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師叔,此次多寶師兄領闡截兩教過往弟子前來,攜大勢而至,爲助西方大興,氣運匯聚,造化再生。”
元易開口道,不得已擔起了嘴替的職責。
“西方貧瘠已久,二位師叔以大慈悲之心發下大宏願,一心只爲西方之大興,乃無量功德,衆生之福。
只是當下西方教身陷囹圄,需得別開生面,破而後立,方纔更有利於西方大興之計。
二位師叔此前度我部分截教門人入西方,如今多寶師兄攜闡截衆仙而來,也可爲二位師叔省力許多,助西方大興一臂之力。”
元易也有些無奈,這件事情上,在洪荒天地與衆生的大勢所趨之外,各方也多多少少都有私心混雜在其中。
不管是西方教,還是玄門三教。
當然,元易所言也並非全是奉承之語,畢竟小私與大公並非絕對對立。
老師與二位師伯聯手重塑天地,一來自己老師借了西方的淨土,截了西方教的道。
與之相對的,西方大地曾經受損的本源問題也在重煉地火風水之中被解決了。
另外,當初西方教所行,立淨土,也是在嘗試另外一條路,只是那一條路相對而言更加狹小,作爲後路。
若是沒有這一出,到時候在洪荒天地的破滅之中重立乾坤的,便會是西方教。
而且,效果與成功的概率顯然不如當下。
重煉地火風水,到得最後各方大能存在都不再阻攔甚至於主動出力配合協助,除了已經難以阻攔之外,也是默認了這一條路。
對於西方而言,大興的一部分根基其實便在此次重塑之中已經具備了。
聖人觀於天地與衆生,又豈會真侷限於一教一派之中,爭一時之大勢?
當初立教的天道誓言,何嘗不是一道枷鎖桎梏?
玄門三教的路,西方教不是不想去走,只是走不了而已。
西方教的道不同於玄門三教,與衆生的聯繫更加緊密,同時西方教的道,尚未走到圓滿。
玄門三教的道圓滿,同時,一大部分融入了天庭的架構之中,教雖散,道卻依舊存在。
這是西方教尚且做不到的,道不存乎於一教之內,不再依賴於一教的興衰之上,方可教化衆生,長存世間。
此事玄門當然也有著私心,西方大興我助力一分,但所得造化,豈能西方教獨享?
聖人自身不在乎這一份福緣造化,但門下弟子卻是需要的,分一杯羹罷了。
畢竟,少了闡截兩教,僅憑西方教自身想要西方大興並不容易。
即便沒有借淨土與截道一事,也是如此。
當然,元易也點了一句,你們西方教此前暗中在量劫內跑到東方度人一事,我們都知道。
“二位師叔,西方大興,非獨獨西方之事,氣運流轉,大勢起伏,成住壞空,破而後立,方得延續,以應大道之易,多寶師兄他們這一份造化,並非白得,師叔門下,恐怕也難有人能擔此大任吧?”
元易繼續開口說道,看過人域之後,在琢磨著這天地的格局,元易很多事情還是看得相當清楚的。
東西方之別,終究都是洪荒天地,洪荒天地,是一個整體。
而元易說西方教無人可擔此大任,也並非虛言。
西方教最出色的兩位親傳弟子藥師與地藏,一人在人域,立東方琉璃淨土,一人在地府地域,度化衆生之業。
剩下的西方教門人,雖然還有親傳弟子二三人,但比起玄門三教的同輩來,卻是差距不小,畢竟那是玄門仙道的時代,玄門之人是應劫之人,大勢加身。
不像藥師與地藏那般主動入劫者,無大勢加身,便也平平無奇了。
若非如此,也不必讓西方教的二位教主聖人之尊卻事事親爲了。
甚至西方教真正的門人之中,修爲境界完全比不得轉投而來的燃燈道人,以及被渡來的護法金鵬。
更何況,這二人修爲固然高深,卻非是西方教的道統傳承。
相對而言,多寶道人攜闡截兩教弟子而來,其中可謂人才濟濟。
更重要的是,道統傳承方面,不會再像現在的西方教那般,連教中核心
都是東拼西湊的散修出身,真正成爲一教,才能氣運匯聚。
面對元易所言,接引沉默不語,準提皺著眉頭。
隨即準提走上前來,道:“多說無益,終究需看此道是否當真可助我西方大興,事關我與師兄的大道,以及西方衆生,道論高下,得見神妙,需得論過一場方知。
太清師兄的道行我們自不會懷疑,但此道卻非太清師兄無爲清靜之道,此教也非玄門之人教。”
元易不由回頭看向大師伯,準提道人的話中之意很清楚,要論道一場。
不過卻並非要鬥法,而是要見識這新的大道的玄妙。
準提話說得清楚,問道,不問大師伯太清聖人之道,而問這佛道,要以西方之道與這佛道論一番高下。
不好說是不是因爲忌憚於大師伯的道行,但把大師伯自身的大道排除在外只與這佛道相爭,卻是合情合理。
青牛背上的老人對於元易與準提的目光,輕輕點了點頭。
“可。”
隨即目光看向元易,目光平靜。
啊? 不只是嘴替,我還要與這位聖人師叔論道?
問題是我沒有修行那佛道啊,在場之人中,便也只有得了真傳的多寶師兄足以代表此道吧。
除此之外,該是此道真正的開闢者,大師伯太清聖人。
怎麼說都輪不到自己纔是。
元易當初雖然也觀摩過那大道經義,有過參悟,但他也只是觀摩過,參悟過,僅此而已。
“萬法殊途,大道同歸,法有別,道無別,一道通,萬道同。”
大師伯平靜的聲音傳入耳中,帶著理所當然的從容。
“萬般皆是道,道法自然。”
法門法門,只是求法得道的門,是路。
路有千萬條,大道的盡頭,卻是相通的。
道生一而生萬物,得“一”者自可窺萬物。
“元易謝大師伯指點。”
元易行了一禮,是啊,大師伯能夠跳脫出自身大道推演出這麼一條路來。
自己比不得大師伯,但自己開闢不出一條道,難道連演化這一道的玄妙都做不到?
沒道理的,怎麼說我元易也是得了真傳的三教承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