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性休空走

漫天豪雨片刻不停地灑落,卻先有幾響冷冽而清脆的劍鳴破風而去,此時的雨冷,人心更冷,雨幕之下只剩落入網羅的幾人困獸猶鬥。

洪文定側翻避過布棍強勁至極的棍頭,側耳循聲掠向那借由無窮迴響所編織出的虛影,擡手便是一劍遞出,心無旁騖。

納蘭元述目光微凝,揚手壓住偏移的棍鋒,再次灑出一片虛虛實實的棍影,隨後伏身躲過殺招,隨即捲土重來。

如果此時有人告訴他,洪文定其實不會劍法,或者說洪熙官只教過他用劍的基本功擊、刺、格、洗等等,師父江聞也從沒打算把自己神乎其神的劍法傳給弟子,納蘭元述是決計不會相信的。

洪文定所掌握的用劍手法極爲純熟,就算放在真正的劍法大家面前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可事實就是這樣,洪文定所用的劍法,實際上是以家傳的奪命鎖喉槍法與師門柴山十八路刀法揉雜而成。

他自選槍法的鋒寒、刀法的猛詐於一體,行招去步層層疊疊如庖丁解牛,伺發殺機不留餘力如神針定海,每一次的纏腕旋勁藉由拳掌造詣水到渠成,故此招招快來快去,絲毫看不出初學乍練的模樣。

“劍夠快,但不夠穩,今天看你能接住我多少次四門棍法。”

納蘭元述收招片刻傲然說道,就又施展起“束溼成棍”的獨家功法。隨著石青色袍服跳步連轉,布棍也化爲狀如圓桌面般的一圈白影,粗暴呼嘯著兜頭打來,威壓覆蓋下讓人難以喘息片刻,洪文定掌中寶劍最長不過三尺,吃虧只在轉眼之間。

此時的納蘭元述,已經察覺出了洪文定如今的缺陷所在。

由於雙眼無法視物,洪文定似乎僅能判斷出敵手所在的大致方位,隨後倚仗青鋒攻敵必救,以不變應萬變地破去變招,但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必然沒辦法知道,對方此刻在電光石火間使出了什麼招數。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高手過招勝負只在一念之間,就算洪文定的步法、手法、身法、技法再怎麼過人,只要少了眼法的全神貫注,露出破綻就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了。

此時棍舞如輪滾滾而來,洪文定也感受到了凜冽的風壓,不得已避其鋒芒躍向一旁,他藉著院牆反跳而起想要繞後,納蘭元述卻不留情面地回身就是一棍,擦著凌空躍起的洪文定而過,隨後再重重砸落。

原本柔軟的布棍被注入了萬鈞力道,只一擊就砸碎了地面鋪設的厚重青石,激起了漫天的碎屑撲著人去,以至於四周都發出了窸窸窣窣的響聲。

砰然巨力攪亂了四周的環境,納蘭元述此時目光凜冽,棍法以柔入剛威力無窮,所到之處皆是難以按耐的殺機,洪文定只來得及持劍橫擋在胸前,布棍就已經掃在了他的身上,隨著他雙足不受控制地離地而起,一段彎曲的棍身更是掀破了肩上的衣服,留下一道瞬間淤紅的傷痕。

平南王府的兵馬圍而不攻,似乎有意繞過這片區域不理,但黑暗中隱伏的身影若隱若現,更給晦暗的四周增添了一分詭異的氣息,一道伴隨著身後華屋熊熊燃燒、丘墟劈啪作響的慘烈畫面,使人心下不禁戚然。

“師父怎麼還不回來……”

傅凝蝶有些焦急地打量著天色,在漫天大雨中喃喃自語,一旁的溫玉欽卻神色篤定地以佝僂身軀屹立在風雨之中,眺望著焚燬成墟的雷府不語,緩緩反將傅凝蝶護在身後。

“五羊城,我生之初猶太平……”

溫玉欽又輕聲念起詩句,眼中的寂寥與愁悶經久不去,與渾濁的雨水混在一起,化爲了今夜隆隆作響的天潮之聲。

納蘭元述的棍法超然,功力也在洪文定之上,以至於今夜的搏鬥幾乎不存懸念,兩個孩子也不存在反敗爲勝的可能,但不知爲什麼,納蘭元述覺得對面之人就是在不遺餘力地拖延時間,使盡渾身解數與自己匹敵。

疑惑的他本想速戰速決擺脫糾纏,但下一刻,納蘭元述就進一步察覺到了一絲詭異。

只見洪文定被擊中後,就地卸力翻滾了兩圈,就以更快速度翻身而起、迎頭而上。

面對著殺氣滾滾的棍法,洪文定這次低伏在地面躲過棍掃,原本正握的寶劍換了個不倫不類的倒持握法緊貼手臂,伴隨著納蘭元述以左手握棍出招,而洪文定也猛地揮出一劍,反削在了納蘭元述的左側身前!

劍影茫茫,冷雨紛紛,寒光一時間混淆了天地之色,徹底溶入了雨霧氤氳的空氣之中,似乎這柄劍天生就能在水中呼吸遊動!

這一反擊太過突然,以至於納蘭元述也沒辦法輕鬆應對,只能催動布棍再次圈轉,艱難地將布棍之力換到右手,這才空出了一段寶貴的安全距離,給棍法留出了施展空間。

但這一次的洪文定身形越發敏捷矯健,毫無顧忌地低伏在滿是積水的地面上,形如龍蛇地滑動遊走,不僅躲避開布棍粘纏圈轉的快招,還猛地撞入了納蘭元述的右側方,踉蹌間竟能輕而易舉地從密密麻麻、快到極致的棍影籠罩下逃脫,沿著牆邊再次欺身而上!

納蘭元述目光中露出一絲瞭然,他明白了洪文定原來看得見,可他不知道是因爲有著天蠶功的存在,洪文定此時才能“看”得見!

洪文定自幼就修煉過少林心法,但明清江湖的內功心法多是在固本培元、養精蓄氣的功途,練至高深處也只能致使呼吸綿長、勁力不絕,終究可用於內而不能發於外,更沒有什麼神乎其神的功效。

也是出於這個原因,江聞自金庸江湖來到這裡之後,一直認爲這些內功徒具其表,根本不算什麼像樣的內功,直到在六甲神將身上,驀然發現了天師丹息法那澎湃的護體真氣。

而天蠶功的存在,也打破洪文定先前的認知,此時他能感覺到天蠶功如雲霧起伏、飄飄擾擾的內力,正由他的奇經八脈、周身竅穴之中逸散而出,自己狀似正處於散功離竅、走火入魔的邊緣,這些內力卻能代替感官,體驗反饋著這個世界的每一寸變化,以至於內息出竅、隨心變化之後,甚至比視覺都來的敏銳。

此時的洪文定,就不得不感謝納蘭元述打在自己丹田氣海上的那一棍。

如果沒有這一棍,洪文定不知道還要走多少的彎路,才能猛然醒悟天蠶功那違了尋常內功精純惟一、正念守中的法門,如果沒有這一棍,洪文定不知何時纔會體察到它獨有的“居於外而御於內”的特質,轉而明白這是一部能夠體外養氣的功夫!

這是一種出乎尋常的“由內而外”,柔者道之剛也,彷彿任何剛猛的兵器、凌厲的招式、狂悖的武學,遇見了天蠶功那遊走於體表的真氣,都變得柔順自然、純粹樸素,彷彿“變化”這種自然界本該最激烈的角逐,本就是“不爲物累”大自在的終極體現。

“武當的張三豐真人不愧爲大宗師,這門武學已經超脫於武而近於道。就像師父所說的大象無形,大音希聲,我此時什麼都看不見,反而能察覺到平時被忽略的東西。”

洪文定在心中感嘆著,將對武學的體悟融入了招式之中,竭盡全力在縮短與納蘭元述之間的差距。

他依然明白,“看”得見這件事情並不能決定勝負,在納蘭元述的至臻化境的奇門棍法面前,就算自己仍是五感敏銳的巔峰狀態,也未必能夠搠其鋒芒,因此他才一直在蟄伏試探,此時終於找到了對敵的正確方式。

先前的毒打不是白挨的,洪文定身體的重心壓到最低,讓天蠶功不斷反饋著四周傳來的異動,將所有的干擾都變成微不可查的細節線索。

兩人錯身而過沒有交手,再次進入了對峙之中,隨著納蘭元述的步伐重心調整,他也在不斷轉移著身體的重心方位,兩人的時間頻率無不契合,明明尚未出手,就讓納蘭元述神情更加凝重。

“先鋒手,生死門。你的棍法我已經知道了!”

洪文定昂然說道,伏身在地上再次倒持寶劍而動,與磅礴大雨的節奏渾然一體,身軀之中孕育著無窮的力量。

他緩緩說出的寥寥數語,竟讓納蘭元述的神情都嚴肅起來——從一開始的手足無措、拙於應對,到現在的胸有成竹、章法儼然,納蘭元述沒想到對方在小小年紀,竟然就能悟出棍法的奧秘。

納蘭元述的謹慎,是因爲洪文定伏地的每一次重心變化,都對應著納蘭元述的持棍中心的轉移,就像他所說的“先鋒手、生死門”,面前這孩子已經真有了和自己一較高下的資本。

所謂的先鋒手,就是兩手握棍時,在前面的手叫先鋒手,棍的力發自先鋒手,所以先鋒手爲發力點,如先鋒手受傷,力則無從發出。所以凡是與用棍之人對陣,皆要避其力點,而制其先鋒手。

而生死門,就是出棍時發力出招的方向。向生門閃,就是避開敵棍的力點;若向死門走,即是自己投身於敵棍的力點之內,自投羅網。當對方發棍攻來的一剎那間,必須要立刻判斷出哪邊是生門,哪邊是死門,自己應該向哪邊閃避。

洪文定能夠察覺到“先鋒手、生死門”的變化,說明他已經不再被紛繁複雜的棍招所迷惑,精神氣機牢牢鎖定在了真正的要害之上。

彷彿爲了證實自己的說法,洪文定忽然持劍貼身而上,納蘭元述眼中也寒芒一閃,布棍轉做中平槍刺來,竭力壓制住了破風之聲,唯獨剩下棍間一點勢如破竹。

到這時候,納蘭元述已經將年幼的洪文定,作爲了真正的敵手謹慎對待。

只見他力不虛用,握法堅固,挪展身形、只在數尺之地進退閃讓,棍影如山環護周身,棍勢如長虹飲澗,拒敵若城壁,破敵若雷電,寥寥幾招便把源於軍陣的四門棍法精髓,演繹得淋漓盡致。

眼下壓力驟增,死門無限放大,生門遙不可及,洪文定卻持劍遊走毫無劍招可言,只顧著乘其空隙、攻其無備的取勝之道,彷彿專注於聆聽著四周的一切的喧囂,直到某個玄之又玄的時機降臨………

“還有心情擔心那邊?”

鄂爾多斜睨著被遠處動靜吸引住的小石頭,冷冷地出言嘲諷,“信不信你會死在他的前面?!”

說罷鄂爾多雙拳緊握,身軀忽如水漲船高,操手間周身氣血運行,照著小石頭的要害部位就打去。

分心觀戰的小石頭似乎有些豔羨對面的熱鬧動靜,然後忍不住看著自己空空如也的雙手,帶著遺憾回頭揮出了一式剛猛無儔的掌法,又和鄂爾多戰在了一處。

遠處觀戰的溫玉欽不明就裡地問道:“他這是什麼意思?在擔心同門師兄吃虧嗎?”

傅凝蝶思索片刻很誠實地說道:“我覺得小石頭師兄吧,可能只是在羨慕洪師兄的出手比他有宗師風範……”

就如傅凝蝶所言,小石頭反擊的出手仍是萬變不離其宗的亢龍有悔,只是這回他學聰明瞭,故意等到鄂爾多的通背拳悍然發出才同時出手,營造出了一個退無可退、讓無可讓的時機,隨後也不管對方的招式真假虛實,迎著拳鋒就撲了上去。

拳影掌風交錯的瞬間,鄂爾多原本如水漲船高的身形驟地落下,就如有人突然墜井,雙拳化掌、左右翻轉著隨勢變化,正好架住了小石頭的掌法。

只見這左右同式的回手招勁力極大,似乎擡手就準備折斷小石頭這小胳膊小腿,正中更是飛起一腿,徑直把小石頭踢得離地。

溫玉欽不忍地扭過頭去,眼眶中已是老淚縱橫,因爲他看見小石頭順著被踢的力道,袖子都被扯下來一截才勉強脫身,骨碌碌地跌出去老遠才站了起來,隨後就又迎著敵手衝了上去,幼小的背影滿是無懼無畏。

可他沒發現出手傷人的鄂爾多,正把一隻手背在背後瘋狂顫抖,原因正是手肘的曲池、神門兩個穴道被小石頭的龍爪擒拿手狠狠點中,此時雙手正覺得痠痛無比。

這裡面的難處只有鄂爾多說得清楚,就像先前的幾回合交手中,他也並未將身形矮小的小石頭當作什麼厲害對手。

鄂爾多這麼想情有可原,畢竟方纔在雷府出手阻攔的是嚴詠春和洪文定,如果小石頭功夫在兩人之上,怎麼也不會躲到最後才偷襲傷人,用的還是牙咬這麼孩子氣、不體面的辦法。

可短短的幾次交手下來,鄂爾多發現這孩子只懂得一手兩敗俱傷的打法,自己的不論通背拳怎麼凌厲悍勇,對方都是面無表情傻乎乎地以掌相敵。

起初兩次鄂爾多沒有放在心上,哪有大人怕和小孩換傷的道理?想必對面的掌招還沒及身,自己就已經拍碎他的腦袋——可事實不由得他不相信,現實已經先狠狠地教訓了他一回。

當自家周身相合、氣力歸一的通背拳剛碰到小石頭的身體,鄂爾多的手腕就遭受到了一股極爲猛烈的反震力道,彷彿自己正用掌拍在一顆銅球之上,震得方纔被咬傷的手腕再次繃裂出血。

他驚奇地發現面前這個小孩子,似乎不是血肉之軀,更像是是一個填充滿了牛筋魚膠的怪物,而小石頭那宛如千萬股弓弦絞動釋放出力量的掌法,也只稍後一步就印在了他的胸腹之上,掌力瞬間傳入他的身體裡,差點他就當場一口鮮血噴吐出來!

鄂爾多赫然發現,這力氣不像是孩子,面前的根本是個怪物!

在連續吃了兩次暗虧之後,鄂爾多看著安然無恙、嗷嗷撲來的小石頭,終於放棄了硬碰硬制服對手的念頭,老老實實地用起通背拳那若磁力相吸、有空即穿的鑽手,開始了曲中求直、慢中求快的打法,一點一點消耗著小石頭的體力。

在這一點上,他的想法自然也是沒錯的。

小孩子的體力本該無法和大人相媲美,特別是小石頭運用的是剛猛第一的降龍十八掌,“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是招法當中實打實的告誡,轉而以巧勁拆招纏鬥不可謂不高明。

但這點常理在小石頭身上,就不一定有用了,這點從傅凝蝶那狡黠奸詐的小表情也能看出來——畢竟剛纔是她故意喊出“師兄,要記得師父的話速戰速決”,把鄂爾多拉入了思維陷阱裡的。

因此幾番下來,和神完氣足的納蘭元述相比,鄂爾多先是被洪文定的虎鶴雙形抓傷眉骨,隨後又被小石頭咬傷手腕,功力本就難免有些減退,此時久戰之下實力難以保持巔峰,更別提和天正橫練筋骨的小石頭做對比。

鄂爾多打得心下火起,面前這孩子明面有鐵掌硬頂,暗處有打穴擒拿,周身還顯然有硬氣功夫護體,打也打不疼、抓又抓不住,真打贏了也不過是欺負小孩子,不知道誰家會故意教出如此噁心人的徒弟,這當師父的必定是個陰險毒辣、奸詐狡猾之輩!

“哼,鬧夠了沒有!”

鄂爾多一聲暴喝,輕蔑的神色終於變得陰沉,斜睨的眼神也如刀鋒一般銳利。

他忽然將石青色袍服一抖,雙手伸展骨骼響動,左掌如蚯蚓延頸化短爲長,右掌如尺蠖蜷縮化長爲短,須臾間雙臂再猛地緊湊收攏,如同要將萬象收於一處,停滯片刻後,憑空打出了一連串如鞭炮聲連綿不絕的勁響。

此時這門武功鄂爾多尚未大成,師門雖然多有教授卻嚴令禁止展示原貌,似乎來源很忌諱別人知道。但此時的他怒火中燒顧不得許多,轉手就把小石頭打出老遠,他也有絕對的信心,能靠這套出虛入冥的武功,把眼前的人活活打死!

小石頭被打飛了出去,這次不像之前那樣輕鬆化解,只因此時一道又一道的勁力正在他的身上爆發,痙攣模樣就像是不受控制抽搐一般詭異,四肢軀幹輕輕一動就不斷有炸響之聲傳出,形貌恐怖之處難以言喻,還差一點就要撞在遠處的石牆之上。

《女總裁的全能兵王》

“是誰在欺負我的徒弟?”

一聲清吟破空而來,有人跨越過雷府的漫天火光從天而降,恍若神仙中人。

”師父!你終於回來了!”

傅凝蝶瞬間喜上眉梢,對著人影大喊出聲,“就是他們欺負我們!”

就在這時,這道飄颻身影忽然出現在了小石頭的身後,一隻手掌輕輕抵在他身上,轉瞬就如鯨吸虎飲般,將令人恂慄的勁道盡數吸納入體內,轉手朝遠處凌空打出一道掌風。

這道掌風迎面而來,鄂爾多架起雙臂想要抵擋,可掌風竟然神乎其神地繞過了鄂爾多,只劈碎了鄂爾多身後的磚石,在其上留下一道深刻可見的掌痕。

安然落地的道人毫無異樣,拍著茫然無措的小石頭腦袋說道。

“你今天怎麼回事?就你這樣哪裡像打降龍十八掌的,明明就像是被降龍十八掌打的!”

言罷對著愕然的溫玉欽拱手施禮,先把小石頭帶到了他的身邊,才轉身對著鄂爾多說道。

“……就是你傷了貧道的徒弟嗎?”

江聞緩緩邁出兩步,緊盯著如臨大敵的鄂爾多說道,“還有你剛纔的功夫前所未見,又不知是由哪位武學宗師之手所創?”

鄂爾多還沒來得及答話,江聞已經如鬼魅般地瞬步而去,來到了洪文定和納蘭元述對決的範圍內。他在看見洪文定以布條矇眼、面部傷痕蜿蜒可見時,突然冷哼了一聲,如雷滾滾傳遍幾人的耳中。

此時分洪文定憑藉聽風劍力敵納蘭元述的束溼成棍,即便處於下風也屢屢憑藉狠勁扳回勢頭,此時正順著棍尖發出之弧線方向力盡點的生門倒去,反手就要遞出一劍刺向納蘭元述的腋下,卻被江聞快逾閃電地伸手扶起,以一股綿柔醇和的內力推了出去。

納蘭元述的布棍仍然兜頭打來,江聞的右手猛然生出一股沛然莫御的吸力,將洪文定手中的寶劍抓取起,隨後朝著納蘭元述所在激射而出,瞬間將柔韌無比的布棍切成兩段,潰散回了原本被火燒焦打扮的破爛帷布。

“兩位的功夫不錯,不知有沒有興趣隨我回一趟武夷山,我作爲師父也好替徒弟們討教討教高招。”

江聞滿含威脅地說著,兩位大內侍衛如臨大敵,此時只能沉默不語,都知道對面這人來者不善,除非二人能協力輕取,否則今天不死也要蛻一層皮不可。

溫玉欽連忙提醒道:“這位大俠,此時四周都是平南王府的人馬,小心他們不講武德。”

江聞聽罷哈哈大笑:“放心,我今天就算不動武不殺人,也能將各位安然無恙地全部帶走。”

就在此時,街巷之外忽有無數的甲冑碰撞之聲接連響起,肅殺之氣混合著血腥味從巷外飄來,兩列頂盔摜甲的武士拱衛著身穿藍色鎧甲的老者,忽然來到了雷府之外。

“且慢,這二位乃是朝廷欽差、皇家侍衛,本次乃是爲了擒拿謀逆反賊而來,恐怕是不太方便去武夷山一行。”

尚可喜忽然來到這裡,對著突如其來的江聞說道,“倒是閣下的功夫不俗,行事又如此飛揚跋扈,難不成也是反賊的同夥不成?”

身處軍陣之中的尚可喜盡顯殺伐本色,出口也都是誅心之語,誰不知道如今的廣州城已經姓尚,誰是“刺客”如今只在於他的一念之間。

此時一邊是皇權軍威,一側只是江湖草莽,極度覆壓之下已經讓人無法呼吸,就連溫玉欽也警惕萬分。

但江聞已經猜出了老者的身份,一眼看清地上鋒利寶劍的全貌,瞬間知道了對方如此有恃無恐的原因,但他的表情依舊保持微笑,只是將湛盧寶劍默不作聲收了下來。

“原來是平南王爺當面,草民惶恐至極。”

江聞皮笑肉不笑地說道,“但這城中有刺客一事,我可從來都不知情,方纔打攪只因今夜外出片刻,回來卻發現居所被焚、徒弟遭圍,又見這二位兇形惡相地想要趕盡殺絕,卻不知道是什麼道理。”

說罷,江聞如圖窮匕見般地從袖子裡,掏出了身上一直攜帶著的腰牌,展顏對著尚可喜說道。

“我們武夷派奉靖南王之命出使廣東世人皆知,不知平南王爺所指的謀逆反賊是我們這幾個不成器的小徒弟,還是說命我們前來的靖南王府有謀反之意?”

江聞豈是易與之輩,當即就是一頂大帽子反扣了上去。

世人皆知漢人三藩同氣連枝,就連清廷也從未真正信任尚可喜的效忠行爲,故而尚可喜可以欺負武林人士,乃至可以暗算朝廷命官,偏偏不敢觸怒同爲藩鎮的靖南王府,否則鬧個雙方魚死網破,最後唯獨清廷坐享其成。

尚可喜的面色凝重,見江聞拿出保命符頗有些不悅地轉過身去,改由謀士金光代爲開口。

“江掌門,金某曾聽聞你‘君子劍’的名號,卻不知道閣下謙謙君子,也有一日會以身爲鷹犬爲耀。”

他忽然提到江聞的綽號,顯然是早先做過了功課,也必然使人聯想到這個綽號的由來,故而順勢話鋒一轉地說道,“如今駱家包庇刺客證據確鑿,你又與駱元通行從甚密,此事廣有人知,不知你作何解釋?靖南王府又當作何解釋?!”

話音錚錚,平南王府的親衛也拔刀出鞘,在一旁虎視眈眈。

如今的情況是駱家謀逆未必屬實,但包庇刺客確是有目共睹,金光提及這件事就是想讓江聞絀於應對露出破綻,若能再讓平南王府師出有名,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江聞嘴上的功夫未必就比手上的差,只見他對著金光冷冷一笑。

“喲,這不是平南王帳下赫赫有名的第二謀士,忠心效力三十個春秋的王府元勳金公嗎?鼎鼎大名如雷貫耳呀!”

江聞開口就戳著對方的肺氣管子發言,表示我要是鷹犬那你就是老狗,看你幹了三十年就是個老二,還被剛來幾年的李行合比下去。這樣的“鼎鼎大名”一出口,當即把向來擅長養氣的金公絢氣了個夠嗆。

“我先前去駱府拜訪,自然是有靖南王的授命,而說到此事卻事關機密,如今天底下只有兩位王爺和駱老英雄知曉,金公與其故意刁難我,不如自己找平南王爺問問便知。”

江聞說得雲裡霧裡,眼神卻刻意看向了裝作神遊物外的尚可喜,果然從他遍佈黑斑的臉上,察覺出了一絲不起眼的驚訝之色。

謀士金光試探地看向了自家主公,卻真的從尚可喜身上,讀出了顯而易見的默認含義——這一點上兩人相處三十年,絕對不會有看錯的可能,可對方口中究竟是什麼事情,纔會讓尚可喜對刺客一事都閉口不提,轉而默認了對方和駱元通交詢的合理性呢?

尚可喜年邁的身軀微動,面目遮掩在盔甲之中無法察覺,只剩低沉的聲音緩緩響起。

“想不到駱老哥竟抱上了靖南王府的大腿,這倒是讓本王始料未及。”

念及自己送給耿繼茂的那對“神象”、“仙鶴”,尚可喜不由得心頭微顫,說話語氣也逐漸和緩,“然而本王向來忠心爲國,哪有什麼門戶私念。駱老哥想去爲平南王府也好,想找靖南王府也罷,終究還是爲了我大清的鐵桶江山,任他去又何妨!”

尚可喜看著江聞繼續說道,“江掌門既然與駱府有聯繫,不知駱老哥還有什麼話要說給本王聽?我倒不信這十年的交情,就比不過一場榮華富貴。”

江聞貌似恭敬地拱手施禮,對著尚可喜不亢不卑地說道。

“王爺爲了這天南一地殫精竭慮,駱老英雄自然也要投桃報李。他聽說城中刺客橫行,一向擔憂王府無力保全尚家老幼安危,稍有疏忽便是血流成河的慘禍。誰知那幫喪心病狂的武林中人綁架了世子,以此逼迫駱老英雄允許他們藏身,此乃忍辱負重之舉,望王爺明察!”

江聞對著尚可喜,當場就開始了顛倒黑白的一頓解釋,語氣之誠懇確鑿催人淚下,衆人彷彿真看見一位孤傲的白髮英雄忍辱負重、折身爲國。

“幸好刺客疏忽大意,世子才被老英雄趁機救下世子,此時正於府上盤桓。老英雄說如今王爺征戰在外難以兩全,正是報達還恩的時候,今日除非自己殞首喪身,便絕不允許有人傷了世子一根汗毛!”

江聞說完之後大義凜然地站在尚可喜面前,滿臉都是義憤填膺的神情,表示自己作爲靖南王府門客,遇上這種不公義的事情自然要挺身而解釋一二,三兩句話就把駱元通從反賊洗成了忠臣。

但尚可喜的表情更加複雜,他既不能明說駱元通的心思,又怕被當衆抖出所做的事情,至於攥著指甲越發用力,不知不覺已經在手掌心劃下了一道口子。

什麼迫不得已、忍辱負重,這分明是拿尚之信在要挾自己!

現在平南王府就是顧慮到尚之信的安危纔沒有強攻駱家,此時對方把這件事明確無比地說了出來,還刻意提及平南王府自顧不暇、自己只好代爲照料,分明就是到了待價而沽的時候,這纔派人來和自己提條件的!

最讓尚可喜作爲光火的地方在於,駱元通深受自己信任這麼多年,好說歹說始終不肯交出手裡的東西,此番先是勾結外敵對付自己,此時又是一副想要名利雙收順帶立個牌坊的模樣,當真是欺人太甚!

“……江掌門一說,果然讓本王醍醐灌頂,也明白了駱老哥的一番良苦用心!”

金光偷偷看著尚可喜,已經能感覺到天藍盔甲下那隱忍不發的怒意,卻聽見了讓他始料未及的軟話,“我這就派人去把孽子接回來,以免叨擾駱老哥。卻不知駱老哥今後有何打算,本王也好重重答謝!”

“重重”二字自然是重重地說出,彷彿砸在地上的鐵錠,江聞卻粲然一笑,思索的神情彷彿真的在爲駱元通考慮。

“王爺有心了。駱老英雄已經金盆洗手不再動武,兼之得罪了諸多武林人士,日後繼續盤桓廣州城恐怕兇多吉少,因此纔打算遷往福建居住,也好由我武夷派照拂一二。”

江聞察覺到對方的不耐煩,於是加快語速說道。

“王爺你也知道,駱老英雄如今遣散駱家所有門人,家中只留獨女一人,唯今願望還有一個,就是讓女兒去往南海古廟在燒香還願、答謝神恩,隨後自然會揚帆出海不再回來,而駱府的一應事物,今後就皆由尚王爺您處置了!”

江聞已經拋出了最終的條件,尚可喜心裡也明白這些話的用意。

說來說去,大抵意思就是駱元通非要往南海古廟走一遭,以最後的力氣鎮壓蛟鬼也好,身死驚濤駭浪之中也罷,反正今後廣州城中就再無“金刀壓綠林”的駱元通此人了——而自己朝思暮想的駱府東西,就是用來交換的條件。

這也和吳六奇所帶回來的消息基本吻合,看來駱元通這個榆木腦袋是鐵了心要攪碎尚可喜的計劃了。

“好,本王就依駱老哥所言便是。”

尚可喜一咬牙,終於還是在自己的計劃與尚之信安危之中選擇了後者。前者計劃成功未必就能讓尚家永鎮天南,可後者一旦喪命,等待尚家的必然是清廷順水推舟的刀俎分割,這件事李行合已經爲自己分析的很清楚,自然無需贅言了。

江聞終於露出了一絲髮自內心的笑容,兩代揮犀客之間最後的交接,便是在這樣世人渾噩的狀況中悄然完成了。

在駱府中,駱元通問自己明暗兩處戰場,如今打算要走哪一邊。這明處的戰場就是武林人士刺殺尚可喜的所在,而暗處的戰場,毫無疑問就是前往南海古廟鎮壓蛟鬼。

此刻形勢危急時不我待,兩處戰場無論如何也只能取其一,江聞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終究還是選擇了對付夷希之物的道路,這也是作爲揮犀客的宿命。

畢竟江聞知道,刺殺尚可喜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如他此時就完全可以殺了尚可喜潰圍而去,可他還有很多人想保護,唯有徹底剷除尚家及其背後勢力,纔算是控制住廣州城的辦法。

畢竟尚家代表著的是清廷伸向南方的手,今天斬斷了一隻,明天就會有另一隻伸出。就像當年廣州城因支持紹武帝引來惡徒李成棟,好不容易策反了李成棟又招來了屠夫尚可喜,因此真正能掌控廣州城的不在於某人的雄才偉略,只在於清廷支持誰!

刺殺本是一條死路,連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都談不上,更讓他擔心的反而是南海古廟底下壓著的蛟鬼之事。

尚可喜與李行合不知死活地招惹夷希之物,此事所的後果絕非道聽途說就能確定,也沒辦法通過臆測揣度。在江聞眼中,這件事就好像是一頭龐然巨獸在身邊甦醒,冰山一角剛顯現在海面,除非自己能親眼見到摸清底數,否則他絕對不認爲光憑人力,就能對付得了隨時可能流禍萬載的夷希之物。

遠的尚且不說,萬一哪日有人再次闖進了武夷山閩越古城之中,喚醒了那本該在死亡腐爛中沉睡至海枯石爛的六牙白象桀粢,江聞就不認爲這是史書上簡單一句“山陵崩,瀚海廢,人煙絕”所能形容的人間慘禍!

就在江聞心中天人交戰的時刻,尚可喜已經和金光交談了幾句,轉身回到了衆軍拱衛的中軍之中,留下謀士金光畢恭畢敬地說道。

“江掌門,如今刺客們已經被我們圍困,只是先前大夥不懂的駱老英雄的苦心之處,激戰之下難免有所誤傷,金某這就帶你前去指認,王府也好網開一面。”

此時的雨勢漸漸平息,徹底談妥條件的雙方,此時也進入了溫文爾雅的交換條件時期,江聞讓三個徒弟相互攙扶著,連帶摔了一跤的蒙學先生溫玉欽一同前行,通往他們所說的圍困之處。

幾人往南邊走了一陣,入眼遍地都是平南王府設下的重兵埋伏,直至坡山古渡下坡山巷外,臨近古色古香的五仙觀前,衆人才聽見了震天動地的喊殺之聲,許多平南王府的甲士正結起軍陣,正圍困著一大羣衣衫襤褸的武林中人。

這些武林中人的功夫不差,但相持不下難免出現傷亡。這些人似乎是那羣武功高強的刺客們留下來接應的人數,數量足有七八十個之多,卻因爲吳六奇的出賣,提前暴露在了這裡。

面對著五仙觀外廝殺成一片的慘狀,金光熟視無睹,故意指著筋疲力盡的武林人士對江聞說道,“這裡面可有義士混入?”

金光這樣做分明是在用離間計,他也知道江聞是個心懷不軌之輩,因此一方面想看他露出物傷其類、感同身受的不忍之色,另一方面是想讓這些武林人士起內訌多死傷幾個。

可在他掃眼清點過人數之後,忽然緊張地說道。

“怎麼這裡的人比剛纔少了?況且王爺說好設伏三百人,難不成你吃了空餉不成!?”

前來稟報的小將被劈頭蓋臉一頓訓斥,終於找到機會爲自己辯解兩句。

“金大人,事情是這樣的!剛纔又有三四名賊人突然出現,擾亂放跑了其中最厲害的那十幾名高手。屬下知道情況緊急,這才一邊分兵追趕,一邊派人求援。”

小將擡起頭來滿是急切,“幸好遇見了王將軍巡邏至此,尾追著那夥賊人朝著城南三裡的沉珠浦去,若再不阻攔他們乘船出海,這夥賊人可就要逃出生天了!”

聽到這了裡,洪文定忽然擡起頭來,朝著江聞說道:“不好,雷老爺他們就是往沉珠浦的海珠石那邊走的,一定是他們被圍住!”

傅凝蝶也急切萬分地說道:“對呀師父,詠春姐姐先前已經收了傷,他們萬一跑不脫可怎麼辦!”

江聞聽完面色凝重,朝著遠處凝望片刻,恍然看見代表著尚可喜的中軍大纛也在向南門緩緩移動,連忙吩咐幾名弟子隨後跟上,自己就飛身而起,率先朝著海珠石所在的南門方位奔去。

…………

他們口中的沉珠浦在府城南三裡,江中有巨石號曰“海珠”。

這塊白堊紀遺留的礁石出水高丈餘,闊二畝,上面修建有慈度寺、李昴英祠。舊時的廣州志記載曰:“昔有賈胡有明月珠,躍入水中,購善沒者下求之,見蛟龍盤護,遂駭而出,即其地也。其說不經。”

往昔風平浪靜裡的閒暇時,常會有小商販們搖著小船,向遊人兜售荔枝、蒲桃、芙蓉、素馨,不時隨潮往來,畫面怡然自樂,但此時風高浪湍的海邊險惡之極,水邊縱然不見護珠蛟龍出沒,也只能瞥見幾個人影,正躲藏在海邊鬼鬼祟祟,形跡可疑。

“雷老爺,你們說的船在哪裡?”

嚴詠春獨自面對南海上的驚濤怪浪,此時的海面正肉眼可見漲起,既像發怒又像是沸騰,逐漸淹沒過平日裡清淺的礁石與沙灘。

一陣陣吼聲從大海之中飄揚而起飛上天際,似乎有一頭顢頇巨怪正奮臂鼓波,掀起亟待淹沒陸地的數萬丈洪波。而在這片大海的盡頭,那水天溶於一處的混沌深淵裡,似乎有一艘滿是青蒼鏽跡的大銅船正起伏不定,如鬼魅般穿梭于波濤滾滾之間,發出震耳欲聾的擂鼓之聲,令人聞之震怖欲絕。

雷老虎和管家兩人赤膊上身,正攀尋著海岸邊緣的海藻藤壺四處摸索,卻苦於海水暴漲導致的渾濁水面全無收穫,額頭上密掛的也不知是汗珠還是雨水,可是越著急想要的東西偏偏越無處可尋。

嚴詠春的水性只在一般,故也不敢在風疾浪險的時候貿然下水,於是她轉頭看向了不遠處,心繫著那個喊殺聲四起的方位,她所擔心的人還在那裡浴血奮戰,而自己卻因爲內傷未痊癒只能躲在一旁。

如今更讓她揪心的是江聞的幾個徒弟下落不明,自己先前作爲師門長輩,連累洪文定孤身涉險已經不妥了,此次又讓凝蝶和石頭兩人一同跑丟,這些都讓她感到萬分內疚,乃至於不知道今後該如何再面對江聞。

胡思亂想間,她只覺得眼前視野中,忽然冒出了一個怎麼擦也擦不去的討厭黑點,阻擋住了自己遠望的視線。

嚴詠春胡亂地揮著手,一股鹹腥的海風吹入她的肺腔,她只覺得身上的傷勢因潮溼冰冷的海風感染得腫脹難忍,愈加頭疼欲裂,只能保持著伸手的姿勢,不可控制地頹倒了下去……

南門外此時已經鮮血遍地,面如金紙的用劍高手化身爲了活閻王,武林高手們也殺招迭出,不遺餘力地一次又一次奪走敵手的性命,但他們再怎麼奮力拼殺,始終也抵不過如潮水般涌來的敵人。

一場又一場的車輪戰不斷削弱用劍高手的力氣,唯獨他眼中的那抹冷光,自始至終從未熄滅過,可不論如何,他所期待的轉機也是始終沒有到來。

此時在他身後,其餘的武林中人已經傷痕累累,最嚴重的當屬楊成協爲人擋槍之後,鐵塔般的身上幾乎沒有一塊完好的皮肉,先前倭寇的鐵炮擊碎了他們斬首尚可喜的可能,也抹去了這次行動最後的希望。

但這些武林豪傑還在不知疲倦地向南邊行進著,徒勞地吸引著尚可喜中軍緩緩移動,卻渾然不知他們先前佈置在慈度寺中的生力軍,早已經因爲告密出賣而被人一網打盡,如今再也不會有人伸出援手、完成計劃了。

衆人之中一抹紫色的身影尤爲顯眼,袁紫衣慣用的鞭子已經丟失,如今手上拿的只是撿來的兵器,依靠雜通旁門的武學左支右擋頂住面前數人圍攻的壓力,幸好有先前與江聞在佛山的所見所聞,才讓她揮劍殺人之時沒有顯得軟弱猶豫。

而駱霜兒的刀法則更加凜冽乾脆,一對韓王青刀揮環如同霜雪灑地,處處明月高懸,嬌小的身軀穿梭在人羣當中無一合之敵,纖指執白刃,如持鮮花枝,俊目流眄,櫻脣含笑,舉手斃敵後渾若無事,姿貌竟是說不盡的嫵媚可喜。

另一邊,王將軍身爲平南王府的頭號戰將,也在凝神觀望著遠方喊殺陣陣,心中驚訝於這些人的殘忍狡猾,竟然有退而不亂的精兵之姿,當真大意不得。

他自早年反明歸清所向披靡,大戰小戰經歷無數,清楚知道此時敵方正處於窮寇莫追的狀態,只能慢慢耗盡對方掙扎的力氣,纏住他們不得脫戰,待到大軍壓境自然能一舉殲滅。

此時城門口金鼓之聲越來越近,令人氣息一窒的甲兵步伐也不斷傳來,王將軍扶正了沉重的鐵盔,心中的勝算越發清晰。

他再次看向戰團逐漸收緊的砍殺之處,此時已經能察覺到這些亡命之徒的步伐逐漸散亂,揮舞兵器的力道也大不如前,就連尋常士卒依靠皮甲,偶爾都能硬接住對方的殺招,再重整旗鼓撲向敵人那一顆就價值千兩白銀的頭顱。

“等我號令準備放箭,這次務必誅殺此獠!”

王將軍鏗鏘有力地喊著,隨即擡起手,朝著緊隨在身邊、潛藏至今的二十名弓手下令,粗壯的胳膊高高擡起, 聽著弓弦被拉滿的牙酸聲先後響起,隨時準備下達必殺的號令。

然而就在此時,他只覺得烏雲密佈的頭頂有一道驚雷炸響,身體不知爲何,忽然不由自主地軟跪而下,彷彿腳下的大地忽然塌陷出了一個大口子,自己正不受控制地墜落而去。

王將軍眼前一片漆黑,渾然不知道自己平日強健無比、開八石硬弓的身體,今天究竟是犯了什麼病,爲什麼會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出事。

然而眼前的景物逐漸消失,卻尚不影響他聽聞周邊的聲音,此時耳邊萬種嘈聲不絕,唯獨讓他聽見了兩個到下輩子都忘不了的聲音。

“太好了,終於找到了!不枉我以德服人買下這條兩百多年的老龍,我倒要看看今天誰能把我抓回去……”

粗豪的聲音令人心生鄙夷,王將軍還沒仔細聽完,就立刻聽見了另一個冰冷到了極致、使人骨子裡都發顫的聲音,鑽入耳朵裡就讓人想起遼東塞外那茫茫不盡、呵氣成冰的劇寒冬天。

“……就是你傷了貧尼的徒弟嗎?”

王將軍打了個激靈,赫猛然察覺這道聲音與自己竟然只有一步之隔,可當他循聲想要勉強轉頭看去,碩大的頭顱已經連帶兜鍪沖天而起,鮮血噴上高空。

拂塵掃過之處盔平如鏡,血涌盈盆,卻阻擋不了海邊那道帶著清冷佛意的身影,終究一塵不染。

那人影此時正獨映著海天,立掌唸誦佛號,彷彿是面對著佛陀圓寂、身軀冰冷,正以多聞法眼離慾念樂想,破虛幻無常之法的阿難陀尊者,隨後緩緩轉身,看向了剛好趕來的江聞……

第二百二十七章 身似西方無量佛(上)第二十章 誤會重重第七十三章 端爲謝楊朱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第二十一章 輕功大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重恩怨屬名流第二十八章 蛇鶴八步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六十七章 柴門人不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須近玉爐煙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一百二十七章 別有人間行路難第一十一章 全都亂了第五十六章 夢入少年叢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一百一十七章 永夜角聲悲自語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一百三十章 豈知窮海看飛龍第八十三章 對客小垂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峽繞蛟螭第八十五章 仙人撫我頂第九十一章 迷霧失樓臺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九十六章 漁郎入洞天第二百一十一章 機關用盡不如君第三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三章 太極雲手第二十三章 初戰無果第一百九十五章 洪波迷舊國第七十九章 偶坐爲林泉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靈鵲多謾語第一百八十二章 仙佛二未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江光夕滋漫第五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九章 憔悴望神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第二百一十一章 機關用盡不如君第一百章下 揮犀者俠客第二百章 逆浪兼天涌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十章 異變迭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撲流螢第二百一十一章 機關用盡不如君第七章 寶藏傳聞第二百二十九章 玄螭蟲象並出進(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峽繞蛟螭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五十三章 東望夕茫茫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四十章 世系不詳第八十九章 燕飛東西去第一百零二章 不知誰續廣寒遊第一十八章 九屍迎賓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第三十二章 賭鬥開始第八十九章 燕飛東西去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性休空走第二十四章 樑上君子第三十章 龍光射鬥第一百七十章 塵憂未能整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須近玉爐煙第一百二十八章 臥看山急雨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性休空走第八十二章 載猶旦暮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第三十二章 賭鬥開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秋墳鬼唱詩第二十八章 蛇鶴八步第九十七章 星喚羣仙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五十六章 夢入少年叢第一百一十三章 剝極而復參九陽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第二百零六章 覽察草木猶未得第二百零七章 椒花落時瘴煙起第五十七章 還家草晞晞第七十一章 離衣宿夕暉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間望玉鉤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第一百九十八章 吳鉤霜雪明上架感言第二十四章 樑上君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風吹山角晦還明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羊今安在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二百一十九章 滿目山河空念遠第八十章 金石猶銷鑠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風置酒宴羣公第二百零三章 整駕催歸及未晡第二百二十三章 焉知餓死填溝壑
第二百二十七章 身似西方無量佛(上)第二十章 誤會重重第七十三章 端爲謝楊朱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第二十一章 輕功大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重恩怨屬名流第二十八章 蛇鶴八步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六十七章 柴門人不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須近玉爐煙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一百二十七章 別有人間行路難第一十一章 全都亂了第五十六章 夢入少年叢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一百一十七章 永夜角聲悲自語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一百三十章 豈知窮海看飛龍第八十三章 對客小垂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峽繞蛟螭第八十五章 仙人撫我頂第九十一章 迷霧失樓臺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九十六章 漁郎入洞天第二百一十一章 機關用盡不如君第三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三章 太極雲手第二十三章 初戰無果第一百九十五章 洪波迷舊國第七十九章 偶坐爲林泉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靈鵲多謾語第一百八十二章 仙佛二未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江光夕滋漫第五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九章 憔悴望神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第二百一十一章 機關用盡不如君第一百章下 揮犀者俠客第二百章 逆浪兼天涌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十章 異變迭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撲流螢第二百一十一章 機關用盡不如君第七章 寶藏傳聞第二百二十九章 玄螭蟲象並出進(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峽繞蛟螭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五十三章 東望夕茫茫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四十章 世系不詳第八十九章 燕飛東西去第一百零二章 不知誰續廣寒遊第一十八章 九屍迎賓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第三十二章 賭鬥開始第八十九章 燕飛東西去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性休空走第二十四章 樑上君子第三十章 龍光射鬥第一百七十章 塵憂未能整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須近玉爐煙第一百二十八章 臥看山急雨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性休空走第八十二章 載猶旦暮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第三十二章 賭鬥開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秋墳鬼唱詩第二十八章 蛇鶴八步第九十七章 星喚羣仙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五十六章 夢入少年叢第一百一十三章 剝極而復參九陽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第二百零六章 覽察草木猶未得第二百零七章 椒花落時瘴煙起第五十七章 還家草晞晞第七十一章 離衣宿夕暉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間望玉鉤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第一百九十八章 吳鉤霜雪明上架感言第二十四章 樑上君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風吹山角晦還明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羊今安在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二百一十九章 滿目山河空念遠第八十章 金石猶銷鑠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風置酒宴羣公第二百零三章 整駕催歸及未晡第二百二十三章 焉知餓死填溝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连县| 文水县| 无极县| 湘潭市| 建平县| 黄陵县| 云梦县| 泽州县| 武隆县| 苏州市| 固镇县| 北宁市| 会泽县| 乡宁县| 丹凤县| 厦门市| 高陵县| 广宁县| 高台县| 蓬莱市| 阿尔山市| 顺昌县| 嘉荫县| 玛沁县| 阳江市| 龙岩市| 会泽县| 错那县| 双江| 海晏县| 三台县| 沁水县| 乾安县| 绿春县| 灌阳县| 清水县| 南岸区| 西林县| 郓城县| 新民市| 犍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