉第14章 新兵到來第144章 歲末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222章 罷兵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27章 林然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226章 獻舞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125章 狼羣第59章 豳州事發第207章 投誠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266章 局勢第87章 復仇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87章 復仇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23章 進身之資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22章 牧馬之計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62章 平息第291章 引誘第222章 罷兵第211章 兵鋒第242章 狩獵第209章 入城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142章 詩會第298章 李泰
第142章 詩會第325章 就藩第434章 捕獵第194章 烽火起第91章 臨國第323章 百騎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313章 定局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256章 請客第124章 塞外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287章 客棧第141章 赴宴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61章 楊文幹反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27章 林然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306章 夏令營第463章 洛口倉第486章 身世第133章 安置第11章 路上練兵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212章 遭遇戰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87章 復仇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195章 出征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34章 彈劾第434章 捕獵第159章 南遷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47章 潛入定州第288章 密談第295章 遷居第27章 林然第9章 裝神弄鬼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5章 夜襲第76章 新年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434章 捕獵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242章 狩獵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254章 裴行儉第14章 新兵到來第144章 歲末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222章 罷兵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27章 林然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226章 獻舞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125章 狼羣第59章 豳州事發第207章 投誠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266章 局勢第87章 復仇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87章 復仇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23章 進身之資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22章 牧馬之計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62章 平息第291章 引誘第222章 罷兵第211章 兵鋒第242章 狩獵第209章 入城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142章 詩會第298章 李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比如县| 贡嘎县| 葵青区| 东港市| 昔阳县| 泊头市| 印江| 富宁县| 绥化市| 治多县| 闽清县| 岑溪市| 石柱| 青冈县| 县级市| 清流县| 利川市| 神池县| 襄城县| 岚皋县| 襄垣县| 东乌珠穆沁旗| 普安县| 吉林省| 登封市| 舞阳县| 天门市| 万州区| 巴里| 团风县| 黔西县| 阳西县| 六盘水市| 怀柔区| 高雄县| 两当县| 腾冲县| 彭州市| 嘉鱼县| 凤阳县|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