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堂舍樓觀第十六

世尊在這一品,爲我們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住處。我們生活在世間,衣食住行都是大問題。尤其是住處,在此世間,無論那個國家,即使是歐美列強,沒有住處的人也不在少數。衣食比較容易,居住則相當不容易。居住環境要舒適,就更不容易得到。所以,跟西方極樂世界一比較,他們的福報就太大,一切受用無不自然;不必經營、不必製造,而且居住的環境隨心所欲。我們在這一品經文還能看到極樂世界人生活的狀況,不像我們這裡每天工作,活得好辛苦!自己想學一點東西,都沒有時間。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麼辛苦,身心都沒有壓力,自在快樂。

又無量壽佛講堂精舍。樓觀欄楯。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復有白珠摩尼以爲交絡。明妙無比。諸菩薩衆。所居宮殿。亦復如是。

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菩薩。不但是菩薩,是菩薩里最殊勝的普賢菩薩。後面經文,世尊明白告訴我們,修學唸佛往生成就的,皆是‘行超普賢登彼岸’,下下品往生都是普賢菩薩。

居住環境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西方世界是真正平等。這些房舍、樓觀都是七寶成就的。這是說明極樂世界的建築,都是阿彌陀佛清淨心中流出來的,也是自性本來具備的功德,衆寶所成,應機顯現。所以說“自然化成”,是變化所作的,不需要設計,不需要建造,自然成就。尤其殊勝的是‘生佛平等’,衆生跟佛平等,這才真正顯示出‘真實如如一味’。這樣的文句,我們通常只在經典裡看到,沒有見到事實。西方極樂世界是事實,不只是說說,確實是事實。

“白珠”是寶珠;“摩尼”是如意寶。就像前面寶樹上羅網、瓔珞一樣,是樓閣之間的裝飾品,光明奇妙無比!這是說住處。下面再看他們的生活狀況。

中有在地講經。誦經者。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有在虛空講誦受聽者。經行。思道及坐禪者。

這一段文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人的生活狀況。沒有聽說那裡有做工的、種田的、經商的,都沒有看到,這些事西方極樂世界都沒有。他們幹什麼?天天讀書,‘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你說多快樂!極樂世界怎麼去?堅定信心,一句佛號唸到底,專修就成功。不能雜修,雜修不能成功,要專。我在講席裡也曾經告訴同修,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經典,全是平等的。三輩往生裡,上、中、下三輩是專修《無量壽經》,用持名唸佛方法往生的。後面還有一段,慈舟大師判爲‘一心三輩’,就是不專依《無量壽經》。依其他法門、其他經典修行的,發願迴向求生淨土,也能往生,這法門才廣大無比。

譬如,專持大悲咒的,能不能往生?能往生。只要你念大悲咒,唸到一心不亂,迴向求生淨土,這是原則。不是一心不亂就不能往生。專修任一法門,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還是這個原則。唸到心清淨,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一定往生,這就是一心三輩往生的。念《法華經》,也要念到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以這功德迴向淨土,即能往生。念《地藏經》也能往生。不管那個法門,一定要專修,修到心地清淨,發願求生淨土,都可以往生。祖師雖然說,專修的,萬修萬人去;雜修或修別的法門往生的,十個當中只有三、五個。一般不是專修,或修其他法門的人,多半修得很雜,成就就困難了。如果他不雜修,他專,迴向求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這纔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所以,你的根性喜歡那個法門,你就專修那個法門。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一生專學一部經、一個法門,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學多,學雜了,就很難。因爲心亂了,妄念多,煩惱多。無量劫來的習氣斷不了,現前還要再增加,怎麼能成功?總而言之,‘專’要緊!任何一部經都好,就是要‘專’。

西方極樂世界人的生活,就是真正在修道、講經。你講,我們大家聽;我講,你們大家聽,互相研究討論。其實我們想想,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研究討論的?研究討論會有,不過每一個參加的都是不動心的,都是不說話的。那一種研究討論會,彼此心心相印,快樂無比!不像我們這裡的討論會,見解不同、執著不同,爭得面紅耳赤,搞得個個都不愉快,不歡而散。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樣的討論會,因爲心地清淨,離念離相都不執著。

有講經的,有誦經的,有受經的(‘受’是接受,依照經典修行的),還有聽經的。在地面,還有經行的。‘經行’就是繞佛。一面散步,一面聽經,或一面誦經,或一面唸經,都好!“思道”是深入思惟經典裡的義理。這思惟,跟我們觀念中的思惟不一樣。我們觀念中思惟是用心意識,就是用分別心;他們思惟不用心意識。不用心意識,怎麼‘思道’?思是明瞭的意義。心定,觀察一切萬事萬物,沒有一樣不明瞭,這是思道。“坐禪”是專修清淨心,專修一心不亂的。這是講在地面的,也有些人喜歡在空中修行。那邊的房屋,也是隨心所欲。喜歡房子大,房子就變大;喜歡小一點,房子就小。每個人愛好不同,有人願意住大房子,當然在西方極樂世界住大房子沒有問題;在這世間住大房子很累、很苦。

西方世界的房子都是七寶成就的,乾乾淨淨,用不著打掃,大一點沒關係。我們這裡樣樣都要整理,三天不整理就有很多的灰塵。外國雖然比我們這邊乾淨,還是有灰塵,總是每天要擦一擦。好累!不是人住房子,是房子住人,人作房子的奴才,侍候房子!我們看到很多這樣的愚人。所以,人少最好是住公寓,房子小,只要整理裡面,外面有人整理,環境也相當優美,是最舒服的。這就是真正的享受。年紀愈大,住的房子愈小愈好,愈自在!年輕人住大房子也累、也可憐。西方世界不一樣,可以住大房子。他的房子可大可小,喜歡在空中,房子就浮到天空中;喜歡在地上,它就落下來。

西方世界的房子,不像我們的房子。我們這邊的房子不能動;它是可以動的,喜歡到那裡就到那裡。所以,西方世界是沒有所謂不動產的,它們全是動的。不但能移動,且宮殿隨身。你要到他方世界,宮殿可以帶著一起走。所以,在虛空中也有講經、唸經、聽經、坐禪、思道,都有。他們這樣的生活,我們看了很羨慕。羨慕就應該發願早一日去,愈早愈好。

我們現在住的世界,災難一年比一年嚴重。災難有沒有結束?沒有!往後,一年比一年還要嚴重。到什麼時候才結束?這是衆生的共業,佛講得很清楚,共業中有別業。我非常希望,我們同修能捨棄自己的成見,彼此尊重,建立一個真正和合的道場。‘內修五德’,自己本身以五德爲基礎,跟大家相處;以‘六和’爲準則,真正去做。有這樣一個道場出現,臺灣兩千萬同胞就有福。有一個真正的道場,諸佛護念,龍天保佑,這地區不會遭難。

要知道,大家在一塊兒共修,起個念頭,就把六和敬破壞了;還不知道自己在造業,自以爲理直氣壯,以爲自己樣樣都對。天大的道理,也是把和合僧團破壞了,不如什麼道理都沒有。每一個人都沒有道理,天下太平。有道理的人來了,天下就不太平。你看今天世界上,每個人都有道理。立法院的立法委員,個個都有道理,所以天天打得頭破血流。道場也是每個人都有道理,六和敬的僧團沒有了,實在令人痛心!彼此不能忍讓,爭什麼?爭的是六道輪迴,爭的是三惡道。愚癡!苦不堪言。

最後一段經文是講果,每一位得的果不一樣,是他的願求不同。在西方極樂世界,求什麼,得什麼!心量小的,得小乘果;心量大的,得大乘果。

或得須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羅漢。

小乘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這是講小乘根性的人求生淨土,還帶著小乘習氣,所以證小果。大乘根性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證大乘果。

未得阿惟越致者。則得阿惟越致。

‘阿惟越致’是不退轉,就是前面講‘無生法忍的菩薩’,這是得大乘果。

各自念道。說道。行道。莫不歡喜。

這一句經,我們要特別留意,要多念幾遍,多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每一天“念道,說道,行道”。真正做到這六個字,這就是正法道場,就是和合僧團。不能把‘道’忘了!法喜充滿,無不歡喜,即六和敬裡講的‘意同悅’。

至心精進第五禮佛現光第三十八菩薩修持第三十七清初彭紹升居士曰'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五所被根機至心精進第五心得開明第三十四歌嘆佛德第二十七四方便力用七部類差別禮供聽法第二十六圓滿成就第九十經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慈氏述見第三十九十經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受菩提記第四十四勤修堅持第四十六真實功德第三十一十正釋經文菩薩修持第三十禮佛現光第三十八一此次講述參考資料依李炳南老居士提要及黃念祖老居士註解堂舍樓觀第十六勸諭策進第三十三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菩提道場第十五五觀經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即是本來成佛此心持名即是'是濁世惡苦第三十五二確認淨土法門爲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橫出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不可思議之微勸諭策進第三十三慈氏述見第三十九惑盡見佛第四十一十方佛贊第二十三寶蓮佛光第二十一壽樂無極第三十二七部類差別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心得開明第三十四十方佛贊第二十三壽衆無量第十三大士神光第二十八獨留此經第四十五法會聖衆第一三本經持名唸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大教緣起第三圓滿成就第九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十經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二本經體性五所被根機一教起因緣一教起因緣如貧得寶第三十七寶樹遍國第十四十正釋經文菩薩修持第三十三一經宗趣十方佛贊第二十三發大誓願第六禮供聽法第二十六惑盡見佛第四十一超世希有第十八非是小乘第四十三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如貧得寶第三十七德遵普賢第二光明遍照第十二非是小乘第四十三九總釋名題三一經宗趣菩薩往生第四十二寶蓮佛光第二十一必成正覺第七大士神光第二十八惑盡見佛第四十一八譯會校釋九總釋名題至心精進第五壽樂無極第三十二心得開明第三十四泉池功德第十七五觀經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即是本來成佛此心持名即是'是至心精進第五一教起因緣勸諭策進第三十三圓滿成就第九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八譯會校釋禮佛現光第三十八禮佛現光第三十八十經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皆願作佛第十菩薩修持第三十圓滿成就第九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菩薩修持第三十
至心精進第五禮佛現光第三十八菩薩修持第三十七清初彭紹升居士曰'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五所被根機至心精進第五心得開明第三十四歌嘆佛德第二十七四方便力用七部類差別禮供聽法第二十六圓滿成就第九十經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慈氏述見第三十九十經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受菩提記第四十四勤修堅持第四十六真實功德第三十一十正釋經文菩薩修持第三十禮佛現光第三十八一此次講述參考資料依李炳南老居士提要及黃念祖老居士註解堂舍樓觀第十六勸諭策進第三十三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菩提道場第十五五觀經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即是本來成佛此心持名即是'是濁世惡苦第三十五二確認淨土法門爲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橫出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不可思議之微勸諭策進第三十三慈氏述見第三十九惑盡見佛第四十一十方佛贊第二十三寶蓮佛光第二十一壽樂無極第三十二七部類差別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心得開明第三十四十方佛贊第二十三壽衆無量第十三大士神光第二十八獨留此經第四十五法會聖衆第一三本經持名唸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大教緣起第三圓滿成就第九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十經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二本經體性五所被根機一教起因緣一教起因緣如貧得寶第三十七寶樹遍國第十四十正釋經文菩薩修持第三十三一經宗趣十方佛贊第二十三發大誓願第六禮供聽法第二十六惑盡見佛第四十一超世希有第十八非是小乘第四十三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如貧得寶第三十七德遵普賢第二光明遍照第十二非是小乘第四十三九總釋名題三一經宗趣菩薩往生第四十二寶蓮佛光第二十一必成正覺第七大士神光第二十八惑盡見佛第四十一八譯會校釋九總釋名題至心精進第五壽樂無極第三十二心得開明第三十四泉池功德第十七五觀經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即是本來成佛此心持名即是'是至心精進第五一教起因緣勸諭策進第三十三圓滿成就第九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八譯會校釋禮佛現光第三十八禮佛現光第三十八十經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皆願作佛第十菩薩修持第三十圓滿成就第九六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爲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菩薩修持第三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强县| 鸡东县| 娱乐| 上高县| 瑞昌市| 颍上县| 扎赉特旗| 靖州| 南漳县| 桦南县| 屏边| 齐河县| 泰顺县| 卢湾区| 红原县| 承德县| 南澳县| 岫岩| 珠海市| 赞皇县| 蕉岭县| 台北市| 乌兰浩特市| 托克托县| 新安县| 玛曲县| 阿鲁科尔沁旗| 隆安县| 清水县| 前郭尔| 武功县| 宕昌县| 无极县| 昌吉市| 玛纳斯县| 平顺县| 当涂县| 孟州市| 昌江| 布尔津县| 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