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

杜輝和柯家兄弟在竭力維持潮州府城的守禦,陳凱則在努力的穩定人心。就在陳凱對那些保長、甲長們訓話的時候,早在杜輝啓程時就已經做好了準備的鄭成功在接到了回報後,也立刻率軍登上了行船。

陳凱所制定的計劃,原本就是與鄭成功經過了不斷推演後的結果。原本鄭成功是不同意由陳凱親自帶人潛入潮州府城的,因爲陳凱對於這支軍隊而言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出謀劃策的幕僚而已,而是一個絕對不可或缺的人物。

這是這近一年來陳凱在軍器工坊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的遠見卓識和對情報的分析能力也始終爲鄭成功所看重。但是陳凱一再堅持,再加上這南澳島上也確實沒有比陳凱更適合的人選,他也只得退而求其次,放陳凱去冒這一把險。

自陳凱出發,這幾日下來,陳凱在潮州城裡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稱得上是一個殫精竭慮,鄭成功在南澳島上也是惶惶不安,唯恐陳凱等人會被車任重識破。天見可憐,經過了幾天的等待,總算是得到了消息,而且還是一個大大的好消息,便是已經漸漸喜怒不形於色的鄭成功也不由得喜形於色。

從陳凱在那一個半月裡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生產任務開始,到後來的一系列裝備革新,鄭成功始終堅信著陳凱就是皇明列祖列宗派來助他中興大明,洗雪其父降清所帶來那份家族恥辱的天選之人。這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到了現在就更加得以印證。

“以三百兵,奪取了一座五萬人級別的大城,此誠上天憐憫華夏子民受韃虜殘虐之苦!”

潮州府城深入內陸百里,行船須得在韓江逆流而上,風向尚可,但確也不宜過多人馬,鄭成功乾脆就帶了親丁鎮、左衝鎮、右衝鎮以及中衝鎮四鎮出發,爭取以最快速度趕到潮州府城,確保那裡不至得而復失。

從南澳城外的港口到韓江入海口,不過區區二十幾裡,換算成海里,更是隻有五六海里的距離。這時代的海船,船速不過幾節而已,但是這點兒距離也不過是一個來小時的事情,甚至連一個時辰都沒過去,鄭成功的座艦就已經駛入了韓江的入海口。

韓江起源於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交界之山區,於大埔縣三河壩與梅溪合流,而後沿著地勢走向,經潮州城東徑直入海。韓江入海口爲韓江三角洲一分爲三,分別被當地人稱之爲北溪、東溪和西溪。由於北溪恰巧夾在澄海縣城和蓮下鎮南洋寨的海盜之間,鄭成功沒有選擇那裡,而是自東溪而入。

東溪左近,成規模的地方武裝只有澄海縣城裡自稱都督的土豪楊虎,由於韓江三角洲地勢平坦,可耕地面積大,人口稠密,所以此間在明末清初失控之後,便多爲周邊各路盜匪、海賊所覬覦。甚至就在去年,饒平縣黃岡堡的土寇黃海如還曾派兵進攻過這裡。

楊虎佔據此地,自身實力不弱,但是身處四戰之地,羣賊窺伺,他也不太願意去招惹明顯只是過境的鄭成功大軍,乾脆關閉城門,放任鄭成功在左近募集縴夫,溯流而上。

逆水行舟,鄭成功所部緩緩而行,到後來由於風向轉變,乾脆分出一鎮輪流下船步行。百里之遙,所幸鄭成功也是大舉北上,超過兩千戰兵的實力亦是不容周邊土寇小覷,一路上無驚無險,卻也花費了幾天的功夫才趕到潮州城下。

所幸,前期探馬回報,城池依舊在明軍的控制之中,接洽過後,鄭成功所部的艦船駛入碼頭,隨行各鎮入城,陳凱等人懸著幾天的心也總算是能夠放下來了。

“國姓。”

陳凱甫一行禮,鄭成功卻立刻上前,雙手扶起,隨後便是躬身一禮:“陳參軍爲王師不惜甘冒奇險,當受此拜。”

鄭成功如此,陳凱也只得連忙回禮。若是旁人,如杜輝,如柯家兄弟,鄭成功是斷不會如此,因爲他們本就是鄭成功的部將,是武將,披堅執銳、效死沙場是本分事,但陳凱是文官,本該坐鎮南澳島上的軍器工坊爲大軍打造武器、甲冑,如今卻冒險騙城,甚至還親自與車任重那等人物近身肉搏,如此這般,鄭成功自也是不吝敬意。

“還是回總鎮府再說吧,國姓,咱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實在沒有半分能閒下來的時間。”

誠如陳凱所言,拿下了潮州府城,鄭成功的援兵抵達,對此地實現了穩定控制,這還是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還要許多,他們的時間依舊很是緊張。

來到了總鎮府,鄭成功落座,看到的首先便是陳凱、柯宸樞和杜輝整理出來的關於府縣衙門和潮州鎮的情況說明。明細方面,暫時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只得容著鄭成功在會議之後自行查閱。

“那些官吏的處置,陳參軍做得很好。只要不是那種韃子的死忠,咱們就沒有必要難爲讀書人。願意跟著朝廷的,咱們自是歡迎,不願意的,贈送盤纏,讓其還鄉。至於回到家鄉,他們是據實闡述,還是誇誇其談,咱們也都能落下個禮賢下士的名聲來。”

讀書人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很大,這是陳凱早已知曉的,沈佺期在泉州之戰時的表現就是個例子。得到了鄭成功的誇讚,陳凱謙虛了兩句,話題便很快就轉到了軍務的上面。

“潮州城防,暫時由左衝鎮和右衝鎮負責,柯宸樞、柯宸梅回調中衝鎮,重新熟悉部隊,等待後命。”

鄭成功一語說罷,左衝鎮總鎮楊才、右衝鎮總鎮林義以及柯家兄弟盡數起身應諾。喘了口氣,鄭成功便繼續說道:“潮州城守副將杜輝,限汝三天之內,完成對潮州鎮兵的甄別。合格者留用、民憤深重者當衆責罰、老弱轉爲輔兵,另外從中衝鎮、左衝鎮以及右衝鎮各抽調一百兵員,補充你部。潮州城守協,定編一千。杜副將,這是我軍收復的第一座城池,更是第一座府城,就交給你了。”

“末將必不辱使命,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中衝鎮遲早是要調往他處征剿,杜輝是參與奪城的主要首領之一,更是親自震懾兵營,在原本的潮州鎮兵裡面很有些威懾力。潮州城守協兵員一千,與南澳鎮等同,更是其他各鎮的兩倍,但僅僅是一個副將,一方面是要照顧其他更老資格的武將的情緒,另一方面更是因爲陳凱改變了鄭成功歷史上始終堅持的漳泉戰略,轉而進攻潮州,有他在此,這裡也就暫且不需要什麼總兵官的存在了。

杜輝慷慨陳詞,衆將亦是心情激盪。從一支只有九十來人,在狂風暴雨中孤零零的漂泊的小部隊,如今不光是大軍擴編近萬,更是佔據了一座府城。進展之快,彷彿每一天都在成長。

這裡面,不乏鄭成功的領導有方,不乏衆將士的拼死而戰,更加少不了陳凱這個突然出現在潮州,突然來到南澳島的讀書人的治才和妙計。

從進入潮州府城以來,衆將看待陳凱的目光早已不同,從外來的讀書人,到很有些本事的文官,再到能夠高瞻遠矚的謀士,到了今時今日,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然變成了自家的兄弟一般,陳凱也算是真正的融入到了這個以鄭成功爲首領的全新的鄭氏集團之中!

陳凱現階段的任務,暫時還是負責潮州府城的民政庶務。現在鄭成功和這支大軍需要他和杜輝坐鎮城中,來威懾那些蠢蠢欲動的人物。而鄭成功帶來的部隊,也很快就依令而行,取代了那些接受初步改編的鎮兵控制了整個潮州府城。

兵營中的改編在第一時間得以展開,鄭成功也下令打開了潮州城的七座城門,以便城內外百姓的貨物、人員流通。

四鎮兵馬、三百騙城部隊外加上正在接受改編的那兩千潮州鎮兵,鄭成功在潮州府城的兵力已經超過了此前的車任重的兩倍之多,自是有恃無恐。查閱了公文,到了下午的時候,陳凱便領著鄭成功到廣濟門一遊,那裡是入潮後的必到之處,亦是明日鄭成功邀請城內大族、士紳們飲宴時需要提前瞭解的一些東西,只是陳凱卻並沒有把關注點放在那座橋上。

“國姓可知這韓江的由來?”

“願聞其詳。”

暮春三月,登樓眺望,韓江水漲,江面開闊,長橋臥波,煙波浩渺,筆峰如畫,行船如梭,別有一番景緻,故潮州內八景有“東樓觀潮”之勝。

陳凱凝望著遠處的江面,看著貫通兩岸的橋樑、看著江上的行船、看著那些賴此生存的百姓,繼而正色道:“韓江原名惡溪,乃是因爲此處常有鱷魚出沒傷人的緣故。到了唐時,韓文公被貶至此,撰文祭鱷,並訓練弓手捕殺,自此潮州人不復受鱷魚之害,本地人感念韓文公的恩德,便將此江更名爲韓江,以爲紀念。”

潮州人感恩,對於韓愈推崇備至,光是府城一地,便有多處用以紀念韓愈的建築,甚至就連南宋時纔開始興建的廣濟橋,本地人也一向是將韓愈的侄子韓湘子與其聯繫在一起,固執的稱其爲湘子橋。

陳凱言有所指,其中隱喻,鄭成功焉能聽不出來。順著陳凱的視線,鄭成功眺望著遠處的江面,隨即亦是鄭重其事的說道:“那咱們就繼承昌黎先生的遺志,爲這潮州百姓誅滅那些霍亂地方的羣鱷!”

第二十六章 影響第三章 四府巡撫(下)(二合一大章)第四十三章 明日之血(下)第一章 漣漪(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寒梅(上)第一章 求生路(上)第五十七章 藏頭露尾(二)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四十八章 早春時節(三)第五十一章 追魂(四)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見(四)第四十四章 求變(五)第八十七章 鐵壁(中)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第十章 放狂言(上)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狂飆(四)第三十章 永曆七年的夏(上)第二十二章 撕扯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九章 效馬骨(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串聯(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秋風(一)第五十六章 奪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霧盡花開(二)第二十四章 禮尚往來(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遠方(一)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二百三十章 陰謀(下)(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4/4)第四章 山賊(下)第二十四章 禮尚往來(中)第四十三章 力從地起(十三)第六十七章 初見(中)第五十二章 漸變(七)第十七章 順治十四年(四)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六十六章 螳螂與黃雀(二)第四章 山賊(下)第八十七章 落子無悔(二)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五十三章 圖窮匕見(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現狀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二章 永曆十一年(一)第四十四章 所爲者何第七十三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完)第五十五章 爆發(上)第一百零三章 再見(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進宮(上)第四十二章 求變(三)第七十四章 築基(六)第五十七章 祭奠第十七章 壓榨(三)第十章 永曆十一年(九)第三十九章 各方(完)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八十二章 對攻(下)第四十二章 路客與刀客(三)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第六十章 叮囑第三章 山賊(上)第五十一章 擠壓(七)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行者(下)第四十章 無恥之尤(五)第七十七章 烈火烹油(下)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十章 遠來之人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九十四章 種子(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返舊地(下)第八十九章 舊事(一)第五十八章 藏頭露尾(三)第二百零九章 文官守城法(五)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三)第八十二章 顯形第八十九章 落子無悔(四)第六十七章 螳螂與黃雀(三)第三十二章 永曆七年的夏(下)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一百章 桂林之戰(上)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七十二章 築基(四)第二十章 打蛇七寸第九十七章 高估(四)第五十六章 藏頭露尾(一)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狂飆(三)第三十四章 聯結(中)第七十七章 遲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風(三)第六章 從保寧到衡陽第六十六章 相見(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進宮(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見面禮(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試水(四)
第二十六章 影響第三章 四府巡撫(下)(二合一大章)第四十三章 明日之血(下)第一章 漣漪(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寒梅(上)第一章 求生路(上)第五十七章 藏頭露尾(二)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四十八章 早春時節(三)第五十一章 追魂(四)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見(四)第四十四章 求變(五)第八十七章 鐵壁(中)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第十章 放狂言(上)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狂飆(四)第三十章 永曆七年的夏(上)第二十二章 撕扯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九章 效馬骨(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串聯(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秋風(一)第五十六章 奪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霧盡花開(二)第二十四章 禮尚往來(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遠方(一)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二百三十章 陰謀(下)(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4/4)第四章 山賊(下)第二十四章 禮尚往來(中)第四十三章 力從地起(十三)第六十七章 初見(中)第五十二章 漸變(七)第十七章 順治十四年(四)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六十六章 螳螂與黃雀(二)第四章 山賊(下)第八十七章 落子無悔(二)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五十三章 圖窮匕見(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現狀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二章 永曆十一年(一)第四十四章 所爲者何第七十三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完)第五十五章 爆發(上)第一百零三章 再見(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進宮(上)第四十二章 求變(三)第七十四章 築基(六)第五十七章 祭奠第十七章 壓榨(三)第十章 永曆十一年(九)第三十九章 各方(完)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八十二章 對攻(下)第四十二章 路客與刀客(三)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第六十章 叮囑第三章 山賊(上)第五十一章 擠壓(七)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行者(下)第四十章 無恥之尤(五)第七十七章 烈火烹油(下)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十章 遠來之人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九十四章 種子(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返舊地(下)第八十九章 舊事(一)第五十八章 藏頭露尾(三)第二百零九章 文官守城法(五)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三)第八十二章 顯形第八十九章 落子無悔(四)第六十七章 螳螂與黃雀(三)第三十二章 永曆七年的夏(下)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一百章 桂林之戰(上)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七十二章 築基(四)第二十章 打蛇七寸第九十七章 高估(四)第五十六章 藏頭露尾(一)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狂飆(三)第三十四章 聯結(中)第七十七章 遲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風(三)第六章 從保寧到衡陽第六十六章 相見(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進宮(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見面禮(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試水(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香河县| 甘孜县| 石屏县| 渭南市| 长武县| 鱼台县| 土默特左旗| 岱山县| 莫力| 甘肃省| 余干县| 牙克石市| 张家口市| 大渡口区| 忻州市| 名山县| 柞水县| 久治县| 石楼县| 封丘县| 汉阴县| 阿克苏市| 文登市| 酉阳| 隆化县| 永安市| 海口市| 五指山市| 洪湖市| 泗水县| 铁岭县| 海伦市| 阿拉尔市| 岳西县| 嵊泗县| 泗阳县| 五台县| 白水县| 平乐县|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