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

從白蓮鄉根據地到江陵,範二一行來時只用了四天的時間,可他們返回時卻足足走了八天,這讓範二急得沒法沒法的。

可想想跟在身後的這些鐵匠們終日只練臂力,而不練腿力後,範二也就釋然了。

時間在悄然中逝去,範二一來一回就花費了二十天的時間,除此之外還花費了七千石糧食和近百兩黃金;但跟隨他進入白蓮鄉根據地的孔儀,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此外還有孔儀的徒子徒孫八人,以及在江陵招募到的鐵匠四十七人,這些人在範二眼中也都是無價之寶。

進入白蓮鄉之後,孔儀看到的便是一望無際的、剛剛開出小花的蘿蔔,還有山坡上聚齊在一起的上千頭牛......

成規模的種植業和畜牧業,頓時就將他們唬住了。

更不用說,當他們走上那條筆直的、足有一丈寬一眼望不到頭的水泥路上時,是怎樣一種震撼了。

孔儀等人第一時間來到了鍊鐵和鍊鋼現場,參觀了一個多時辰後便在範二的組織下,開始討論起改進鍊鋼方法的可行性來;經過討論,範二給予了孔儀最大的權限,並要求他在三天內必須拿出具體方案來,十天後正式上馬新的項目。

時間是無比急切的,而孔儀也並沒有令範二失望,他在新項目正式上馬的第二天,就將新做出的一把陌刀交到了範二手中。

範二心情忐忑地將這把還屬於樣品的陌刀,進行了各種參數的測試,而後終於鬆了口氣,對孔儀道,“這把刀的質量不錯,已經大大超出了我的意外,明天就正式投入生產吧!辛苦你們了.......”

於是從第二天開始,根據地內開始將陌刀實現了量產,儘管產量只有可量的每天三把......

範二的這支一千二百多人的武裝隊伍中,能達到使用陌刀要求的,最多不過三百人而已。

如果按照現在的生產速度,一百天之後,就可將他們全部裝備齊整了。

如今最需要做的,就是加強他們的膽氣,以及磨合。

從這天開始,範二也終日泡在訓練場上,與他們一起流汗一起流血,與他們同甘共苦。

就在範二對士卒們的訓練漸漸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時,桓玄在江州進行了第三次擴軍,他的軍隊在數量上已經無比接近殷仲堪的三萬人了。

可他們的戰鬥力對比呢?

去年的江州治下,並沒有發生任何自然災害,是一個理所當然的豐年,荊州卻經歷了三四個月的陰雨天氣,可以說是大部分面積絕收了。

殷仲堪手上的並,現在連平常食用的糧食都不足,更何況行軍打仗呢?

對於桓玄的擴軍,殷仲堪是心有慼慼的,儘管他們現在是名義上的同盟,可並不能排除掉桓玄揮軍北上吃掉自己的可能。

因爲擔心江州勢大,殷仲堪只得暗暗將寶押在楊銓期身上,與他結成了親家。

楊銓期身爲雍州刺史,他手中雖只有一萬兵力,但對自己的作戰能力還是較爲自負,於是幾次三番勸告殷仲堪早日除掉桓玄這個心腹大患。

殷仲堪更願意做一個仲裁者,他希望看到的還是桓玄和楊銓期的爭鬥,這樣他就可以以老大的面目勸告他們了。

可桓玄在去年自己推薦他當盟主時並沒有推辭,他現在的意圖是很明顯的!

也就是說,楊銓期現在的進言,很符合殷仲堪的心思,——現在的最好結果,應該是除去桓玄。

問題是,荊州現在缺糧都缺都姥姥家了!現在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最好時期,要打仗至少也得等到秋收之後。

可殷仲堪心中的話又怎敢給楊銓期細說呢?對於自己外強中乾的本質,他是不敢讓楊銓期知道的,否則很可能會引來他的僭越啊!

殷仲堪能做的,也就只有繼續外強中乾下去了......

桓玄對殷仲堪和楊銓期的眉來眼去自然看在眼裡,他當然也不會自大到自己以一州之力抗衡他們,所以旁敲側擊地給朝廷上了一道表章,要求擴大自己的管轄範圍。

司馬元顯對桓玄、殷仲堪、楊銓期三人的矛盾,本來就是喜聞樂見的,他也早就想瓦解他們的聯盟了;所以藉機加授桓玄都督荊州東部四郡軍事,又命桓玄的五哥桓偉接替楊銓期的兄長楊廣的南蠻校尉職務。

楊銓期聽到這樣的任命後,又驚又怒,楊廣則打算用武力來拒絕桓偉的到來。

殷仲堪爲了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只得拿出兩個郡給楊廣,任命他爲這兩個郡的郡守;而在此之前,桓玄已經秘密出兵,將江夏相楊孜敬劫走,並以之爲參軍。——楊孜敬是楊銓期的堂兄。

這一個回合下來,殷仲堪損失了大片土地,而楊銓期的堂兄都被劫走了......

恰在此時,後秦開始派出大軍來攻洛陽,楊銓期便以聲援洛陽爲名,再次要求殷仲堪出兵攻擊桓玄。

桓玄也以聲援洛陽爲名,開始動員西上,並寫信給殷仲堪道,“楊銓期深受朝廷大恩卻放棄洛陽,咱們應該共同討伐他。我沿漢水而上,正好剷除楊銓期,如果明公同意我的做法,請儘快逮捕楊廣。如若不然,那我就只好進入長江了......”

江陵正好在長江上游,桓玄這封信的威脅意味不言而喻。

信還沒交到殷仲堪手上,桓玄已經奪下了巴陵,他所做所爲已是先禮後兵了。

此時梁州刺史郭銓正好路過夏口前往梁州就職,桓玄當即假稱朝廷的命令,派郭銓爲前鋒,又將楊孜敬原來的兵馬都交給了他,命他都督各路兵馬,一齊發動。

桓玄還寫信秘密通知了他的兄長桓偉,想讓他做內應。

桓偉並沒有桓玄的魄力和野心,他接到弟弟的信後便驚慌失措起來,左思右想後竟將信交給了殷仲堪。

殷仲堪多了一個人質,他又命桓偉立即寫信給桓玄,讓他就此罷兵。

桓玄看了殷仲堪的信,不屑一顧地說,“老殷這人沒有決斷能力,常常患得患失,不但常常做最壞的打算,還總是計較兒女的安危,他這種人是做不出激烈的行爲的。放心好了,我的兄長不會有任何麻煩。”

殷仲堪派弟弟殷遹帥水師、步卒共七千進駐西江口,桓玄則派郭銓和苻宏全力擊之,殷遹大敗而歸。

桓玄進軍巴陵,徵用當地糧食供應部隊。

殷仲堪再派楊廣和侄子殷道護抵抗,全部被被擊敗而回,江陵由此震動。

時令已悄然進入了六月,此時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江陵的缺糧的地步,只能搗爛芝麻來給士卒們喝糊糊了。

桓玄乘勝追擊,已經將大軍駐紮在零口,這兒離江陵僅僅只有二十里了。

殷仲堪向楊銓期告急,讓他帶領大軍前來江陵,後者卻寫信反問,“江陵現在連糧食都沒有,想守住桓玄的進攻談何容易?不如帶人前來襄陽,咱們在襄陽以逸待勞!”

對於這樣的提議,殷仲堪顯然是沒法答應的。

如果楊銓期帶兵來援,他們共同擊退桓玄的話,身份和地位什麼的都還在;如果帶兵退往襄陽的話,自己豈非寄人籬下了?

到時候誰主誰從?

有了這樣自私的心理,殷仲堪不惜對楊銓期撒謊,“快來吧,最近徵集了不少糧食,保證夠你的人吃的!”

楊銓期相信了殷仲堪,遂帶領騎兵和步兵共八千匆匆南下,這些部隊都是精銳;無論是甲具還是武器,都不是桓玄剛剛徵集起來的新兵可比的。

來到江陵後,楊銓期才發現殷仲堪信中所說的一切都是騙人的,遂怒喝道,“我們就要敗了!”

爲了表示對殷仲堪謊言的憤慨,楊銓期甚至都不去見他,只是與他的兄長楊廣商議了一陣,便向桓玄發起了衝鋒。

桓玄害怕楊銓期的氣勢,並不敢與他正面對攻,所以適時地撤退了。

楊銓期繼續帶領大軍攻擊郭銓,差點就將後者生擒了,關鍵時刻桓玄卻殺了一個回馬槍。

兩相夾擊之下,楊銓期大敗而逃,身邊連一個護衛都沒有。

當這個消息傳到江陵時,殷仲堪差點暈死過去。

此時的江陵城中,除了八千沒有上過戰場的士卒外,其餘四五千早已是殘兵敗家了,此外還有六七萬百姓......

如果城內現在有糧食的話,這些人的戰鬥力隨便都能將桓玄的三人大軍打跑。

問題是,現在城內這些人連說話都沒力氣了,他們現在想的只有一個打算,——那就是儘快被桓玄解放,早日喝上救濟的稀粥。

殷仲堪的手上不但沒有糧食,而且還失去了人心。

他現在或許只有兩條路可走了,要麼逃,要麼死。

只思考了一小會,殷仲堪便做出了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的決定,——好死不如賴活著,還是走爲上策吧。

殷仲堪關上了門,開始慌慌張張地收拾細軟,可才過了一小會,身後的門就被人一腳踹開了。

他緩緩地回過身子,茫然地問道,“桓玄的人這麼快就入城了嗎?”

進來的護衛卻努力搖搖頭,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好像桓玄的軍隊發生了譁變,他們自己打起來了......”

“啊......”殷仲堪一愕,遂又想到,“難道不可能是有援軍來救嗎?也不對,這天下哪還有我的援軍呢?”

正文_0051新四大家族(第三更)正文_0174暗流涌動正文_0033公主去哪兒了?正文_0269東山再起正文_042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139我來教你做菜正文_0362三權分立正文_0178幕後東家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172傾國傾城第一人正文_0356突襲失敗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362三權分立正文_0050扯淡扯到蛋了(第二更)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384搶奪水源正文_0269東山再起正文_0123水泥的進一步試驗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181證監會正文_0293長刀所向正文_0428傅弘之的瓶頸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249打雷下雨收衣服啦!正文_0062我的表伯是王中書!正文_0136寒食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317棋局正文_0123水泥的進一步試驗正文_0356突襲失敗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220將離正文_0274逼婚正文_0305如何處置俘虜?正文_0388沼澤地正文_0286蘭苦寺正文_0260黎民軍正文_0329投降不死!正文_0387重騎發威正文_0354大軍集結正文_0410扶余清慧的報復正文_0015第一隻門下走狗正文_0158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330《岳陽樓記》正文_0010京城來信正文_0163詠絮謝道韞正文_0444入主契吳城正文_0292趕赴海鹽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17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正文_0016碎屍案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288偷菜的少年正文_0422鳩摩羅什正文_0340心中有愧正文_0265正大光明的偷襲正文_0146建築工地半日遊正文_0361中國夢正文_0072雷恩加爾的家底正文_0345逆江而上的北府軍正文_0367重啓海上絲綢之路正文_0345逆江而上的北府軍正文_0180再擺鴻門宴正文_0424鄔堡正文_0377劉牢之之死正文_0274逼婚正文_0450納降正文_0168拍賣會的額外收入正文_0140阿仁的冰淇淋正文_0360鼓勵生育正文_0136寒食正文_0232囊螢映雪正文_0374風雲再起正文_0336纔出虎口又入狼窩正文_0021天師道令符正文_0347鎩羽而歸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246火攻正文_0440疑兵之計正文_0405復國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324陷入膠著正文_0091不完整的君子六藝正文_0215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301北府軍的家園正文_0158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正文_0055影響自由落體的相對條件正文_致本書所有兄弟正文_042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295入城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025謝靈運的貓叫聲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陸正文_0217試試旁邊那棵歪脖子樹正文_0330《岳陽樓記》正文_0011還有誰可救範寧?
正文_0051新四大家族(第三更)正文_0174暗流涌動正文_0033公主去哪兒了?正文_0269東山再起正文_042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139我來教你做菜正文_0362三權分立正文_0178幕後東家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172傾國傾城第一人正文_0356突襲失敗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362三權分立正文_0050扯淡扯到蛋了(第二更)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384搶奪水源正文_0269東山再起正文_0123水泥的進一步試驗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181證監會正文_0293長刀所向正文_0428傅弘之的瓶頸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249打雷下雨收衣服啦!正文_0062我的表伯是王中書!正文_0136寒食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正文_0317棋局正文_0123水泥的進一步試驗正文_0356突襲失敗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220將離正文_0274逼婚正文_0305如何處置俘虜?正文_0388沼澤地正文_0286蘭苦寺正文_0260黎民軍正文_0329投降不死!正文_0387重騎發威正文_0354大軍集結正文_0410扶余清慧的報復正文_0015第一隻門下走狗正文_0158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330《岳陽樓記》正文_0010京城來信正文_0163詠絮謝道韞正文_0444入主契吳城正文_0292趕赴海鹽正文_0205新的度量衡——“溫度”正文_017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正文_0016碎屍案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288偷菜的少年正文_0422鳩摩羅什正文_0340心中有愧正文_0265正大光明的偷襲正文_0146建築工地半日遊正文_0361中國夢正文_0072雷恩加爾的家底正文_0345逆江而上的北府軍正文_0367重啓海上絲綢之路正文_0345逆江而上的北府軍正文_0180再擺鴻門宴正文_0424鄔堡正文_0377劉牢之之死正文_0274逼婚正文_0450納降正文_0168拍賣會的額外收入正文_0140阿仁的冰淇淋正文_0360鼓勵生育正文_0136寒食正文_0232囊螢映雪正文_0374風雲再起正文_0336纔出虎口又入狼窩正文_0021天師道令符正文_0347鎩羽而歸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246火攻正文_0440疑兵之計正文_0405復國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324陷入膠著正文_0091不完整的君子六藝正文_0215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301北府軍的家園正文_0158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正文_0055影響自由落體的相對條件正文_致本書所有兄弟正文_042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295入城正文_0290劉牢之的密令正文_0025謝靈運的貓叫聲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陸正文_0217試試旁邊那棵歪脖子樹正文_0330《岳陽樓記》正文_0011還有誰可救範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呈贡县| 福海县| 大足县| 秀山| 彩票| 天门市| 宿松县| 靖江市| 克拉玛依市| 多伦县| 手游| 南投县| 武功县| 雷山县| 郑州市| 大邑县| 永昌县| 固始县| 牡丹江市| 屏山县| 五寨县| 云梦县| 红安县| 喀喇| 张家港市| 桃源县| 华坪县| 江口县| 友谊县| 江口县| 师宗县| 绥阳县| 岢岚县| 泗水县| 横峰县| 乌兰县| 通山县| 芦溪县| 衡山县|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