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1章 海水曬鹽

何照依躺在若寒家那張牀上,看著若寒家那熟悉的一切,這是第三次來若寒家了,第一次,和寒姐姐一起,在鹽場附近遊玩,吃著那些自己從來沒有吃過的雜糧饃饃,菜粥,非常有一種生活的氣息。

第二次,寒姐姐就不見了,自己卻被士誠哥哥的母親曹氏招呼著,自己的丫鬟小愛也來了,就在這間屋子裡,在自己洗澡的時候,被那個莽撞的傢伙撞了進來。

第三次,只有自己和小愛,而且,門口還有兩個大兵守衛(wèi),士誠哥哥怕自己逃跑嗎?這個士誠哥哥,自己越來越看不懂了。

其實是何照依冤枉了張陽,白駒鹽場是自己的發(fā)源地,士義駐紮在這裡,向四面八方都派出了哨兵,以防有韃子摸進來,這裡的人都是最堅定地站在張陽身後的,所以,一定要保證他們的安全。

何照依來了,她是大哥生意的夥伴,士義當然更加重視了,派兩個人來看護,以防出現(xiàn)什麼意外情況。

已經(jīng)入冬,天氣有了寒意,何照依躺著,卻沒有任何睡意,她一直在思索士誠哥哥的那些話,如今四處都在動亂,朝廷不停地圍剿,可是,反賊卻是越圍越多,這一切,難道真的是天意嗎?

士誠哥哥和自己家聯(lián)合做生意,已經(jīng)賺足了銀子,可見,賺錢並不是士誠哥哥的追求,他在這裡發(fā)動了起義,難道真的是爲了驅除韃虜,還復漢人河山?

如果,沒有鬧市上的那一次見義勇爲,沒有自己的競價鹽引,恐怕此時,自己仍然是何家的那個天真爛漫的大小姐,何來這麼多憂愁煩惱?

她就這樣,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

鹽場的衙司裡,油燈仍然在閃亮著,張陽站在桌子前,在給幾個人仔細地講解著。

既然招到了一百多人,那自然就要將鹽場的功能儘快恢復出來。那些熬鹽用的鐵盤已經(jīng)屬於落後的東西,不能再使用了,張陽叫來其中一些比較機靈,腦子比較好使,而且當過鹽工的人,來介紹自己的新方法:曬鹽。

士德還沒有過來,等他們過來了,先在丁溪給他們劃出一塊地方安置流水線,讓他們先將鹽場的庫存消化掉,所以,張陽先讓招來的這些人,將白駒場的鹽田弄出來,以便投入生產(chǎn)。

現(xiàn)在正是冬季,相比夏天的那種潮溼的天氣,更適合海水的蒸發(fā),所以,刻不容緩,張陽讓李善長找來了人,給他們講解起來,明天,他們就可以開工了。而自己,還得趕到丁溪去安排那裡的事情。

“鹽場這裡附近有大片的海灘,現(xiàn)在大家的主要任務,就是將這些海灘改造成鹽田。”張陽開始說道。

“什麼是鹽田?”一個老鹽工問道,他已經(jīng)在鹽場幹了幾十年的活兒,也算是經(jīng)驗豐富的人了,但是,已經(jīng)老了,沒有機會參加隊伍,聽說張陽招人,工錢還挺高,就樂呵呵地來了,反正本來就是鹽工,再說已經(jīng)取消了戶籍限制,他也沒什麼顧慮。

“農(nóng)戶種田,播進種子,收穫的是糧食。我們這海灘是鹽鹼地,不能種糧食,但是,可以改造成和田地一樣的構造,將海水灌進來,播種的是海水,收穫的是海鹽。”張陽解釋道。

什麼?將海水灌到這鹽田裡,就能長出海鹽來?這些人都大吃一驚,這怎麼可能?那海鹽,可是在大鐵盤上燒幾天,燒出來的。

他們當然清楚,若是真的這樣就能長出海鹽來,那將極大地提高產(chǎn)量,原來用許多人,守著一個大鐵盤,燒啊燒,將水熬幹,燒出鹽來,而現(xiàn)在,只需要將海水灌到田裡,就能等著長出鹽來?

“不要吵,不要吵。”張陽真想找個教鞭出來,這羣學生們,真是不守紀律。

“這幾天主要的工作,就是造鹽田,像那些農(nóng)民種的田地一樣,壘起田埂,還要有引水渠,將海水引過來。”張陽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

“鹽田分成兩部分,百分之六十的田地用來引入海水,叫做蒸發(fā)池,從海邊引入的海水,直接灌到裡面,等待著蒸發(fā)到一定程度,將裡面已經(jīng)接近飽和的滷水再灌到結晶池裡,繼續(xù)風吹曰曬,就能析出食鹽來。”張陽接著解釋到。

“這個,啥叫做蒸發(fā)?結晶?”

“海鹽本來就在海水裡,讓水分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就叫做蒸發(fā),用火燒,是蒸發(fā),用太陽曬,也是蒸發(fā)。”張陽解釋道。

“那個,啥叫做水蒸氣?”另一個人問道。

張陽感覺頭都要大了,這些人沒有任何科學常識,給他們?nèi)拷忉屒宄峙碌媒o他們講幾個月。

“總之,照我的吩咐做就是了。”張陽決定,根本就不用告訴他們爲什麼,只需要告訴他們怎麼做就可以了,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肯定能更加快捷簡單地造出海鹽來,其餘的,根本沒必要告訴他們。

這就好比後世的素質教育,何謂素質教育?做練習,做練習,做練習,做錯的,抄五遍,背題,背答案,直到考上大學,教出一羣沒有任何創(chuàng)造力,只知道按部就班的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覺得,還需要一個東西。”一個農(nóng)戶說道,他本來是個農(nóng)戶,但是田地都被當?shù)氐暮缽姲詠琢耍约褐坏盟奶幜骼耍闪肆髅瘢瑏淼脚d化,正好趕上張陽招人,只要有飯吃,他屁顛屁顛地跟著來報道了,因爲人看得機靈,也被李善長點中,接受張陽的教誨來了。

“哦?什麼東西?”張陽問道。

“這鹽田建在海灘上,但是得離海水遠一點,因爲海水漲潮落潮,如果離得近了,鹽田被海水灌了,恐怕就白費了,離得遠了,地勢要變高,所以,海水不會自己流到鹽田裡來,我們需要水車。”

“對,說得有道理。”旁邊的人也點頭,表示贊同。

“而且這池子分成蒸發(fā)池和結什麼池,這兩個池子的海水還得換位置,這麼多鹽田,人工換是不可能的,也得用水車。”他接著說道。

張陽一聽,的確如此,這個海水曬鹽,自己也只是根據(jù)後世做法照搬過來的,具體到各個環(huán)節(jié),顯然還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比如說,這個水車,的確是需要使用的。

水車,相對於水泵來說,是個原始的東西,但是,相對於這個年代來說,尤其是水網(wǎng)遍地的南方,卻是極大地促進了生產(chǎn)力。

張陽的腦子中不禁想出這麼一副圖畫來:一個圓形的木製品,上面掛著一個個的小木桶,一個人,站在上面,扶著扶手,用力地踩下去,水桶一個個地從下面的河水中灌滿,再翻上來,倒到岸上,接著,再灌水。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你叫什麼名字?”張陽問道。

“小的叫趙德。”農(nóng)戶說道。

“好,就由你負責引海水入田,以及將滷水從蒸發(fā)池導入結晶池。”張陽說道。

“謝大人!“趙德非常高興。

“李老伯。”張陽接著說道:“由你帶著大夥,將白駒場外面的海灘開出幾百畝的鹽田來。”

李老伯是個老鹽工,以前在鹽場幹活,張陽和他比較熟悉,是個實在人,讓他領著這些人,先把鹽田開墾出來。

“是。”李老伯答應了下來:“既然士誠看得起俺李老漢,那俺就豁出這把老骨頭來,帶著大夥,把鹽田弄出來。”

以前用海水煮鹽,那是純粹的體力勞動,如今,終於可以採取先進的曬鹽方式了,張陽舒了一口氣,可以預見,鹽場的產(chǎn)鹽量,要比原來翻上幾翻了,這白花花的鹽,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第二天,鹽場裡除了艸練的士兵,又多了一些手拿鐵鍬的人,他們在鹽場旁邊的海灘上,開始幹起活兒來。

鹽場緊挨著串場河,運鹽的時候,就是藉助著串場河的水利條件,直接從鹽場裝船,沿著河流,運到各處的。在串場河的東面,就都是平坦的,一望無際的海灘,這些海灘,用來改造成鹽田,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大夥兒加把勁,我們把田埂先成起來。”李老伯開始招呼人們幹活了。

海灘已經(jīng)被先用鐵鍬劃出了一條條細線,按著細線,將田埂壘起來,就是一塊塊的鹽田了。

雖然是冬天,但是並不像北方的冬天,已經(jīng)地凍三尺,硬得像石頭,這裡還是很柔軟的土壤,鐵鍬伸下去,就挖起一鍬土來。

無數(shù)個鐵鍬揮動,一條長長的田埂,初見雛形,田埂旁接著再壘小埂,逐漸形成一塊塊的鹽田。

張陽站在鹽場上,看著勞動著的人們,一股自信由然而來,海水曬鹽,纔是王道,這裡,以後就是自己的聚寶盆!

他回過頭來,士義的隊伍,又開始進行艸練了,得勝湖再次打敗韃子的消息已經(jīng)傳開,如今士氣高昂,大家都憋足了勁,等著打更多的韃子。

李善長已經(jīng)去下鄉(xiāng)主持分田地的工作了,只要這裡成功了,那麼,自己的這個舉措,勢必會在整個江南大地掀起一番浪潮來,這可是個大殺器。

張陽的事務也很多,雖然家就在白駒鹽場旁邊,雖然老母還一個人呆在家裡,但是他也沒有時間回去看,這裡的鹽田他得看著,還得回丁溪場,讓人在鹽場裡面分出一塊空地來給士德用,還得做好保密措施,派一隊可靠的士兵看守,防止粗鹽提純的秘密泄露。

昨天來時的一百多人的隊伍已經(jīng)集合好,就等著張陽下令,一起回丁溪鹽場。

“大哥,咱們該動身了嗎?”士信跑過來問道。

“嗯,走吧。”這裡的鹽田,得壘幾天才能壘好,先會丁溪場吧,過幾天來,正好也看看李善長的事情進展得怎麼樣了。

ωωω ?ttκā n ?¢ O

張陽回頭跟著士信向鹽場走去,馬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士兵們挎著天闕銃,英姿勃發(fā)地等待著張陽,昨晚借宿在這裡,把這裡的第一營的士兵羨慕死了,得勝湖裡,痛宰韃子幾百人,自身只有一人負傷,簡直就是個奇蹟。

“怎麼,這麼急著回去啊?”眼前一個倩影,有意無意地問道。

還是那身丫鬟的打扮,但是,那清麗的容顏,卻是怎麼也掩飾不掉,此刻,那雙眼睛,正在望著遠處幹活的人羣,根本不看張陽的臉,嘴邊卻蹦出這麼一句話。

小愛也跟在後面,充滿戒備地看著張陽。

“吆,原來是何小姐啊,什麼時候來的?”士信看到走過來的何照依,上前問道:“你怎麼穿身丫鬟的衣服啊?偷偷跑出來的吧?”

“不用你管,我又沒和你說話。”何照依語氣很霸道,昨天的氣還沒消。

“士信,你先讓隊伍解散,原地休息,我一會兒過去。”張陽說道。

“是,大哥。”士信領命,看了一眼何照依,耀武揚威地揮了揮拳頭,這才作罷,向回走去。

“照依啊,在這裡住著還習慣吧?”張陽問道。

“習慣怎麼樣,不習慣又能怎麼樣?”何照依說道:“外面總站著柱子一樣的兩個人,我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待遇呢。”

“這個是爲了保護你的安全,我不知道韃子什麼時候會摸進來,怕你受到傷害。”張陽說道。

“總是你有理,對了,這些人在幹什麼?”何照依指了指遠處幹活的人羣。

“鹽場既然到了我手上,那得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他們在壘鹽田,以後我管轄下的鹽場,就不再用熬鹽的方式了,全部用鹽田來產(chǎn)鹽。”張陽說道。

“鹽田?”何照依睜大了眼睛,對任何人來說,這絕對都是個新鮮事務。

“鹽是從海水裡面提煉出來的,但是用鹽場原來的熬鹽方式,太落後了,產(chǎn)量低,勞動強度大,我改造了這裡的海灘,將海水引進來,太陽曬,海風吹,就變成鹽了。”張陽解釋道。

何照依心中很是不解:“這樣都可以?我家做海鹽的買賣,去過好多鹽場,怎麼沒有任何一個鹽場採用這種方式啊?”

“那是他們不會創(chuàng)新。”張陽說道:“以後,這種鹽田的方式會逐漸普及開的,熬鹽的方式該淘汰了。”

何照依滿腹狐疑:你說這種方式先進,怎麼不怕泄露秘密啊?那個精鹽怎麼出來的,到現(xiàn)在也是個迷,怎麼這個曬鹽的方式就不怕泄露?

張陽心中暗笑,就知道你在想什麼,這麼大面積的鹽田,想要藏也藏不住,這個曬鹽的工藝肯定會被泄露的,而且,又沒有多高的技術含量,所以,從一開始,張陽就不打算把這個秘密保持住。

但是,知道了,不一定會用,因爲,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就是因循守舊,不願創(chuàng)新。曬鹽的這種方式,只在自己這裡能夠展開,在其他的朝廷控制的鹽場裡,哪個鹽場司令會去沒事找事地學自己曬鹽?他沒那麼大權力,也沒那必要。而各個鹽商,只是買賣鹽的,根本就不會自己去海邊整點鹽田曬鹽,那可是死罪。只有自己,佔據(jù)了天時地利,在這裡爲試點,將曬鹽的技術在自己的地盤上推廣開,爲自己帶來更大的利潤。

而粗鹽制精鹽的過程,是必須要保密的,張陽想到這裡,得趕緊會丁溪場。

“照依,你在這裡隨便轉轉,雖然這裡已經(jīng)是軍事重地,但是你是我的客人,他們不會對你不利的。”張陽說道。

“怎麼,你很忙嗎?”何照依問道。

這不是廢話嗎,我很忙,非常忙,哪裡有時間在這裡陪你這大小姐啊。張陽心中不滿,卻沒有表露出來:“你那兩船鹽,什麼時候要都可以,我隨時派人給你運去。”

何照依扭過了頭,款款向回走去,“其實我也不是很著急回去的,我倒是非常好奇,想看看你能在這裡翻出什麼大浪來。”

女人啊,真是難琢磨!

張陽回到鹽場,接過士信牽過來的馬,帶著大本營第一隊的士兵,向丁溪場趕去。

沿著串場河,望著兩岸的風景,望著遠處的大海,張陽心潮澎湃,這裡,就是自己的第一塊根據(jù)地!

路過北極殿,彷彿再次想起當初在這裡誓師的豪情壯志,韃子,有我張士誠在,你們的末曰就要到了!

丁溪鹽場。鹽場裡面,和外面的空地上,到處都是正在艸練的士兵。喊殺聲震天,這裡有第三營,第四營和自己的大本營,一千五六百人的訓練,聲勢頗爲壯觀。

在百戶的口令下,他們一起舉平了長矛,向前用力刺出,每刺一次,都是一次血與火的考驗,真正上了戰(zhàn)場,能否做到令行一致,這是克敵制勝的關鍵,現(xiàn)在看來,這幾天的訓練有了不錯的效果,張陽滿意地點了點頭。

遠處還有一塊專門的靶場,是給已經(jīng)裝備了天闕銃的士兵訓練用的,此起彼伏的火銃聲,彷彿在激勵著大家,有戰(zhàn)功,就能有先進的武器,有天闕銃在手,那可是真正對抗韃子的殺器。

“士信,叫呂珍和元亨來衙司一趟。”張陽一邊縱馬走進鹽場,一邊和身後的士信說道。

“是,大哥。”士信拍馬過去尋找兩個千戶。

()

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293章 浴血奮戰(zhàn)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43章 半自動火銃第43章 半自動火銃第25章 三號基地第48章 拍賣鹽引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zhàn)!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344章 陰謀第304章 安撫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274章 出軍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zhàn)!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38章 芙蓉寨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255章 水戰(zhàn)第296章 彈劾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370章 聯(lián)合第252章 血腥之夜第70章 朱元璋的隊伍(一)第156章 發(fā)現(xiàn)紅巾軍千戶第385章 北伐第86章 回濠州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185章 練兵第240章 基地新產(chǎn)品,打仗大殺器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65章 神箭手卞元亨第29章 殺人港(二)第177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二)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17章 收租第221章 再回鹽場第274章 出軍第150章 說服第172章 冤枉的劉子仁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339章 回杭州第369章 戰(zhàn)船入役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259章 地面戰(zhàn)鬥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323章 苗軍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161章 挖戰(zhàn)壕第286章 首次交鋒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224章 大婚(二)第21章 劫糧(三)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215章 怯不花的鬱悶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23章 劫糧(五)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360章 失憶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2章 泰州城(一)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22章 我不是奸細第354章 炮轟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120章 統(tǒng)一思想第26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一)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361章 發(fā)展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94章 改進,改進!第349章 何時酒醒第177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二)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89章 手榴彈的威力第223章 大婚(一)第2章 我是張九四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311章 過江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171章 先攻興化還是鹽場?第370章 聯(lián)合
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293章 浴血奮戰(zhàn)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43章 半自動火銃第43章 半自動火銃第25章 三號基地第48章 拍賣鹽引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zhàn)!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344章 陰謀第304章 安撫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274章 出軍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zhàn)!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38章 芙蓉寨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255章 水戰(zhàn)第296章 彈劾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370章 聯(lián)合第252章 血腥之夜第70章 朱元璋的隊伍(一)第156章 發(fā)現(xiàn)紅巾軍千戶第385章 北伐第86章 回濠州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185章 練兵第240章 基地新產(chǎn)品,打仗大殺器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65章 神箭手卞元亨第29章 殺人港(二)第177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二)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17章 收租第221章 再回鹽場第274章 出軍第150章 說服第172章 冤枉的劉子仁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339章 回杭州第369章 戰(zhàn)船入役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259章 地面戰(zhàn)鬥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323章 苗軍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161章 挖戰(zhàn)壕第286章 首次交鋒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224章 大婚(二)第21章 劫糧(三)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215章 怯不花的鬱悶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23章 劫糧(五)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360章 失憶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2章 泰州城(一)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22章 我不是奸細第354章 炮轟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120章 統(tǒng)一思想第26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一)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361章 發(fā)展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94章 改進,改進!第349章 何時酒醒第177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二)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89章 手榴彈的威力第223章 大婚(一)第2章 我是張九四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311章 過江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171章 先攻興化還是鹽場?第370章 聯(lián)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南县| 方正县| 游戏| 英吉沙县| 阿鲁科尔沁旗| 邛崃市| 新疆| 中超| 罗平县| 株洲县| 阳西县| 华蓥市| 广南县| 阜宁县| 新干县| 神农架林区| 沧州市| 阿拉善左旗| 绥芬河市| 保康县| 邵东县| 嘉禾县| 大埔区| 嫩江县| 大英县| 罗定市| 西乌珠穆沁旗| 六枝特区| 临夏市| 保山市| 定边县| 宜宾县| 镇坪县| 阳新县| 泗阳县| 萨嘎县| 灵璧县| 澎湖县| 靖江市| 定边县| 建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