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1章 軍議

貞觀九年三月二十九,**鄯善道行軍總管李道宗於庫山大破吐谷渾伏允,斬敵近萬。伏允不敵,縱火燒荒,焚盡野草,領(lǐng)殘軍入磧。李道宗悻悻止步。

此戰(zhàn),**重傷死亡一千六百餘人,輕傷者二千八百餘人。

這個數(shù)字不包括張允文的偵察營。因爲(wèi)統(tǒng)計傷亡情況的記室想到偵察營去了解情況,剛到門口,便被士卒攔著不讓進(jìn)。回去跟李道宗一說,李道宗笑道:“算了,你不用去了,待會兒張允文自會過來稟報的!”

而另一邊,張允文卻是忙著一團(tuán)。

一張榻上,一名背部中箭的士卒正趴在牀上**著,張允文小心的看著箭頭入肉處淌出來的褐色血液輕聲道:“兄弟,咬牙忍住,一下子就好了!”

一手抓起旁邊燒得微微發(fā)紅的烙頭,另一手猛地拔出箭頭,趁鮮血噴涌之極,將烙頭擱在了傷口處。

只聽見一陣“吱吱”的聲音傳來,空氣中竟然漂浮著一股肉香。

這名士卒口中咬著布條,在烙頭擱在肉上的一刻,猛地一揚(yáng)腦袋,發(fā)出一聲“嗯哼”的長音,黃豆大小的汗珠子不停的從額上淌下。雙腿微微顫抖著。

旁邊圍觀的士卒都不由將頭轉(zhuǎn)向一邊,不忍再看下去!

“好了,那酒精。繃帶來!”張允文扔掉手中的烙頭和箭支,對身邊的士卒道。

等了半刻卻見這些人毫無動靜,有人小聲的問道:“大人,這酒精、繃帶是什麼東西啊?”

張允文頓時一愣,腦中一轉(zhuǎn),笑著道:“就是把你們喝的酒拿來,還有平常用的布條!對了,布條要兩指寬,越長越好,還要放在鍋中蒸煮之後才能拿到這兒來!唔,還愣著幹嘛,還不快去!”

那問話的士卒笑道:“這布條倒是好找,可是這酒……”

這士卒話還未說完,便被張允文打斷:“屁話,別說你們沒藏有酒?你們這羣傢伙,一幫地地道道的酒鬼,哪兒能少得了酒!快去取來,老子也沒怪你們私帶酒入軍營!”

這些士卒“嗤嗤”一笑:“頭兒,你可真是瞭解我們啊!”

片刻之後這些士卒便拿來鐵製水壺,裡面裝著的便是酒。至於繃帶,因爲(wèi)張允文吩咐過要蒸煮,所以慢了片刻。

最後,等酒和繃帶齊了之後,張允文將酒湊到鼻尖處,聞了一下,頓時一股刺鼻的酒氣涌了上來:“呵呵,這就還是烈酒,不錯,就是要烈酒!”

小心的將酒滴在中箭士卒的傷口處,然後用手慢慢的搓揉,同時爲(wèi)四周的士卒講解搓揉的方法。只見這些士卒滿臉皆是齊齊盯著酒壺,滿臉心疼。不過確實(shí)在側(cè)耳傾聽。講解完酒水消毒之後,再用繃帶慢慢的爲(wèi)這名士卒包紮,同時也講解了包紮的竅門。

最後,張允文說道:“其實(shí)這些基本的戰(zhàn)場救護(hù)方法,很早之前就該交給你們,可是那時候你們受傷少,而且傷勢輕,也就把這事情給忘了!記住了,以後若是有誰受了傷,就可按照這種方法來救護(hù)!呃,對了,若是有烈酒,就不必用著烙頭了!”

張允文話音一落,躺在榻上的那位士卒頓時用一種無比幽怨的目光望著他。

當(dāng)最後李揚(yáng)將偵察營的傷亡情況統(tǒng)計出來之後,張允文頓時陷入了沉默。

此戰(zhàn),偵察營陣亡五十七人,輕傷二百三十多人,多是箭傷,重傷殘疾八十五人。

看到這些數(shù)字,張允文心頭除了自責(zé)之外,更多的卻是反思。此時的自己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負(fù)責(zé)幾百人的營長了,而是大唐的左衛(wèi)將軍,看問題的角度更需要從戰(zhàn)略上、全局上來看。此次三千人盡數(shù)帶出,本就不是一個明智之舉,若是遭遇伏擊,三千人全軍覆沒,豈不是將大唐偵察營的火種給滅了。另外,自偵察營建立至今,幾年來除了一次性招納三千人之外,再無其他動作。想到這裡,張允文不由汗流汲汲,垂下頭,慢慢的思考著以後偵察營的發(fā)展道路。

三天之後,也就是貞觀九年四月初三,李靖的大軍終於緩緩抵達(dá)鄯州城。

大軍一到,李道宗和張允文便從庫山趕回鄯州,向李靖彙報這段時間的戰(zhàn)況。

此時的鄯州城外,已是營帳接天,一眼望去,幾乎全是白色的行軍營帳。鄯州城人口不過萬餘,如今這鄯州城外,便足足有六萬人。

在詢問了幾名正在整軍紮營的校尉之後,張允文和李道宗終於來到了李靖的大帳之中。

此時的大帳中卻是隻有李靖一人。見李道宗和張允文二人出現(xiàn),李靖笑道:“老夫正欲派人前往你處請爾等過來,想不到你們自己便來了!”

二人坐於李靖下首。李道宗笑道:“我們這不是來向大總管彙報具體戰(zhàn)況麼?”

聽到李道宗說起這戰(zhàn)事來,李靖頓時嚴(yán)肅起來:“這庫山一戰(zhàn),老夫聽人說起過,說是爾等在佔(zhàn)據(jù)優(yōu)勢的情況下,讓伏允給跑了,可有此事?”

李道宗連忙道:“大總管莫聽他人胡言,此戰(zhàn)情況,末將即刻一一到來!”說著,便從張允文領(lǐng)偵察營抵達(dá)鄯州開始,慢慢說開。張允文還不是在旁邊補(bǔ)充兩句。

說了半個時辰,這纔將情況述說完畢。李靖聽罷,撫須沉吟,好半天才到:“唔,此事確實(shí)非爾等過錯,實(shí)乃伏允老奸巨猾!這火燒荒野這一招,確實(shí)是妙啊!”

“呃,那大總管,我等該如何是好?”

李靖笑道:“待會兒老夫便將各位將軍請來大帳,共同商議,權(quán)衡利弊,再做決斷!”

李道宗和張允文對望一眼,同時起身一揖:“喏!”

二人呆在這大帳裡面,喝著茶水。沒過多久,便陸陸續(xù)續(xù)有將軍到來。

等了近半個時辰,這些將領(lǐng)差不多到齊了。清點(diǎn)一下人數(shù),只剩下一個侯君集尚未到場。

見人來得已經(jīng)差不多,李靖便開口緩聲說道:“今日請諸位來,卻是如今軍情有所變化,特招諸位前來商議!呃,先聽任城王細(xì)細(xì)的將目前戰(zhàn)局說上一邊!”

李道宗起身,行了一個四方揖,然後又將庫山戰(zhàn)事的前後說了一遍。然而在他剛剛說完準(zhǔn)備回到座位時,一個聲音卻是從帳外傳來:“哼,分明是王爺你的失誤,若是本將軍在此,其會讓那伏允逃脫!”

門簾掀開,一名魁梧大漢走進(jìn)帳中。

來人正是侯君集。

聽了侯君集的話語,李道宗不由譏道:“哦,侯將軍有何高招?”

侯君集神色傲然的說道:“兵者,詭道也!王爺誘敵主力,再遣精兵突襲,此策雖好,卻被伏允看穿,埋伏以精兵,最後縱火焚荒,使得我軍進(jìn)退維谷。如是由本將帶領(lǐng),一面由大軍正面攻擊,一面派遣張允文領(lǐng)小隊人馬尋庫山小徑而突擊之,斷不會讓張允文領(lǐng)兵馬與敵廝殺!”說著瞧了張允文一眼,“王爺豈不知張允文擅長著乃是小股突襲,於這領(lǐng)軍正面作戰(zhàn),卻是差了些!”

此言一出,若不是張允文對其早有成見,恐怕還會引爲(wèi)知己。

李道宗卻是慚愧的看了張允文一眼,默默回到座位之上。

這時候李靖發(fā)話道:“好了,此事已經(jīng)過去,不必再做爭辯!眼下之事,還是多多討論一下我軍下一步的部署情況!”

侯君集不再說話,直入大帳中,坐於李靖下首處。

待侯君集坐下,李靖道:“如今形勢已經(jīng)瞭然,諸位有何建議,儘管說出來!”

李靖話音落下,衆(zhòng)將頓時一片沉默。片刻之後,那李大亮當(dāng)先道:“大總管,末將以爲(wèi)伏允縱火燒荒,卻是將這片地區(qū)的冬草燒盡,缺乏草料,我軍戰(zhàn)馬消瘦,人疲糧少,遠(yuǎn)入爲(wèi)難。故請大總管安居鄯州,待明年牧草生成,馬肥力增之後,再圖進(jìn)取!”

李大亮話語一落,薛萬均等將領(lǐng)頓時頷首,表示贊同。而李靖,卻是微微皺起了眉頭。

“李將軍此言差矣!”這時候,那坐在李靖下首處的侯君集起身道,“今日伏允一敗,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取之易於拾芥。此而不乘,後必悔之!故末將建議,大軍即刻往南追殺,一舉生擒伏允!”

李大亮正要在說些什麼時,李道宗也起身道:“諸位莫不是忘了去年段將軍之事?曏者段將軍凱旋而還,才及鄯州,虜已至其城下。便是因爲(wèi)段將軍一戰(zhàn)並未傷其根本,吐谷渾根基猶存,且衆(zhòng)爲(wèi)其所用!若是我等安守鄯州,伏允糾集西域諸國,甚至南面吐蕃,共同爲(wèi)患,又該當(dāng)如何處置?所以末將贊同侯將軍之言,大軍即刻追殺上去!”

聽了侯君集、李道宗的話語,李靖倒是微微露出一絲笑容來。張允文心頭也是微微點(diǎn)頭,這侯君集雖說人品不咋地,但是打起仗來確實(shí)是一把好手,且死忠於李世民,難怪能居高位!

李道宗的話語說完,衆(zhòng)將卻是不再言語,皆是齊刷刷的望著李靖。

李靖捻鬚沉吟片刻,轉(zhuǎn)身望向身後的巨幅地圖,默默思考著。

“傳我將令!”片刻之後,李靖驀地轉(zhuǎn)身道,“大軍暫且分兩路追擊伏允,老夫與殿中少監(jiān)薛萬均、李大亮還有張允文趨北道,侯君集與李道宗趨南道!諸君一齊努力,早日捉住伏允,踏平伏俟城,平靖西海!”

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181章 剿匪第48章 刺殺第437章 再進(jìn)平壤第221章 會面第434章 捕獵第314章 高陽第146章 正月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26章 洛陽宅邸第306章 夏令營第243章 威懾第293章 許諾第2章 蘇聯(lián)教官第87章 復(fù)仇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71章 李道玄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266章 局勢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410章 戰(zhàn)前動員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24章 大戰(zhàn)將起第59章 豳州事發(fā)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19章 還關(guān)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00章 孰強(qiáng)孰弱第231章 商論第126章 狼王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24章 洛陽城降第70章 韓氏姐妹第297章 風(fēng)疾第213章 白道之戰(zhàn)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27章 揍人第45章 開業(yè)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295章 遷居第456章 大勢第386章 東宮危機(jī)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82章 奇特的戰(zhàn)術(shù)第272章 張網(wǎng)第286章 來信第76章 新年第72章 中毒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276章 馳援第125章 狼羣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90章 餘聲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453章 加官進(jìn)爵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417章 強(qiáng)渡遼水第34章 所謂鴿子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512章 結(jié)局·歲月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127章 奚族第292章 會面第304章 玩具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92章 登基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277章 赤水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377章 于志寧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231章 商論第86章 伏擊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35章 袁天罡第320章 趨利第293章 許諾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105章 說情第74章 李淵到來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
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181章 剿匪第48章 刺殺第437章 再進(jìn)平壤第221章 會面第434章 捕獵第314章 高陽第146章 正月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26章 洛陽宅邸第306章 夏令營第243章 威懾第293章 許諾第2章 蘇聯(lián)教官第87章 復(fù)仇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71章 李道玄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266章 局勢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410章 戰(zhàn)前動員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24章 大戰(zhàn)將起第59章 豳州事發(fā)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19章 還關(guān)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00章 孰強(qiáng)孰弱第231章 商論第126章 狼王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24章 洛陽城降第70章 韓氏姐妹第297章 風(fēng)疾第213章 白道之戰(zhàn)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27章 揍人第45章 開業(yè)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295章 遷居第456章 大勢第386章 東宮危機(jī)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82章 奇特的戰(zhàn)術(shù)第272章 張網(wǎng)第286章 來信第76章 新年第72章 中毒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276章 馳援第125章 狼羣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90章 餘聲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453章 加官進(jìn)爵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417章 強(qiáng)渡遼水第34章 所謂鴿子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512章 結(jié)局·歲月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127章 奚族第292章 會面第304章 玩具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92章 登基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277章 赤水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377章 于志寧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231章 商論第86章 伏擊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35章 袁天罡第320章 趨利第293章 許諾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105章 說情第74章 李淵到來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会市| 巴中市| 百色市| 盐亭县| 田林县| 安义县| 卓尼县| 丰城市| 澄城县| 永安市| 白河县| 安仁县| 眉山市| 化隆| 三明市| 察隅县| 永年县| 焦作市| 张家川| 玉山县| 兴文县| 高台县| 疏附县| 阿克苏市| 沭阳县| 内黄县| 崇左市| 澜沧| 探索| 长治市| 清原| 平谷区| 高淳县| 左权县| 莫力| 恩施市| 青阳县| 牙克石市| 榆社县| 蓝田县| 莱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