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麗莎女士的微笑從何而來
“麗莎女士的微笑啊!”林軒:“放大。”
屏幕裡,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正在迅速放大。
最終,臉部佔據(jù)了整個畫面。
彈幕上,無數(shù)【!】出現(xiàn)了。
【!!!!!】
【求豆麻袋!!】
【W(wǎng)TF?】
【她壓根沒笑!!!】
沒錯,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微笑聞名全世界。
然而,畫中的蒙娜麗莎其實壓根就沒笑!
梅雷爾森點頭:“正是因爲色塊堆疊製造光影效果的技法,是達芬奇獨特的筆觸,所以達芬奇的確是走在了真實派的巔峰,而不是現(xiàn)代的像素塊畫法的所謂超現(xiàn)實派。”
“原因就在於這幅畫,根本沒有傳統(tǒng)意義上的筆觸。”
“但所有的文字全是左右鏡像的。”
在展示了很多頁手稿後,林軒再次開口:“達芬奇還因爲他的睡眠法聞名世界。”
甚至於,這個大地球儀一直放到了末代皇帝時代都沒搬出過御書房,而鴉片戰(zhàn)爭時代,道光這個二愣子還在問:‘英特蘭在那兒’‘英特蘭陸路可通大清否’。
“你們看得出寫的什麼嗎?”
《蒙娜麗莎的微笑》與舞臺做了告別。
沒看過《與穿越者同行看世界》的人,壓根就不知道美人魚的梗。
梅雷爾森:“這是……你把圖片左右反向一下試試。”
“他最出名的代表作並不是《蒙娜麗莎的微笑》而是《最後的晚餐》。”
【我們都受過專業(yè)訓練,除非忍不住,否則是不會笑的。】
“不過文藝復興時代,這些先驅(qū)們對神性不屑一顧,所以達芬奇將這份慈愛放在了自己鄰居麗莎夫人的身上。”
“但是,那是不知道意思,而不是拼讀不出來啊。”
“達芬奇時代後幾十年,一個名爲哥白尼的科學家提出了日心說的說法,認爲太陽不是繞著地星旋轉(zhuǎn)的,而是地星環(huán)繞著太陽轉(zhuǎn)的,他被教會燒死了。”
“居然,找不到一絲一毫的筆觸。”
整個構(gòu)圖上,所有人體的部分都單獨是一個黃金比例的長方形內(nèi)部構(gòu)圖的。
明明他辦公室裡有個地球儀擺在最顯眼的地方,在上面隨便轉(zhuǎn)一下,就能看到英特蘭在什麼地方。
林軒點頭:“確切地說,達芬奇在畫《蒙娜麗莎的微笑》之前,就已經(jīng)走上了光線派也就是地星上的印象派的大門。”
青年時代的蒙娜麗莎衣袖是紅色的,顯得更愛美。
“不過,我可能會畫光線派的畫法。”
另一幅,畫中的蒙娜麗莎身形消瘦,臉色特別紅潤,明顯就是少女到青年之間時代的蒙娜麗莎。
上面的黃金分割線更多了。
“每一個看到她的人,都會覺得這個畫面很和諧,很舒服。”
【看這意思,這一趴估計是要結(jié)束了,下面要講那個飽受折磨的畫家了麼?】
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張培恩大師突然開口了:“各位有沒有覺得……這幅畫中的麗莎夫人,有一種慈愛的感覺?”
林軒笑著照做。
“所以《蒙娜麗莎的微笑》無論是在地星還是藍星,都是獨一無二的。”
蒙娜麗莎的整個頭部,都處在一個黃金比例的長方形裡面。
而達芬奇就是其中之一,他拿著鐵劍在戰(zhàn)場上所向披靡,發(fā)現(xiàn)不過如此,於是抱著鐵劍迴歸田野,繼續(xù)種自己的田。
“如此多的黃金比例構(gòu)圖層層疊加,最終形成了蒙娜麗莎這個人物。”
畢竟時代不同了。
蒙娜麗莎的嘴角,並沒有一絲一毫的上翹。
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本書,或者說應(yīng)該叫筆記,手稿。
【不對啊,你明明就在笑,一直都沒停過!!!】
林軒點頭:“我正準備說這一點,結(jié)果你們提前發(fā)現(xiàn)了。”
“其實,所謂的微笑,是下層有另外一副模樣的蒙娜麗莎,下層與表層層疊,讓人誤以爲她的嘴角在上翹。”
“《八十七神仙圖卷》!”
梅雷爾森仔細的看向《蒙娜麗莎的微笑》的背後,深吸一口氣擺了擺頭:“兩邊的風格很奇怪,但是放在全圖裡卻非常的合適。”
“可以說達芬奇已經(jīng)走進了印象派的大門,然後達芬奇覺得印象派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於是退出了這扇門,重新用印象派的技法,來推動自己在真實派、寫實派中的最高成就。”
聽到這裡,梅雷爾森感嘆:“的確讓人驚訝,不過細想之下,這也說得通。”
而衣服領(lǐng)口也少了《蒙娜麗莎的微笑》中那圈壓邊。
“這就是蒙娜麗莎的微笑。”
“我覺得,你們無論如何努力,都沒有辦法讓背後的背景顯得和諧。”
“它的左右兩邊的背景,被人物擋住了一部分,各位可以試著去補全中間的地形。”
的確,蒙娜麗莎根本沒微笑。
“你之前說過,達芬奇不只是畫家,還是機械設(shè)計師、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這樣一個涉獵幾十個科目科學以及多種藝術(shù)門類的人,怎麼就算如何天才,他哪兒來的時間去學習這麼多東西?”
這種技術(shù),自然就沒有後來人能學得會了。
四十層色塊疊在一起纔有了微笑效果。
林軒笑著:“其實,這幅畫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
“在構(gòu)建機械圖的時候,透視原理就非常重要了。”
“而學習他睡眠方式的人,大多數(shù)在不久之後回到了八小時睡眠法。”
梅雷爾森的寫實畫當然也不可能差。
“或許這是按照真實地形變形而來的背景。”
林軒打了個響指,屏幕變化。
而這幅畫就是最上層的單獨畫作,沒有任何微笑效果。
這一下,能夠拼讀了。
【的確啊,達芬奇這樣的天才有且只有一個。】
屏幕上,出現(xiàn)了另外兩幅畫,那就是《不微笑的蒙娜麗莎》和《艾爾沃斯·蒙娜麗莎》。
這樣一個推動地星畫技達到真實派巔峰的人物,真實派大師馬克羅當然非常渴望瞭解。
而康熙的御書房放著一個大地球儀,什麼高科技御書房裡都有,但依舊拒絕民間發(fā)展科技。
“它並不是hello和0-l-l-e-h這種反向拼寫,而是要拿著鏡子,看著鏡子裡的內(nèi)容,才能讀的一種書寫方式。”
“達芬奇發(fā)明了一種睡眠法,他並不是每天睡六到九小時。”
馬克羅很驚訝的開口:“我已經(jīng)做了足夠多的準備來迎接地星真實派巔峰之作了,不過我還是非常驚訝於這幅畫的經(jīng)典。”
馬克羅滿意了:“的確是一個超級天才,因爲時代的侷限性,歷史上只會出一個這種天才。”
“而是每四小時睡一次,每一次睡二十五分鐘。”
“再把機械圖中用到的透視原理放回真實派畫作中,的確是劃時代的創(chuàng)舉。”
蒙娜麗莎的眼眸,並沒有一絲一毫的笑意。
【畫聖?】
“如果地星和藍星繪畫藝術(shù)發(fā)展類似,那麼後來的光線派大師肯定沒有走上達芬奇這條路,而是走了和我們相似的路。”
【其實,舊勢力也老早就知道福音上寫的東西不對了,只不過爲了自己的地位,才守舊,這算是邪惡的謀殺了。】
“如果是寫實的話,我倒是非常想去這個地方看一眼,在這裡臨摹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
【??你們發(fā)的什麼梗?】
【在其他時代就沒辦法誕生出這樣的天才了。】
【要是有機會能看一場達芬奇的繪畫展就好了!!!!】
“我在這手稿裡,除了大寫的A和U,其他字母壓根看不出來。”
用劍耕地,這技近乎道的成就會讓人感嘆,卻沒多少人會去學。
林軒:“實際上,兩個平行世界非常相似,兩個意呆利國的文字以及古文字也是幾乎相似的。”
【我覺得哥白尼這樣爲了真理以生命爲代價和舊勢力對抗的選擇也不是不聰明,而是偉大的。】
“一位被稱之爲畫聖的傳奇畫家的作品。”
蒙娜麗莎的胸口,同樣在這樣的長方形裡。
“黃金分割比例,會讓看到的人覺得美,產(chǎn)生美感、舒適感。”
“所以達芬奇把所有的東西都寫成普通人讀不懂的鏡書,避免有人拜訪時突然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
各種陰影疊加填充的黃金分割全部破壞,陰影填充帶來的嘴角上翹和蘋果肌凸起也消失不見。
“利用顏色疊加在最外層視覺上以透出表面的顏色深淺來影響觀看者對她的判斷。”
“在蒙娜麗莎的微笑中,這種領(lǐng)口服飾是當時意呆利的孕婦裝。”
這就好像,一羣農(nóng)夫,聽說戰(zhàn)爭就要來襲了,於是把犁打成了鐵劍。
光線派大師梅雷爾森在張培恩的提醒下,再次去看畫中的人物:“這服飾……是不是孕婦專用的?”
“那一幅宗教畫中,他以結(jié)構(gòu)和透視的原理,在平面中畫出了三維效果。”
就好像,明朝時代就有了全球地圖,那時候皇帝就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圓球。
但是,上面的東西至少可以拼讀了。
雖然除了古意呆利語言專家之外其他人依舊讀不懂。
但是,上面的字很奇怪,看不懂。
“他在三十七歲那年因爲精神疾病發(fā)作,死於自己之手。”
【這……可以理解,科學先驅(qū)是聰明的,知道取死之道不去踩雷也正常。】
“如果達芬奇的手稿公佈,可能會讓地星歐陸的科技更早一百年進入工業(yè)時代。”
寫實派畢竟已經(jīng)過去五百年了,在地星,梵高這個印象派大師在小學時代的寫實畫作就已經(jīng)達到了幾乎二流程度。
“一般來說那個時代,這種手法是隻針對聖母而存在的畫技。”
“這是……”
1500年的教會,也不是無知,而是蠢,壞。
林軒點頭:“現(xiàn)在,就在地星高盧雞國笆黎盧浮宮裡,他們掛著一副仿製品給遊客展覽,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發(fā)現(xiàn)那是照片。”
“但也意味著達芬奇百分之百會被教會當做異端燒死。”
林軒笑著:“如果說達芬奇這幅畫是像素填充還是色塊疊加的秘密就藏在微笑裡的話,那要先找到蒙娜麗莎的微笑究竟在哪裡。”
李軍看了半天擺頭:“你確定兩個意呆利國的古文字一樣?雖然字母文字的更迭換代非常快,幾乎三十年前的東西現(xiàn)在的人就看不懂了。”
“只要經(jīng)過長期鍛鍊,能在最快時間進入深度睡眠狀態(tài),一天一百二十五分鐘的睡眠就可以完全保證充足的休息了。”
其中,不微笑的1蒙娜麗莎,明顯就是一張畫稿,畫的是《蒙娜麗莎的微笑》的最外層。
“沒有錯。”林軒:“我選擇的西畫第二位代表,就不是一個天才,而是一個深受繪畫藝術(shù)折磨的痛苦畫家。”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明明根本沒有微笑的蒙娜麗莎,在任何一個角度去觀看,都會發(fā)現(xiàn)她在正視著你笑。”
這是無知嗎?不是,這是蠢,是壞,但和知不知沒關(guān)係。
李軍忍不住讚歎:“他肯定花了好多年的時間慢慢的畫這幅畫。”
臺上的林軒微笑:“不過,我們現(xiàn)在要去看的作品,是龍國古代的畫作。”
“這已經(jīng)是光線派的技法了。”
幾個評委看著屏幕發(fā)呆。
用劍當然是要砍人的,用犁自然是耕地的。
“這幅畫是由四十層厚度爲頭髮絲十分之一的顏料堆疊而成。”
“不過,在幾十年前,達芬奇就在手稿中記錄了自己日心說的觀點,只是沒有公佈。”
“但,光線派的畫家是不用這種手法來構(gòu)建人物深度表情的,這種技法更多是用來體現(xiàn)全圖佈局情緒的。”
蒙娜麗莎的笑肌,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凸起。
如果林軒看到這一點,一定會感嘆沒錯。
她,根本就沒在笑!
然而,他並沒有再鑄劍爲犁,而是用劍犁地。
蒙娜麗莎的手,也處在一個黃金比例的長方形裡面。
“有部分觀點認爲,達芬奇在描繪這張畫的時候,用了很多非常小的細節(jié),去調(diào)整蒙娜麗莎的狀態(tài),讓她的慈愛被凸顯。”
林軒揮手,《蒙娜麗莎的微笑》再次顯示全圖。
“鏡像反寫。”林軒:“達芬奇有六千多頁手稿,上面記錄了數(shù)十種科學的東西,包括地星上第一張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圖示,第一張心臟四腔室解剖圖。”
馬克羅:“達芬奇本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能頂著這個稱號,這位的畫應(yīng)該非常刺激吧!!】
“因爲他們並不知道多出來的這些時間,應(yīng)該用來幹什麼。”
【不明覺厲。】
“不過,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並不能適應(yīng)這種睡眠,無法調(diào)整出深度睡眠狀態(tài)。”
【哈哈哈,剛剛的外國畫我看不懂,終於有我看得懂的東西了!】
林軒:“這一幅畫,是道佛畫,也是壁畫的手稿,是地星龍國曆史上白描藝術(shù)的巔峰之作,龍國古畫巔峰之作!。”
聽到這裡,張培恩和李軍都不淡定了。
白描巔峰之作?龍國古畫巔峰之作?這麼狂嗎?!真這麼牛叉?
各位明早上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