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

諸路衛軍不僅缺額日衆,而且各級武官多貪圖享樂之輩。諸路節度使,心思真的放在下屬身上的,十無二三。心思更多的,是怎麼利用手中的權利去撈錢。當初爲了制衡諸路節度使權利,而設置的節度副使,節度同知,非但未能起到制衡作用,反倒是與其同流合污。

尤其是兩淮、江南諸路節度使,以及所屬衛軍幾乎全部糜爛不堪,除了擾民已經毫無戰力。國家在歲入日益匱乏情況之下,還養了這麼多,幾乎佔據了全國軍力四成的衛軍,大部分已經成爲徒耗糧餉的無用之輩。如今送山西、隴右二路的情況來看,地方衛軍勘用者寥寥無幾。

一旦天下有戰事,動輒便調動四大營與西京大營的精銳。長此以往下去,勞師靡餉不說,還使得四大營往往更加疲於奔命。如開國初年,山西、隴右這樣的叛亂,根本勿用調動這些抵禦外敵的精銳。諸路衛軍,便完全可以敉平。而如今,這樣的叛亂卻只能出動朝廷精銳。

四大營與西京大營這樣的精銳,長期在這種情況之下消耗。不僅將會疲於奔命,而且有經驗的老兵與下級武官損失也日多。在此多事之秋,對朝廷的危害將會越來也大。最關鍵的是,近幾年來,從地方衛軍之中興起的這股奢侈享樂之風,甚至已經向邊軍與朝中精銳蔓延。

如今諸路邊軍走私情況日益增多,而四大營與西京大營的精銳,雖說還勉強保持著置身事外的情況。但隨著輪換來的,在邊軍或是衛軍發了橫財的武官進入軍營後,軍心也出現了不穩。更爲關鍵的是,各級武官更願意調往邊軍,或是衛軍,也不願意來四大營與西京大營。

近幾年,每年輪換到西京大營的優秀武官,數量越來越少。如今在西京大營,想著走各種門路,謀求外放到邊軍或是地方衛軍的武官,則每年都在增加。他在西京殿前司任上,爲了挽留那些優秀的武官,可謂是想盡了辦法。但受制於朝廷的律例,他的辦法實在不多。

與西京大營每年輪換,或是外放出去的武官相比,進來的優秀武官數量,年年都在下滑。那些輪換進來的,往往不是老邁不堪,便是不堪大用。差額,只能從士兵之中挑選。可挑選又要受兵部的限制。此次隴右平叛,費勁了就二虎之力,才爲英王殿下湊齊了勘用的武官。

長此以往下去,四大營與西京大營,這兩根大齊朝定海神針,勢必早晚都要被挖空。若是自開國以來,爲大齊朝征戰天下,外御強敵的四大營與西京大營垮了,那麼這大齊朝也就完了。將來無論是北遼南下,還是內部有人在興兵作亂,朝廷將再難拿出精兵強將禦敵。

整頓衛軍,拿出一個更合理的武官輪換、提拔機制,是朝廷眼下的當務之急。若是在任眼下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用不了十年,朝廷將再無可用之將。這份奏摺上談的全部是眼下當務之急,至於對自己兒孫照顧,這位老爵爺除了勘用者用之,不堪者免之外,一句都沒有多說。

看著奏摺上,星星點點明顯是咳出來的血跡,黃瓊心中蔚然一嘆。他看出來了,老爵爺的這封奏摺壓根就不是寫給皇上的,就是寫給自己的。老爵爺在奏摺上雖說不多,但字裡行間,也寫出了對老爺子的極度失望。一句墨守成規,而朝廷卻到了不變不足以求生的地步。

便說出了,這位老爵爺對老爺子的失望之情。而最後那句,請英王殿下念天下之憂而憂的話,也說明了這道摺子是寫給自己的。合上這本奏摺,黃瓊的心情不是一般沉重。老爵爺這是在用命給自己進諫。什麼叫做忠言逆耳,這才叫做真正的逆耳忠言,很難聽,可得聽。

想到這裡,這裡黃瓊長長的一陣嘆息。哪怕在最後,這位歐陽老爵爺推薦新的西京殿前司都指揮使,話語之中的強硬。貌似自己不接受他的意見,這西京大營便要廢了的那句話。帶來的那點不愉快,隨即也散去。放下手中的奏摺,黃瓊久久不語,心情也愈加的沉重。

直到高懷遠到來,才讓黃瓊的心情略微好一些。但高懷遠口中說出消息,卻是讓黃瓊更加鬱悶。對延安府的屬官進行審訊的結果,基本是一場空。從經歷到推官,再到知事、照磨、司獄,什麼都不知道。唯有延川知縣透露出一點東西,可他說的那些玩意與沒說一個樣。

他只知道,卓如孝從膚施郡公府強取豪奪的石脂礦與鐵礦,主事的是他的副職,也就是延川縣的縣丞,也就是他原來府中的管家。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帛,打通了陝西路的安撫使司以及按察司。居然將跟著他多年,對他忠心耿耿,但卻是已經四旬的管家弄到了縣丞的差事。、

而按照朝廷的定製,縣丞這個官員雖說不入流,只是一個八品官,但卻需要舉人選拔,而且年齡不得超過三十五歲。這個卓如孝卻如此大的本事,將自己一個管家,還是一個年過四十的半大老頭子,弄到了一個八品官的差事,怪不得能掌控這一府之地,果然是神通廣大。

哪怕這些年,州縣一級的屬官,尤其是縣一級的主薄、典史,驛站的驛丞,幾乎成了一路諸有司官員,調任或是致仕安排身邊親信的專用官位。哪怕這些職位,只是九品官員,但大小也是一個官。如此一來,對自己的親信也算是一個交待,也不會讓那些親信感覺到被拋棄。

而這些官職,是用不到經過吏部的,一路的安撫司便可以批準。但一個八品的縣丞,雖說由安撫司在本路舉人之中甄選後,向吏部上報名單,可批準還是由吏部批準。雖說這種八品的官職,吏部極少駁回。可與名單上報的,還有擬任官員的居然憑證,身份戶籍信息等。

一個四品知府的官家,能是一個舉人,這一點黃瓊打死也不相信。這位管家能出任縣丞一職,恐怕卓如孝不知道耗費了多少本錢。而據那位延川知縣供述,那兩座礦的事情,他是半分不許染指。甚至就連想要邁入都不可能。那兩座礦,幾乎成了他轄區內的獨立王國。

有一次他實在耐不住好奇,想要去探視一下究竟。結果還沒有到外圍就被發現了,被看守人員發現差一點沒有被抓了起來。雖說因爲被蔡師爺認出,而僥倖逃過一劫。可也因爲此事,結結實實的捱了蔡師爺幾記響亮的大耳光。再後來,每年知府大人都賞給他兩千貫錢。

說是那兩座礦的分紅。每年兩千貫錢到手,又有了前車之鑑,他也就沒有自討沒趣的,再去過那兩座礦了。他只是覺得那兩座礦,與膚施郡公府管理的時候,顯得了神秘了不少,而且勞工的需求量也一下子大了不少。至於其他的,倒是沒有感覺出什麼不一樣來。

雖說他的地盤上,出了這麼一個他這個知縣,都不能踏足的地方,這個百里侯當的有些憋屈了一些。捱了蔡師爺幾個大耳光,也有損他知縣大老爺的面子。但一他只是卓如孝下面的一個七品知縣,人家是四品知府大老爺。自己不單單是卓如孝的屬官,級別上更是相差幾級。

連上摺子權利都沒有他,就算在不滿也撼動不了人家的地位。便是鬧的大了,丟官的也肯定是自己。現在有錢拿,自己何必斤斤計較?反正那個縣丞,除了關係到那兩座礦山的事情之外,別的事情根本就不插手。反倒是讓他沒有了之前的縣丞制約,權利反倒大了不少。

至於那兩座礦,到底是歸膚施郡公府,還是歸知府大人,對於他來說沒有半分的區別。反正歸誰,也輪不到他說話,兩個人都是他得罪不起的。有那多管閒事的功夫,自己還不如多想方設法的,多撈一些錢自在一些。除了這點東西之外,這位知縣大老爺子是一問三不知。

而那兩座礦實際的主事者,卓如孝管家居然會武不說。在抓捕他時,被他依仗武功打死了兩個兄弟。結果惱羞成怒的軍士一陣亂箭,給射成了一個刺蝟,等抓到人時死的不能在死了。不過,那位知縣大人老婆交待事情,相對那位一問三不知的知縣,可謂是勁爆的多。

原來那位雖說年過三十,可依舊面容姣好的夫人,居然與蔡師爺有那麼一腿。那位知縣大老爺,去年新得的兒子,更是蔡師爺的種。結果,審訊時在旁邊一直旁聽的那位知縣,當時就急了。他沒有想到自己老來得子,卻是別人的子,當時就撲上去蒙揍自己的老婆。

那力度,與之前猶如一灘爛泥相比,幾乎不能同日而語。十幾個軍士都差一點沒有拽得住,這位知道自己被帶了綠帽子之後,暴怒異常便要對自己老婆,拳打腳踢的知縣大老爺。搞得審訊,差一點都要進行不下去了。最後,還是高懷遠將那個知縣叉了出去,才得以進行下去。

而這位給自己丈夫,帶了帽子的知縣夫人。到底沒有白給那位蔡師爺生了一個兒子,供出來的東西卻是最多的。不僅比她丈夫的多,甚至超過了延安府其他州縣官員的供述。雖說身爲知縣夫人,可不管怎麼說,這種場面畢竟還是第一次經受。更何況,她本身就是一個女人。

這位知縣夫人,在張皇失措之下,不僅供出了她剛生產不久的孩子,是蔡師爺的之外。還供出了,那兩座礦山出產的石脂,以及打造出來的鐵器,很大一部分都運到了北遼。他們在榆林鎮邊軍那裡有眼線。而且級別好像還不低,好像是都統同知,所以他們走私很便利。

那位蔡師爺,實則通過向北遼走私的這條線,明裡暗裡是撈了不少的錢。這些年,至少幾十萬貫。那位縣丞雖說管著兩座礦山和鐵場,可那些東西賣給誰,賣多少,價格又是多少,都是蔡師爺一手定的。僅僅那位蔡師爺放在他那裡的錢,就足足有十萬貫山西票號的銀票。

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著好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九十章 結盟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
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著好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九十章 結盟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延吉市| 探索| 桐乡市| 日照市| 吉林市| 旅游| 油尖旺区| 灵寿县| 锦屏县| 枣阳市| 龙岩市| 吉木乃县| 凭祥市| 汝州市| 施秉县| 鸡泽县| 万盛区| 延寿县| 内江市| 宁国市| 江安县| 佳木斯市| 江安县| 定兴县| 丽水市| 洱源县| 天津市| 临海市| 通州市| 汽车| 宁城县| 惠州市| 玉门市| 客服| 靖江市| 永德县| 两当县| 九寨沟县| 中阳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