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這一品,世尊將爲我們介紹,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菩薩唸佛往生淨土的狀況。十方世界諸佛如來,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爲大衆宣說此經,宣揚淨土法門,勸一切衆生唸佛求生淨土。善根深厚的就生信;善根微薄的還不生信心。生信的皆往生,皆不退成佛;不相信的還搞輪迴。到底有多少菩薩已經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品主要的目的是勸信,無量菩薩現身說法爲我們作證明。

彌勒菩薩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剎。不退菩薩。當生極樂國者。其數幾何。

地球是娑婆世界的一分子。娑婆世界究竟有多大?佛說,世界以須彌山爲中心,日月是繞著須彌山轉的,這是一個單位世界。我們想想,月亮繞地球轉,太陽繞著銀河系轉,所以須彌山不在我們地球上。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清楚,須彌山的四周,東、南、西、北四方。東方、南方、西方,這些星球皆有佛法。北方稱‘北俱盧洲’,沒有佛法。因爲北洲人的福報大,衣食自然,不須勞作,想吃的、想穿的物質生活豐足,一點都不愁;壽命千歲,而且沒有短命的;健康長壽,也不生病。因此北洲的人,你勸他學佛,他不願意,他快樂極了,用不著找麻煩。所以,韋陀菩薩護法‘三洲感應’,北俱盧洲沒有佛法,用不上他。

須彌山究竟在那裡?黃念祖老居士說的到底正不正確,目前無法斷定,只可以說,他有他的看法。他說,現在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之間的‘黑洞’,也許就是佛經上講的‘須彌山’。他爲什麼這樣說法?因爲太陽圍繞它轉。他說的也有道理。假如這個黑洞就是須彌山,則一個小世界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銀河系。銀河系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銀河系纔是一個小千世界;一百億個銀河系纔是一個大千世界。娑婆世界是大千世界。一百億個銀河系,這麼大的範圍只是一尊佛的教區。

釋迦牟尼佛教區是娑婆世界。這麼大的世界裡,有多少不退菩薩往生西方?那一種菩薩是“不退菩薩”?‘八地’纔不退,七地以前都退轉。八地稱‘不動地’。八地以上的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有多少,也就是指九品中上上品往生的。愈往下,人愈多;愈往上,就愈少。就像唸佛功夫一樣,唸到‘理一心不亂’的畢竟是少數;‘事一心不亂’比理一心不亂就多;‘功夫成片’就更多。他問的是理一心不亂,上上品往生的不退菩薩,在娑婆世界以及他方諸佛世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有多少?

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

這是‘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的,有‘七百二十億’。這是說大世界,不是我們住的地球。地球人口只有四十億,那有七百二十億。這是講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不退菩薩’有這麼多,此皆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這些大菩薩們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都能具足信、願、行三個條件,唸佛求生淨土。八地以上的菩薩有這麼多人往生,佛很慈悲,在此地把這些人過去世的業因都爲我們說出。

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衆德本。當生彼國。

這些大菩薩們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此處講“無數諸佛”,所以善根很深厚。佛爲宣說這個法門,他們見聞就能信受奉行,這是已生、當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我們聽佛說話的意思,釋迦牟尼佛的一代時教裡,就是佛的正法、像法、末法,在此一階段往生西方世界的有這麼多人。

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

這是說不退菩薩以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數太多,說之不盡!淨土法門之所以爲一切諸佛讚歎,即是攝受衆生的範圍無比廣大,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衆生,只要能信,能發願,能老實念這句佛號,沒有一個不往生。這才爲一切諸佛如來讚歎。這個法門,理深到極處;事相上修學最容易、最簡單、最穩當、最快速,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即使是不幸造作重罪墮落地獄,以過去生中久遠劫以來,也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以,他在地獄聽到一聲‘阿彌陀佛’,觸動善根現前,也能往生。

往生的品位也很難論定。三善道往生的人,大多數都是執持名號,一心念佛。三輩九品往生的惡道衆生,大都是懺悔往生。因爲他造作罪業很重,在接觸一念感應的時候,認真懺悔,依懺悔求生而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他所證得的品位。經雲,阿闍世王造作五逆罪,若非唸佛求往生,決定墮阿鼻地獄。他於臨命終時,才真正懺悔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他真的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上品中生’。這是我們想像不到的,真正不可思議。這是懺悔的功德深,懺悔的心真誠,所以能將品位提得那麼高。

因此,我們不能輕視造作罪業的人,不要看我們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說不定他們將來往生品位還在我們之上。不可以輕視罪人,他一念迴心,功德就無量無邊。這是世尊說明娑婆世界往生極樂淨土的狀況。我們聽了之後,現在就好好想一想,我們在不在釋迦牟尼佛講的數字之內?即使到佛法將要滅盡,佛說得很清楚,這一部經還在世間獨留一百年。聽到這個法門的衆生,‘一向專念’依然能往生。這些人都在這個數字之內,當然我們也不例外,但是我們要認真做。

如果真的相信,真正發願,萬緣放下,一心專念,我們就在這個數字之內。這是非常重要的大事。我也曾經跟同修們說了很多,唸佛功夫如果不得力,就是有罪障,所以懺除罪障是一門重要的功課。一定要好好的修學,使我們的功夫得力,使我們達到‘功夫成片’,達到‘一心不亂’,決定往生。

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

釋迦牟尼佛以娑婆世界爲例,娑婆世界在釋迦牟尼佛教化的這個階段,這是指大的階段,不是小階段。釋迦牟尼佛在我們世界教化,只有一萬兩千年,這是小的階段。大的階段不是這個數字。佛說法有真實說,有方便說。方便說都是非常慈悲來誘導我們,激發我們,我們要體會佛的苦口婆心。十方諸佛世界,一切諸佛如來對學生們的教誡,跟釋迦牟尼佛一樣,都是以勸導大家‘發願求生淨土’爲教學的第一樁大事。

十方世界跟我們娑婆世界差不多,都有六道;要想超越六道,都不容易。唯獨唸佛法門‘帶業往生’,橫超三界。佛的心願就是希望一切衆生快快成佛,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念佛法門,所以這個法門就是諸佛如來的心願。我們接受,依照教誡修行,諸佛如來那有不歡喜的道理。眼看你過不了幾年就成就,諸佛歡喜。你不學這個法門,佛看到也只好嘆氣,無可奈何,慢慢來,還要搞六道輪迴,不曉得搞到那一世那一劫。這些情形,大致上我們都能體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說不盡的菩薩往生,此處只舉幾個例子。

從遠照佛剎。

世尊在此總共舉十一個佛剎,“從遠照佛剎”說起。

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

“十八俱胝那由他”就是十八萬億。‘俱胝那由他’是古印度的數字單位,譯成中文是‘萬億’。有這麼多的‘菩薩摩訶薩’。摩訶薩就是‘不退菩薩’;菩薩就是‘小行菩薩’。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菩薩,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菩薩,甚至生到‘邊地疑城’還是菩薩,都是小行菩薩,人數有這麼多。

東北方寶藏佛剎。有九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國。

‘九十億’與‘十八俱胝’,數字相差很大,因爲俱胝是萬億,這才九十億。但是諸位要記住,前面是講整數,連不退菩薩、小行菩薩全包括在其中。此處的九十億是摩訶薩,專講不退菩薩,小行菩薩不算。小行菩薩太多,跟娑婆世界一樣,不計其數。

從無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龍天佛剎。勝力佛剎。師子佛剎。離塵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華幢佛剎。

連同上說二佛剎至華幢佛剎,總共十一佛剎,這些諸佛剎土:

不退菩薩當往生者。

佛只說不退菩薩,省略了小行菩薩,沒有像前面那樣細說。

或數十百億?;驍蛋偾|。乃至萬億。

這數字皆是指不退菩薩,不包括小行菩薩。若包括小行菩薩,數字就太多,如前所說‘不可稱計’。

其第十二佛名無上華。

古人對這段經文有一點疑惑,雖疑惑,不敢更動經文,這是古人對於典籍嚴肅的態度。因爲前面皆說佛剎,‘華幢佛剎’是第十一個,若順經文,此處應當是‘第十二佛剎,佛名無上華’;是不是翻譯的時候漏掉兩個字,或是輾轉抄寫漏失亦未可知。佛在這一段例舉往生之德。

彼有無數諸菩薩衆。皆不退轉。

世尊特別說明,此佛剎中法緣特別殊勝,值得一提,因爲不退菩薩往生的比前諸剎皆多。無數菩薩盡是不退菩薩。

智慧勇猛。

如果沒有真實勇猛的智慧,就不會選擇唸佛法門。本經講的智慧,是特別指你會不會選擇這個法門。諸佛如來無量無邊法門,只有這個法門是一生中決定得度的。選中唸佛往生法門,你的智慧第一。文殊菩薩選此法門;大勢至菩薩選此法門;普賢菩薩也選此法門;你也選這個法門,表示你的智慧跟他們沒有兩樣。這是“智慧勇猛”?!恰侵妇駬?。不但要有智,而且要有福?!栋浲咏洝分v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聘侵腔邸R猩聘?,要有福德,還得有因緣?!蚓墶矛F在話講就是機會,要有機會遇到。

已曾供養無量諸佛。

這就是說他有福德。供佛是修福,有大智慧,又有大福德。

具大精進。

‘具’是具足。這些人修行真正用功,絕不懈怠。我們修行要費很長的時間,要吃很多的苦頭,都很冤枉。我們把光陰浪費,不知道運用時間,工作毫無頭緒,沒有適當的安排。如果有適當的安排,功夫確實可以不間斷。自己不會用功,應當向他們學習真精進。

發趣一乘。

‘趣’是趣向;‘發’是發心。發心趣向一乘法。這個法門是一乘中的一乘。‘一乘’是成佛的法門。在大經裡,《華嚴》、《法華》是一乘法。本經是《華嚴》、《法華》的歸宿,是一乘中的一乘。

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

這是說這些不退菩薩有這種神通能力。《華嚴》講的‘念劫圓融’,七天中就能攝取百千億劫的功德。像這樣的事,在此世間能不能找到類似的證據?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的時候,在菩提樹下入定,二七日中講《華嚴經》圓滿,即可作證。佛講的《華嚴經》數量有多少?龍樹菩薩告訴我們,全部的經文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豈不是七天當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華嚴經》要是在我們世間宣講,用我們的言語速度,即使百千億劫恐怕都講不完,這是真的。

這種境界,我們聽了不可思議;如果冷靜的體會,自有悟處。我們生活在妄想、分別、執著裡,處處有障礙,處處有界限,不像這些大菩薩們。圓教初住以上就沒有界限,何況八地菩薩,他們四十一品無明只剩幾品而已。往上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就成佛,不過四、五品無明而已,已經接近圓滿。他們的神通道力不可思議,就像《華嚴經》所講的‘念劫圓融’。一念可以展開爲無量劫;無量劫的時間,也可以濃縮在一念之中。這都是事實,這纔是我們自性真實的德能。

大士所修堅固之法。

‘大士’是指大菩薩。佛經裡,大士皆是稱‘地上菩薩’。梵語‘摩訶薩’才稱‘大士’。地上菩薩所修的這些功德之法,他在七日之中就成就。能將別人所修的功德變成自己的,所以他們成就快速。

斯等菩薩。皆當往生。

他們還是發願求生淨土。世尊在這一段所講的,實際上就是華嚴境界,與《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幾乎是無二無別。華嚴會上這些大菩薩們,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與華嚴世界沒有兩樣。

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衆。

此處是第十三個佛剎。世尊也介紹往生菩薩的數目,有七百九十億?!按笃兴_衆”就是前面講的‘不退菩薩’。

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無量佛剎中的小行菩薩及比丘四衆等,唸佛求生淨土者,“不可稱計”。

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衆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末後佛作總結,因爲一一說之不盡,十方世界太多了。十方世界諸佛如來都勸菩薩求生淨土,可見淨土殊勝?!栋浲咏洝分辛椒鹳潱鎸嵅惶摚?

十方世界單說佛剎名稱、佛號名稱、菩薩往生數量,一劫也說不完。佛在這個世界,爲我們介紹十方諸佛名號。在《大藏經》裡有一部《佛說佛名經》,專講十方諸佛的名號,一共講了一萬兩千多尊佛?,F在臺灣過年的時候,寺院裡非常盛行拜萬佛?!f佛懺’就是採用《佛說佛名經》,一尊佛拜一拜,要拜一萬兩千多拜。通常寺院裡拜萬佛大概拜半個月,一天拜八百拜,半個月拜圓滿。一萬二千多尊佛號說得太少,十方世界佛的名字,真是恆河沙數也不止,確實數不盡。

我們要細心體會,認識世尊對我們苦口婆心的勸導。這個說法,在世尊四十九年所有的法會、所有的經論裡沒有見到。佛說一切經論都勸我們修學,但是沒有聽說一切諸佛都來勸請;十方無量菩薩都依照這個法門修學成就。我們才真正明白這個法門是獨一無二的成佛法門,才把這部經真正認識清楚,曉得它在世尊一代時教裡所佔的分量,才真正體會它的地位。

本經唸到此,‘正宗分’講竟了。‘正宗分’末後,是以諸佛剎土無量菩薩爲我們作證明。此即三轉法輪:‘示轉’、‘勸轉’、‘證轉’。這是作證轉,是圓滿轉。

四十三品之後是本經的‘流通分’,所以這部經的分量雖不大,但是它與《華嚴》無二。一般經的序分都是幾行經文,流通分也是幾行。本經的序分是前面三品,後面流通分有六品,這都是大經的形勢。《華嚴》、《法華》都是這樣的形勢,由此體會這部經典不同凡響。

本經流通分,分爲五段。第一段是‘勸信流通’(四十三、四十四品),非常重要。第二段是‘留經流通’(第四十五品)。第四十六品是‘付囑流通’。第四十七品是‘嘆德流通’。最後一品以說明‘真實的利益流通’。流通分的經文跟其他一般經典確實不同。序、正、流通三分,皆不可思議。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菩提道場第十五八譯會校釋壽衆無量第十三非是小乘第四十三九淨宗之妙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德遵普賢第二光明遍照第十二堂舍樓觀第十六九淨宗之妙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大教緣起第三三本經持名唸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積功累德第八受菩提記第四十四寶樹遍國第十四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國界嚴淨第十一積功累德第八禮佛現光第三十八堂舍樓觀第十六歌嘆佛德第二十七往生正因第二十五一教起因緣三輩往生第二十四濁世惡苦第三十五超世希有第十八惑盡見佛第四十一光明遍照第十二三本經持名唸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法藏因地第四三輩往生第二十四禮供聽法第二十六圓滿成就第九大教緣起第三發大誓願第六寶蓮佛光第二十一大教緣起第三禮供聽法第二十六菩薩修持第三十壽衆無量第十三真實功德第三十一大士神光第二十八壽衆無量第十三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願力宏深第二十九禮供聽法第二十六光明遍照第十二泉池功德第十七堂舍樓觀第十六禮供聽法第二十六八譯會校釋濁世惡苦第三十五八譯會校釋德遵普賢第二禮供聽法第二十六三本經持名唸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十正釋經文菩薩修持第三十獨留此經第四十五慈氏述見第三十九六藏教所攝慈氏述見第三十九圓滿成就第九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壽樂無極第三十二真實功德第三十一德風華雨第二十皆願作佛第十壽衆無量第十三如貧得寶第三十七十正釋經文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三本經持名唸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四方便力用重重誨勉第三十六八譯會校釋大教緣起第三?;凼悸劦谒氖?/a>國界嚴淨第十一惑盡見佛第四十一四彌陀要解雲'一聲阿彌陀佛即是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八譯會校釋德風華雨第二十國界嚴淨第十一發大誓願第六四方便力用受菩提記第四十四大士神光第二十八如貧得寶第三十七國界嚴淨第十一三一經宗趣願力宏深第二十九邊地疑城第四十心得開明第三十四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一教起因緣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菩提道場第十五八譯會校釋壽衆無量第十三非是小乘第四十三九淨宗之妙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德遵普賢第二光明遍照第十二堂舍樓觀第十六九淨宗之妙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大教緣起第三三本經持名唸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積功累德第八受菩提記第四十四寶樹遍國第十四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國界嚴淨第十一積功累德第八禮佛現光第三十八堂舍樓觀第十六歌嘆佛德第二十七往生正因第二十五一教起因緣三輩往生第二十四濁世惡苦第三十五超世希有第十八惑盡見佛第四十一光明遍照第十二三本經持名唸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法藏因地第四三輩往生第二十四禮供聽法第二十六圓滿成就第九大教緣起第三發大誓願第六寶蓮佛光第二十一大教緣起第三禮供聽法第二十六菩薩修持第三十壽衆無量第十三真實功德第三十一大士神光第二十八壽衆無量第十三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願力宏深第二十九禮供聽法第二十六光明遍照第十二泉池功德第十七堂舍樓觀第十六禮供聽法第二十六八譯會校釋濁世惡苦第三十五八譯會校釋德遵普賢第二禮供聽法第二十六三本經持名唸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十正釋經文菩薩修持第三十獨留此經第四十五慈氏述見第三十九六藏教所攝慈氏述見第三十九圓滿成就第九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壽樂無極第三十二真實功德第三十一德風華雨第二十皆願作佛第十壽衆無量第十三如貧得寶第三十七十正釋經文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三本經持名唸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四方便力用重重誨勉第三十六八譯會校釋大教緣起第三?;凼悸劦谒氖?/a>國界嚴淨第十一惑盡見佛第四十一四彌陀要解雲'一聲阿彌陀佛即是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八譯會校釋德風華雨第二十國界嚴淨第十一發大誓願第六四方便力用受菩提記第四十四大士神光第二十八如貧得寶第三十七國界嚴淨第十一三一經宗趣願力宏深第二十九邊地疑城第四十心得開明第三十四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一教起因緣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屏南县| 阳山县| 南昌市| 赤水市| 岫岩| 松江区| 城口县| 库车县| 霍林郭勒市| 慈利县| 南江县| 普兰县| 霍州市| 长治县| 扬中市| 交口县| 林甸县| 石林| 明星| 十堰市| 海丰县| 平江县| 炎陵县| 大冶市| 塘沽区| 绥阳县| 大石桥市| 西宁市| 台山市| 镶黄旗| 格尔木市| 湖北省| 伊川县| 孟津县| 彭州市| 抚顺县| 什邡市| 西乌| 灌阳县| 牡丹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