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

趙婉小臉羞紅,偷偷瞧了瞧不遠處的阿母,卻也不敢違逆皇后,往趨步行至首席之側,向皇后欠身見禮。

“嗯,不錯,果是合身。”

皇后阿嬌伸手扶起她,仔細打量一番,嘖嘖讚道:“著實是個美人胚子,瞧著眉眼身段,待得長開了,必是個傾國傾城的俏人兒。”

樑王妃甚麼場面沒見過,又乃席間地位最高的劉氏宗婦,亦起身離席,施施然行至近前,笑問道:“可是趙家的丫頭?老身可沒少聽常山王家的小丫頭提起這手帕交。”

常山王家的小丫頭,自是承澤翁主劉悌。

“正是此女,與悌丫頭年歲相仿,身形也相近。”

阿嬌頜首道:“今歲尚衣監裁製的秋冬衣袍已是不少,本宮怕悌丫頭長了個頭,賜下了也不合身,本想讓她先入宮試衣,然她到渭北甘泉宮孝順太上皇和太后去了,昨日想起這小妮子,就讓大長秋領她入宮,幫著試試衣裳。只不過昨日宮宴散得晚,本宮也沒顧得上去瞧,索性今日就讓她穿了來。”

趙婉聞言,不禁瞪著水汪汪的大眼,沒敢去瞧睜眼說瞎話的皇后,卻是用眼角餘光偷偷瞄了瞄身側的大長秋。

卓文君笑而不語,全無半分訝異之色,顯是早已知曉皇后會這般說的。

皇后發了話,將昨夜之事圓周全了,饒是日後不小心傳揚出去,誰又敢拿來說嘴?

爲毀掉趙府小貴女的聲譽,“謗”皇后撒謊,“污”太子輕浮?

嫌命長麼?

不知內情的衆多女賓,更是不疑有他,貴女們更是不免心下羨慕嫉妒。

樑王妃無疑想得更多些,故作打趣道:“如此俊俏的丫頭,可不能讓別家搶了去。”

說者有意,聽者更是有意。

霎時間,衆人皆是心思急轉,揣測著樑王妃此言可否有弦外之音。

要曉得,非但太子劉沐未曾納妃,樑王的嫡長孫劉典亦非定下婚約,樑王妃此時說出這話來,內裡的意涵實在耐人尋味。

至於旁的適齡劉氏子弟,樑王妃又如何會在意他們的婚事?

皇后阿嬌微是揚眉,倒非擔心樑王妃要半道截胡。

樑王的嫡長孫和太子少傅的獨女聯姻?

阿嬌再憨直,也曉得樑王府絕不敢犯此等大忌,否則昔年樑王就不會主動懇求天家爲其嗣子劉買“尋摸”續絃的人選,最終讓他迎娶了出身羌族的楋跋子。

樑王妃之所以這般說,實是心存試探,看天家是否屬意這趙婉,太子妃的人選意義重大,樑王府雖不敢冒然置喙,然若說沒點旁的心思,也是不可能的。

樑王劉武雖沒有與太子年歲相仿的外孫女,樑王妃的母族卻多的是適齡貴女。

古往今來,從龍之臣和儲君妃嬪皆是攀附帝皇的終南捷徑,樑王雖貴爲大漢親王,卻也要多多替後代著想,與天家多添幾分親情羈絆總是好的。

皇后阿嬌對此心知肚明,況且她之所以得冊太子妃,不也是得虧阿母館陶公主昔年的苦心謀劃麼?

樑王妃倒也非得如願不可,更沒這般大的膽子,妄圖影響天家想法,恰恰相反,若是試探出天家真是屬意這趙府小貴女爲太子妃,她便不再作旁的想法,免得無意間開罪未來的太子妃乃至皇后,憑白惹下後患。

身爲女子,她又豈會不知女子有多記仇?

尤是涉及後位之爭,秋後算賬實屬尋常。

在場的聰明人不少,然能輕易明晰樑王妃用意,卻也不多,且多半是年歲較長的劉氏宗婦。

卓文君、蘇媛和各家宗婦們雖也心思通透,然非是身在其中,對皇室內部的各種陰私計較是遠不如老劉家的媳婦們看得透徹的。

阿嬌莽歸莽,好歹出身天家,自幼見聞過血腥宮鬥,自身更曾想法設法在天家長輩面前與人爭寵,此時還能猜不出樑王妃的用意?

“呵呵。”

阿嬌頹自輕笑道:“叔母卻是不知,這丫頭模樣雖是周正,脾性可歡脫得緊,現下這般乖巧端莊,多半是因穿著這身衣裳,不好歡蹦亂跳罷了。”

蘇媛趁機趨步近前:“皇后說得是,小女自幼疏於管教,性子野,妾身可沒少爲她操心勞神。”

阿嬌瞧見她難掩心焦,再見得趙婉不經意的嘟了嘟嘴,心下不禁暗笑。

“你夫婦二人素來忠君任事,平日公務繁忙,無暇顧及教養女兒,又豈能怪她性子野?”

阿嬌伸手撫著趙婉的小腦袋,故作隨意道:“本宮年幼時亦如她這般歡脫,虧得大長秋悉心教導,才知修心養性,多年來,執掌中宮不敢有半分懈怠疏失,唯恐有負長輩和陛下的眷顧。”

卓文君倒也不甚拘禮,笑應道:“皇后言重,妾身可不敢居功。”

蘇媛卻是更爲心慌,忙是揖拜道:“皇后說笑,我夫婦二人出身寒微,小女更是何德何能,敢與皇后幼時相提並論?”

趙婉見狀,愈發茫然,忙是隨阿母下拜。

奈何她年歲尚幼,蓄髮未久,髮量太少,剛是垂首,簪在髮髻上的金步搖就不免鬆脫歪掉了。

“哈哈,恁的多禮作甚,快快起來。”

阿嬌失笑出聲,讓母女倆免禮,卻是伸手去扶跟前趙婉,“瞧瞧,本宮就說你這身打扮俏雖俏,卻是沒法再歡脫了。”

話音未落,便是親手替趙婉取下那分量不輕的金步搖,又擡手從自己的髮髻上取下一枚金絲綵鳳的發笄,爲她簪上。

“嗯,倒是相稱合宜。”

阿嬌略作打量,頗是滿意的笑道。

霎時間,在場的女賓客們皆是瞪大雙眼,直勾勾的盯著那枚發笄。

這枚發笄的形制不高,饒是侯府貴女佩戴亦無僭越之虞,然這枚發笄的樣式,卻是整個大漢都無人敢仿製。

金玉鏤鳳,鑲以七色寶石,以金絲描鳳尾。

此發笄乃是皇后阿嬌昔年及笄時,其母館陶公主爲其所加的發笄,其時阿嬌尚爲堂邑翁主,這發笄雖是華貴精緻,然形制卻不高的。

形制固然不高,卻是對皇后頗爲珍視之物,且時常簪著。

尚在皇后髮髻上的那枚玄玉髮簪更是儉樸,全無半分修飾,未雕龍,未刻鳳,卻是文帝昔年賜予孝文皇后竇氏的,竇氏戴了十餘載,又將之賜予阿嬌,阿嬌也已戴了十餘載。

一笄一簪,天下誰敢仿製?

饒是有不怕死的仿製出來,哪家宗婦貴女敢佩戴?

蘇媛面露惶恐道:“皇后……”

阿嬌擡手打斷她,不容置疑道:“這丫頭甚是討本宮歡喜,本宮召她入宮試衣,折騰了兩日,自是要賞的,奈何這身衣裳乃翁主形制,她穿戴不得,索性將這發笄賞了她。”

“你這丫頭,莫不是樂傻了,還不快謝過皇后賞賜?”

樑王妃人老成精,早已瞧出端倪,確認了心中猜測,此時自是不吝於早早賣個好,笑著打趣正自發懵的趙婉道。

趙婉茫然無措的看向自家阿母,見得蘇媛頜首,忙是再度向阿嬌揖拜:“謝皇后賞賜。”

“呵呵,恁的多禮作甚?”

阿嬌擺手,故作沉吟道:“你阿母適才說你總不免讓她操心勞神,這可算不得孝順,依本宮看,得再給你尋個良師,好生教導纔是。”

卓文君隨即應和道:“妾身與這丫頭甚是投緣,不若讓妾身再收個小徒兒。”

“嗯,你已教授太子多年,奈何他不擅辭賦,更不喜樂理,怕是連你半成的本事都沒學著,本宮瞧這丫頭是個機靈聰慧的,若能得你親自教導,必是受益良多。”

阿嬌臻首輕點,復又扭頭問蘇媛:“你以爲如何?”

“小女得蒙大長秋不棄,收在座下修習,妾身自是求之不得!”

蘇媛雖是惶惑不已,然對自家女兒而言確乃天大的好事,況且皇后都發話了,她又豈能推拒?

“既是如此,你便尋個好日子,領著這丫頭登門拜師,到時本宮會賜下方符令,便於她入宮,往長秋府行走。”

蘇媛忙是謝恩:“謝皇后!”

趙婉亦是有樣學樣,跟著阿母謝過皇后和大長秋,不到兩日光景,發生了太多事兒,年歲尚幼的她,著實不知到底意味著甚麼。

在場衆人沒有蠢的,誰還瞧不出皇后和大長秋多半早有默契,此時不過是在唱雙簧?

貴女們遠遠瞧著趙婉,愈發的羨慕嫉妒恨,宗婦們卻是想得更多更深,已隱隱察覺到某種鋪陳的意味。

一時間,衆人不免各自盤算,雖是心思各異,卻皆五味雜陳。

此番皇后饗宴,果非賞菊觀戲這般簡單啊。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軍備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軍備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名山县| 偃师市| 错那县| 乃东县| 岱山县| 罗甸县| 当阳市| 克拉玛依市| 类乌齐县| 巍山| 青阳县| 道孚县| 屏东县| 永丰县| 宁津县| 柘城县| 弥渡县| 长武县| 渑池县| 芦溪县| 平阳县| 泉州市| 南开区| 安新县| 宁波市| 吉林省| 海门市| 仁布县| 长汀县| 镇坪县| 河南省| 东丽区| 嵩明县| 汶上县| 齐齐哈尔市| 铁岭县| 扎囊县| 南漳县| 昌江| 聂拉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