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

聽到黃瓊,居然向老爺子保薦自己,去襄理朝廷接收海外通商事宜。不僅永王愣住,或是說被嚇住了。甚至就連金城公主,也不由得愣住了。兩個人竟然是誰沒有想到,黃瓊居然在此事上會保薦永王主持。哪怕這個主持,只是在前面打衝鋒,實則背後真正的人是皇帝。

可這麼一份天大權利,歷朝歷代別說太子了,便是儲君都沒有一個肯撒手的。黃瓊卻是就這麼輕漂漂,將這個權利拱手讓了出來,別說如今的金城公主和永王。便是老爺子前些日子,在聽到黃瓊保舉的這個人時,也被震驚的嘴都有些合不上。這可絕對不是敢於放手的問題。

是爲上位者,爲君心態是否開闊的問題。要知道,歷代的君王在權利分割這種事情上,也許對大臣捨得放手,但是對於自己的兄弟子侄,卻是沒有一個信的過的。越是血緣關係近的,越是會防備。這其中不僅僅是自己的兄弟、侄兒,就是自己的兒子都是嚴防死守的對象。

而兄弟之間爭奪皇位時,失敗者更是基本清一色被斬草除根。哪怕那些人,也曾經是他們的嫡親侄兒。在天家權利鬥爭之中,沒有罪不及妻兒那麼一說。本朝更是爲了避免皇家子弟爭權奪勢,引發國勢動盪,甚至危及朝廷的安危。專門定下過所謂的祖宗家法。

皇子除儲君可奉旨之外,不得干預或是過問任何政事,如有逾越者以謀逆論處。這種防火、防盜不要緊,最重要是防兒子、防兄弟,防幾乎所有血緣關係親屬做法,是歷朝歷代皇帝,無不奉行的不二信條。從始龍肇基以來,只要不是傀儡,就沒有一個皇帝違反或是放棄過。

原本只是防男性親屬,自前唐連續出現女帝臨朝,太平、長樂二公主亂政後,便連有血緣關係的女性親屬,也成了提防的對象。權利但凡只要能抓在手中的,便是絕對不能放出去的。別說自己的那些兄弟,便是自己的兒子對皇權,哪怕有一絲一毫的威脅,都會立即下手除掉。

哪怕是沒有,但只要皇帝認爲也許有,也是一定要除掉的。即便是在以皇子出鎮各地,總督各地軍政的南朝宋、齊、樑、陳四代,也從來放棄過。甚至宗室之間,殘殺的更爲慘烈。如今黃瓊卻主動分權,又那裡不會讓當初的皇帝,如今的永王與金城公主震驚?

其實面前的這個二位,被黃瓊這番舉薦,弄得目瞪口呆的二位還不知道。黃瓊舉薦永王,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老爺子別看帝王心術玩的很溜,但對通商一事卻是七竅通了六巧,基本一竅不通。關鍵老爺子又生性多疑,再加上爲君二十餘年,養成的異常固執脾氣。

看他用的那些更多的只是對他忠心,而不是才幹能與職務相配的官員。以及這些年幾乎是一團糟,可謂是大齊朝開國以來,能力與水平最糟糕的,總管天下財賦的戶部就能看得出。雖說大齊朝自開國以來,相對於其他五部,戶部便是六部之中,管理最差的一個部。

但差到老爺子這裡,還是第一個。幾任尚書、大部分侍郎,都不懂得怎麼去理財。國庫年年入不敷出,老爺子的責任要佔了七成。從這幾點上來看,黃瓊很清楚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即不懂得,讓內行人去做內行事的道理。又因爲自己多疑與固執的性格,未必能聽進去勸諫。

而朝中諸位重臣,黃瓊也摸了摸底子。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座右銘影響,這些大臣也沒有一個懂得通商的。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尷尬的情況,別說桂林郡王府不可能順順當當交出,自己吃了百餘年的獨食。就算真的全部交出來,朝廷卻派不出來多少內行人去接手。

雖說作爲市舶司,主要的作用是對來大齊貿易洋船,以及出海貿易本國船隻進行管理和收稅。可偏偏朝中這羣書呆子,一個個做起文章來花團錦簇。可你讓他去辨別一船瓷器,究竟該收多少稅錢。或是一船上等絲綢,與一船下等絲綢之間的區別,恐怕就是他搞不清楚的了。

原來的市舶司那羣,要麼每日裡面到差之後只知道喝茶、打屁。要麼每日裡面,根本就見不到人。不是流連於青樓楚館,便是窩在家裡面不知道幹些什麼。聽說市舶司衙門裡面,都長了蜘蛛網都無人理會。對於自己每年該收上來的稅,是不是都收上來了更是一塌糊塗。

只知道每年年底,將桂林郡王府上繳錢糧,押送京城的糊塗官,黃瓊是萬萬不敢用了。更何況,黃瓊也查看了一下桂林郡王府每年上繳的那些錢。發現其中每年低的時候有兩到三成,高的時候甚至有四成左右,都是用一些貨物抵賬的。而這些用來抵扣稅錢的東西,千奇百怪。

其中固然,也有一些價值不菲的,如來自波斯,甚至是極西各國的玻璃器皿、金幣,來自東瀛的東珠,來自南洋諸國的珍貴藥材,還有大批的價格名貴的龍涎香、紫檀一類的東西。但更多的東西,壓根就一文不值。來自南洋諸國的,因爲保管不當,而受了潮胡椒、豆蔻。

還有幾乎論捆的在東瀛那裡,恐怕根本就不值幾個錢的摺扇和漆器。還有來自高麗的高麗蔘和高麗布。更還有一些黃瓊也認不出來的,稀奇古怪的東西。當然,管庫的官員也不認識。只是其中一樣,卻是被範劍看到後一臉猥瑣的笑了半天,花了一點小錢買來了進獻給了黃瓊。

剛開始,黃瓊也莫名其妙這玩意是什麼鬼東西。直到範劍告訴他,這個東西叫做緬鈴。是閨房之中難得的助興之物。王爺身邊如今妻妾日多,這個東西獻給王爺正是適當其時。看著範劍交給自己這些東西的時候,一臉說不出的猥瑣,黃瓊才知道這幾盒子東西是什麼東西。

最關鍵的是,這些桂林郡王府用來折抵稅錢的東西,普遍都比市價高二到三成不說。而且結合本朝的史書來看,往往折抵的比例越高年代,越是災荒年月。黃瓊心中猜測恐怕這些東西,幾乎都是當年桂林郡王府沒有賣出去,積攢下來的庫存。到了年底便直接用來折抵稅錢。

當黃瓊看到那本廣州市舶司,上繳的賬薄時候饒是心再大,也差一點沒有被氣暈。這個賬本,直接證實了他之前的猜想。就那幾對叫做什麼緬鈴的破玩意,居然定了兩萬貫的稅錢。戶部這邊負責接收的官員,則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鬼玩意,他的真實價值是多少。

範劍則告訴黃瓊,緬鈴雖說稀少了一些,可市面上最多也就是幾百貫一對,還得是那種品相好的,製作特別精良的。至於國庫裡面庫存的這些,都是品相一般的。外面包裹的都是銅,而不是上等品外面包裹的黃金。在市面上的價格,最多也就是幾十貫制錢。

因爲這東西,沒有那麼多老婆的尋常百姓是用不到的。能用的都是妻妾如雲富貴人家或是宗室,而且因爲這東西是金銅打造的,也算是相對堅固耐用,一對便能使用數年。雖說稀奇了一些,但因爲不是消耗品,所以市場卻很狹小。用來折抵兩萬貫,朝廷這是擺明了被坑了。

除了緬鈴之外,更讓黃瓊惱火的還有許多。不說別的,單就滿大街上都是的,只有幾貫制錢,國內已經有作坊開始大量仿製的東瀛摺扇。那怕是東瀛名家所制的,也不過只有幾十餘貫錢。而到了朝廷這裡,一看就是不值錢的大路貨一類東西。一柄,便要頂上十五貫制錢。

看著國庫裡面堆積如山,可以說成捆論。很多保管不善,已經或是扇面黴變,或是已經被老鼠啃得殘缺不全,足足抵扣了三十五萬貫的東瀛摺扇。還有那些同樣也不知道,是在海上運輸時便受了潮,還是入庫後因爲保管不善受的潮。幾乎已經全部報廢,根本已經無法使用。

甚至相當一部分,還因爲儲存年代過久,都已經板結了的香料。黃瓊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剋制怒火,沒有當場一腳踹死那個管理庫房的官員。用這些自己賣不出去的破爛貨,以次充好的折抵稅錢。這桂林郡王府,簡直把朝廷當成了傻子一樣在糊弄。

若是多幾個懂行的官員,朝廷這麼多年來,也不至於被薅了這麼多的羊毛。這百餘年可想而知,桂林郡王府用這些破爛貨,衝抵原本就一直都沒有上漲過的稅錢。當然,黃瓊也猜測若是真的派懂行官員去,恐怕桂林郡王府也會暗中做一些手腳,或是收買或是刺殺。

反正不能讓那些真正懂行的官員,去做市舶司。桂林郡王府,這種以次充好逃避上繳朝廷錢糧的行爲,並非是近幾年的行爲。從記錄上來看,早在理宗朝他們便已經開始施爲。不過最開始還算謹慎,一般只是衝抵一二成。而且也不是每年都衝抵,只是每隔一兩年衝抵一回。

而到了世宗朝,因爲世宗皇帝性喜奢華,厭倦了原有的皇宮。爲了修建新宮,曾經強制桂林郡王府報效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外加百餘根楠木,大量的紫檀木,還有三十萬匹絹。要知道那是一百五十萬兩銀子,而不是市面上廣爲流通的制錢。

即便是按照當時銀子與制錢比價,也幾乎等於三百萬貫制錢。也就等於說,那座金碧輝煌的新宮,幾乎是桂林郡王替世宗皇帝修建的。雖說這些錢,對桂林郡王府來說,也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但不管怎麼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更別提還一下子拿了那麼多。

也許是爲了補償桂林郡王府,不僅同意時任桂林郡王府廢嫡立庶,廢掉原有的作爲世子的嫡長子,改立當今這位桂林郡王。還對於桂林郡王府以此充好,用大量積壓貨物,折抵原本上繳的稅錢行爲,更是睜一眼閉一眼,才使得桂林郡王府這種行爲,越發猖狂起來。

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軍到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九十章 結盟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
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軍到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九十章 結盟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 安溪县| 巴塘县| 三明市| 白河县| 改则县| 交城县| 临洮县| 文化| 镇平县| 上高县| 澳门| 门源| 阜宁县| 彰化县| 黄浦区| 平和县| 如皋市| 连城县| 肇庆市| 沙洋县| 安塞县| 岚皋县| 双柏县| 南靖县| 海伦市| 广河县| 河南省| 巴彦淖尔市| 河曲县| 博湖县| 新平| 阿拉善右旗| 金昌市| 滦平县| 响水县| 原阳县| 德江县| 三原县| 孙吴县|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