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

對於這個族長的意思,黃瓊卻是微笑道:“朝廷對於出售軍械的數量,做出一些限制,真正的意圖是不想讓自己自相殘殺。你們自己說,這些年你們之間除了與唐古拉雪山南面的部族廝殺之外,你們自己也沒有少結怨吧。若是不受限制的出售軍器,恐怕你們自己損失更大?!?

“一些小的部族,恐怕早就已經滅族滅種了。朝廷限制向你們出售軍械與盔甲,著眼點主要還是爲了你們好。至於今後,可以考慮酌情增加向你們出售軍械的數量,但完全放開這個不可能。朝廷並不能只考慮你們這些大部族的利益,而對那些實力薄弱的小部族視而不見?!?

“不過,你的要求也不是全然沒有道理。寡人也知道,你們脫思麻部族,因爲正處在吐蕃腹地與青海之間要道上,被吐蕃腹地的那些貴族,當成了肥羊一樣看待。每年夏天,經常會翻越唐古拉雪山與巴顏喀拉雪山,過來搶劫你們的牧場牛羊,還有你們的子民、婦女和奴隸。”

“你放心,你們脫思麻部與其他部族不同,所在地位重要,朝廷會有一個通盤考慮的。不過,你們脫思麻諸部如今四分五裂、各自爲政,自保能力太差,以寡人來看還是稍微整合一下才好。拳頭還是攥緊了,打人才會打的痛不是嗎?一個巴掌,永遠都打不過一個拳頭的?!?

黃瓊這番話說罷,在座的脫思麻諸部的族長與頭人,臉色都有些變了。他們以爲,朝廷這是還要給他們在派來一個爹。自前唐年間吐蕃內亂,對青海吐蕃早已經是鞭長莫及。除了腹地那些打了敗仗,窮瘋了的貴族時不時的過來搶劫一遍之外,他們的日子過得很安詳和自在。

在他們看來,唯一差一點的就是大齊朝的那些官員,有時候搜刮的實在太狠了。尤其是那位李節度,幾乎是刮底三尺。但不管怎麼說,雖說負擔重了一些,可有大齊朝的軍威保護。如今還生活在雪域高原腹地那些同族,在怎麼對他們羨慕嫉妒恨,也不敢動輒興兵前來討伐。

現在朝廷,居然還要給他們在派出一個管事的人來,這如何不讓他們感覺到不舒服?而且不是一般的不舒服。那位李節度的嘴臉,讓他們著實在見到了什麼叫做貪官。若是派來的人,都與那位李節度一樣,那麼自己日子還有什麼奔頭?這羣漢人的官,又有幾個不貪不佔的?

只是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黃瓊接下來卻是道:“除了六穀部爲朝廷直接管轄之外,阿柴、脫思麻二部,朝廷決定設置盟旗制度。每一部按照所屬部族不同,以部落爲基礎,每一部落設置一旗或是兩旗。以同屬一部族四到五旗設置一盟,相互不爲同屬,同歸朝廷統一管轄?!?

“旗設置旗噶倫兩名、僧、俗各一人。協理噶倫兩名,噶倫同知兩人,具體處理旗內事物,朝廷不予任何干涉。不過除了僧人噶倫由諸活佛提出人選之外,其餘的協理噶倫與噶倫同知,均有噶倫自己提出,但需要報請朝廷批覆。旗俗噶倫由朝廷冊封一定的爵位,並由諸位世襲。”

“僧人噶倫則根據俗噶倫,以及旗中大多數百姓所信奉教派,分別由諸活佛指派,並上奏朝廷承認後冊封。只處理旗中僧人事務以及管理寺廟事務,不得干涉普通旗務處理。僧人噶倫一旦被選定,則不爲終身制,每五年重新選擇一次。中途除了活佛之外,任何人不得替換?!?

“協理噶倫與噶倫同知,如果出現空缺,一樣由噶倫從本旗挑選後上奏,得到朝廷批準之後才能正式上任。至於盟設盟長、副盟長統管各盟內部事務。由朝廷頒發印信,任期爲終身制,但不得世襲。盟內同時設置幫辦盟長兩人,協助盟長處置盟事務。不過這盟長嗎?”

說到這裡,黃瓊掃了一眼在座的這些,聽到自己這番話之後,不約而同耳朵都樹立起來的青塘吐蕃各部族長與貴族。知道這些人,最關心的便是這個盟長,是由朝廷委派還是從他們之中挑選。畢竟大家都各自爲政,都自由自在慣了,誰也不願意頭上,再多一個爹不是嗎?

對於這些人心態,心知肚明的黃瓊卻是淡淡一笑。在擺足了架子,將這些人的胃口徹底吊起來之後,才慢悠悠的道:“盟長與副盟長,皆由盟屬各旗執政噶倫之中挑選,朝廷不另派管事人員。六穀部與唃廝囉直接編爲旗不設盟,由隴右安撫使與西京兵部尚書直管?!?

“諸盟旗對內處理盟旗內部政務、刑名、徵稅、差派,清理本旗丁口,管理各自的部族軍等事情。但需每三年要在指定地點簡稽軍實、巡閱邊防,清理刑名、編審丁冊。設置盟旗之後,每一旗由朝廷制定劃定區域,便爲各自永久遊牧地區,諸旗不得擅自越界放牧、耕種。”

“諸旗噶倫一旦被選爲盟長、副盟長,便不得在兼任本旗噶倫。由朝廷在其所屬旗貴族之中,指定人選接任。盟長與副盟長,主要責任是協調處理盟內各種事務,整理本盟諸旗丁口數量,尤其是牧場的紛爭?;哪陞f同其餘未受災的諸旗救濟,或是向朝廷申請救濟。”

話音落下,黃瓊看了看在座的這些聽完自己這番話之後,臉色各異的族長與頭人,又拋出了一個就連兩位活佛都有些坐不住的話:“至於兩位活佛,則在其駐蹕寺廟周邊設置直屬喇嘛旗。對於喇嘛旗,朝廷有特殊的待遇。旗下百姓有納稅和出徭役供養活佛的義務?!?

“我大齊朝在一天就永遠免除,喇嘛旗的一切賦稅與差役。喇嘛旗與地方旗平級,雙方不得干預地方旗務。喇嘛旗所屬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一切財產,都屬於活佛所駐蹕之各寺廟。喇嘛旗不對地方任何盟負責,一切事務均由西京禮部直屬管理,朝廷同樣頒發給印信?!?

“至於其他諸旗,朝廷將按照其對朝廷貢獻的大小,分別賜予貴族鎮國郡公、輔國郡公,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以及驍騎尉、雲騎尉等世襲爵位,並頒發世襲罔替的丹書鐵劵,並給予一定錢帛的俸祿。如果今後對朝廷有特殊,或是重大貢獻的,朝廷將不吝賜予郡王爵位?!?

說罷這些之後,多少有些口乾舌燥的黃瓊,端起茶碗喝一了一口之後。才擡起頭對著這些部族頭人道:“這種盟旗制度,是朝廷考慮到你們的特殊需要,專門研究決定的。即可以使得你們免於相互因爲牧場爭鬥,損耗各部的元氣。也考慮到脫思麻、阿柴兩部平日的自衛。”

“脫思麻部,要面臨唐古拉大雪山,以及巴顏喀拉雪山南面、西面諸部族的攻擊。阿柴部,要面對黃頭回紇的不斷騷擾。建立盟旗,可以把你們分散的力量相對集中起來,足以應對其他部族的攻擊。同時也可以解決你們各自因爲牧場,以及土地動不動便相互廝殺的內槓。”

“誰若是有什麼不同意見,也可以提出來。當然,寡人也不是要求你們現在便答應朝廷會給你們一定時日考慮的。畢竟朝廷派出人手去勘察你們的轄區,以便給你們劃分旗地也需要時日的。寡人認爲,青海一地足夠富饒,也足夠寬大。足以容納你們這些部族同時生存下去。”

“你們的利益和爵位,朝廷不僅要保護,還要給你們更高的俸祿與爵位。你們在自己的旗地上,各自耕種青稞,放牧牛羊也完全可以不用相互打攪。有什麼事情,大家都在一個盟內,也可以上報盟主統一協調解決嗎。實在不行,也可以上奏朝廷,由朝廷給予相應的處理?!?

“寡人以爲,設置盟旗制度,總比你們如今各自爲政要好的多。你們原本的權限沒有減少,得到助力卻是大大增加了,而且權利也沒有減少。應對黃頭回紇與其他吐蕃諸部的時候,也不用各自爲戰。一旦戰敗,只能淪爲奴隸。放心,朝廷在設置盟旗的時候,會替你們考慮的?!?

黃瓊這番話說罷,在座的三部族長與頭人,都陷入了沉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沒有說話。至於那兩位活佛,則是對於黃瓊的整個思路眼冒金光。眼下吐蕃的僧人,雖說地位相當高,但更多的財富與地位,來自於對那些信仰虔誠奴隸主的贈與,本身還沒有太多權利。

寺廟雖說也佔據了大量的土地,但是沒有任何的權勢。只是靠的,還是自身的影響力。遠還無法與幾百年之後,政教合一的地位相比。如今大齊朝的這位太子,不僅授予了他們向所駐蹕地區派遣噶倫官權利,還答應讓他們設置各自所直屬的旗,等於讓自己有了自己的部曲。

這無疑,又讓他們獲得了更高的權勢與地位,更有利於他們傳教與發展信徒。而信徒發展越多,自己的影響力也就越大。只要讓自己寺廟,遍佈每一個吐蕃人所在的地區,獲得更多旗噶倫的支持,那麼自己便可以在接下來爭鬥中穩佔上風,對方就是存在又能怎麼樣?

想到這裡,二位活佛不約而同的站起身來,高宣一聲佛號:“朝廷與太子殿下,如此心懷慈悲,爲吐蕃諸部族著想,老僧等自然感激不盡。回去之後必定下令所屬寺廟日日在佛前,爲朝廷爲太子殿下誦經祈福,以求佛祖保佑我大齊國事興隆,更保佑太子殿下龍體康健?!?

黃瓊是什麼人?這二位一張口,便知道他們雖說並未看透自己真實的用意,卻是明瞭這種制度對他們大力弘揚佛法只有好處,沒有任何的壞處。尤其是一向在青塘吐蕃諸部傳教的白教,更是看出來了,這種制度對於他們來說,遠比還未受到大齊控制的吐蕃腹地的紅教有利。

這個制度一旦實施,紅教再想向白教佛光普照之地,滲透進來可就很難了。想想,每一旗都有自己派出的總管僧人事務的噶倫,紅教想要滲透進來,還能有這個機會嗎?自己又豈會給他們傳播他們邪說的機會?至於吐蕃腹地還是一盤散沙的情況之下,自己機會卻是大大的。

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貍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五百章 夾帶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九十章 結盟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著他去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
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貍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五百章 夾帶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九十章 結盟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著他去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五指山市| 谢通门县| 锡林郭勒盟| 兴山县| 南平市| 章丘市| 隆林| 桐城市| 巩留县| 仁化县| 青田县| 建阳市| 天柱县| 东乌珠穆沁旗| 富裕县| 信宜市| 汾阳市| 炎陵县| 邵东县| 兴国县| 韶关市| 岢岚县| 常宁市| 蓬溪县| 昌吉市| 镇巴县| 益阳市| 巴塘县| 扬州市| 海口市| 邢台市| 依兰县| 嘉善县| 唐河县| 开封县| 梨树县| 阳山县| 乌什县| 泗阳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