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

“皇上,您的心思臣理解。臣也保證,會全力救治英王的。只是,唉。不過皇上您也不要過於憂思。臣相信,英王心懷百姓,自然也會吉人天相的。而且英王與其他皇子相比,底子也要好得多,身體也壯實的多。”

“再加上那位李大夫,用藥也算是及時,應對法子也對癥。只要英王燒能退下來,能聽過這一夜,應該就有希望。但皇上,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希望英王能夠熬過這一夜。也希望蒼天能夠聽到我等的乞求,爲大齊留下這麼一位一心爲民的好親王。”

郭太醫(yī)這番話,對於皇帝來說很難過。這不僅關係到他的一位兒子生死,那句一心爲民好親王的話,更是有如在他的臉上狠狠抽了幾巴掌一樣。這位老友就差沒有直接指著他的鼻子說,看你教出來的那些混賬兒子。

更何況,對於皇帝來說,他知道以這位老友的聰慧,不會看不出此次黃瓊遇刺背後的某些東西。自己兒子雖多,可得到老友如此評價的,卻還只有此子一人。思及此處,皇帝皺了皺眉頭,想說什麼卻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只是走到院子之中,看著天邊的月色沉默了下來。

一直站了良久,小心翼翼跟在他身邊的高無庸的聲音,纔打破了皇帝身板的寧靜:“萬歲爺,這天色已晚,您是不是該起駕回宮了?再不回去,宮中該惦記了。再說都這個時辰了,您還沒有用膳呢,您的龍體要緊。”

對於這個貼身太監(jiān)的提醒,皇帝搖了搖頭道:“朕不回去了,就在這裡等著。一會你去一趟中書省,告訴他們明兒的早朝先停了。再回宮一趟,有什麼加急的奏摺給朕取過來,其他的等英王脫險再說。

“至於晚膳,告訴英王府的人給朕預備一點就是了。也不要準備什麼,朕現在什麼都吃不下,就按照英王平日裡面吃的,隨便弄一些就是了。還有,回宮之後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你自己心裡面要有數。”

“萬歲爺,恕奴才多嘴。您在英王府這裡下榻,是不是有些那啥?英王府中侍衛(wèi)數量有限,是不是奴才去調一隊御林軍來?否則那些刺客在返回,驚擾了聖駕怎麼辦?”看著皇帝低沉的臉色,本想勸阻皇帝留宿英王府的高無庸,立馬便該了口。

對於高無庸的擔心,皇帝只是擺了擺手道:“放心,朕生的這些皇子之中,唯一不希望朕早死的就只有這個阿九了。在他府中,朕的安全還是沒有問題的。御林軍就不要調了,否則又要弄的整個京兆府雞犬不寧了。”

見到皇帝心意已決,高無庸雖是他的貼身總管太監(jiān),但也不敢在勸什麼了,也只能在心中暗自嘆息一聲。英王遇刺,皇帝親臨府邸探視不說,還留宿在英王府之中,這消息一傳出去,不知道又要生出多少是非來了。宮中和朝中,又不知道要掀起多少波瀾了。

要知道,在大齊朝歷代皇帝之中。皇子生病了,皇帝去探視這個前例雖說不多,但也絕對不是沒有。可因爲皇子的傷勢或是病情,留宿在皇子府中,還是大齊朝開國以來第一次。這消息一旦傳出去,不說別的朝中非翻天不可。

只是熟知皇帝性格的高無庸,也不敢在繼續(xù)勸下去了。大齊開國之後,鑑於中唐以來宦官爲禍之烈,甚至到皇帝廢立都操縱於掌心。當年在定鼎長安之後,太祖皇帝便於西京大明、太極、興慶三宮之中,分別豎立鐵牌,上書宦官有干政者,天下皆可殺之。

太宗皇帝遷都洛陽之後,便在洛陽宮中豎立同樣的鐵牌。對於這道鐵律,大齊歷代皇帝無不尊崇。哪怕是昏庸的理宗、世宗二帝,也不敢稍有逾越。到了今上這裡,宦官別說干政,便是有言及政事者,更是殺無赦。

所以哪怕他是皇帝最寵信的貼身太監(jiān),哪怕是他自認爲是爲了自己主子好。可皇帝既然下了決心,他也就不敢在勸說。因爲他知道在多說,就涉及到了朝政了。別看自己是皇帝的最信任的太監(jiān),可一旦越過這條底線,一樣討不了好的。

仔細叮囑了李海,好好伺候皇帝之後。高無庸也只能按照皇帝的話,去中書省傳旨外加回宮中取奏摺。皇帝的意思很明顯,讓他馬上去辦,他又豈敢有片刻的耽誤?

高無庸回去傳旨,李海則小心翼翼的伺候著皇帝用膳。雖說此刻誰都沒有那個心情,但眼前畢竟是一國之君,該做的還是要做的。而皇帝看著桌上幾道簡單的菜色,想起自己對高無庸的吩咐,很是有些不敢相信。

皇帝擡起頭,指了指桌子上兩葷兩素外加一道湯,簡單的別說那些皇子了,就連一般富裕一點人家都比不上的晚膳,問在一邊雖說心中爲自己主子傷勢擔憂,但面對皇帝還得裝作高興的李海道:“你們主子平日裡面,就吃這些東西?”

“回官家的話,我們主子平日裡吃的比這還簡單。早膳不過是粟粥加上一些小鹹菜,一個水煮蛋外加饅頭而已。中午和晚上,一般也就一葷一素外加一碗湯。主食,也不過一些老米飯,有時候吃麪條。除了永王殿下來,我們主子平日裡基本不飲酒。”

“今兒這幾道菜,還是廚子知道官家聖駕來英王府用心巴結的。這實在不是奴才有意怠慢聖駕,只是因爲主子吃的實在太過於簡單,府中也實在沒有準備什麼山珍海味。高大家吩咐的又有些匆忙,倉促之間實難準備周全,還望官家恕罪。”

“不過主子除了偶爾有閒暇的時候,喜歡自己下廚燒幾樣小菜,像是什麼茄盒、鍋包肉一類的吃食。就是今兒給官家進的這兩樣葷腥,就是我們主子平日裡面喜歡燒的。只是廚子學藝不精,沒有我們王爺做的那個味道。”

也許看出來皇帝聽完自己回答之後,本就有些陰沉的臉色,現在已經是越發(fā)的深沉。但眼下實在不知道,自己到底那裡得罪了這位一國之君的李海。聽到皇帝的問話,連忙跪下回到。雖說不知道皇帝臉色不佳的原因,但李海就抱定一個宗旨,那就是實話實說總沒錯的。

見到桌子上的食物實在簡陋,本身就在因爲黃瓊擔心的皇帝,便更加吃不下去了。原本在得知黃瓊遇刺,擔憂、糾結、傷痛,心思百般變化使得心情極爲不好。剛剛又捱了自己那位密友一個響亮耳光,心中更加有些憋屈的皇帝。

現在正滿心鬱悶找個發(fā)泄口子,也許不經意的把面前的這個小太監(jiān),當成了撒氣的對象。語氣之中有些壓制不住的怒意道“你們平日裡面,就是這麼伺候自己主子的?看看這像是什麼話?堂堂一介親王,就吃這種東西,傳出去像是什麼話?”

“一個皇子,一個親王,吃的連一些人家的奴才都不如。豈不讓外人笑話我大齊,身爲堂堂天朝上國,居然連一個皇子都養(yǎng)活不起。說,這是你們主子的意思,還是你們這些做奴才的刻意刁難自己主子?你們這些骯贊貨那點手腳,別當做朕真的不知道。”

皇帝這番話,雖說一半的原因是因爲一肚子的火氣沒處發(fā),在這裡沒事找事。另外,還有一半的原因是他真的很難相信,這是自己這個九兒子平日的飲食,外加還帶有三分的怒氣。在出宮之前,雖說一直在冷宮生活,可自己這當爹的並未虐待他吧。

那些年,自己一直都是按照皇后和太子供應他們母子日常所需的,從無半點剋扣。自己這兒子整天就吃這些豬食,到底是在向自己有意的變相示威,還是另有所圖。反正要說自己這個九兒子,每天就真的吃這麼他眼中,可能連豬食都不如的東西,他多少還是有些不信的。

倒也不怨這位皇帝根本不相信,之前身爲賞食親王俸郡王的黃瓊,每天吃的就是這麼簡單的食物。因爲這位皇帝別說在登基爲帝之後,食不言之精。便是在身爲親王時,即便是世宗皇帝諸子之中,有名的受氣包,可在吃的方面也沒有差過。

所以今兒見到黃瓊的日常飲食之簡單,根本就不相信。只是他忘記了一件事情,自己這個兒子在冷宮生活期間,他的供應雖說豐富,可冷宮中人也得會做啊。他那位前妻不僅是武學大家,而且占卜、醫(yī)術、琴棋書畫,乃至天文地理無不精通。

可就有一樣,那就是這個時代女人該會的,針線女紅廚藝方面,會不會誰也不知道。反正黃瓊這個親生兒子,壓根就沒有吃過她做的飯,穿過她縫製的衣服。而另外一位女性陳瑤,雖說會一些,可手藝也就是勉強而已。

至於唯二兩個又聾又啞的太監(jiān),每天只負責灑掃重任。你送的東西再好,可沒有人會做有什麼用。別說黃瓊前世就不怎麼在乎吃,就算是一個再地道的吃貨。這十多年來也早被那兩個基本不會做飯的女人,拙劣的廚藝外加母親的嚴格教導給板正了過來。

黃瓊之前不是不挑,實在是沒得挑。至於就府之後,一個是這麼多年,已經養(yǎng)成了不喜歡奢華的習慣。第二個,也是他實在不喜歡這個時候的飲食。而他無論是身爲郡王,還是親王,總不能一天總待在廚房,給自己弄吃的吧。

雖說他偶爾也下廚,弄一些前世自己喜歡吃的。比如說鍋包肉、炸茄盒、紅燒肉一類的北方菜色,但在這個講究君子遠庖廚的時代,總下廚給自己弄吃的。一旦傳出去,會給自己找麻煩的。

什麼君子遠庖廚,什麼不自重一類的大帽子扣下來,就算不咬人也膈應人不是?黃瓊本人的確不是那種食不厭之精的人,可對美食也一樣喜好。只不過他這個人一向講究夠吃就好,單單爲了所謂的什麼禮或是排場,就搞那麼多的菜色純屬於浪費。

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zhàn)(一)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著的高懷遠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著潑皮對付無賴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wěn)、地動山搖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貍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
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zhàn)(一)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著的高懷遠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著潑皮對付無賴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wěn)、地動山搖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貍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仁寿县| 阳春市| 东源县| 沁阳市| 通榆县| 库车县| 商城县| 奈曼旗| 克山县| 平塘县| 扎赉特旗| 桑植县| 岗巴县| 托克逊县| 明溪县| 烟台市| 阜宁县| 佛教| 凭祥市| 临泽县| 池州市| 西安市| 乐安县| 库尔勒市| 昌宁县| 怀远县| 荥经县| 紫云| 和林格尔县| 宁晋县| 宜春市| 南岸区| 镶黄旗| 佳木斯市| 凤庆县| 吉水县| 新竹县| 昌江| 县级市|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