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770.第770章 內(nèi)卷

紀尚書出宮回戶部衙門,連喘口氣的閒功夫都沒有,立刻召集戶部上下,宣佈接下來十日要緊急辦的差事。

戶部官員們個個心中叫苦不迭。有一個膽子稍大一些的官員張口道:“尚書大人,按著戶部慣例,朝廷往州郡撥糧撥銀子屬於賑災(zāi)。光走流程也得一個月,十天時間哪裡夠。”

換在以前,撥出去的錢糧要被層層扒皮,最終能有個七成到手,就要謝天謝地了。

紀尚書板著臉孔冷冷道:“戶部哪有什麼慣例。也別再說什麼以前。現(xiàn)在是昭平二年,新天子新氣象新規(guī)矩。你這麼懷念以前,就別當差了,直接回到以前不是更好。”

多嘴的戶部官員被噴了一通,不敢再吭聲。

紀尚書深知下屬們是一幫什麼貨色,再次厲聲道:“豫州受了戰(zhàn)亂,百廢待興百業(yè)待舉。南陽郡尚且出錢出糧,朝廷更不能袖手旁觀,必要鼎力支持。你們當差都仔細些,誰要是出了差錯,想想掉了腦袋被抄了家產(chǎn)的,再想想被攆去內(nèi)務(wù)府的。”

“到那時,悔斷了腸子也沒用了。”

戶部官員們頭皮一緊,各自肅容應(yīng)了。

事實上,有天子耳目湯有銀在,他們就是想做手腳,也沒什麼機會。更不用說,現(xiàn)在還多了幾個女進士,她們初進官場,個個對女帝陛下感恩戴德,正是鉚足了勁頭想表現(xiàn)的時候。

他們當差行事確實得格外仔細,一個不慎就要給後來人挪位置了。

紀尚書直接住進了官衙裡。戶部一衆(zhòng)官員們有學(xué)有樣,也紛紛住在官衙,白日忙碌,晚上落衙後繼續(xù)忙碌,忙得燈火通明人仰馬翻。

戶部衙門這麼大的動靜,隔壁的吏部自然都看在眼裡。

“尚書大人,”張尚書的心腹周郎中小心翼翼地進言:“皇上對豫州一事十分上心,吏部選官,是不是也要謹慎些?”

所謂謹慎,就是選官時手別伸得太長了。吏部候選的官員們想補實缺,花個幾萬銀子是常事。如此一來,家境平平的,便是考中了進士,在跑官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得苦苦等待合適的機會。便是得了實差,也多是被打發(fā)到偏遠貧窮的縣衙去。

豫州原來還不錯,經(jīng)過這場戰(zhàn)亂,也就不是什麼好地界了。吏部放出風(fēng)聲要選官,這兩日往張府走動的都沒幾個。

這趟差事,沒什麼油水,還得耗費大量的時間心力。更可氣的是,隔壁戶部紀尚書拼命內(nèi)卷,使得張尚書頗有些被動。

張尚書心情不佳,瞪了下屬一眼:“本尚書什麼時候辦差不謹慎了?就照著朝廷的要求,從候官缺的人裡選壯年得用的。已經(jīng)過了三天,還有七天時間,就得將名單呈上去。還愣著做什麼?還不立刻去辦差!”

最後一句,夾雜著怒火噴薄而來。

周郎中唯唯諾諾地應(yīng)聲而退,出了簽押房後,用袖子抹了一把額頭。心想自家尚書大人在朝堂上日子不好過,一肚子邪火悶氣都撒到他們頭上來了。

張尚書以前頭頂上只有一個王丞相。且王丞相對他處處倚重,他一直自詡是丞相黨的第二順位掌權(quán)人。

沒曾想,一場宮變後,大梁朝堂天翻地覆。女帝陛下登基,王瑾成了丞相黨的魁首。

官位高資歷老的張尚書,不甘心聽一個黃口小兒的吩咐差遣,索性自立門戶,丞相黨一分爲二。

張尚書拉攏了大概三分之一的丞相黨官員,大多是中低等的官員。原本以爲能有一番作爲,再不濟也能來個三足鼎立。事實卻是,結(jié)黨營私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能耐。

將近一年下來,不但沒形成真正的“尚書黨”,還有不少牆頭草投向了女帝陛下。張尚書處處吃憋受氣。

女帝陛下著意擡舉禮部董尚書,兵部丁尚書刑部楊尚書都是女帝陛下一手提攜任用起來的,紀尚書也被拿捏得服服帖帖。除了一個低頭不吭聲的周尚書,張尚書就是朝堂裡最大的刺頭。

女帝陛下可不是好捏的軟柿子,打壓起吏部來從不手軟。在朝會上也不給張尚書臉面,時不時地呵斥或數(shù)落幾句。

張尚書的威信威望,被一再削弱。現(xiàn)在還勉強能守住的,就是吏部衙門的一畝三分地了。

就這,辦差事的時候也得利索些,不能被挑出毛病來。

先定下章程,然後將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都列出來,每一個官位至少得有三個候選人。再根據(jù)每個人的優(yōu)點缺點進行篩選,最終定下候補的官員名單。

十天後,張尚書捧著名單進宮面聖。

巧得很,紀尚書也忙妥了差事,一同進宮來面聖。

陳長史和王中書令都在昭和殿內(nèi),還有幾位舍人伴駕,女帝陛下坐著龍椅,目光淡淡,在張尚書要開口之前說道:“紀尚書,戶部能撥的錢糧有多少?”

就是這等看似不起眼實則讓人堵心的招數(shù),令張尚書心中窩火又無計可施。

張尚書忍著悶氣,豎耳聆聽。

紀尚書高聲稟報:“回皇上,戶部能調(diào)撥十萬石糧食,農(nóng)部那邊能供應(yīng)一批新糧糧種,夠十五萬畝良田耕種。另外,戶部還能拿出三十萬兩現(xiàn)銀,一併都送去豫州。”

這個數(shù)字,顯然是比照過了南陽王府呈上來的數(shù)字,最終斟酌定下的。賑濟糧一樣,糧種少一些,現(xiàn)銀直接翻三倍。

掌管大梁國庫的戶部衙門,要和一個南陽王府來攀比,本來就很可悲了。如果比不過,紀尚書也沒臉面站在昭和殿裡了。

姜韶華心中瞭然,微微一笑:“紀尚書辛苦了。”

這就算滿意了。

紀尚書心裡一鬆,恭聲應(yīng)道:“臣當差做事是本分,不敢言辛苦。”

然後,才輪到張尚書稟報:“這裡是吏部選好的官員名單。請皇上過目定奪。”

姜韶華略一點頭。

陳舍人上前來,從張尚書手中接過名單。然後,女帝陛下直接吩咐:“陳舍人,先將名單給陳長史瞧瞧。”

陳舍人笑著應(yīng)是,很順手地將名單給了陳長史。

張尚書:“……”

767.第767章 南陽(二)46.第46章 無知775.第775章 崢嶸(二)第26章 難堪第16章 人心553.第553章 夜襲(二)115.第115章 偏心324.第324章 冊封(二)399.第399章 好戲(二)666.第666章 抉擇(一)793.第793章 番外之封侯(二)232.第232章 教訓(xùn)595.第595章 亂局(六)384.第384章 遠行(一)541.第541章 厲害718.第718章 檄文(三)251.第251章 用意288.第288章 誅心(三)166.第166章 神醫(yī)(一)535.第535章 婚期(一)823.第823章 番外之國戰(zhàn)(七)513.第513章 人情330.第330章 亂民(三)509.第509章 撲朔239.第239章 豐收(一)第40章 身份(一)354.第354章 問題(一)117.第117章 滋事164.第164章 做主(一)693.第693章 女科(三)第15章 軍營(二)第12章 難堪446.第446章 邊關(guān)(一)852.第852章 番外之親征(一)369.第369章 銀山(二)602.第602章 平亂(二)650.第650章 喪信(二)295.第295章 爭端711.第711章 割肉(二)443.第443章 高下(二)330.第330章 亂民(三)552.第552章 夜襲(一)232.第232章 教訓(xùn)第572章 大功(一)360.第360章 送糧(二)693.第693章 女科(三)65.第65章 問責(zé)(一)495.第495章 巡查(四)171.第171章 相聚751.第751章 底牌140.第140章 提攜(一)501.第501章 餘波(二)275.第275章 初見(二)第29章 發(fā)作(一)263.第263章 動亂(二)217.第217章 鑽營299.第299章 名單619.第619章 支持832.第832章 番外之太子836.第836章 番外之平王(四)265.第265章 欽差(一)259.第259章 奏摺(一)335.第335章 歸來(二)214.第214章 雛鷹(二)218.第218章 遇匪294.第294章 王府117.第117章 滋事666.第666章 抉擇(一)225.第225章 乾旱(一)519.第519章 和親(二)334.第334章 歸來(一)606.第606章 支持(一)200.第200章 生辰465.第465章 牽手(二)489.第489章 覆手(二)602.第602章 平亂(二)484.第484章 信任(五)835.第835章 番外之平王(三)第574章 退兵(一)743.第743章 伏首(一)90.第90章 “匪徒”第7章 收拾706.第706章 安胎(一)266.第266章 欽差(二)第42章 送行646.第646章 急病(一)309.第309章 暴躁702.第702章 叛軍(一)330.第330章 亂民(三)608.第608章 有喜(一)662.第662章 風(fēng)雲(yún)(一)817.第817章 番外之國戰(zhàn)(一)508.第508章 折服652.第652章 赴死(一)123.第123章 母女494.第494章 巡查(三)428.第428章 歸來777.第777章 動亂(二)254.第254章 進言
767.第767章 南陽(二)46.第46章 無知775.第775章 崢嶸(二)第26章 難堪第16章 人心553.第553章 夜襲(二)115.第115章 偏心324.第324章 冊封(二)399.第399章 好戲(二)666.第666章 抉擇(一)793.第793章 番外之封侯(二)232.第232章 教訓(xùn)595.第595章 亂局(六)384.第384章 遠行(一)541.第541章 厲害718.第718章 檄文(三)251.第251章 用意288.第288章 誅心(三)166.第166章 神醫(yī)(一)535.第535章 婚期(一)823.第823章 番外之國戰(zhàn)(七)513.第513章 人情330.第330章 亂民(三)509.第509章 撲朔239.第239章 豐收(一)第40章 身份(一)354.第354章 問題(一)117.第117章 滋事164.第164章 做主(一)693.第693章 女科(三)第15章 軍營(二)第12章 難堪446.第446章 邊關(guān)(一)852.第852章 番外之親征(一)369.第369章 銀山(二)602.第602章 平亂(二)650.第650章 喪信(二)295.第295章 爭端711.第711章 割肉(二)443.第443章 高下(二)330.第330章 亂民(三)552.第552章 夜襲(一)232.第232章 教訓(xùn)第572章 大功(一)360.第360章 送糧(二)693.第693章 女科(三)65.第65章 問責(zé)(一)495.第495章 巡查(四)171.第171章 相聚751.第751章 底牌140.第140章 提攜(一)501.第501章 餘波(二)275.第275章 初見(二)第29章 發(fā)作(一)263.第263章 動亂(二)217.第217章 鑽營299.第299章 名單619.第619章 支持832.第832章 番外之太子836.第836章 番外之平王(四)265.第265章 欽差(一)259.第259章 奏摺(一)335.第335章 歸來(二)214.第214章 雛鷹(二)218.第218章 遇匪294.第294章 王府117.第117章 滋事666.第666章 抉擇(一)225.第225章 乾旱(一)519.第519章 和親(二)334.第334章 歸來(一)606.第606章 支持(一)200.第200章 生辰465.第465章 牽手(二)489.第489章 覆手(二)602.第602章 平亂(二)484.第484章 信任(五)835.第835章 番外之平王(三)第574章 退兵(一)743.第743章 伏首(一)90.第90章 “匪徒”第7章 收拾706.第706章 安胎(一)266.第266章 欽差(二)第42章 送行646.第646章 急病(一)309.第309章 暴躁702.第702章 叛軍(一)330.第330章 亂民(三)608.第608章 有喜(一)662.第662章 風(fēng)雲(yún)(一)817.第817章 番外之國戰(zhàn)(一)508.第508章 折服652.第652章 赴死(一)123.第123章 母女494.第494章 巡查(三)428.第428章 歸來777.第777章 動亂(二)254.第254章 進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新平| 富裕县| 鹿泉市| 枣阳市| 夹江县| 临安市| 孝昌县| 台江县| 宿松县| 苍南县| 和硕县| 松桃| 湟中县| 句容市| 宾阳县| 宜宾市| 广宁县| 深水埗区| 盐城市| 新竹县| 灵川县| 乌兰察布市| 哈尔滨市| 太湖县| 永顺县| 六枝特区| 永清县| 松滋市| 宜昌市| 扶风县| 古丈县| 哈密市| 宜兰县| 连城县| 乡城县| 宕昌县| 宜君县| 玉门市| 鄄城县| 台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