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

對於這種爲了顯示帝王權威,乾綱獨斷的權柄,而專門安排的純屬禮儀性詢問。感覺到純屬多餘的黃瓊淡淡一笑,只是答了一個宣字。在黃瓊看來,所謂的尊嚴向來不是對等的,都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這與宮殿修的多高大威嚴華麗,禮儀有多繁瑣根本就是兩碼事。

你宮殿修的再高大壯麗,修的在華麗無比,沒有那個實力幾乎什麼都白扯。唐朝初年靠著赫赫軍威,前唐皇帝被周邊少數民族,稱之爲天可汗,當時可謂是萬邦來朝。可到了晚唐,回紇、沙陀人,都可以拿皇帝不當回事。甚至吐蕃人與回紇人,還輪流攻陷過長安城。

皇帝廢立都掌握在家奴手中,藩鎮動輒殺入京師劫持皇帝,將天子的尊嚴當成無物。這個所謂的譜便是擺得再大,又有什麼天威可言?沒有實力,就什麼都不是。如今大齊軍威還算鼎盛,可以壓制住這些部族。若是有一天大齊衰弱,搞不好這些部族就第一個敢窺視神州。

這個譜擺不擺,其實並無實在意義。沒有那個實力,誰又會拿你當回事??更何況,現在這幫傢伙的恭敬,又有幾個是真心實意誠服的?不過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罷了。只是這個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歷朝歷代都是這麼玩的,黃瓊覺得自己還是老實的服從爲好。

否則很容易被人指責,會墮天朝上國的威風。天朝上國嗎,哪怕國力衰退的在厲害。但只要沒有真正倒臺的那一天,架子還是要端起來的。而隨著黃瓊聲音落下,這位禮部尚書回答了一聲臣謹遵鈞旨後。走到兩儀殿外,高聲喝到傳太子鈞旨,宣吐蕃諸部族長、頭人覲見。

只是這位年以六旬的老尚書,畢竟年紀大了,這中氣明顯不足。他用盡全身力氣喊出這句話,可這聲音依舊沒有傳出多遠,根本顯現不出作爲二品大員,該有氣勢來。好在下面還安排了專門唱旨的人。這些人中氣足的很,一聲喊下來幾乎是震耳欲聾,聲音直接傳出去很遠。

隨後,從兩儀殿到承天門,一路上便採取這種聲音接力辦法,將黃瓊宣佈接見吐蕃人的消息,直接傳播到等候在承天門外那些族長、頭人耳中。聽到宮內傳出來的宣見聲,這些吐蕃僧人、族長、頭人,在幾個官員的引導之下,戰戰兢兢穿過宏偉的承天門,向著兩儀殿走去。

百年軍威下來,這些吐蕃人面對大齊鐵蹄與馬刀,曾經一再被打得心驚膽戰。再加上太極宮雖說始建於前唐。儘管歷經了幾百年風雨與戰火,依舊是高大莊嚴。這些吐蕃人除了曾經來過西京,或是曾經去過京兆進貢,其他人又那裡見過如此高大肅穆,而且富麗堂皇的建築?

中國曆代皇宮,除了無盡的奢華之外,首先講的便是莊嚴、高大、肅穆。以便突出君權神授,君王至高無上的理念。高大的承天門,本人就給人一種施壓的感覺,讓人不由自主的便心生膽怯。而在進入承天門之後,一排排奢華壯觀的宮殿,更讓這些吐蕃人顯得緊張。

尤其是作爲太極宮正殿,坐落在多層漢白玉丹陛之上,修建得高大的太極殿,更加突出那種君權至上的理念。這些吐蕃人在進入承天門之後,甚至連頭都不敢擡起來。也唯有兩位高僧,還算是沉住氣。一路跟著薄滷、依仗,以及法,在幾個官員的引導之下,走在最前面。

兩儀殿距離承天門並不遠,進了承天門、過了嘉德門、太極門,又經過太極殿左側的左延明門、朱明門、兩儀門之後,便是兩儀殿。兩儀殿在前唐是歷代皇帝,以太極宮爲正宮的時候,朔、望,以及初一、十五視朝的地方。只是作爲常朝的一個殿,規制不如太極殿大。

論起富麗堂皇以及威嚴來說,也遠不如太極殿。原本老爺子是指定太極殿,讓黃瓊作爲此次會盟的地點。但黃瓊卻認爲,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將地點定在太極殿還是有些逾越。所以幾經選擇,還是將會盟地點放在了太極宮第二大,也遠沒有太極殿敏感的兩儀殿之內。

也就是老爺子,最初給他選定的接見諸臣議事的殿。當紅白二教兩位法王,帶著一行族長、頭人、貴族,來到兩儀殿外。聽到禮部尚書稟奏諸部族長,已經到了兩儀殿外。黃瓊微微沉思了一下,說了一句語氣堅定的宣字。聽到這個字,禮部尚書轉過身高聲喊了一句宣。

而隨著他的這個宣字說出口,兩儀殿外鼓樂齊鳴。兩位法王與諸部頭人和族長,懷著一種不知道什麼滋味的心思走進了兩儀殿。在進入兩儀殿後,兩位法王只是行了佛禮。跟在他們身後的一衆吐蕃貴族、族長、頭人,卻是跪倒在地,按照大齊的規矩恭恭敬敬行了大禮。

待這些吐蕃貴族,完成三拜九叩大禮後,黃瓊淡淡一笑說了一聲免禮、賜座。殿內的兩排太監,聽到黃瓊賜座的話,連忙將早就準備好的兩排椅子搬了出來。待這些吐蕃貴族小心翼翼落座後,黃瓊才站起身來走下御階,對著一衆吐蕃貴族笑道:“諸位遠道而來,多有辛勞。”

“諸位雖說生活在雪域高原,但既然如今已經歸順我大齊朝,也同樣是我朝的子民。諸位身上,還有朝廷所賜的世襲官職。不過,雖說我們同在天子治下爲民,寡人卻還是第一次與諸位相見。既然難得與大家相見,諸位但凡可以心中有什麼便說什麼,俗話說暢所欲言嗎。”

聽到黃瓊這番話,一衆吐蕃貴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有說話。只是紛紛呈上自己攜帶的貢品,除此之外恭敬雖說異常恭敬,但卻多少有些拘束。不是他們不想說,而是有些不敢。這位大齊朝太子爺,只以幾萬軍馬便在寧夏,以雷霆個手段剿滅了黨項人的興兵作亂。

那位一貫欺壓吐蕃人,對吐蕃人大肆盤剝的李節度,父子兩個人一併被斬首。那個搜刮極狠備藩兵馬使,更是在他們這些人面前被斬首。雖說此舉是去了壓在吐蕃人,身上一座大山,更是緩解了吐蕃人心中,對朝廷官員的仇恨,但也足以見這位太子爺,其手段之雷厲風行。

一個二品大員說殺便殺了,還是父子兩個一同上刑場。讓這些吐蕃貴族心中極爲忌諱。在靈州活剮了拓跋家族一事,也早已經傳遍了隴右諸部族。這些族長、頭人,見到這位太子爺,更是心中懼意。當初黨項人造反的時候,拓跋繼遷也曾秘密派人,邀請他們一同起兵造反。

如果不是黃瓊以雷霆手段,平息了黨項人的叛亂,這些吐蕃人沒準真的與黨項人聯手造反。雖說六穀部與黨項人是世仇,而且是死敵人。可青塘的其他吐蕃部落,與黨項人卻沒有什麼恩怨。而且青塘吐蕃諸部,因爲那位李節度的橫徵暴斂,對朝廷也是極爲的不滿的。

此時族長和頭人,內心都有著小九九。六穀部的諸人倒是心思坦蕩,可脫思麻、阿柴,以及唃廝囉諸部卻是有些不安。生怕自己那些與黨項人秘密勾連的事情,被面前這位殺人都殺紅了眼的主知道。他能活剮了黨項人,滅了整個黨項拓跋一族,對自己又豈會手下留情?

前來朝拜的那些族長與頭人心思各異,都怕這一張嘴被抓住什麼破綻,所以乾脆誰也不肯先說話。而那兩位法王,在對視一眼後,卻不悅而同的看到了對方眼中,聽罷這位太子爺這番話後,眼神之中的驚喜。同時看向對方時,眼神之中的不屑,還夾扎著幾分的憎惡。

只是就在二位法王,不約而同都想要張口說話的時候,黃瓊卻是擺了擺手道:“等到今兒下午,寡人在來聽二位高僧講佛法。今兒上午,寡人還是想要聽聽這些貴族的心中想法。今兒的機會難得,錯過今兒,以後就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見面,聽聽他們的心裡話了。”

堵住了二位法王想要說話的想法後,黃瓊才擡起頭對著還在沉默的諸貴族,卻是笑了笑:“寡人也知道,你們這幾年在那位李節度手中,吃了不少的苦頭。現在那位李節度,與那他那個狗仗人勢的兒子,已經被寡人送到他們該去的地方,現在你們可以說說心裡話。”

這次黃瓊的話說罷,那些吐蕃貴族之中,總算有一個膽子大一些的站起身來,手捂著胸口躬身道:“太子大人,吾等在青海湖周邊放牧、耕種,雖說辛苦了一些,也是風餐露宿,這是吐蕃人千百年來的習慣,吾等已經習慣了。只不過,唐古拉雪山南面也有些吐蕃部族。”

“因爲牧場不如青海湖周邊水草豐美,也爲搶奪奴隸和工匠。時不時的翻越唐古拉雪山,來偷襲吾等部族。吾等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朝廷能夠不在限制的,向吾等出售軍器和盔甲,還有一些鐵器。並同意吾等各族,可以擴充吾等部族軍,吾等願意始終如一奉大齊朝爲正朔。”

說這話的是脫思麻族的一個族長,他的部族在巴顏喀拉大雪山與積石山之間遊牧,正好遏制吐蕃腹地自古以來,與中原的交通要道。是三思麻部族,遊牧在最西面的一支。雖說遊牧地區水草豐美,正是放牧牛羊的好地方。但是卻有一個問題,正好處在交通要道之上。

吐蕃腹地如果要道青海,中原,他們的部族可以說是必經之地。他的部族又很富裕,便引起了吐蕃腹地,因爲常年戰亂而一貧如洗的部族窺視。這些部族,經常翻越他唐古拉大雪山,或是巴顏喀拉雪山,前來他的牧場劫掠。或是搶劫犛牛肥羊,或是搶劫牧民回去作爲農奴。

他的部族往往一到入夏,雪化冰消雪山可以通行的季節,便要開始戒備腹地來的同族人來搶劫。吐蕃腹地部族以及貴族之間仇殺,可是遠遠比青海吐蕃諸部之間,可要兇狠的多。牧場與農奴爭奪,永遠都是存在的。所以這個族長,便是想要讓朝廷開恩,多給一些軍器。

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著血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
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著血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陇川县| 双桥区| 阳高县| 乡城县| 伊金霍洛旗| 陈巴尔虎旗| 保德县| 海晏县| 从江县| 东明县| 睢宁县| 板桥市| 拜泉县| 张家口市| 礼泉县| 沙河市| 大悟县| 双桥区| 海原县| 讷河市| 龙南县| 垦利县| 阳原县| 松潘县| 武功县| 靖州| 丰县| 阿拉善左旗| 阿城市| 德庆县| 延寿县| 双鸭山市| 怀宁县| 乌审旗| 余干县| 陕西省| 屏东县| 开化县| 天津市|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