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脣槍舌劍,驚恐猜測
“你們?nèi)嗽觞N看?”
貢院的事情,蕭瑟三人簡單的處理之後,便返回了宮裡,上報明德帝。
“恐怕是有人在暗中作祟,禍亂朝綱”
如今的北離,眼下的天啓,到底是什麼情況,他們兄弟三人知曉,明德帝也知曉。
都說當一個王朝走向窮途末路之時,必定會妖邪肆虐,眼下這等怪事,再加上如今的情況,很難不讓人多想。
“曹明遠考卷上留下的字跡,經(jīng)過對比是他自己所寫.”
明德帝冷冷一笑。
“怎麼,工部尚書對朕有意見??”
工部尚書曹毅是蕭羽的人,聽到明德帝的冷嘲熱諷,蕭羽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父皇,曹家三代世受皇恩,其父曾在大理寺任職,任職期間兢兢業(yè)業(yè),受到大理寺上下尊敬;曹毅當年科舉入仕,還是父皇主持的殿試,是天子門生,如今官至工部尚書,不說位極人臣,那也差不多了,榮耀至此,我實在想不出他有什麼不滿意的?!?
“況且那行小字不光是曹明遠的試卷上有,其他幾個遇害的考生試卷上也有相似的文字?!?
“單憑一行字,我覺得說明不了什麼,畢竟曹明遠已經(jīng)死了.”
“兒臣覺得,出手之人很可能是場外的那些人,當年科舉屢試不中,心懷怨憤,趁今年開恩科,暗中下手,意圖壞我朝根基。”
不得不說,蕭羽如此解釋是有幾分道理的。
明德帝輕輕咳嗽了兩聲,再度出聲說道:“羽兒。那你認爲兇手會是誰呢??”
蕭羽眼底閃過一絲寒光,不過此刻,他正彎腰垂頭,誰也沒有看到他的異樣。
“回父皇,既然此人對學子下手,還寫下‘世間多不公,以血引雷霆’之言,定然不會是江湖上的那些草莽之輩,兒臣料想,此人應該是一個讀書人?!?
“還有一點,此次恩科,父皇派我們兄弟三人共同主持,暗中還有兩名神遊玄境坐鎮(zhèn),六哥得到劍閣傳承,如今境界也突破到了神遊玄境,三位神遊玄境在場的情況下,對方依然得手,那就說明此人的境界極高?!?
“一個境界極高的讀書人.”
明德帝眼睛一瞇,他深深看了自己這個兒子一眼,對方的話看起來合情合理,但最後卻統(tǒng)統(tǒng)指向一個人,李長生的大弟子——君玉。
君玉如今已經(jīng)成爲半步歸真,據(jù)蕭家老祖蕭遠山的說法,君玉的境界要比天啓的其他幾位半步歸真還要高很多,歸真的瓶頸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張薄紙,揮手可破,所以就單純的境界和身份來說他是符合的。
若問對方有能力做這件事兒嗎?
答案顯而易見。
至於是否參加過科舉一事,在場的幾人甚至都不曾有過這樣的疑問,讀書人讀到最後,是要付諸實踐的,而讀書人實踐自己理想的方式就是做官。
“可有證據(jù)??”
明德帝沉默片刻,再度開口。
蕭羽搖了搖頭。
“沒有證據(jù)?!?
蕭崇站在一旁,看了一眼蕭羽,心頭不由嘆了口氣。
相比於天啓城內(nèi)的其他幾位半步歸真,君玉給他的感覺更好,至少這位出身李長生門下的讀書人有著自己的底線,而像是天外天的那位葉無殤,若是沒有其他人轄制,恐怕天啓早就淪爲其一言堂了。 “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明德帝目光看向蕭崇,見對方眼神堅定,似有當年自己的模樣,心頭有些觸動。
“說?!?
“七弟所言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一事,七弟或許不知道,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是有自己的傲骨,不是所有人都會爲了一己之私置天下於不顧,當年的.李先生便是如此,天下二字在他們的眼中或許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
明德帝聽到李先生二字,眼底不由閃過幾分追憶,李先生,李長生,早年在稷下學宮任祭酒,手底下收了幾個弟子,這幾個人無論是品行還是學問,都沒話說。
當年自己的父皇——太安帝甚至安排了人圍殺他,但最後李長生也沒有痛下殺手,而是翩然離去。
讀書人的傲骨在其身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蕭崇有一句話說的很對,這樣的人有底線,不會任人拿捏,但卻不會讓天下大亂。
“楚河,你的意見呢?”
明德帝忽又看向站在大殿中央的蕭楚河,除了最開始的發(fā)現(xiàn),他便沒有再說一句話。
“此事看起來的確雜亂,並且沒有線索,讓人看起來一頭霧水,但有一點,總不會變的,一件事情的發(fā)生,總歸是有受益之人,不去看事情的過程,只看結(jié)果,那這件事的受益之人又是誰?”
聽到此話,無論是明德帝,還是蕭崇、蕭羽,眼底深處都泛起一絲深思。
壞了科舉,對誰有益?
是朝廷嗎?
首先這個選項便被排除了。
朝廷需要源源不斷地讀書人一起治理國家,朝廷失了威信,那就是自取滅亡。
所以在蕭瑟說出此話的時候,在場的幾人便都知道,此事絕跡不會是他們幾人的意思。
然後按照這個思路來想,是朝堂的官員嗎?
作爲科考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恨不得一直這麼下去,怎麼可能會犯渾,自掘墳墓??
然後便是那些鄉(xiāng)野小民,野心勃勃之輩。
鄉(xiāng)野小民,或許對如今的政治不滿,但他們這些人手裡無權(quán)無勢,這樣的事情他們根本做不到,可以說有心無力。
那些野心勃勃之輩呢?意圖推翻北離的統(tǒng)治,再立新朝,這樣的可能不是沒有,但這些人他們一點情報也沒有蒐集到。
當然,還有一波人,便成了父子四人重點關注的對象了。
如今天啓城霍亂的根源,那些齊聚天啓的神遊玄境,暗地裡謀劃著什麼東西。
在這點上,蕭瑟是最有話語權(quán)的,得了劍閣傳承之後,氣運之力加身,其修煉速度都快了一大截。
科舉出事,朝廷的公信力喪失,輻射到整個天下,可能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老百姓不再信任衙門,各地亂軍四起,王朝邁入窮途末路。
“科舉之事,關係重大,這一次,朕絕不姑息,給你們七日時間。朕要它水落石出,給天下一個交代!!”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