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三八章 魔亂帝心

且說自商湯立國至今,傳國六十萬年之久,雖有興衰,但國祚綿長,歷史未有。到了末帝紂王子辛時,氣數已盡。雖初時紂王也有雄才,然天欲使其滅亡,漸漸昏聵暴虐,終至亡國。

紂王乃帝乙之三子也。帝乙生三子:長曰微子啓;次曰微子衍;三曰壽王。

因在某一日,帝乙遊於御園,領衆文武玩賞牡丹,飛雲閣塌了一樑,壽王託樑換柱,力大無比;丞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趙啓等上本立東宮,乃立季子壽王爲太子。

后帝乙崩,託孤與太師聞仲,遂立壽王爲天子,都朝歌。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

中宮元配皇后姜氏,乃東伯侯之女。西宮妃黃氏,乃鎮國武成王黃飛虎之妹,老將黃滾之女。馨慶宮妃楊氏,亦出自名門。

三宮后妃,皆德性貞靜,柔和賢淑。紂王坐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

諸侯者,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居於東魯,乃炎帝神農之後。南伯侯鄂崇禹,乃炎帝神農之子,天神祝融之後。西伯侯姬昌,巨於西岐,封國周,乃人皇軒轅之後。北伯侯崇侯虎,史皇氏之後。

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紂王七年,春二月,忽報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太師聞仲奉敕徵北。

一日,紂王早朝登殿,設聚文武。金鑾殿上頓時朱紫雲集,公卿遍地,共同朝拜紂王。此番場面,雖是人間天子,但亦有宏大氣象。但見:

瑞靄紛紜,金鑾殿上坐君王;祥光繚繞,白玉階前列文武。沉檀八百噴金爐,則見那珠簾高卷;蘭麝氤氳籠寶扇,且看他雉尾低迴。

就在這時,朝歌城上空,無聲無息瀰漫一片金光,只見色彩繽紛,祥光瑞靄中盤坐一尊佛陀,滿面慈祥之色,悲苦的眼神之中彷彿要渡盡世間一切罪惡,但眨眼間又是萬象幻滅,衆生沉淪,魔染三界,在一團金雲祥光之中演繹世間至惡之象,卻毫無違和。

這佛陀現身,顯露非同尋常之相,饒有興趣的看著金鑾殿之中的朝會,突然手一指,一道金光落入紂王眉心,隨即隱匿不見。

天子問當駕官:“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

言未畢,只見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呼稱臣:“臣商容待罪丞相,執掌朝綱,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

女媧紂王剛要回答,突然腦中一空,竟想不起女媧娘娘是何人,不由疑惑道:“女媧有何功德,朕輕萬乘之尊而往降香?”

羣臣面面相覷,雖女媧娘娘在民間正祀漸少,但因天皇伏羲氏祖訓,歷代人王對她皆有奉祀,紂王豈有不知之理?不過此時見其一臉疑惑,茫然之色並非作僞,只當大王早晚操勞國事,一時犯了迷糊。

商容奏曰:“女媧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聖德。混沌初開時,本無人族,天帝治世以來,因感三界生靈不修善果,暴虐好殺,遂命女媧娘娘造化一族,以取代萬族做天地靈長。”

“後來有那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娘娘再奉天帝命,乃採五色石,煉之以補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禋祀以報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風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陛下當往行香。”

紂王聞言,心中疑惑稍解,點頭道:“既是福德正神,先造人族,乃孤王之母,後補青天,乃孤王之恩人,孤王自當親往祭祀,準卿奏章。”

旨意傳出:次日天子乘輦,隨帶兩班文武,往女媧宮進香。此一回紂王不來還好,只因進香,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業。

駕出朝歌南門,家家焚香設火,戶戶結綵鋪氈。三千鐵騎,八百御林,武成王黃飛虎保駕,滿朝文武隨行,前至女媧宮。

天子離輦,上大殿,香焚爐中;文武隨班拜賀畢。紂王觀看殿中,景色華麗異常,但見:

殿前華麗,五彩金妝。金童對對執幡幢;玉女雙雙捧如意。玉鉤斜,半輪新月懸空;寶帳婆娑,萬對綵鸞朝鬥。碧落牀邊,俱是舞鶴翔鸞;沉香寶座,造就走龍飛鳳。飄飄奇彩異尋常,金爐瑞靄;嫋嫋禎祥騰紫霧,銀燭輝煌。

紂王正看此宮殿宇齊整,樓閣豐隆,忽一陣狂風,捲起幔帳,現出女媧聖像,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國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

古語云:“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紂王原本好色,只是此前有太師聞仲在朝,不敢暴露本性。此時太師出征數年,他早就有意廣選天下絕色以充後宮,但顧忌羣臣反對,是以暫作忍耐。

這時一見娘娘玉容,如此絕麗女神,見所未見,心中便自蠢動,但思及此乃人族母神,悚然心驚,頓時按下心思,準備祭拜。

只是腦中突有一道金光化爲斗大舍利子,射出祥光,陣陣禪唱之聲灌腦,腦中幻相頻生,只見天女曼妙而舞,輕紗薄裙,極盡誘惑,口中發出靡靡之音,在梵音之中更顯誘惑無窮。

紂王精神一陣恍惚,頓時本性畢露,神魂飄蕩,陡起淫心,且被無限放大,竟自突破敬畏之心與道德枷鎖。自思:朕貴爲天子,富有四海,縱有三宮六院,並無有此豔色。

當下吩咐:“取文房四寶。”侍駕官忙取將來,獻與紂王。天子深潤紫毫,在行宮粉壁之上作詩一首: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

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天子作畢,洋洋自得,又自惋惜失望,如此絕色,本應是宮闈恩物,卻只是一座雕塑,無緣得窺真顏。

丞相商容見紂王做此淫詩,頓時大驚失色,啓奏曰:“女媧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請駕拈香,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雨順風調,兵火寧息。今陛下作詩褻瀆聖明,毫無虔敬之誠,是獲罪於神聖,非天子巡幸祈請之禮。願大王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觀見,傳言聖上無有德政耳。”

紂王不悅道:“朕看女媧之容有絕世之姿,因作詩以讚美之,豈有他意?卿毋多言。況孤乃萬乘之尊,留與萬姓觀之,可見娘娘美貌絕世,亦見孤之遺筆耳。”言罷回朝。文武百官默默點首,莫敢誰何,俱鉗口而回。

此時虛空之中,那盤坐的佛陀面露詭笑之色,暗暗得意道:“平日裡你佛教做的齷齪腌臢事盡往我魔教頭上栽贓,今日也嘗一回被人栽贓的滋味。佛魔一體,同源而出,我之手段足可亂真,便是聖人也難查端倪,看你等如何辯解清白?”

“還有女媧,你想要騎牆觀望,本座豈會給你機會?今日添一把火,看你還能不能坐得住?”

他看著女媧宮中粉壁之上的淫詩,心中頗得意,揮手抹去種種痕跡,然後消失不見。

且言女媧娘娘降誕,這一日原本是她和伏羲化形之日,此後便作爲生日,自伏羲轉世人族後,雖然有了新的生日,但三月十五這一日,還是會和女媧娘娘一起慶生。

娘娘在三月十五日往火雲宮朝賀伏羲,又受三皇五帝拜賀,一番熱鬧之後駕車而回,坐於寶殿。玉女金童朝禮畢,娘娘擡頭,看見粉壁上詩句,大怒罵曰:“殷壽無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詩褻我,甚是可惡!我想成湯伐桀而王天下,享國六十餘萬年,氣數已盡;若不與他個報應,不見我的靈感。”

女媧娘娘心中恚怒,即喚碧霞童子駕青鸞往朝歌一回,要教訓紂王,以作報應。

卻說二位殿下殷郊、殷洪來參謁父王。正行禮間,頂上兩道紅光沖天。娘娘正行時,被此氣擋住雲路,因往下一看,知紂王尚有二十八年氣運,不可造次,暫回行宮,心中不悅。

思來想去,娘娘心意難平,悶悶不樂。想自己身爲人族聖母,紂王竟起淫心,如此心思,違逆倫常,禽獸尚不爲也,何況人主?

然紂王乃天定人王,名義上也是天帝之子,自己若要私自懲處,且不說氣運反噬,便是天帝那一關,也過不去。

思慮片刻,娘娘又乘青鸞徑自來到天庭,入彌羅宮見駕,見禮落座之後,天帝已知其來意,笑著道:“國之將亡,天子暴虐荒淫,原屬常事,不過紂王此舉,確實欠妥,但或有此心,未必有此膽量。此中種種隱秘,不可不察,以免做了別人手中利刃而不自知。”

第四八二章 真王之志,天王輪迴第四一四章 禪位第一百三十四章 星斗陣再現第六十七章 勝負之論第三十一章 大道維艱第五十三章 請立天庭第六十九章 三講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庭流言,元始謀劃第三十一章 大道維艱第五十五章 征伐龍族第二三零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準提背黑鍋第五三九章 戰第三十二章 天地人三劍,證道之寶第一百零五章 奪寶第四零七章 魔化宇宙第一百九十一章 斥退第四一四章 禪位第四四八章 魔神之隕第六十一章 萬妖之師第三六一章 錦繡天之行,混沌珠易主二四四章 爭奪第二二二章 玄霄無情,玄女有心第三五四章 太虛神甲與太武神劍第四零九章 內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逃第二百八十章 魔教攻須彌,元始上天庭第四六四章 羲和之心,騰蛇之謀第五零八章 敗退,落幕(二合一章節)第五三六章 天帝的託付第五五六章 羅睺再擺誅仙陣第三一八章 三皇心思,天地主角第二八三章 交易第七十三章 合道第十七章 強敵壓境第一百三十六章 五龍氏第五十九章 九龍沉香輦第二二零章 真王相召第四二六章 戰火重燃第二九七章 幽冥定計第四六七章 菩提下界,石猴稱王二四四章 爭奪第九十四章 嫦娥奔月第三四七章 碎夢一刀,界中佛國第四一一章 人間戰起,楊眉迴歸第四二五章 通天浮屠第三三零 六道合一處,大地之心路第二六零章 虛無君探秘,玄真君來歷第三零四章 元始得寶,準提謀人第五六四章 魔皇帝辛,妖主玄康;勾陳易位,兄弟傳續第三三六章 鴻鈞上天庭,聖位引暗流第三六四章 死亡宇宙,吞噬之網第二六一章 壽仙宮之謀第四二二章 女媧的決斷第五章 扶桑出紫府第四七七章 拜謁太元聖母第三八五章 戰事安排第六十六章 妖勝巫敗第一百章 閉關第五二九章 歸來第四五六章 妖皇的謀算第五二四章 論策第四零一章 沛縣呂氏第八十一章 納寰宇星辰,以鑄法相第四五七章 青帝訪伏羲,人道之網第一百九十七章 圖連地脈,鼎刻天規第五一二章 佛門女帝第四一九章 草木之尊第三九五章 泰皇要娶親第四十二章 妖帝之謀第二一四章 重塑根腳之法第四八四章 妖族應對第一百四十二章 帝君手段第一百七十六章 昊天下界,大戰開啓第五六七章 大道五十,混元四十九第二六四章 蓮華如來至第三二三章 聖人可死,人道自強第三三三章 中樞爲限,六魄化炁第五六三章 羅睺破境第二八二章 開天三寶之秘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帝歸闡教,王母傳昊天第四七一章 敖丙七妖大交兵第五十六章 龍母心思第三九九章 開皇盡,延康替第一百八十三章 當歷一千七百五十劫第三九六章 聯姻第五四零章 劍走偏鋒,共敵沉淪第一百零五章 奪寶第八十二章 消息第四零零章 紛亂的天下第四一五章 儒學大興,孔丘成聖第二一零章 分封佛果,虛無出世第二八六章 大道無常,通天不敗第二七四章 陽鑰雛形,謀劃元始第二七三章 聖人一劍阻道,天帝返本歸源第三十三章 先天葫蘆第五七六章 誅戮陷絕起,魔神一劍分第一百一十章 斬斷規則之劍第二三一章 武道奧秘,地道聖人第六章 太真西王母
第四八二章 真王之志,天王輪迴第四一四章 禪位第一百三十四章 星斗陣再現第六十七章 勝負之論第三十一章 大道維艱第五十三章 請立天庭第六十九章 三講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庭流言,元始謀劃第三十一章 大道維艱第五十五章 征伐龍族第二三零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準提背黑鍋第五三九章 戰第三十二章 天地人三劍,證道之寶第一百零五章 奪寶第四零七章 魔化宇宙第一百九十一章 斥退第四一四章 禪位第四四八章 魔神之隕第六十一章 萬妖之師第三六一章 錦繡天之行,混沌珠易主二四四章 爭奪第二二二章 玄霄無情,玄女有心第三五四章 太虛神甲與太武神劍第四零九章 內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逃第二百八十章 魔教攻須彌,元始上天庭第四六四章 羲和之心,騰蛇之謀第五零八章 敗退,落幕(二合一章節)第五三六章 天帝的託付第五五六章 羅睺再擺誅仙陣第三一八章 三皇心思,天地主角第二八三章 交易第七十三章 合道第十七章 強敵壓境第一百三十六章 五龍氏第五十九章 九龍沉香輦第二二零章 真王相召第四二六章 戰火重燃第二九七章 幽冥定計第四六七章 菩提下界,石猴稱王二四四章 爭奪第九十四章 嫦娥奔月第三四七章 碎夢一刀,界中佛國第四一一章 人間戰起,楊眉迴歸第四二五章 通天浮屠第三三零 六道合一處,大地之心路第二六零章 虛無君探秘,玄真君來歷第三零四章 元始得寶,準提謀人第五六四章 魔皇帝辛,妖主玄康;勾陳易位,兄弟傳續第三三六章 鴻鈞上天庭,聖位引暗流第三六四章 死亡宇宙,吞噬之網第二六一章 壽仙宮之謀第四二二章 女媧的決斷第五章 扶桑出紫府第四七七章 拜謁太元聖母第三八五章 戰事安排第六十六章 妖勝巫敗第一百章 閉關第五二九章 歸來第四五六章 妖皇的謀算第五二四章 論策第四零一章 沛縣呂氏第八十一章 納寰宇星辰,以鑄法相第四五七章 青帝訪伏羲,人道之網第一百九十七章 圖連地脈,鼎刻天規第五一二章 佛門女帝第四一九章 草木之尊第三九五章 泰皇要娶親第四十二章 妖帝之謀第二一四章 重塑根腳之法第四八四章 妖族應對第一百四十二章 帝君手段第一百七十六章 昊天下界,大戰開啓第五六七章 大道五十,混元四十九第二六四章 蓮華如來至第三二三章 聖人可死,人道自強第三三三章 中樞爲限,六魄化炁第五六三章 羅睺破境第二八二章 開天三寶之秘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帝歸闡教,王母傳昊天第四七一章 敖丙七妖大交兵第五十六章 龍母心思第三九九章 開皇盡,延康替第一百八十三章 當歷一千七百五十劫第三九六章 聯姻第五四零章 劍走偏鋒,共敵沉淪第一百零五章 奪寶第八十二章 消息第四零零章 紛亂的天下第四一五章 儒學大興,孔丘成聖第二一零章 分封佛果,虛無出世第二八六章 大道無常,通天不敗第二七四章 陽鑰雛形,謀劃元始第二七三章 聖人一劍阻道,天帝返本歸源第三十三章 先天葫蘆第五七六章 誅戮陷絕起,魔神一劍分第一百一十章 斬斷規則之劍第二三一章 武道奧秘,地道聖人第六章 太真西王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大竹县| 叶城县| 清丰县| 郁南县| 孙吴县| 自贡市| 施甸县| 黄龙县| 南投县| 遵化市| 武义县| 谢通门县| 彰武县| 常宁市| 古丈县| 大渡口区| 于田县| 张家港市| 淄博市| 中江县| 靖州| 郯城县| 五河县| 余庆县| 塔城市| 通化市| 稷山县| 伽师县| 云浮市| 乌兰县| 梓潼县| 绵阳市| 石楼县| 汝州市| 铁力市| 宁德市| 万州区| 司法| 钟祥市|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