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一五章 儒學大興,孔丘成聖

同時,南瞻部洲久經戰亂,早已民不聊生,亟待恢復生產,禁不起太多折騰,於是治國主旨便成了休養生息,無爲而治。

這樣的情況下,道家政治理念便最合適宜,不可避免的在朝堂做大,以張良、陳平、曹參爲首,暗中還有皇后呂雉的支持,一時間和法家聯手製霸朝堂,將以叔孫通、酈食其、陸賈等爲首的儒家勢力打壓的難以出頭。

哪怕爲了人族大計,必須要扶持儒家,但在朝堂上,總得遵循政治規則,哪怕劉邦身爲開國皇帝,有著一言九鼎的權威,但也不能不顧規矩,隨心所欲。

因種種原因,儒家在大漢初期並不能出頭,不管怎麼努力,始終無法和法家、道家抗衡,儒家大興的大計也遲遲不能實現。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心人才發現道門的謀劃,原來不打算使用武力阻止儒家上位,畢竟這樣就直接和人族撕破臉了,不利於在人族傳道。

如今改成以政治博弈的方式進行競爭,高層都不出手,任儒、道弟子在朝堂上發揮,推行各自的政治理念,以事實說話,看儒家能不能過得了這一關。

也是因這個原因,漢皇劉邦無法不顧規矩拉偏架,否則率先犯規,給了道門把柄,到時候對方有樣學樣,聖人親自下場,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那個時候,自己一方道理上站不住腳,被道門打擊了,別人都不會同情,不能明面上說,更不可能撕破臉不讓道門傳教,否則如此行事,人族必會被各教派聯手針對。

於是乎大漢朝堂上看不見的硝煙瀰漫,道家和儒家兩大政治勢力反覆博弈,法家穩坐釣魚臺,不管哪方勝利,都不可能摒棄他們。

前六千年,大漢因國情如此,需要休養生息,符合道門的無爲而治,故而道門牢牢把持著朝堂,儒家毫無反抗之力。

但六千一過,天下安定日久,各地人口、生產恢復過去繁華,滋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再這麼無爲而治下去,也開始不合時宜起來。

趁此機會,早已積蓄許久的儒家勢力開始發力,趁著道門還來不及轉變思想的時間,以經世致用之學很是做了些功績,漸漸扭轉頹勢,在朝堂上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不久之後,五經博士、研習《春秋》的公羊儒脈的傑出弟子胡毋生、董仲舒,在吸收了陰陽五行學說後,聯手著寫了《春秋繁露》,宣揚大一統、大復仇理論,強調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一時間爲世人所重,使得朝堂上勢力再次發生逆轉,由此,儒家勢力蓋過道家。

見時機成熟,大漢朝廷正式大力發展儒學,並漸漸和法家合流,自此南瞻部洲儒法不分家,歷代王朝均遵循儒皮法骨的政治制度,而其餘諸子百家,則漸漸淡出大漢朝堂。

時間匆匆而逝,轉眼間三萬年過去,儒學在南瞻部洲已經發展的極爲昌盛,各學院遍佈郡縣,長安城中也早已建起太學這樣的最高學府。

朝堂上儒家勢力更是全面稱雄,連張良、曹參這樣的老臣都不得不避其鋒芒,一個專心修道不問政務,一個蕭規曹隨,轉投蕭何一系。

而另一尊大人物陳平,則緊靠著呂后,和呂澤一文一武,成爲呂后在朝堂上的代表,仍然有著一席之地。

在這般煌煌大勢之下,儒家學派繁花似錦,氣運如烈火烹油一般升騰,在官方的推動下,已經全面統治南瞻部洲,結合另外四大部洲的儒家支脈,一時間興盛無比,立教基礎早已夯實。

“天道在上,今我孔丘以儒學爲基,立下儒教,教化衆生;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宗旨,爲三界衆生開創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之途;以仁恕之道教化衆生,使其明天理,遵綱常;以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和祭禮爲本源,祖述三皇,憲章文武;以天子爲領袖,以吾孔丘爲教主先師;以《詩經》、《尚書》、《禮記》、《樂經》、《春秋》此五經爲儒藏之首,大教源流;以《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此四書爲教化之本;以鴻蒙量天尺鎮壓儒教氣運。”

隨著孔丘開口,聲音傳遍三界,各地均有儒家弟子口誦盛世華章,每篇文章俱是立意高遠,健康向上,思想純正無邪。

孔門十哲、七十二賢者、三千弟子,儒家各支脈中均有浩蕩氣運匯入孔丘身上,在這些學府、書院、庭院之中,一道道浩然正氣沖霄而起,引起天地間流動不息的至大陽剛的力量蔚然成河,浩浩蕩蕩,紫氣蒸騰,漸漸嵌入人道長河之中。

被這浩然正氣照射之地,誅邪退避、萬魔俯首,無數邪惡陰暗彷彿被烈日照射的殘雪一般,慘叫著化爲灰燼,天地之間,爲之一肅,正氣凜然,邪惡全滅。

“可惡啊,孔丘,儒家,果然是我魔界大敵。”

魔界之中,無力阻止的魔祖羅睺和魔尊冥河老祖均面色陰沉,眼看著在地仙界的一些佈置煙消雲散,心中憤恨無比。

可惜孔丘正是起勢之時,有天命加持,大勢浩浩蕩蕩,非是人力可當,若強行阻止,只怕會給魔界帶來更大的危機。

“浩然正氣,本就克邪誅魔,是我魔界大患。爲此,本座上次搶奪鴻蒙紫氣,便是不想讓孔丘成聖。可惜如今失敗,連帶欠下的諸般因果糾纏不清,使得儒家正氣越發剋制我魔族,看來我魔族在人間難過了。”

冥河老祖眼中冷芒連連,對老好人紅雲,他本就不喜,如今對方成聖,浩然正氣又剋制魔族,仇恨更深。

羅睺冷冷道:“好在浩然正氣非得學問高深、俯仰無愧、世事洞明者才能養育而出,儒教乃入世之學,基礎固然廣大,但這樣的弟子也不多,要是人人都有浩然正氣,咱們魔界才真的有難了。”

不光羅睺和冥河老祖心中憤憤不平,其餘的大勢力也各有煩惱,道門、佛門同樣酸溜溜的,心中忌憚無比。

儒教治世之學,學而優則仕,要在朝堂上實現抱負理念來輔以修行,如此勢必掌握權力,對他們傳教很是不利。

而妖族帝鴻同樣臉色陰鬱,儒家法門以及浩然正氣不但剋制魔族,同樣對妖族有不小克制,至於原因,當然是當年妖族對紅雲老祖的一系列迫害,帝鴻又多番阻道,可謂苦大仇深。

這些因果欠的太深,又不及時償還,甚至根本無法償還,糾纏之下,最終就轉變成這種形式,讓妖族被儒家剋制,強行抵消因果。

這便是洪荒修士害怕欠人因果的原因,若不及時償還,一來影響修煉,二來除非對方徹底灰飛煙滅,否則根本躲避不了,總會形成種種無法抗拒的結果,讓你償還。

倒是佛門還隱隱鬆了口氣,孔丘證道,當年讓位因果已經兩清了,此後儒、佛平起平坐,誰也不欠誰。

而鯤鵬老祖也得到了一份儒家氣運,這是當年紅雲連累他失去座位,以及他教導倉頡的因果,雖被妖族身份抵消了一些,但他畢竟不是妖族之主,大部分還是和他私人了結。

隨著孔丘話音落下,天道有感,頓時遵循規則開始積累龐大功德。而東王公又沒有阻攔,片刻之後,已經是巨大一團,比起接引二人立教時更多。

畢竟如今的儒教,可比西方教初立的時候強大太多了,相應的功德也會多上許多。孔丘吸收功德之後,分散的鴻蒙紫氣頓時合一,元神破開天道,得到天道本源灌頂,片刻之間便證就混元大羅金仙道果。

孔丘本身造字、創後天八卦、開創儒家已經有不少功德儲存,此時成聖之後尚餘許多,當下一併吸收,修爲直上二重。

“拜見孔聖人!”

成聖場面極大,紫氣東來三萬裡,巨大的虛影立於天地之間,左手捧書卷,右手持春秋筆,左佩劍、由帶刀,尚有一桿戒尺懸浮,象徵著孔老夫子文武雙全,教化與戒律並重。

天地之間異象不絕,普通同慶,普通生靈感受著無上威壓,紛紛拜倒。

而儒門弟子個個熱淚盈眶,激動不已,歷經千辛萬劫之後,儒家終於浴火重生,成爲和道門、佛門並列的聖人大教派,從此以後,儒教弟子也能挺直腰桿,士子和道士、和尚終於平起平坐。

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后論闡截第二五七章 諦聽第四三四章 黑暗大魔神第六十八章 祖巫復生第九十八章 輪迴開闢第一百一十八章 諸聖歸位第九十一章 風塵入紫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寶神通,法天象地第一百六十三章 夸父訪蚩尤,姬芒徵倉頡第二百八十章 魔教攻須彌,元始上天庭第一百九十四章 毀滅之子,死界至尊第一百三十章 找幫手,阻聖人(感謝次元神主的萬賞)第二十章 聖人出世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清收徒第三九二章 魔神和至寶第二八七章 虛無君遭劫難,東王公吞毒丹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勢已定,戰鬥未止第三七八章 時空回溯第三六零章 三皇相會,天帝問心第二四九章 改變的命運第四零三章 武道之興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皇五帝鎮氣運第五八六章 野蠻衝撞的鴻蒙界第五五四章 兇寶吞皇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意之爭第一百零六章 盤古遺音第六二五章 塵世之火與虛空鎖鏈第十三章 三清分蓮第一百六十章 魔祖的黃昏第三一四章 天地一盤棋,勝負兩戰場第一百零五章 奪寶第五零一章 兇威滔天,不敵玉指輕彈第一百二十六章 巫妖僞朝第四四一章 大戰升級,宇宙碰撞第四一五章 儒學大興,孔丘成聖第三六七章 天之尊,地之尊第二七四章 陽鑰雛形,謀劃元始第三六四章 死亡宇宙,吞噬之網第二一五章 昊天迴歸,瑤姬下凡第四三零章 四天柱第四五八章 元始入幽冥第一百五十一章 助魔成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至人將出第五五四章 兇寶吞皇第一百九十四章 毀滅之子,死界至尊第二十七章 玄天真武第三四五章 聖位落各家,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五四七章 玉京山上帝師之會第五六七章 大道五十,混元四十九第三八零章 安排第三四八章 帝君轉遷第三二五章 天譴,人心第一百八十章 天帝迴歸,姬芒證道第一百四十章 盤古證道之劫第二九一章 穿越者雷林,巫師的盡頭第二二四章 飛熊出世第四七一章 敖丙七妖大交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仙道之首,魔道祖師第一百九十章 叫板聖人第三七一章 人龍之盟(求訂閱)第二六四章 蓮華如來至第一百六十二章 溯流時光,混沌靈寶第二二八章 神榜難籤,舊怨新恨一朝起第四五三章 身化宇宙第五六二章 鴻鈞的猜疑第一百三十八章 魁隗與神農第三三一章 輪迴盡頭,大地本源第四十章 司土之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量劫終第三十八章 巫妖一戰(一)第三三五章 昊天之謀,鴻鈞之心第四四七章 絕殺一斧第六十五章 周天星辰破第三四五章 聖位落各家,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一百五十章 魔祖第四六九章 藝成下山第五一一章 魔神投誠,意外消息第五八二章 彩虹橋頭的神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地仙之祖第三零九章 二次輪迴(求訂閱,求推薦)第二一八章 楊戩探母第三二四章 天道本源海,一斧闢鴻蒙第三一八章 三皇心思,天地主角第五八五章 時空唯一第一百一十章 斬斷規則之劍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后論闡截第三六八章 魔神過境第三二二章 雷霆之威,聖人屈身第二四一章 女媧再佈局第三三二章 盤古七魄,武道元精第五六七章 大道五十,混元四十九第五三四章 皇者的交鋒第三三三章 中樞爲限,六魄化炁第四二二章 女媧的決斷第五四四章 巫族的分裂第二一四章 重塑根腳之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各出手段第四九五章 聖母贈寶第三零四章 元始得寶,準提謀人
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后論闡截第二五七章 諦聽第四三四章 黑暗大魔神第六十八章 祖巫復生第九十八章 輪迴開闢第一百一十八章 諸聖歸位第九十一章 風塵入紫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寶神通,法天象地第一百六十三章 夸父訪蚩尤,姬芒徵倉頡第二百八十章 魔教攻須彌,元始上天庭第一百九十四章 毀滅之子,死界至尊第一百三十章 找幫手,阻聖人(感謝次元神主的萬賞)第二十章 聖人出世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清收徒第三九二章 魔神和至寶第二八七章 虛無君遭劫難,東王公吞毒丹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勢已定,戰鬥未止第三七八章 時空回溯第三六零章 三皇相會,天帝問心第二四九章 改變的命運第四零三章 武道之興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皇五帝鎮氣運第五八六章 野蠻衝撞的鴻蒙界第五五四章 兇寶吞皇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意之爭第一百零六章 盤古遺音第六二五章 塵世之火與虛空鎖鏈第十三章 三清分蓮第一百六十章 魔祖的黃昏第三一四章 天地一盤棋,勝負兩戰場第一百零五章 奪寶第五零一章 兇威滔天,不敵玉指輕彈第一百二十六章 巫妖僞朝第四四一章 大戰升級,宇宙碰撞第四一五章 儒學大興,孔丘成聖第三六七章 天之尊,地之尊第二七四章 陽鑰雛形,謀劃元始第三六四章 死亡宇宙,吞噬之網第二一五章 昊天迴歸,瑤姬下凡第四三零章 四天柱第四五八章 元始入幽冥第一百五十一章 助魔成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至人將出第五五四章 兇寶吞皇第一百九十四章 毀滅之子,死界至尊第二十七章 玄天真武第三四五章 聖位落各家,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五四七章 玉京山上帝師之會第五六七章 大道五十,混元四十九第三八零章 安排第三四八章 帝君轉遷第三二五章 天譴,人心第一百八十章 天帝迴歸,姬芒證道第一百四十章 盤古證道之劫第二九一章 穿越者雷林,巫師的盡頭第二二四章 飛熊出世第四七一章 敖丙七妖大交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仙道之首,魔道祖師第一百九十章 叫板聖人第三七一章 人龍之盟(求訂閱)第二六四章 蓮華如來至第一百六十二章 溯流時光,混沌靈寶第二二八章 神榜難籤,舊怨新恨一朝起第四五三章 身化宇宙第五六二章 鴻鈞的猜疑第一百三十八章 魁隗與神農第三三一章 輪迴盡頭,大地本源第四十章 司土之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量劫終第三十八章 巫妖一戰(一)第三三五章 昊天之謀,鴻鈞之心第四四七章 絕殺一斧第六十五章 周天星辰破第三四五章 聖位落各家,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一百五十章 魔祖第四六九章 藝成下山第五一一章 魔神投誠,意外消息第五八二章 彩虹橋頭的神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地仙之祖第三零九章 二次輪迴(求訂閱,求推薦)第二一八章 楊戩探母第三二四章 天道本源海,一斧闢鴻蒙第三一八章 三皇心思,天地主角第五八五章 時空唯一第一百一十章 斬斷規則之劍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后論闡截第三六八章 魔神過境第三二二章 雷霆之威,聖人屈身第二四一章 女媧再佈局第三三二章 盤古七魄,武道元精第五六七章 大道五十,混元四十九第五三四章 皇者的交鋒第三三三章 中樞爲限,六魄化炁第四二二章 女媧的決斷第五四四章 巫族的分裂第二一四章 重塑根腳之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各出手段第四九五章 聖母贈寶第三零四章 元始得寶,準提謀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阳信县| 曲水县| 本溪| 漳州市| 民乐县| 平塘县| 凌海市| 富宁县| 昌黎县| 富民县| 邢台县| 资溪县| 屯门区| 孝义市| 武宣县| 保定市| 通山县| 澎湖县| 绵阳市| 离岛区| 德惠市| 诸城市| 台东县| 邯郸县| 馆陶县| 怀柔区| 抚松县| 两当县| 武功县| 许昌县| 会昌县| 南康市| 中阳县| 云南省| 许昌市| 昌图县| 车致| 云安县| 栖霞市| 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