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章 揚州大治(上)

白露書院位於揚州郊區白露山中,周圍清溪茂林,環境分外優雅,書院各種建築遍佈全山,錯落有致,恍如一個世外桃源,確實是靜心讀書的好地方,大門上書“惟淮有才,於斯爲盛”(注),確實豪氣沖天,天下第一書院的名聲響徹南北,並非幸至。

劉淵在許謹的陪同下一起走進書院大門,許謹笑道:“王爺此來,不知道有多少學生欣喜若狂,現在哪人不知王爺乃是當今第一才子,不僅書法技藝冠絕古今,詩書也堪稱經典!能夠得到王爺教誨,乃是學生們的幸事!”把劉淵請到白露書院來最高興的人應該是他,因爲白露書院雖然是四大望族合辦,但是真正主事的人卻是許家。

旁邊李家少主李雪夜笑道:“正是正是,書院聞王爺要來講學,真是歡聲雷動,王爺這邊請!”

劉淵心裡暗笑,這次中了王峻和周曹的計策,沒有辦法才找到四大望族商量在書院增加平民生員的事,本來以爲此事較有難度,所以事先慷慨承諾所有平民生員所用學資都有自己來出,哪知許謹等人馬上表示同意,只不過有一個附加條件,必須由劉淵親自至書院講學三日。

所以就在許謹和李雪夜的陪同下,劉淵到了這座天下聞名的第一書院,將整座書院參觀完畢後,劉淵不禁感嘆傳言確實非虛,這樣的傑作也只有這些江南望族能夠做到。而書院的是書樓更是讓劉淵眼前一亮,其中藏書多是珍本,急忙讓霍烈安排好一切,在書樓裡讀書爲樂。

白露書院的衆多學生早就知道天下第一才子、被封爲福王的九皇子劉淵將來書院講學,次日清晨整個大學堂已經擠的人山人海,無人不想一睹這位王爺的風采,在衆人的注目下,一個年輕到讓人不敢相信的人走上了講臺,他面目清秀,身材高瘦,臉上帶著一個淡定從容的笑容,目光在衆人面前掃視一回,道:“劉淵久聞書院風采,今日得以一見,真是三生有幸!”

衆人本以爲福王定是位大儒,也許白髮蒼蒼,至少也是中年以上,哪知卻是這樣一個俊秀的年輕人,甚至比這些學生中大部分人都要年輕,真是令人意外。

劉淵明白他們心裡所想,也清楚文人相輕的道理,繼續道:“劉淵來到揚州之前,曾聽到一個故事,確是非常有趣,卻說江南有位才子,生性風流瀟灑,一生不慕虛名,唯以隱居山林爲樂,閒時便畫畫換酒,還作詩道‘不鍊金丹不坐禪,不務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諸位以爲此人如何!”

他的問題一經問出,底下衆人雖都露出思索的神情,但是卻無一人敢起身回答,劉淵當然知道這是因爲自己的王爺身份,目光一掃,見最前面有一白衣書生,笑道:“這位書生文采風流,相貌俊朗,堪稱俊秀才子,不知此生用過多少人間造孽之錢!”話音一落,當即引來全場鬨笑。

白衣書生面紅耳赤,忙道:“先生明見,學生才質淺陋,那裡算得上什麼才子!”

劉淵笑道:“謙虛確爲我輩美德,不過若是過於謙虛則將銳氣消去,終成一迂腐之人!不妨回答問題,讓劉淵看看先生究竟是不是才子!”

白衣書生露出嚴肅表情,道:“先生所言之人或許存在,但卻是出世之人,不足取也!”

劉淵點頭,這個學生倒並不是虛幻的人,看來還有點兒銳氣,道:“願聞詳情!”

白衣書生道:“我輩當爲家國效力,爲百姓謀福,若只顧個人之樂,則不免誤入歧途!”

劉淵點頭道:“所言有理,天下之興亡,匹夫有責,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纔是大丈夫所爲。”

底下的學生全部都是精神一振,認真思索這幾句話的含義,這才重新打量起這位與自己年紀差不多,卻擁有著獨特氣質的年輕人。

也就是這一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四個字正式被掛在了白露書院的學堂正中。

春盡之後,初夏已經來了,江南的初夏不似京城那般炎熱,劉淵雖然只答應許謹在白露書院講學三日,不過他自己看到書樓就不願意回到刺史府中去了,整日便在書院讀書,與衆多學生談詩論文,評解天下大事,過了上一段悠閒的日子,王峻確實是個人才,揚州政務全都由他一人打理,在四大望族的支持下效果明顯,劉淵雖然有心提拔他,不過朝廷對封官要求甚多,王峻只是秀才出身,想要再升品級倒是極爲困難,所以也就把此事暫且放下。

白露書院中的青年才俊之士確實不少,都是仰慕劉淵的才氣,經過多日相處,有三個人與劉淵相得甚歡,其中之一便是第一次講學時被劉淵點中的白衣書生,姓馮名景,生性有些靦腆,但是做事卻是非常果敢堅決,是決策之才,另外兩人分別叫做衛喧,沈雁,也都是一時之選,尤其是沈雁,雖然飽讀詩書,卻對機械之學大感興趣,劉淵當然與他情投意合,有心想把一些機械理論教導給他。

在白露書院一呆就是一月,王峻每十日都要親自來到書院,向劉淵報告政務,周曹樂得清閒,在長史府算是養老了。劉淵本來也想在書院多呆些時日,不過書樓中的書大半已經讀完,柳朝雲和田柔兩女又在刺史府裡獨守空房,實在於心不忍,便告別書院衆人,搬回了刺史府。

就算如此,馮景等三人還是不忘時時來到刺史府看望劉淵,有時還會徹夜長談。

劉淵這才知道政務之重。

王峻提議要徹底清查各屬縣的官吏情況,並提出了調查的名單,劉淵馬上派驚魄樓的人下去調查,找來證據,很快就將幾個貪官繩之於法,雖然其中有幾人也通過關係,想走通太子這條路,不過畢竟是證據確鑿,而且劉淵還是直接通過平王將奏摺送交給了武帝,劉源也沒有任何辦法,揚州吏治爲之一清,百姓額手稱慶。

沒有想到驚魄樓這個本來是爲了對付動魂殺手的組織竟然會成了調查貪官污吏的工具,王峻雖然對劉淵的手段也感到不可思議,因爲調查貪官阻撓多多,劉淵竟然輕易就可以達到目標,不過他對這位福王深爲佩服,這樣只使他更爲佩服而已。

揚州府案又被王峻重新審理一回,平反許多冤案錯案,劉淵一一上報朝廷,使數人得以平冤,又使得揚州百姓大聲稱讚了一回,劉淵這才感覺到能做一個好官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忙讓霍烈動用了驚魄樓的力量,在揚州肅清一些黑暗勢力,打擊地痞惡霸,驚魄落的殺手們大部分胸前都被貼了一個“福王府”標誌,這種廣告效應確實影響巨大,若非百姓們缺乏想象力,應該會把劉淵當作青天。

王峻又提出要整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尤其是充分利用運河的優勢,劉淵幾乎想都不想地便把四大望族的家主召集到一處,直到四大家主同意幫忙爲止。

時間不過一個月,揚州的政績已經有目共睹,揚州百姓無不感激劉淵,甚至還送來數塊匾額,這樣倒使劉淵不好意思起來,自己只是盡力而已。

不過這一個月過得確實舒坦之極。

平王特地在武帝面前將揚州政績大力稱讚一回,武帝高興非常,馬上封賞劉淵,並在劉淵的提議下,王峻連升五級,接任周曹成爲揚州長史,王峻當然更加忠心買力。

不知不覺中夏天已經來臨,天氣有些燥熱起來。

※※※

注:白露書院參照嶽麓書院而寫,所以把“唯楚有才”中的“楚”字改成了“淮”字,望楚人勿和作者計較。

第76章 新科狀元(下)第95章 軍中賭注(上)第29章 年輕氣盛(上)第1章 轉世王侯(上)第29章 年輕氣盛(上)第279章 陣前落馬第159章 艱難別離(下)第109章 席間對峙(下)第252章 晉王劉潛第57章 故地重遊(上)第341章 一網打盡第111章 重見伊人(下)第154章 無法抗拒(上)第289章 重拾自信第98章 贈君一語(下)第160章 生死護衛(上)第72章 同門師兄(下)第23章 黯然離別(上)第41章 太子劉源(上)第280章 帳中獻計第181章 奇計無功(下)第129章 碧素公主(下)第190章 以人爲鏡(上)第201章 破蜀之策(下)第160章 生死護衛(上)第231章 與狂共宴(下)第70章 安樂公主(下)第36章 香消玉殞(下)第26章 突遭大難(下)第308章 急攻竟陵第223章 後顧之憂(下)第74章 人若抗命(下)第202章 狂士戰遊(上)第62章 風月夜話(下)第2章 轉世王侯(下)第4章 初經人事(下)第7章 以假亂真(上)第176章 奇兵來援(上)第154章 無法抗拒(上)第329章 登基大典第11章 機械圖紙(上)第164章 兩女爭春(上)第180章 奇計無功(上)第108章 席間對峙(上)第283章 暗中較計第15章 慕容清雪(上)第150章 奮不顧身(上)第213章 夜闖敵營(下)第155章 無法抗拒(下)第175章 蜀國改代(下)第284章 最佳人選第54章 竟陵城頭(下)第148章 殺機重現(上)第12章 機械圖紙(下)第287章 建立水軍第303章 明國鉅變第334章 前塵舊事第41章 太子劉源(上)第238章 坦然受之(上)第235章 順王斃命(下)第213章 夜闖敵營(下)第39章 江南名妓(上)第270章 新君即位第222章 後顧之憂(上)第252章 晉王劉潛第188章 尷尬宴席(上)第145章 天生對手(下)第139章 奇計動蜀(下)第311章 深山伏擊第321章 明帝駕崩第145章 天生對手(下)第73章 人若抗命(上)第28章 創書賦詞(下)第328章 入宮之途第274章 後宮之變第101章 大婚之喜第272章 秘旨遺承第251章 逼上絕路(下)第111章 重見伊人(下)第37章 王侯之命(上)第184章 處心積慮(上)第242章 道門之戰(上)第308章 急攻竟陵第312章 收拾殘局第133章 落日情懷(下)第334章 前塵舊事第117章 北朝軍師(下)第130章 利害之重(上)第158章 艱難別離(上)第212章 夜闖敵營(上)第319章 大戰將至第174章 蜀國改代(上)第18章 大殿應對(下)第145章 天生對手(下)第179章 橫擊雲州(下)第247章 黑冥道長(下)第56章 一網打盡(下)第126章 四庫全書(上)第10章 不凡婦人(下)第131章 利害之重(下)
第76章 新科狀元(下)第95章 軍中賭注(上)第29章 年輕氣盛(上)第1章 轉世王侯(上)第29章 年輕氣盛(上)第279章 陣前落馬第159章 艱難別離(下)第109章 席間對峙(下)第252章 晉王劉潛第57章 故地重遊(上)第341章 一網打盡第111章 重見伊人(下)第154章 無法抗拒(上)第289章 重拾自信第98章 贈君一語(下)第160章 生死護衛(上)第72章 同門師兄(下)第23章 黯然離別(上)第41章 太子劉源(上)第280章 帳中獻計第181章 奇計無功(下)第129章 碧素公主(下)第190章 以人爲鏡(上)第201章 破蜀之策(下)第160章 生死護衛(上)第231章 與狂共宴(下)第70章 安樂公主(下)第36章 香消玉殞(下)第26章 突遭大難(下)第308章 急攻竟陵第223章 後顧之憂(下)第74章 人若抗命(下)第202章 狂士戰遊(上)第62章 風月夜話(下)第2章 轉世王侯(下)第4章 初經人事(下)第7章 以假亂真(上)第176章 奇兵來援(上)第154章 無法抗拒(上)第329章 登基大典第11章 機械圖紙(上)第164章 兩女爭春(上)第180章 奇計無功(上)第108章 席間對峙(上)第283章 暗中較計第15章 慕容清雪(上)第150章 奮不顧身(上)第213章 夜闖敵營(下)第155章 無法抗拒(下)第175章 蜀國改代(下)第284章 最佳人選第54章 竟陵城頭(下)第148章 殺機重現(上)第12章 機械圖紙(下)第287章 建立水軍第303章 明國鉅變第334章 前塵舊事第41章 太子劉源(上)第238章 坦然受之(上)第235章 順王斃命(下)第213章 夜闖敵營(下)第39章 江南名妓(上)第270章 新君即位第222章 後顧之憂(上)第252章 晉王劉潛第188章 尷尬宴席(上)第145章 天生對手(下)第139章 奇計動蜀(下)第311章 深山伏擊第321章 明帝駕崩第145章 天生對手(下)第73章 人若抗命(上)第28章 創書賦詞(下)第328章 入宮之途第274章 後宮之變第101章 大婚之喜第272章 秘旨遺承第251章 逼上絕路(下)第111章 重見伊人(下)第37章 王侯之命(上)第184章 處心積慮(上)第242章 道門之戰(上)第308章 急攻竟陵第312章 收拾殘局第133章 落日情懷(下)第334章 前塵舊事第117章 北朝軍師(下)第130章 利害之重(上)第158章 艱難別離(上)第212章 夜闖敵營(上)第319章 大戰將至第174章 蜀國改代(上)第18章 大殿應對(下)第145章 天生對手(下)第179章 橫擊雲州(下)第247章 黑冥道長(下)第56章 一網打盡(下)第126章 四庫全書(上)第10章 不凡婦人(下)第131章 利害之重(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阳| 开平市| 山西省| 新乡市| 江口县| 长沙县| 沛县| 纳雍县| 双鸭山市| 吴江市| 阜新市| 剑川县| 岫岩| 收藏| 淳化县| 溧水县| 石河子市| 德阳市| 林芝县| 清河县| 吉林省| 桓仁| 永年县| 晋中市| 开封市| 惠东县| 车险| 通辽市| 汝州市| 水富县| 稻城县| 塔城市| 泗洪县| 邵武市| 临高县| 贵州省| 洛隆县| 元朗区| 敦煌市| 京山县|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