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

直到黃瓊十歲生日這一天,接到母親丟過來的,記述本朝歷代皇帝事蹟的《本紀》,他這才知道自己來的既不是唐朝,也不是五代和後來者北宋。而是一個完全陌生,在他所知道的歷史中根本不存在,也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朝代。

大齊朝,黃瓊可從來都不知道中國歷史上,除了南北朝時期,分別割據中國南北方的一個蕭齊一個高齊之外,什麼時候出現過一個黃齊。他又不是白癡,他即姓黃又是皇子,那皇室不姓黃還能姓什麼?

在看到這本《太祖本紀》之前,他從來都不知道,前世自己的祖先什麼時候有這麼光榮的情況,建立過那個王朝。直到他將這本太祖本紀,以及本朝歷代先皇本紀讀完纔算明白,歷史在自己所在的這個時代,居然出現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他的那位太祖高皇帝不是別人,正是晚唐時期曾經多次參考國家公務員,卻始終未能如願。最終一怒之下,轉行當起了走私販子改行販賣私鹽。最終在唐末混亂局勢之下,利用自己家中歷代販賣私鹽積累的大量財富跟風造反。

自號沖天大將軍,後佔據長安又即位爲帝的晚唐有名反專家黃巢。而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歷史,這位所謂的太祖皇帝,在佔領唐朝首都長安後,非但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的膽氣。反倒是對前唐駐紮在距離長安,近在咫尺的數萬精兵視而不見,講究起享受和排場那一套。

前唐皇帝那一套玩樂之術,不用學自己就會了。不僅沒有在關中站住腳,沒有兩年就被趕出長安城。接下來是一敗再敗,幾十萬兵馬快速的潰散,將領死的死、降的降。最終自己也慘死在了泰山虎狼谷中不說,腦袋還被人千里迢迢送到唐朝皇帝行在四川去請功。

可到了自己來的這個時代,卻成了一個疆土面積,大於眼下本應該出現的北宋。與唐朝晚期的疆域基本相同,甚至應該還超出不少。不僅燕雲十六州以及外長城一線,都牢牢的掌控著,甚至在西北疆域還控制著後世的甘肅、寧夏幾乎全境,青海大部分地區。

整個疆域北起燕雲十六州、南至越南紅河一線,西達河西走廊之玉門關、東到大海,西南與隔著金沙江與大理爲界,隔大雪山與吐蕃對峙。西北則雄踞青海高原,與吐蕃諸部隔青海湖相望的大一統王朝的創建者。

儘管在前世的時候,黃瓊的父親就一直告訴他,他們家族就是正兒八經黃巢的後代。他們家的祖先,是黃巢當年進入長安城後,後納的一位妃子所生的兒子。母以子貴,在黃巢撤出長安時,其母在其他姬妾大部被拋棄的情況之下,得以跟隨大軍一同撤離。

在陳州之戰相持不下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走入窮途末路。一旦徹底失敗唐朝是不會放過自己任何一個後代,以便徹底斬草除根的那位沖天大將軍。生怕當年自己是在進入長安時,對李家那些龍子鳳孫做的事情重新上演。

在年長諸子侄目標過大,並還在統軍的情況之下。秘密派遣自己的心腹,攜帶一批從長安劫掠出來的財寶。帶著這個兒子與其母親,秘密離開隊伍轉道去了河北境內。當年河北境內的藩鎮強勢,對唐王朝時降時叛。對那裡唐王朝已經是鞭長莫及,逃到那裡是安全的。

後來他們這一支就一直在河北繁衍生息,直到民國初年祖爺爺爲了逃荒,與一家人闖關東來到東北,才成了地道的東北人。前世時當父親每次說起當年黃巢要是造反成功了,他們家族就是皇室的後代,黃瓊歷來都只是笑笑,只當父親是在吹牛。

只是沒有想到,到了自己來的時候歷史,卻是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折,自己的這位祖宗還真的造反成功了,成了一代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帝王。而到了自己這裡,已經傳了八代帝王,可謂也算是享國日久了。

不過雖說中國史書上,歷來講究爲上位者諱,本紀中有些語焉不詳。但從本紀中簡練,甚至是一筆帶過描述的這位太祖皇帝,在進入長安之後的所作所爲。黃瓊卻怎麼也沒有看出來,自己眼下這位祖宗那裡有開國之君的樣子?

其腐化和墮落的速度,雖說沒有趕上一千年後太平天國的那位天王,但也沒有差的太多。自進入長安後不僅廣納美女、縱情聲色,多年未曾出長安城一步不說,就連偶爾出一次宮都只乘坐御輦。幾年下來,可能連馬都不會騎了。

自己這位祖宗不僅自己腐化的速度驚人,就連曾經跟他轉戰上千裡,也算是百戰餘生的那些部下,也在長安城內的紙醉金迷中迷失了眼睛。不僅大勢掠奪民財,而且戰鬥力下滑的速度也同樣驚人,

沒有兩年,很多將領就有學有樣的連馬都不會騎,行軍作戰都要坐肩輦。還近在咫尺的敵軍沒有人管,自己一個個府邸修建的異常豪華。儘管只控制了前唐京畿道大部,都畿道西部,河東道一隅等有限地盤,但爭權奪利卻是相當的熱衷。

內外空有幾十萬大軍,卻是連前唐在長安周邊十餘萬兵馬都打不過。最致命的是非但各級將領沉醉在酒色之中,已經喪失了繼續征戰下去的意志。甚至有些隊伍,已經隱隱有些割據一地的做派。 шшш★TTkan★C〇

這樣的隊伍,黃瓊怎麼看都不是一個新興王朝,開國時應該有的氣象。要知道,當年這位太祖皇帝進入長安城的時候,**主力可並未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唐王朝也還沒有徹底土崩瓦解,各地藩鎮至少相當一部分還聽朝廷的。

那位太祖皇帝在佔領長安後只顧著享樂,沒有了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底氣。 等到**緩過勁來,按照自己這位祖宗的做派,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而按照自己當初所熟知的歷史來說,也正是這樣的一個走向。

自己這位太祖皇帝,佔據長安不過兩三年的時間,便被**諸藩鎮聯手,再加上藉助沙陀兵和黨項騎兵的配合,給趕出了關中地盤。並且一路敗仗吃下去,軍心也徹底的散了,身邊大將死的死、降的降。

到虎狼谷徹底戰敗的時候,就連自己外甥都背叛了自己。拿著自己的腦袋,去向唐王朝邀功請賞。怎麼到了自己這裡,卻是整個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這個彎對於黃瓊來說,轉的實在是有點急,讓他搞不清究竟是哪裡出現了變化。

直到看到一個自己在前世,從來都沒有聽過的名字,黃瓊才發現這段歷史的轉彎處究竟在那裡。劉之榮,一個太祖皇帝轉戰廣州時歸附,先在太祖身邊擔任書記官,太祖即位後封爲翰林學士,隨即轉任兵部郎中。

金統三年,即前唐中和二年,以勞軍使身份率五百騎兵入同州。在酒宴上斬殺心存叛意的同州防禦使朱溫,並其謀士謝瞳以及大將胡真兼其軍。隨即與圍攻同州之前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以及各地來援前唐十餘藩鎮數次大戰。

在同州收集前唐銅錢,融取精銅鑄炮十餘門,並制**萬餘斤爲利器。在未能獲得援軍的情況之下,以劣勢兵力與**以及來援之沙陀軍數次大戰。最終在火炮的支援之下,一舉擊潰前唐部署於河中諸藩鎮,並擊潰來援沙陀軍十餘萬、

相繼俘殺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等十餘名節度使、監軍,沙陀軍首領李克用僅率千餘殘部逃歸河東,一舉肅清長安周邊**最後精銳。隨即與諸將連續攻佔前唐京畿道、關內道、隴右道諸州,徹底解除前唐對長安城包圍。同州之戰後,以軍功晉爲汾寧節度使。

河中之戰後,向太祖皇帝上書,獻先剪枝葉、再除主桿滅唐大計。提出除以部分兵力固守關中之外,其餘蝟集於關中之精銳盡出。以一部兵力出河南地,牽制當時蝟集於河南的**關東主力。

以一部精銳經略河東並奪取太原,解決對關中以及進軍關東威脅最大的沙陀軍。如兩戰皆能達成目標,則後續派出精銳經略山東、河北,在定兩淮以及江南。最後派軍奪取兩川,徹底解決前唐之策。

在該奏章上,此人自請領軍進兵河南,以牽制潼關外前唐調集的關東十餘藩鎮,幾乎相當於前唐在關東地區七成的兵力。並提出以太子爲監軍,以安太祖皇帝之心。對於此建議,關中之戰後原本以關中**主力盡沒,而高枕無憂的太祖皇帝起初並未採納。

但關中之戰後,退回河東之沙陀軍卻死而不僵。屢屢與西北方向黨項騎兵配合,出兵偷襲關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甚至打到了長安邊上的灞橋。使得長安城一日三驚,太祖皇帝差一點棄城而走。在太子的勸說之下,太祖皇帝幾經猶豫最終才採納此人建議。

金統五年,劉之榮以京東行營副都部署、河南尹名義,收攏河南新敗回關中諸軍五萬人,以太子爲監軍進軍河南。指揮所部在潼關,與唐關東精銳十餘萬大戰數場。雖幾經苦戰未能再現關中破軍之功,但卻將前唐關東諸侯藩鎮主力,牢牢牽制在潼關正面。

使得東出河東之尚讓所部十萬大軍,利用**主力無暇顧及河東,河東兵力空虛之機順利奪取太原,並將河東之沙陀軍最後三萬精銳,全殲於太原以北。只是此戰之中雖然齊軍獲勝,但面對沙陀軍的頑強抵抗,徵河東諸軍也損失慘重,無力按照原計劃東出太行。

爲了確保河東之戰後,正在休整的齊軍主力側翼安全。將聞知河東失陷後準備撤軍的前唐諸藩鎮,牽制在河南境內。金統五年冬,其親率萬餘騎兵借路河東,三渡黃河直插洛陽、汴州,一舉奪下洛陽以東諸州,切斷河南境內前唐十餘藩鎮所部十餘萬大軍退路。

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著急什麼?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癥與熟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
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著急什麼?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癥與熟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光山县| 运城市| 济南市| 安乡县| 基隆市| 秦安县| 武山县| 天长市| 宁海县| 丽水市| 社会| 本溪| 普宁市| 仙居县| 中超| 池州市| 房产| 定陶县| 营山县| 岳阳县| 咸宁市| 杭锦旗| 龙海市| 丘北县| 乌拉特中旗| 苏尼特左旗| 东阿县| 高雄市| 和田县| 于都县| 揭东县| 鹤山市| 安塞县| 大化| 怀宁县| 巨野县| 枣阳市| 天全县| 涪陵区|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