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零零章 君王法術勢,諸子第一家

曲阜,魯國的都城,也是周王室衰落之後,最後一處保有濃郁的禮樂之風的城市,一生克己復禮,想恢復三代之治的孔丘於此誅殺了學術上的敵人少正卯,一時引起轟動。

“孔丘兄啊,那少正卯雖和你持不同觀點,但所謂君子和而不同,這實屬正常。你這般直接誅殺,似乎不符合仁者之風??!在下的主張和你儒學更是背道而馳,你不是也要找個機會,誅殺了我?”

大司寇府中,姬玄淼和孔子跪坐在廳中,想到前日之事,不由感慨道。

少正卯已經(jīng)死了三天,至今屍體還在城樓上暴曬。

孔丘爲了立威,不但執(zhí)意要殺人,還不許別人收斂屍體,一時間恨他者有之,懼他者有之,鄙視他的人也有不少。

孔丘長的高大魁梧,面相敦厚,雙目有神,透著一股智慧和通達,一見便知是非凡之人。

“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一身兼有‘心達而險、行闢而堅、言僞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五種惡劣品性,有著惑衆(zhòng)造反的能力,不可不殺。此乃君子之誅也!”

“這是孔丘兄的一家之言。少正卯並未做過於國不利之事,他只是一個大夫,並非執(zhí)政上卿,有什麼造反的能力?”

姬玄淼並不認同孔丘的話,這也就是忽悠下子路這些徒弟,哪能說服他?

“孔丘兄創(chuàng)儒學,推崇禮樂治國,一心想恢復三代之治,這大司寇負責實踐法律法令,輔佐君主行使司法權,與你之儒學相去甚遠??上Э浊鹦謱ξ矣衅?,否則這職位倒是很適合我!”

孔子笑著道:“非是孔丘對姬兄有偏見,你之道雖能富國強兵,卻會使人心崩壞,沉迷於利益權術,不合君子之道。若用此道治國,則與禮樂盛世越遠也。東魯國這最後的周禮之鄉(xiāng),怕是要毀於一旦。”

“哈哈!”姬玄淼搖頭,對孔丘的話不以爲然,淡淡道:“孔兄此言差矣,我之道乃帝王之學,不但能富國強兵,安邦定國,更能中央集權,結束紛亂。一旦面世,影響將深遠而廣泛,就算你之學說淪亡,我之學說也會經(jīng)久流傳,爲國家圭臬?!?

孔子自然不認同,二人又是一番論道,結果都沒說服對方,末了,姬玄淼道:“孔兄,你雖殺了少正卯,但魯國貴族勢力強大,又有齊國虎視眈眈,這是內(nèi)憂外患,你之學說在這亂世龍?zhí)吨校慌虏荒苡兴洹!?

孔子自信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謂事在人爲,只要持之以恆,即便有困難,也可克服。就算最終失敗,我也無愧於君王社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你正在編寫的《周易》裡面的話,果然是人道精髓之句,足以流芳百世,我對你這本書的成就越發(fā)期待了?!?

“不過是總結前人所學,對伏羲先天八卦用後天之道來加以闡述,再輔以文王《卦經(jīng)》,並非孔丘一人成就,倒是當不得誇獎?!?

兩人這一番交流,直到晚上,姬玄淼纔回去。

如此數(shù)年之後,孔丘在魯國大行儒家治國之道,倒是使魯國有所起色,卻引起了齊國的忌憚,使人離間了國君和孔子的關係,孔子失望之下,棄官著書立說。

又十年,孔子寫成一部儒家鉅著,號稱羣經(jīng)之首,百家之源的《周易》,和軒轅黃帝的《歸藏易》,神農(nóng)的《連山易》並稱三易,以八卦兩兩疊加而成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做十翼而解之。

自此,高深的先天八卦演變爲淺顯的後天八卦,雖然高度上有所下降,但卻更加普世流傳,即便不通修爲的人,也能通過此研習天地變易之道,從而悟出不同妙理,或趨吉避兇。

此後天八卦一成,天降功德,孔丘本來只有地仙修爲,一瞬間成就太乙金仙之境,可謂一步登天了。

如此大的動靜,天地之間自然無數(shù)人被驚動,尤其是火雲(yún)洞伏羲,後天八卦一成,先天后天完整,人族氣運再添數(shù)分,他也享受到了好處。

“姬兄,我要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推行我之學說,不知你有何打算?”

這一日,姬玄淼即將完成自己的鉅著《玄子》,突然,孔丘上門拜訪,開口就問了這麼一句。

“我聽聞孔兄諸《周易》,人族先賢喜,魯候以師禮侍之。如此正是孔兄大展拳腳的時候,何以反要離開?”

孔子嘆道:“魯候敬重的是我的德行和地位,並非認同我的理念。在魯國做一個國老尚可,政治上難有建樹,再留在這裡,也不過徒增煩擾罷了!”

姬玄淼佩服道:“難得孔兄在這個時候還能如此清醒,在下佩服。不過若諸國都不認同你之學說理念,又當如何?”

孔子毫無頹喪,笑著道:“若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取天地之長,以補我之短,完善自身,增益不能,以待天時?!?

“好,孔兄豁達,在下佩服?!奔惦m然和孔子有不同的理念,不過對於他的人品和性情還是很佩服的,起身道:“孔兄稍待,待我收拾一二,也和孔兄一起周遊天下?!?

半個時辰後,兩人結伴上路,姬玄淼道:“孔兄可有想好,這第一站當往何處?”

孔丘道:“我雖寫成了《周易》,但對於天地大道仍有迷惑之處,聽聞洛邑守藏室中有一聖人,通達天地運化之道,博通古今之衰變,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何不前去請教?”

姬玄淼道:“我之學說將成,在此之前,和賢者論道,取長補短,實在妙不可言??仔炙月}人,可是李伯陽前輩?”

“不錯,正是這位賢者。”

二人都是修爲強大之輩,施展縱地金光之術,穿行於六合大陣之中,速度飛快,只需半日,就能抵達洛邑,所以也並不著急,一邊走,一邊談論起這位賢者。

“這位前輩來歷奇特,據(jù)說楚國有一年輕婦人,在河邊玩耍,見水中飄來一枚李子,撿起來吃了,於是有了身孕。”

“只是這一懷就是八十一年,生下一個白頭髮的兒子,指著家裡的李樹說自己姓李,於是取名李伯陽。又因少年而老相,所以又稱老聃。不過這位賢人聰慧無人能及,少年之時便窮天下至理,通達一切事物變化,後來做了大周守藏室官。”

姬玄淼嘆道:“守藏室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老聃處其中,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名聞遐邇,聲播海內(nèi),實乃我輩楷模?!?

二人一路懷著景仰之心來到洛邑,以二人人族大學者的身份,就算學說得不到推崇,卻也不會受到怠慢,更何況二人還是修爲強大的仙人,想要見老聃並不難。

姬玄淼見老聃後語刑名法度,老聃笑曰:“治大國如烹小鮮,無爲而無不爲。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你之道,乃使民畏之,乃下道也!”

姬玄淼搖頭道:“前輩之道,乃小政斧,使民自治。我之道,乃大政斧,以法治天下。你之道適合亂世之後的休養(yǎng)生息,而我之道適用於一切時期?!?

姬玄淼的法家理念雖然和老聃的道家理念有所不同,卻也有共通之處,對於以法治國,二人都認同,區(qū)別不過是法治程度、政斧對民間的影響。

他在這裡得了不少啓發(fā),《玄子》一書,終於成就。

“我姬玄淼觀百代之治,察亂世興衰,今立法家學說,以法治民、以術御人、以勢凌人,法術勢並用,勞心而不勞力,治人而不治於人。此天子之學、帝王之術、富國強兵之策、混一天下之道也!”

此時老子五千言未出,儒家學統(tǒng)未立,諸子百家都在醞釀階段,姬玄淼以法家開百家學說第一先河,得人道無邊大運。

只聽話音落,天地有感,這是推動人族文明變革的關鍵一步,無量功德降落,六成落在姬玄淼頭上,修爲直入大羅,眼看要破準聖關卡,被他一把將功德推到《玄子》之上,加上另四成功德,足有六成之多,使得這本鉅著瞬間成就強大的功德靈寶。

命運長河中再起波瀾,迷霧散去,一幕幕記憶片段浮現(xiàn),想起自己的身份,自己轉(zhuǎn)世的目的,姬玄淼神情怔楞,恍如隔世。

第五三零章 燃燈殺無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精衛(wèi)填海,吳剛伐桂第五五二章 東王公之謀第四九零章 證道之說(二合一章節(jié))第五三六章 天帝的託付第二六三章 玄真觀起波瀾第四六六章 神猴出世驚天地第四八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七章 萬蛇之首第一百九十七章 圖連地脈,鼎刻天規(guī)第二三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命長存,玉清真王第七十一章 分寶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星海生波,巫地輝煌逝第五六八章 無極圖第一百零九章 大戰(zhàn)開始第四三五章 以道補道第一百九十章 叫板聖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顧守時間的人第四九三章 西遊完畢,四柱渾天第四七四章 白馬馱經(jīng),佛法南傳第一百二十章 西行第五八二章 彩虹橋頭的神戰(zhàn)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皇出,八卦成第六章 太真西王母第二五七章 天可逆,我不可逆第三零零章 君王法術勢,諸子第一家第二十六章 海神禺虢第三一五章 御龍之法,屠龍之術第三六三章 禮物,抵達第二十章 聖人出世第一百五十七章 精衛(wèi)填海,吳剛伐桂第九十三章 入陰界第二九零章 一罪落幕,一罪復出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陣困伏羲,天帝索至寶第六十七章 勝負之論第四十二章 妖帝之謀第四八四章 妖族應對第三三九章 大羅天講道,武運昌隆第三二六章第一百章 閉關第七十九章 巫妖第三戰(zhàn)第五八六章 野蠻衝撞的鴻蒙界第三三七章 燭龍嘲諷,準提求聖第五五三章 佛道爭雄第四四零章 時空返照,天柱現(xiàn)形第五八六章 野蠻衝撞的鴻蒙界第四七六章 大劫將至第二十二章 紫霄宮第五三六章 天帝的託付第二十四章 大羅圓滿第八十六章 回返第三三七章 燭龍嘲諷,準提求聖第二九五章 通天的條件,解毒的靈根第五三五章 泰皇一令,天下景從第二六九章 神樹榮枯,宇宙生滅第二七一章 出關,至寶,局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帝歸闡教,王母傳昊天第九十二章 陰界將出第二一四章 重塑根腳之法第五三零章 燃燈殺無天第六十三章 天帝登位第四二三章 兩件至寶第五一一章 魔神投誠,意外消息第五七六章 誅戮陷絕起,魔神一劍分第二八一章 臣服第三四七章 碎夢一刀,界中佛國第四零八章 歸去第四三六章 一拳打爆聖人第五四八章 作死第五四七章 玉京山上帝師之會第四六七章 菩提下界,石猴稱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道化身第四一五章 儒學大興,孔丘成聖第五五五章 魔祖反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盤古第九紀元第三十五章 祖巫精血第一百二十四章 至人將出第五七六章 誅戮陷絕起,魔神一劍分第九十章 金烏隕,法相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毀滅之子,死界至尊第三六八章 魔神過境第九章 大劫終了(二)第三章 收個小弟第二二六章 仙道殺劫第五五八章 狠厲第二十四章 大羅圓滿第二一七章 棄魔入仙第三四四章 佛首的選擇第五三五章 泰皇一令,天下景從第二九三章 時間深處,自由的鴻鈞第二三八章 魔亂帝心第三七零章 魔祖兇威(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 女魃破屏翳,渡厄克飛廉第五零九章 殺局第五二六章 細思極恐第二九九章 姬玄淼至東魯國,孔仲尼殺少正卯第四四五章 詛咒魔神第一百六十六章 準提失望,炎黃聯(lián)盟第八十四章 造人
第五三零章 燃燈殺無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精衛(wèi)填海,吳剛伐桂第五五二章 東王公之謀第四九零章 證道之說(二合一章節(jié))第五三六章 天帝的託付第二六三章 玄真觀起波瀾第四六六章 神猴出世驚天地第四八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七章 萬蛇之首第一百九十七章 圖連地脈,鼎刻天規(guī)第二三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命長存,玉清真王第七十一章 分寶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星海生波,巫地輝煌逝第五六八章 無極圖第一百零九章 大戰(zhàn)開始第四三五章 以道補道第一百九十章 叫板聖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顧守時間的人第四九三章 西遊完畢,四柱渾天第四七四章 白馬馱經(jīng),佛法南傳第一百二十章 西行第五八二章 彩虹橋頭的神戰(zhàn)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皇出,八卦成第六章 太真西王母第二五七章 天可逆,我不可逆第三零零章 君王法術勢,諸子第一家第二十六章 海神禺虢第三一五章 御龍之法,屠龍之術第三六三章 禮物,抵達第二十章 聖人出世第一百五十七章 精衛(wèi)填海,吳剛伐桂第九十三章 入陰界第二九零章 一罪落幕,一罪復出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陣困伏羲,天帝索至寶第六十七章 勝負之論第四十二章 妖帝之謀第四八四章 妖族應對第三三九章 大羅天講道,武運昌隆第三二六章第一百章 閉關第七十九章 巫妖第三戰(zhàn)第五八六章 野蠻衝撞的鴻蒙界第三三七章 燭龍嘲諷,準提求聖第五五三章 佛道爭雄第四四零章 時空返照,天柱現(xiàn)形第五八六章 野蠻衝撞的鴻蒙界第四七六章 大劫將至第二十二章 紫霄宮第五三六章 天帝的託付第二十四章 大羅圓滿第八十六章 回返第三三七章 燭龍嘲諷,準提求聖第二九五章 通天的條件,解毒的靈根第五三五章 泰皇一令,天下景從第二六九章 神樹榮枯,宇宙生滅第二七一章 出關,至寶,局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帝歸闡教,王母傳昊天第九十二章 陰界將出第二一四章 重塑根腳之法第五三零章 燃燈殺無天第六十三章 天帝登位第四二三章 兩件至寶第五一一章 魔神投誠,意外消息第五七六章 誅戮陷絕起,魔神一劍分第二八一章 臣服第三四七章 碎夢一刀,界中佛國第四零八章 歸去第四三六章 一拳打爆聖人第五四八章 作死第五四七章 玉京山上帝師之會第四六七章 菩提下界,石猴稱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道化身第四一五章 儒學大興,孔丘成聖第五五五章 魔祖反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盤古第九紀元第三十五章 祖巫精血第一百二十四章 至人將出第五七六章 誅戮陷絕起,魔神一劍分第九十章 金烏隕,法相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毀滅之子,死界至尊第三六八章 魔神過境第九章 大劫終了(二)第三章 收個小弟第二二六章 仙道殺劫第五五八章 狠厲第二十四章 大羅圓滿第二一七章 棄魔入仙第三四四章 佛首的選擇第五三五章 泰皇一令,天下景從第二九三章 時間深處,自由的鴻鈞第二三八章 魔亂帝心第三七零章 魔祖兇威(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 女魃破屏翳,渡厄克飛廉第五零九章 殺局第五二六章 細思極恐第二九九章 姬玄淼至東魯國,孔仲尼殺少正卯第四四五章 詛咒魔神第一百六十六章 準提失望,炎黃聯(lián)盟第八十四章 造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易门县| 滕州市| 怀集县| 阳原县| 越西县| 谢通门县| 平乡县| 翁源县| 瓮安县| 新乐市| 长子县| 阿拉善右旗| 仁寿县| 紫云| 翼城县| 普兰店市| 牙克石市| 古交市| 清河县| 房产| 德钦县| 石楼县| 三都| 瓮安县| 泗水县| 绥芬河市| 内丘县| 广东省| 五原县| 蓬溪县| 平湖市| 玛纳斯县| 兰州市| 罗山县| 宁武县| 自治县| 湟中县| 东台市| 丹凤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