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8章 留居長安

隨著屹立在長安城內的鐘樓之上傳來響徹四方的雄渾鐘聲響起,朝會的時間快到了。

張允文回頭望了一下身後的重檐高樓,慢慢的往驛館方向走去。今日的朝會,看樣子張允文不能參加了。

一邊走在寬闊的街道上,無意識的看著來來往往的的人流,一面思索如何能勸服祿東贊這隻老狐貍能在明日的朝會上自己提出久居長安。

不知不覺之間,張允文來到了驛館外面。

此時驛館外面正由兩名全副武裝的士卒把守著。這只是明面上的哨崗,隱藏起來的哨崗至少有五十人,他們分佈在驛館四周兩條街的範圍內。在驛館四面的民居里,至少有二十把鋼弩日夜對著驛館。

這些佈置,都是在松贊干布領大軍侵入鬆州後加上去的。

張允文剛剛走到那兩位士卒面前,那二人便主動的側開身子,讓出路來,供張允文通過。

這驛館也是一座三進三出的宅子,住上吐蕃使團二十餘人還是綽綽有餘。除卻使團成員之外,還有配在府中的丫鬟和廚子,負責伺候著這些使團成員。

當然,這些丫鬟和廚子之中,也有張允文埋下的釘子。

一路往內院走去,沿途遇到哪些年輕漂亮的丫鬟,對方便會停下來,向張允文行禮。

這些吐蕃人整日面對漂亮的丫鬟,難免不會起什麼心腸。當初使團剛到長安不久,一名使團成員便對一名丫鬟動手動腳的。此事被張允文知道之後,將那名使團成員拖出來,杖責二十。從而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從此以後,那些粗魯的吐蕃漢子便再也沒有向丫鬟們動手動腳了。

所以,這些丫鬟看到張允文時,不由得會格外的尊敬。

到達內院的時候,只見內院的一道門邊站立著兩名吐蕃漢子,他們正守在大門邊,注視著慢慢過來的張允文。

張允文絲毫不顧及二人的目光,直接往裡面走去。那二人剛想伸手來攔,張允文冷冷的說道:“怎麼,想動手?”

這兩名粗通漢話的吐蕃人頓時訕訕收回手,讓出一道路來。他們可不願與張允文動手。這兒是人家的地盤,無論是打贏打輸,最後輸的總是自己。

進入後院,張允文便看見祿東贊正坐在庭院的石凳之上,手中拿著一盞茶水,慢慢的喝著。

“呵呵,大相好雅興啊!”張允文一邊說著,一邊走到祿東贊對面的石凳坐下。

祿東贊放下茶杯:“哦,原來是張將軍!今日風高氣爽的,張將軍怎麼到老夫這兒來了?”

“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今日過來,是爲了和大相商量一件事情!”張允文看著臉上帶笑的祿東贊,口中說道。

“哦?什麼事值得張將軍親自跑一趟啊?”祿東贊露出一副感興趣的樣子!

張允文看了看四周,笑著說道:“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希望大相能夠在長安定居下來!”

祿東贊一怔,不由放下手中茶盞。

“大相在長安盤桓數月,想必已是深知長安繁華了,既是如此,那就乾脆留居長安,不要再回吐蕃那苦寒之地了!若是大相答應,這處驛館便是大相的宅邸了!”

祿東贊聽得這話,心頭卻是非常疑惑,這張允文定是大唐皇帝派過來的,他的意思也就是大唐皇帝的意思。叫自己留居長安,這是爲何啊?難道有什麼圖謀不成?

想到這裡,祿東贊微笑著搖搖頭:“張將軍好意,老夫心領了,可老夫一家老小盡在吐蕃,如何能長留在長安啊!再說了,吐蕃那是老夫故鄉,你們漢人講葉落歸根,老臣還是想著落根吐蕃啊!”

張允文早就知道這祿東贊定會拒絕,當下從小腿處抽出軍刀來,慢慢的修理著指甲,臉上滿是笑意,口中卻說道:“若是我定要讓大相留在長安你?”

祿東贊看著張允文手中寒光閃爍的匕首,沉默片刻,卻是輕笑一聲:“老夫還是要走!若是張將軍不讓老夫回吐蕃,恐怕贊普也會派人來接老夫的!”

張允文頭也不擡的說道:“不可能了,你家贊普已經戰死鬆州了。對了,順便再說一句,今日傳來消息,鬆州會戰,你吐蕃二十萬大軍陣亡兩萬,投降五萬,其餘逃回吐蕃去了!”

祿東贊聞言,身體一震,猛地放下手中茶盞,站起身來,對著陣亡吼道:“不可能!我吐蕃大軍共有二十萬之衆,你們**也不過五萬人,怎麼可能打出這樣的結果來!我家贊普,我家贊普……”

張允文看著祿東贊如此失態的樣子,心頭不由微微一嘆,臉上卻是露出笑容來:“事實便是如此,有什麼不可能的!大相併非將軍,怎知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可不是靠什麼人數便能決定勝利的!想當初虎牢關之戰,我家陛下以三千鐵甲,硬衝十萬人的軍陣,竟能獲得大勝,你吐蕃戰敗,又有什麼不可能的?至於你家贊普,呵呵,剛纔說了戰場局勢,風雲變化,難以預料。你家贊普既然上了戰場,就得有戰死的準備!”

祿東贊呆呆的坐回石凳之上,垂下腦袋,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張允文見祿東贊不說話,也不出言。

片刻之後,祿東贊忽然道:“所以你們想把我留在長安?”

張允文驚訝於這祿東贊過硬的心理素質,驟然聽聞大軍失敗,贊普戰死的消息,他竟然能這般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並且做出判斷來。一聽祿東讚的問話,張允文便知道他已經猜測到自己將他留在長安的目的,當下點點頭:“不錯,正是因爲大相你雄才偉略,這纔要讓大相留在長安!”

祿東贊擡起頭,嘴角處泛起一絲苦笑來:“老夫不知是該爲大如此重視老夫而感到高興,還是因留在長安,再也不能返回吐蕃而感到傷心!嗯,若是老夫不答應留在長安,恐怕不久之後便會化作白骨一堆吧!”

張允文笑了一下:“我大唐乃是仁義之邦,若是大相想回吐蕃,大唐也不會阻攔,不過嘛,這路上遇上什麼馬賊盜匪的,丟了性命可不關大唐什麼事兒啊!”

祿東贊再次苦笑一聲,輕輕的搖著腦袋,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既然已經定了下來,張將軍卻還要跑上一趟,不會只是爲了告訴老夫此事吧!”

“呵呵,大相果然料事如神,我正是有一件事情希望大相能幫忙來做!”張允文滿臉笑容的收起匕首。

“什麼事?”

“明日朝會,朝中文武還有各國使者都將齊聚太極殿,煩勞大相明日能在朝會之上,向陛下請求長居長安!”

“什麼!”祿東贊吃驚的說道。驚訝過後,沉默一下,平靜的說道:“好吧,明日老夫便在朝會之上向大唐皇帝陛下請求久居長安!”

和聰明人談話就是輕鬆。張允文微微一笑,起身往外走去。走了幾步,張允文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轉過身來:“對了,大相啊,這使團之中,共有二十五人,其中哪些人是絕對不會留在長安啊?”

祿東贊聞言,頓時緊張的說道:“你們想要留的是老夫,幹這些人什麼事?”

張允文點點頭:“好吧,那你讓他們全都留在長安吧!”

說完,張允文邁步出了驛館。

祿東贊看著張允文的身影出了大門,一張面孔陡然變化。只見他一臉哀傷的望著天際,長長的嘆了一聲。

完成這項任務之後,張允文便返回皇宮,準備向李世民覆命去了。

當李世民聽了張允文的回覆之後,當下點頭道:“那祿東贊倒也識相,若是他膽敢有半分不情願,朕便禮送他回去!”說道這裡,李世民不由一笑,看著張允文,“呵呵,允文啊,這種馬賊盜匪的藉口你也能找得出來!不過倒還真的好用!”

張允文笑了一笑,口中卻是說道:“陛下,如今祿東贊身在長安,吐蕃局勢如何糜爛,他也束手無策,現今需要關注的便是吐蕃國內諸勢力的紛爭了。吐蕃王族、奴隸貴族、舊貴族,軍功貴族,吐蕃國內勢力龐雜,彼此之間,鉤心鬥角,松贊干布一死,沒有誰來調節箇中紛爭,這諸侯爭霸,在所難免。陛下可以在其中尋找兩個勢力,隱秘的扶持,間接控制吐蕃。呃,陛下以爲如何?”

李世民撫掌笑道:“允文此言,正合我意!當初派遣那般多的調查院密探進入吐蕃,如今正是用得著他們的時候!不過這勢力的選擇倒還是個問題!”說著,皺著眉頭,考慮起來。

張允文道:“陛下不必著急,如今吐蕃亂勢未顯,待其亂勢顯出,陛下再來選擇不遲!”

李世民一拍腦袋:“呵呵,是朕著急了!”站起身來,在殿中一邊踱著步子一邊說道,“如今南面戰事已了,甚至連我大唐潛在對手——吐蕃也已經解決了,實在是讓人大感欣慰啊!如今剩下的便是西域的高昌了!”

李世民說著,目光落在那副掛在牆壁的地圖之上。

張允文不用看也知道,那目光定是落在那“高昌”二字之上。

高昌,高昌如今的形勢究竟如何了?

歷史上的祿東贊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傢伙,第一個厲害是他本身厲害,第二個厲害就是能生兒子。生出的五個兒子中,除了老大夭折,剩餘四個都是厲害人物,有個叫欽陵傢伙繼承了祿東贊遺志,擔任了大相,輔佐松贊干布的兒子。

第165章 構陷第221章 會面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50章 再回長安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275章 反殺第97章 貞觀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185章 炮兵第54章 挑釁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287章 客棧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234章 彈劾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24章 歸程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3章 張文濟第123章 朝議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00章 偷牛第132章 較量第38章 遊俠兒第71章 張亮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33章 賞賜第141章 赴宴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306章 夏令營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69章 退兵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116章 安排第290章 盜竊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48章 王玄策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6章 單挑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77章 于志寧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307章 遊戲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323章 百騎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97章 貞觀第319章 賜婚第220章 會兵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473章 第一步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197章 糧草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61章 楊文幹反第159章 南遷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502章 半日閒第370章 薛仁貴第297章 風疾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301章 斷足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272章 張網第95章 論功第302章 憤怒第82章 房杜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02章 半日閒第319章 賜婚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318章 聚散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39章 斷腿第181章 剿匪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177章 薛延陀第302章 憤怒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
第165章 構陷第221章 會面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50章 再回長安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275章 反殺第97章 貞觀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185章 炮兵第54章 挑釁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287章 客棧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234章 彈劾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24章 歸程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3章 張文濟第123章 朝議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300章 偷牛第132章 較量第38章 遊俠兒第71章 張亮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33章 賞賜第141章 赴宴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306章 夏令營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69章 退兵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116章 安排第290章 盜竊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48章 王玄策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6章 單挑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77章 于志寧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307章 遊戲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323章 百騎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97章 貞觀第319章 賜婚第220章 會兵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473章 第一步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197章 糧草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61章 楊文幹反第159章 南遷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502章 半日閒第370章 薛仁貴第297章 風疾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301章 斷足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272章 張網第95章 論功第302章 憤怒第82章 房杜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02章 半日閒第319章 賜婚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318章 聚散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39章 斷腿第181章 剿匪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177章 薛延陀第302章 憤怒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城县| 上栗县| 永靖县| 柘荣县| 辽中县| 南宫市| 蒙自县| 霍山县| 黔东| 溆浦县| 鱼台县| 阜新市| 赤水市| 苏尼特右旗| 曲沃县| 华阴市| 吉林市| 南阳市| 安龙县| 呼和浩特市| 井研县| 和平区| 靖宇县| 罗田县| 开原市| 利川市| 乌兰县| 昌平区| 交城县| 家居| 鄂托克旗| 牙克石市| 张家港市| 仁化县| 荣昌县| 云南省| 双牌县| 黔西县| 鹤山市| 南京市| 松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