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一章 綠林舊事

聽魯仲明和王湘林互相補充著說完事情經過,李遠方不由得暗自慶幸,慶幸的是他自己有錢老把關,所以纔沒犯和羅天永同樣的錯誤。

開辦梅山土特產之初,制定和農民簽訂的農副產品原料預購合同的時候,李遠方打算農民能產多少他就收多少,根據農民的生產情況決定公司的生產規模。因爲他已經從錢豐那裡和望河縣政府的統計數字中瞭解到,就算把全縣農民的所有產量都算上也滿足不了梅山土特產的設計產量。既然如此,不如向農民承諾地裡產多少,土特產公司就收多少,這樣可以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但他的這個方案到錢老那裡後碰了壁。

錢老要求李遠方根據和省外貿、李蒙等人約定的銷售計劃來確定土特產公司的生產計劃,然後由生產計劃來確定向農民預購農副產品原料的數質量,和李遠方的思路正好相反。當然,考慮到一些不確定因素,收購比生產計劃稍多一點的農副產品原料是可以考慮的。錢老的解釋是,不管原材料市場能不能滿足生產需求,生產計劃都應該由銷售計劃來確定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如果產品供大於求,產品大量積壓,會給公司造成很大的損失。如果供不應求,則對公司只有好處。另外,錢老要李遠方考慮到農民們過高的生產積極性,如果承諾產多少收多少,農民可能連糧食都不種,無計劃無節制地種那些經濟作物,而且種出來的農副產品原料的質量也很難保證。不種糧食,對望河縣這樣的地方來說顯然是不可取的,種出的東西梅山土特產做不到全部收購,則會給農民帶來巨大的損失。最好的方法就是簽約時給農民規定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這樣的話,既可以使農民有計劃地進行生產,又能保證得到品質優良的原材料。按照錢老的方案來辦,無論是土特產公司還是望河縣的農民,都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限度。這個穩打穩紮的方案,對於梅山土特產這樣一個新成立的公司來說是最爲合適的。

在爲自己慶幸的同時,李遠方也考慮了魯仲明對香豬事件所提出的解決方案,覺得魯仲明的方案已經是比較完備的,以他的經驗和閱歷,想不出比魯仲明更好的方案,就問了王湘林:“老王你認爲應該怎麼辦?”

王湘林說:“雖然目前這件事已經變成了政治事件,和羅天永這個法人以及魯總都有一定的關係,但這件事畢竟是由那個熊先生引起的,組織堵住大京九的行動也和你們無關,追究法律責任追不到你們身上。羅天永這段時間避到南鄉的行爲,可以用公司資金被熊先生捲走,正在想辦法籌集資金來解釋,公司暫停收購香豬,就用公司資金運營出現問題、不得不採取必要的應急措施爲由。只要魯總能履行好合同規定的義務,這件事就算捅破了天也不會牽連到你們身上。我所擔心的是,真像羅天永說的這件事有地方勢力在裡面插手,就算現在暫時把事情處理好了,以後你們的麻煩還是不少。這些江湖上的規矩我不懂,所以我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李遠方認同王湘林的意見,羅天永的錯誤,不管是盲目擴大生產規模還是財務大權的旁落,都只是經營策略方面的問題,實際上他也是受害者,不應該負什麼責任。而且羅天永這兩年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功,和各級官員又有一定的聯繫,再按照魯仲明的方案解決了香豬的收購問題,政府方面和養殖戶那裡應該好說話。聽王湘林提到“江湖規矩”這幾個字,插了一句說:“師兄,這次連省公安廳都驚動了,你自身的安全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要是你帶那麼多保鏢去,政府和公安部門會很反感,還會讓那些幫派以爲你要和他們來硬的,惹火了他們反而更不好。如果想用江湖規矩和那些幫派達成諒解,你一個人去拜訪他們會好說話些,要是你不放心的話,到時候我跟你去一趟。”

魯仲明想想也是,對李遠方說:“遠方說得有道理,這幾年我一直都在做生意,從昨天到現在又昏了頭,這些江湖規矩差點都忘了,真要是江湖人的話,是最講面子的,我帶那麼多人去確實不好。天永應該還沒到新修縣,我等會打個電話讓那些保鏢都回南鄉來,就我和他兩個人去就行了。等政府那邊的麻煩解決了,我想辦法找到那些幫派講一講,乾脆我一個人去,遠方你就不用去了,幫我照顧著小萌就行了。要是你真想幫忙的話,開著你那輛車把我們送到新修縣,看在你這輛車的車牌的份上,政府和公安那邊可能會好說話些。我這次就算是狐假虎威,遠方你不怪我在利用你吧。”

李遠方想自己要是開著那輛誇張的大吉普到新修縣去,確實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說句心裡話,他是越來越討厭自己這種不明不白的身份,但剛纔話已出口,主動要求陪魯仲明去一趟的,這個時候不好反悔,只好答應了魯仲明的要求。對魯仲明說他出去和葉黃以及幹仁國交待一聲,魯仲明讓李遠方順便把魯萌喊進來,他也要給女兒交待一下。

李遠方出去的時候,幾個女的都在葉黃的房間裡說著話,客廳裡只有李教授、肖副廳長、喬局長以及肖南庭等人。李遠方找到魯萌說她爸爸找她有事,順便把葉黃也喊了出來向她說明情況。葉黃聽李遠方說要陪魯仲明到新修縣去一趟,讓她留在南鄉等著,心裡不大高興,但當著這麼多人的面,除了噘一下嘴外,倒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只是說路上小心點,早點回來。

喬局長聽說李遠方要陪魯仲明去新修縣,若有所悟地問李遠方:“是不是爲今天早晨大京九被堵的事去的,聽說這件事和新修縣的香豬項目有關,香豬項目由一個華僑和西部省的一個公司投的資,和魯先生有關嗎?”李遠方看瞞不住喬局長這個明白人,回答說確實是魯仲明投資的,現在有麻煩了,他開車送魯仲明去一下,看能幫點什麼忙。

喬局長沉吟了一下,對李遠方說:“真要去新修縣的話你要小心點,那個地方的治安一向不大好,連土匪都有。堵大京九的事要是有人在後面操縱,肯定和那些土匪有關。”聽到“土匪”兩個字,李遠方覺得怪怪的,心想現在都什麼年代了,怎麼可能還有土匪,喬局長指的,應該是一些地方勢力,平常解決問題所用的手段有些過激,讓喬局長他們公安部門感到頭痛,所以就用“土匪”這個名詞來形容。然後想想,既然喬局長對新修縣當地的情況有一定了解,向他先諮詢一下比較好,就問了喬局長:“你說的‘土匪’都是些什麼人?”

喬局長苦笑了一下說:“土匪就是土匪,從祖上傳下來的土匪,還能是什麼人。”發現李遠方越聽越糊塗,喬局長看著肖副廳長對李遠方說:“這件事當地人都知道的,老首長以前還和他們打過交道。”肖副廳長點了點頭,李教授則說:“我也聽說過北邊的山裡一直有土匪,聽說他們還經常下山來作案,但報紙從來不敢報,外地人都不知道。”肖副廳長接過李教授的話說:“倒不是報紙不敢報,因爲是那些人也是普通的老百姓,沒有什麼窮兇極惡的人,叫他們土匪只是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不是太確切。雖然那些人有些風俗比較特別,但做的事情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政府和公安部門與他們井水不犯河水,互相給點面子吧。”

經過肖副廳長和李教授進一步解釋後,李遠方總算明白被喬局長稱爲“土匪”的那些人確實和所謂的土匪有些聯繫。河西省歷朝歷代以來都是欠發達地區,全省境內多山,而且山區的土質不大好,各種作物的產量比較低,老百姓生活比較艱難。多山的地方,民風一般比較驃悍,如果有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魚肉鄉里,老百姓走投無路之下,只有上山落草爲寇,成爲武俠裡所說的“綠林好漢”,做一些反壓迫反貪官劫富濟貧的事。這些人,在老百姓眼裡是好漢,在官府或者地方豪紳的眼裡,當然就是土匪了。因爲走投無路上山落草的好漢和真正爲非作歹的土匪很難界定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官府的有意識引導下,就用統一的“土匪”這個名詞來稱呼。只不過當時的老百姓心裡都有桿秤,清楚哪些山頭的人是好漢,而哪些山頭的人確實是土匪而已。

既然要當綠林好漢,當然要有保護自己的本領,正好河西省境內有張天師的道場,“天師道”是有習武傳統的,受“天師道”的影響,經過一代一代的積累,那些綠林好漢中不僅出了不少武林高手,而且產生了一些具有一定傳統的武術門派。和全國其他的武術門派不同,河西省境內的門派基本上都是佔山而據,形成一個個山寨似的村落。隨著時代的變遷,當年那些綠林好漢的後代最後都成了散佈各地的山民,宗族的傳統代替了門派的門規。當年毛老人家上山打游擊的時候,得到了這些山民的不少幫助,有的人後來還成了的高級將領。

建國以後,那些真正的土匪當然都被鎮壓了,老百姓的生活環境也與以前大不相同。由綠林好漢的後代轉變而來的山民,有些搬到山下居住,而有的還留在山上不願下來。留在山上的山民,由於居住的地方非常閉塞,而且保留著一些長期以來形成的古怪風俗,所以仍然被城裡人歧視性地稱作“土匪”。城裡人的解釋是,這些人祖上當過土匪,而且現在還住在深山老林裡不願下來,當然是打算繼續做土匪了。

住在深山裡的山民,有的還保持著習武的傳統。當新一代成長起來的時候,按照傳統,長輩會讓他們到山下歷練一次,交待給他們一個任務,完成任務了纔算成人,可以出師或者自立門戶。所交待的任務,按照綠林好漢反壓迫反貪官劫富濟貧的原則,一般都是懲罰一下某個貪官,利用飛檐走壁的功夫,到那些人家裡盜點值錢的東西散給老百姓,然後留個紙條什麼的警告一下。

在建國初期,貪污的事情比較少,山民下山的次數也比較少,當時的社會信息化程度又比較低,就算做過了什麼,一般老百姓也不會知道。那些山民的前輩和當時的許多領導在戰爭年代裡有過交往,事後也會向某些領導通告,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再說當時的法制不是太健全,政府和公安部門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相安無事,這些山民的成人方式對社會的穩定倒沒有產生什麼影響。到了後來,經濟發展起來了,貪官多了,山民下山的次數就相應地也多了,而且社會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一有風吹草動就能在社會上產生很大的影響。從情理上講,他們的行爲是有可取之處的,但在現在這個時代裡,沒有執法權利的他們的所作所爲,從法律角度上講是“作案”,既搞得人心惶惶,也讓政府和公安部門大感頭疼。於是在有些老百姓眼裡,他們更是“土匪”了。

老一輩領導退下去的時候,沒向自己的接班人交待其中的奧秘,新領導就理所當然把這些連環案件作爲政績工程掛牌來查。肖副廳長剛當南鄉市公安局長的時候,接手的第一項任務就是督辦此類系列案件。但因爲這些綠林好漢都是高來高去的,公安部門查了大半年,除了發現被盜的人都能以貪污受賄罪至少判個十年八年外,沒有查到多少與作案者有關的線索。後來,肖副廳長在多年以前的歷史卷宗中發現了一些類似案件的零星記錄,而且當時對案件的處理結果非常奇特,就找到當時專門負責這類案件的一個已經離休的老領導請教,從老領導口中,肖副廳長知道了一些內幕。

按照老領導的意思,對這樣的案件,應該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對作案對象的資產來源的清查上,而對那些作案者,避重就輕地放過就行了,把這類案件作爲反貪污反的突破口。肖副廳長對老領導的觀點不敢茍同,因爲現在時代變了,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不僅對政府的形象造成很大影響,而且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穩定。於是,他採取了一個折衷方案,在老領導的介紹下,親自到一些深山老林裡逐個拜訪那些綠林前輩,與他們達成一些協議。協議的主要內容是,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而以後,當他們的子侄取得政府官員貪污的證據後,就交給有關部門處理,不要擅自行動,大家共同來維護法律的尊嚴。和那些前輩達成協議後,類似的案件就很少發生了。而且,有了這些在地方上很有勢力的人幫助提供線索,查起別的刑事案件來就方便得多。肖副廳長後來之所以能升到省公安廳副廳長的位置,這些人的幫助功不可沒。

解釋完了“土匪”一詞的來歷,肖副廳長對李遠方說:“新修縣那邊,我也認識幾個人,如果你們擔心到那裡不好辦事的話,我可以寫封信給你們帶過去,就算這件事和他們這幫人無關,憑他們在地方上的勢力,也應該能幫上點忙。”這是天大的好事,李遠方慌忙感謝了肖副廳長,而肖副廳長則當場寫起信來。看著肖副廳長寫信,李遠方覺得很有意思,像武老、嚴老甚至魯仲明這樣的人,應該算是白道英雄,而到新修縣去以後,則可能會見到幾個綠林好漢,只是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黑道梟雄,如果有的話,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的。

把寫完的信交給李遠方,肖副廳長突然問他:“我聽你好像叫魯先生師兄,你們是什麼樣的師兄弟?”李遠方不好意思地解釋說他拜了個師傅學習風水算卦和道家的修煉方法,師傅和魯仲明的父親是師兄弟,所以他叫魯仲明師兄。肖副廳長笑著說:“如果你們也是武林門派就好辦得多,按你們的什麼武林規矩去拜山門,他們那些人肯定會給你們面子的。”

肖副廳長的這句話讓葉黃“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對李遠方說:“你是不是還要帶把飛刀什麼的,到時候給他們露一手?”剛纔肖副廳長講那些話時,給她的感覺就像是聽一個神話故事,現在聽說李遠方要像電影裡演的那樣去拜山門,就實在忍不住了。李遠方被葉黃這句玩笑嗆得說不出話來,臉也馬上紅了起來,正想向肖副廳長他們解釋幾句時,老早就進來了站在旁邊一直沒說話的幹仁國拉了一下李遠方說:“遠方出去一下,我跟你說件事。”

李遠方狐疑地跟著幹仁國出了門。看了看四周沒人,幹仁國小聲地問李遠方:“要不要我找幾個人陪你去?”李遠方想了想說:“不用了,把吉普車給我用一下就行。”幹仁國見李遠方的態度比較堅決,只好說:“好吧,吉普車本來就是給你用的。我看還是給你準備幾把槍吧,萬一和那些人發生衝突了可以用上,你要衝鋒槍還是手槍?”李遠方心想自己又不是去和黑社會火併,帶著槍的話也太誇張了,不過他心裡對怎麼處理這件事確實沒什麼底,沉吟了一下,對幹仁國說:“給我一把手槍就行,衝鋒槍我用不習慣。”幹仁國點了點頭,轉身下樓去了。

第二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四百二十章 全民動員第二百九十章 替罪羔羊第十六章 以夢遠名第八十章 未能免俗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去不返第七卷 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各出毒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堪回首第四十一章 有女葉黃第三百二十四章 涇渭分明第三百四十二章 圓滿句號第四百零七章 變堵爲疏第二百五十九章 指揮若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兵來將擋第一百四十九章 形象代言37-41第二百六十二章 關心則亂第三百九十章 邪惡到底第二百三十三章 靈異事件第四百二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下父母第九十四章 天生幸運第二百二十章 所謂風水第三百八十六章 借酒澆愁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場文章第三十六卷 明夷第二百七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一十八章 突出重圍第二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三十六卷 明夷第一百零一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二十八章 愚公移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巴山夜話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一百三十一章 綠林舊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零六章 專業忽悠第一百八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三百二十五章 各施心計第五十五章 淮左名都第四百二十六章 九十五天第五十六章 京口瓜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飽暖二字第二百三十三章 靈異事件第三百零八章 安內攘外第三百零三章 欲擒故縱第三百二十四章 涇渭分明5-8第三百六十五章 博擊大賽第三百三十四章 積少成多第十六章 以夢遠名第二百七十五章 深受刺激第三百六十章 撥雲見月第二百九十七章 逼上梁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顛倒衆生第三百四十一章 梅山條約第三百四十四章 黑臉紅臉第三百一十六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七章 九號車牌第一百六十章 放手一搏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前會議第三百九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鮮血液第三百四十一章 梅山條約第五十四章 夜遊秦淮第三百四十五章 戲演十足第二百零七章 陰謀詭計第八十九章 青眼有加第九十二章 老謀深算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去不返第四十五章 大事通天第三百八十四章 從此蕭郎第六十七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冕之王第八章 相約今生第三十七章 北京來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膽大妄爲第十四卷 大有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送一程第二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零八章 魂兮歸去第二百五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十三卷 剝第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際會第六十八章 除夕之夜第五十八章 黯然淚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天上地下第四十九章 讓利於民第四百零五章 人類末日第五十七章 拔刀相助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度出擊第四百二十七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京趕考第三百六十六章 百家之長第六十一章 青春作伴第二百零二章 意亂神狂第三百九十九章 挑撥離間
第二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四百二十章 全民動員第二百九十章 替罪羔羊第十六章 以夢遠名第八十章 未能免俗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去不返第七卷 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各出毒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堪回首第四十一章 有女葉黃第三百二十四章 涇渭分明第三百四十二章 圓滿句號第四百零七章 變堵爲疏第二百五十九章 指揮若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兵來將擋第一百四十九章 形象代言37-41第二百六十二章 關心則亂第三百九十章 邪惡到底第二百三十三章 靈異事件第四百二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下父母第九十四章 天生幸運第二百二十章 所謂風水第三百八十六章 借酒澆愁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場文章第三十六卷 明夷第二百七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一十八章 突出重圍第二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三十六卷 明夷第一百零一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二十八章 愚公移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巴山夜話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一百三十一章 綠林舊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零六章 專業忽悠第一百八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三百二十五章 各施心計第五十五章 淮左名都第四百二十六章 九十五天第五十六章 京口瓜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飽暖二字第二百三十三章 靈異事件第三百零八章 安內攘外第三百零三章 欲擒故縱第三百二十四章 涇渭分明5-8第三百六十五章 博擊大賽第三百三十四章 積少成多第十六章 以夢遠名第二百七十五章 深受刺激第三百六十章 撥雲見月第二百九十七章 逼上梁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顛倒衆生第三百四十一章 梅山條約第三百四十四章 黑臉紅臉第三百一十六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七章 九號車牌第一百六十章 放手一搏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前會議第三百九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鮮血液第三百四十一章 梅山條約第五十四章 夜遊秦淮第三百四十五章 戲演十足第二百零七章 陰謀詭計第八十九章 青眼有加第九十二章 老謀深算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去不返第四十五章 大事通天第三百八十四章 從此蕭郎第六十七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冕之王第八章 相約今生第三十七章 北京來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膽大妄爲第十四卷 大有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送一程第二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零八章 魂兮歸去第二百五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十三卷 剝第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際會第六十八章 除夕之夜第五十八章 黯然淚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天上地下第四十九章 讓利於民第四百零五章 人類末日第五十七章 拔刀相助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度出擊第四百二十七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京趕考第三百六十六章 百家之長第六十一章 青春作伴第二百零二章 意亂神狂第三百九十九章 挑撥離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宁县| 肇东市| 桑植县| 珠海市| 普兰店市| 靖边县| 德格县| 连江县| 伊宁县| 自治县| 沛县| 定边县| 施甸县| 滨海县| 渝北区| 蒙自县| 聂拉木县| 修水县| 平度市| 青海省| 阜南县| 禹城市| 石渠县| 澄迈县| 青州市| 五莲县| 舞钢市| 喀什市| 霍州市| 芜湖市| 石景山区| 辛集市| 都匀市| 东山县| 侯马市| 渭源县| 义马市| 漳州市| 河间市| 渭南市|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