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三一章 武道奧秘,地道聖人

“仙道者,修元神之道。武道者,修肉身之道。仙武合一,元神肉身同修,天地滅而神不滅,天地朽而身不朽,纔是完整的大道顯化。”

青童君心中思考著,按這種說法,如果仙武二道齊頭並進(jìn)的話,實力等同於同境界的混沌魔神,如果單修一道,則要差上一些。

他們這些先天神聖,化形之時就是大羅金仙,實則這個時候,肉體和元神都有大羅級的力量,只是根腳不同,各有偏向而已,實力和同境界混沌魔神差別不大,只不過受限於的先天體質(zhì),無法自由在混沌中存活。

自從道祖講了元神之道後,就都主修元神,肉體力量就不怎麼增長了。這樣一來,雖然實力增長極快,但實際上偏向元神,和同境界的混沌魔神比要差一些。

這武道就是對仙道的彌補(bǔ),主修肉身,此前也有修肉身的功法,不過根本不可能打破極限,突破到混元大羅金仙。哪怕有血脈傳承的巫族,直接吸收大地濁氣修煉,也沒這個本事證道混元。

東王公所創(chuàng)的武道將這種不可能變成可能,於仙道之外,再開一道,這是真正的大道法門,比起換湯不換藥的佛門、魔道,不知高明到哪裡去了。

“生靈孕育之初,由魂魄始,三魂主精神,遊離在外,爲(wèi)陰。七魄主肉體,藏於體內(nèi),爲(wèi)陽。元神者,靈魂中一點真陰化生,後經(jīng)三災(zāi)後,陰陽化生消長洗去所有陰質(zhì),由陰化爲(wèi)純陽之神,自此肉體可有可無,一身道行盡在元神之中。”

“武道則相反,從七魄中一點真陽化生,歷經(jīng)三災(zāi)洗去所有陽質(zhì),產(chǎn)生純陰元精,存在於肉體的所有地方,主肉體力量。單修武道者,元神可有可無,仙武雙修者,純陽元神、純陰元精互爲(wèi)陰陽、內(nèi)外、表裡,一陰一陽之謂道也。”

青童君看到這裡,暗暗沉思,按照這書中所說,武道和仙道是兩個相反的方向,雖互爲(wèi)表裡,但修煉方向和方法卻截然不同,即可同修兩道,也可只修一道,都是直指混元的無上妙法。

“不過單論戰(zhàn)鬥力,武道更強(qiáng),越到後期,越能碾壓同境界仙人,而且也無需先天靈寶斬屍,甚至對資質(zhì)的要求都沒那麼高,對一般人尤其是巫妖兩族來說,實在是大造化。不過相應(yīng)的,修煉速度越到後期越慢,跟仙道沒有可比性。”

不過青童君對著卻並不在意,仙道就算修煉速度快又如何?最後一步執(zhí)念之屍宛若天塹一般攔住了無數(shù)人,他們這些人早早的修到準(zhǔn)聖後期,可迄今爲(wèi)止,僅有三人能斬去三尸。

武道後期確實進(jìn)步太慢,但勝在沒有如斬執(zhí)念一般難以跨越的瓶頸,只要對大道的領(lǐng)悟一步步加深,以他們這些先天大神的根腳和悟性,就是耗時間,也能耗成混元大羅金仙。到那個時候,高屋建瓴之下,以混元大羅金仙的修爲(wèi)再斬執(zhí)念,就容易多了。

青童君思索間,開始下意識的按照武道之法開始系統(tǒng)性修煉,從最初的後天、先天、宗師、天人依次開始,洗毛伐髓,凝練筋骨、強(qiáng)壯五臟,直到血液似汞、骨若琉璃、肌膚如玉,這對應(yīng)仙道中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煉虛合道四個凡人境界。

然後便是修出一尊七魄法相,破碎虛空,經(jīng)三災(zāi)而元精化純陰,肉身力量產(chǎn)生質(zhì)變,成就天武境,再斬第二尊法相,此後每進(jìn)一階便以七魄之一爲(wèi)基斬去一尊法相,在修煉的時候,本尊和法相要一起壯大。

這等同於斬屍,雖然戰(zhàn)鬥力暴增,不過與此同時,會極大的拖慢進(jìn)階速度,直到七尊法相全都達(dá)到巔峰,屆時和本尊合一,打破混元之限。

青童君在修煉的時候,身周氣息鼓盪,他的肉體本身就有大羅境界,不過爲(wèi)了系統(tǒng)的走一遍悟道,才從頭開始修煉,本身對道的領(lǐng)悟就是準(zhǔn)聖境界,這時自然是毫無瓶頸,一邊吸收著魔猿精血,一口氣斬去七尊法相,每一尊都有著不輸於本尊的強(qiáng)大肉體力量。

“嗯?這吸收的果然不是靈氣,按照武經(jīng)中記載,靈氣對元神之道不可或缺,不過煉體效果微乎其微,只有元氣纔是武道必不可少的能量。”

話說世界胎膜吸收無邊混沌之氣,轉(zhuǎn)化爲(wèi)靈氣供修士吸收。但並不是所有的生靈都吸收靈氣,比如巫族,他們主要吸收大地濁氣,這種方式煉體,結(jié)合他們的根腳出身,效果無與倫比,只不過會泯滅元神。

但其實天地之間除了靈氣之外,還有另一種元氣的存在。混沌之氣被天地胎膜吸收轉(zhuǎn)化之後,主要就是三種心態(tài),一者輕而輕,被稱之爲(wèi)靈氣。一者重而濁,被稱之爲(wèi)元氣。剩下的則就是混沌廢氣,被歸墟吸收,再釋放到混沌中去。

靈氣和元氣就像清濁二氣,但又有不同,乃是一種能量的存在形式,一者補(bǔ)益元神,一者補(bǔ)益肉體,都能形成法力。

混沌魔神直接吸收混沌之氣,靈氣和元氣都包含其中,所以他們既有強(qiáng)大的元神修爲(wèi),也有強(qiáng)悍的肉體力量。

但洪荒世界中,仙道只注重元神,肉體可有可無,所以只能吸收靈氣,元神境界極高,肉體力量則基本不能增長。

除了獸類妖族因著有些血脈傳承,能夠被動的吸收元氣增強(qiáng)肉體外,一般的仙人肉體孱弱無比。不過妖族這種改修仙道之後,到了準(zhǔn)聖斬屍後,肉體力量就會跟不上元神修爲(wèi)。

反倒是龍母敖沂,靠著龍族血脈傳承中的修煉之法,再輔以祖龍精血,讓肉體力量率先突破準(zhǔn)聖,然後才斬屍。

青童君當(dāng)然知道元氣的存在,不過只有少部分人會吸收元氣,對仙道修煉毫無作用,平時也沒當(dāng)回事,這會兒才發(fā)現(xiàn),沒有衆(zhòng)多仙人消耗,虛空中的元氣濃度竟是如此驚人,甚至已經(jīng)飽和,多餘的也隨著混沌廢氣被排到混沌中去了。

“七尊法相盡斬,下一步就是銘刻法則於法相和本尊之上,然後八體合一。嗯?這似乎是法則之道的一種衍生?”

青童君正疑惑間,突聞一道聲音傳來:“武道,仙道也是法則之道的變種,但都不是完整的法則之道。洪荒世界中,真正以完整法則之道成就混元的,只有羅睺一人,便是后土,也是走偏了方向,先以肉體力量成就混元,然後才元神成道的。”

第一百零七章 法則圓滿第三三零 六道合一處,大地之心路第四八八章 創(chuàng)世之道,造化之本第二五二章 石磯隕落,黃龍被擒第四三五章 以道補(bǔ)道第五一九章 太始之爭第四十一章 羣星噬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后論闡截第三三六章 鴻鈞上天庭,聖位引暗流第四四三章 天柱折,地尊殤第三六七章 天之尊,地之尊第二一九章 親人重逢第三四三章 分封聖位(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六章 昊天下界,大戰(zhàn)開啓第四十一章 羣星噬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道化身第六十章 先禮後兵第十五章 結(jié)盟第五二四章 論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庭流言,元始謀劃第四四九章 證道即是結(jié)束第五零五章 白帝證道,仙劍易主第三九零章 三千法則三千零一道果第五六四章 魔皇帝辛,妖主玄康;勾陳易位,兄弟傳續(xù)第一百八十章 天帝迴歸,姬芒證道第九十六章 新的東皇太一第二四六章 蓮藕築基第二五二章 石磯隕落,黃龍被擒第三一二章 百家齊動第四五三章 身化宇宙第五零一章 兇威滔天,不敵玉指輕彈第三四一章 混沌之廣,宇宙之多,吾不知也第二五四章 反噬第五十二章 金蟬氏第五十七章 海外歸一第四七八章 來自未來的金色少年第五六四章 魔皇帝辛,妖主玄康;勾陳易位,兄弟傳續(xù)第一百二十章 西行第二七一章 出關(guān),至寶,局勢第六十五章 周天星辰破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寶神通,法天象地第一百四十章 盤古證道之劫第四五五章 穢佛之界,佛骨至寶第三七九章 擊穿混沌的洪荒之力第五八一章 四天宰與帶路黨第六章 太真西王母第四三三章 東王公至死界第四二八章 給我上第二八一章 臣服第一百三十六章 五龍氏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后論闡截第三四四章 佛首的選擇第二百八十章 魔教攻須彌,元始上天庭第三六一章 錦繡天之行,混沌珠易主第四五九章 兩界歸一,改天換地第三六四章 死亡宇宙,吞噬之網(wǎng)第七十四章 巫妖備戰(zhàn)第五五二章 東王公之謀第四三四章 黑暗大魔神第二一八章 楊戩探母第一章 開局一團(tuán)氣第二八七章 虛無君遭劫難,東王公吞毒丹第四零二章 野望第四六四章 羲和之心,騰蛇之謀第二三五章 聖人落子第五八一章 四天宰與帶路黨第二六二章 天魔之心第五三三章 霸權(quán)之爭第五零五章 白帝證道,仙劍易主第四七三章 悟空上天,鴻鈞證道第一百八十章 天帝迴歸,姬芒證道第三二二章 雷霆之威,聖人屈身第三五三章 明爭暗鬥,諸皇歸位(感謝薄心涼性喃小喃萬賞)第三五一章 聖位、皇位第五百一十五章 黑蓮魔劫第五二五章 三清動,戰(zhàn)神敗第十五章 結(jié)盟第四三九章 祁連高原第四五七章 青帝訪伏羲,人道之網(wǎng)第五七八章 古帝之死第九十八章 輪迴開闢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睺證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清收徒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皇出,八卦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微紀(jì)年第四二四章 大幕開啓第二九三章 時間深處,自由的鴻鈞第二零二章 西方困境第三二六章第八十一章 納寰宇星辰,以鑄法相第三十一章 大道維艱第四五一章 困殺第六十六章 妖勝巫敗第三一二章 百家齊動第四五零章 趁火打劫之魔,禍水東引之佛第一百七十六章 昊天下界,大戰(zhàn)開啓第二六六章 一眼萬年,百世輪迴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帝輪轉(zhuǎn)第五零七章 劍歸原主,穢佛生變第四九一章 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更在前
第一百零七章 法則圓滿第三三零 六道合一處,大地之心路第四八八章 創(chuàng)世之道,造化之本第二五二章 石磯隕落,黃龍被擒第四三五章 以道補(bǔ)道第五一九章 太始之爭第四十一章 羣星噬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后論闡截第三三六章 鴻鈞上天庭,聖位引暗流第四四三章 天柱折,地尊殤第三六七章 天之尊,地之尊第二一九章 親人重逢第三四三章 分封聖位(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六章 昊天下界,大戰(zhàn)開啓第四十一章 羣星噬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道化身第六十章 先禮後兵第十五章 結(jié)盟第五二四章 論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庭流言,元始謀劃第四四九章 證道即是結(jié)束第五零五章 白帝證道,仙劍易主第三九零章 三千法則三千零一道果第五六四章 魔皇帝辛,妖主玄康;勾陳易位,兄弟傳續(xù)第一百八十章 天帝迴歸,姬芒證道第九十六章 新的東皇太一第二四六章 蓮藕築基第二五二章 石磯隕落,黃龍被擒第三一二章 百家齊動第四五三章 身化宇宙第五零一章 兇威滔天,不敵玉指輕彈第三四一章 混沌之廣,宇宙之多,吾不知也第二五四章 反噬第五十二章 金蟬氏第五十七章 海外歸一第四七八章 來自未來的金色少年第五六四章 魔皇帝辛,妖主玄康;勾陳易位,兄弟傳續(xù)第一百二十章 西行第二七一章 出關(guān),至寶,局勢第六十五章 周天星辰破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寶神通,法天象地第一百四十章 盤古證道之劫第四五五章 穢佛之界,佛骨至寶第三七九章 擊穿混沌的洪荒之力第五八一章 四天宰與帶路黨第六章 太真西王母第四三三章 東王公至死界第四二八章 給我上第二八一章 臣服第一百三十六章 五龍氏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后論闡截第三四四章 佛首的選擇第二百八十章 魔教攻須彌,元始上天庭第三六一章 錦繡天之行,混沌珠易主第四五九章 兩界歸一,改天換地第三六四章 死亡宇宙,吞噬之網(wǎng)第七十四章 巫妖備戰(zhàn)第五五二章 東王公之謀第四三四章 黑暗大魔神第二一八章 楊戩探母第一章 開局一團(tuán)氣第二八七章 虛無君遭劫難,東王公吞毒丹第四零二章 野望第四六四章 羲和之心,騰蛇之謀第二三五章 聖人落子第五八一章 四天宰與帶路黨第二六二章 天魔之心第五三三章 霸權(quán)之爭第五零五章 白帝證道,仙劍易主第四七三章 悟空上天,鴻鈞證道第一百八十章 天帝迴歸,姬芒證道第三二二章 雷霆之威,聖人屈身第三五三章 明爭暗鬥,諸皇歸位(感謝薄心涼性喃小喃萬賞)第三五一章 聖位、皇位第五百一十五章 黑蓮魔劫第五二五章 三清動,戰(zhàn)神敗第十五章 結(jié)盟第四三九章 祁連高原第四五七章 青帝訪伏羲,人道之網(wǎng)第五七八章 古帝之死第九十八章 輪迴開闢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睺證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清收徒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皇出,八卦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微紀(jì)年第四二四章 大幕開啓第二九三章 時間深處,自由的鴻鈞第二零二章 西方困境第三二六章第八十一章 納寰宇星辰,以鑄法相第三十一章 大道維艱第四五一章 困殺第六十六章 妖勝巫敗第三一二章 百家齊動第四五零章 趁火打劫之魔,禍水東引之佛第一百七十六章 昊天下界,大戰(zhàn)開啓第二六六章 一眼萬年,百世輪迴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帝輪轉(zhuǎn)第五零七章 劍歸原主,穢佛生變第四九一章 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更在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报价| 革吉县| 咸宁市| 土默特右旗| 上林县| 册亨县| 乐业县| 吉安县| 焦作市| 乐平市| 哈巴河县| 安平县| 云龙县| 洪湖市| 东港市| 香格里拉县| 长葛市| 白玉县| 锡林郭勒盟| 定边县| 江安县| 徐水县| 邹平县| 定结县| 安国市| 自贡市| 肇州县| 射阳县| 内江市| 盈江县| 恭城| 鄂尔多斯市| 故城县| 任丘市| 荔波县| 习水县| 佛山市| 德庆县| 茶陵县| 穆棱市|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