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七章 螳螂與黃雀(三)

黃應(yīng)傑的部隊和郝尚久一般,都是源於李成棟的那支曾經(jīng)席捲廣東的大軍。郝尚久的部隊在程鄉(xiāng)擊敗了張進,趁勢奪取縣城,黃應(yīng)傑的部隊當也不會遜色到什麼地步。更何況,除了黃應(yīng)傑,如果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的話,東莞的張道澄,乃至是廣州的藩兵也不會就這麼看著。到時候,最多也就是割肉,總好過徹底被明軍吞了。

蘇利盤算得清楚,但是他也知道,比起黃應(yīng)傑,真正有機會在明軍對他展開正式圍攻前抵達的只有陳斌——陳斌的部隊雖少,但是主將武勇,冠絕潮州,將爲軍膽,部下也都是當年鄭成功練出來的,反倒是一支強援。

陳凱突然在這個時候回來了,蘇利的憂心忡忡,在明軍的不斷抵近中越加深重了起來。他並非沒有想過撤回碣石衛(wèi),但是一旦惠來爲明軍所得,他即便是死守碣石衛(wèi)也未必能夠堅持到援軍抵達。尤其是在於,海上是明軍的天下,援兵只能沿陸路趕來,路上只會耽誤更多的時間。等援兵抵達的時候,弄不好連給他收屍的機會都沒有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明軍的旗號越來越多,中衝鎮(zhèn)、前衝鎮(zhèn)、後衝鎮(zhèn)、護衛(wèi)後鎮(zhèn)、護衛(wèi)右鎮(zhèn)、南澳鎮(zhèn)、援剿後鎮(zhèn)、鐵騎鎮(zhèn)、潮惠分守道標營、粵東總制標營,林林總總,怎麼看都是近萬大軍的規(guī)模。這顯然是蘇利無法獨自抗衡的,所幸的是,陳斌在接到了求援後,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便盡起潮陽清軍來援,總算是趕在了明軍合圍前,與他完成了會合。

“蘇兄,如何?”

“情況很不好,很不好。”

這些天,蘇利並非沒有出兵與明軍接觸,但是明軍的戰(zhàn)鬥力確實比他的這些土寇要強,幾次交鋒,規(guī)模大致相同的,皆是以他的敗北而告終,而他集中了優(yōu)勢兵力的那次,明軍根本不和他打,憑著騎兵數(shù)量的優(yōu)勢且戰(zhàn)且退,端是一個牛皮糖似的。

清軍被明軍的優(yōu)勢騎兵牽著鼻子走,說起來都讓人覺得可笑。但問題在於,蘇利本就只是個土寇,並非是清廷派遣的經(jīng)制之軍,即便是戰(zhàn)馬分配上,理所當然的也不會照顧到他。

除了那兩支標營以外,明軍的每個鎮(zhèn)都有少量的騎兵,這些加一起本就比他要多得多。而那支鐵騎鎮(zhèn),則更是清一色騎兵的騎兵部隊,戰(zhàn)馬在三個方向來回援應(yīng),論機動能力,哪怕是從城內(nèi)向外突襲,這兩條腿也比不過四條腿的。更要命的是,明軍的騎兵數(shù)量存在著壓倒性的優(yōu)勢,出了城門,他們便立刻就變得兩眼一抹黑,軍情被屏蔽在城頭的視線所及,他就更是萬萬不敢輕易出擊了。

“那黃總兵那邊呢?”

“陳兄弟放心,黃總兵我是見過的,是個識大體的,不會坐視不理。咱們只要撐住了,撐到援兵抵達,就是大功一件!”

打氣,是必須的。所幸這份說辭似乎對陳斌來說還算是能夠接受的,或者說,黃應(yīng)傑本就是他們手上最後的那根救命稻草,即便是擔憂,也不得不逼著他們相信黃應(yīng)傑一定會趕來援助。

陳斌抵達的第二天,明軍完成了針對惠來縣的合圍。圍三缺一,放出了向西的通路,擺明了就是不想逼得清軍魚死網(wǎng)破,給他們留下一條退回碣石衛(wèi)的路徑,到了路上再用騎兵來慢慢的磨死他們。

隨後,蘇利還在急急忙忙的加固城防,陰謀的始作俑者陳凱的旗號也很快就出現(xiàn)在了明軍的序列之中,由潮惠分守道標營和粵東總制標營護衛(wèi),位於大軍之中。

“陳兄弟,你以前與那陳凱關(guān)係如何?”

看到了陳凱的旗號,蘇利不由得產(chǎn)生了些許聯(lián)想,旋即問及,陳斌先是一愣,隨即苦笑道:“我倒是幫他說過話,但也是因爲施瑯那廝欺人太甚。甚至說句不該說的,如果沒有那個施瑯的話,小弟也未必會那麼急切的歸附朝廷。”

陳斌與施瑯有矛盾,這事情蘇利多少有所耳聞,聽到這份答案,他沒有作出迴應(yīng),但是那份神色的異樣,卻還是讓陳斌感受到了懷疑的成分。

“小弟是個直脾氣,得罪人是少不了的。說句不中聽的,蘇兄若是疑心小弟,那小弟這就出城,另立寨子,與蘇兄呈掎角之勢守此城池……”

“絕無此意,愚兄絕無此意。”

蘇利知道,陳斌確實是個直腸子,想什麼說什麼。這樣的人,他實在見識多了,心裡面的想法是很難藏得住的。此間陳斌頗有些怒容呈現(xiàn),蘇利反倒是不再疑心,安撫了一番,便繼續(xù)組織防務(wù),等待著援軍抵達的那一日。

事態(tài)的發(fā)展沒有出乎蘇利的預(yù)料,黃應(yīng)傑接到了求援,連忙派出信使,快馬加鞭的趕來,向他通報了援軍啓程的消息。

………………

惠州總兵黃應(yīng)傑在永曆朝受封奉化伯,待到尚可喜甫一殺入廣州府地界,遠在惠州府的黃應(yīng)傑和潮惠道李士璉、惠州知府林宗京便忙不迭的降了清軍,更是殺了明廷一票的宗室來向清廷獻媚。

惠州府的府治位於整個府的西南部,瀕臨廣州。從惠來縣到惠州府城,算下距離的話可以說是橫跨西東。蘇利的信使是他的小舅子,知道是生死攸關(guān),快馬加鞭,路上更是毫不講理的將佔用驛馬,幾乎是換馬不換人,完全是按照八百里加急的模樣趕去向黃應(yīng)傑求援的。

黃應(yīng)傑看過了求援書信,也沒有任何遲疑,連忙抽調(diào)部隊,並且派人返回惠來縣告知蘇利。與此同時,他更是向尚可喜修書一封,代爲轉(zhuǎn)達了蘇利遭到明軍進攻的情報。只是對於蘇利口中的海寇數(shù)萬,匪首陳凱掛帥這兩項,卻略有些質(zhì)疑,便不再去多解釋些什麼。

廣州接到消息,尚可喜也沒有太過在意。黃應(yīng)傑的質(zhì)疑,在看過了那份求援文書之後,也同樣在尚可喜的腦海中萌生。

誇大其詞,還把那個陳凱搬出來,藉此來洗脫罪責(zé),尚可喜十八歲從軍,這樣的手段早就見怪不怪了。更何況,現(xiàn)在兩藩的藩兵不是在廣州城裡休整,就是在粵西圍剿那些小規(guī)模的明軍,也實在騰不出手來,乾脆便讓黃應(yīng)傑自行其是。

廣州到惠州,軍令傳達,早已準備妥當?shù)狞S應(yīng)傑便誓師出征。就像是蘇利預(yù)測的那般,由於明軍在海上的強大實力,他是斷不敢浮海赴援的,只得走陸路。一路向東,翻越蓮花山脈,再經(jīng)海豐縣、碣石衛(wèi)進抵惠來縣。全程四百多裡地,算算時日,永曆六年的除夕夜到來前應(yīng)該還是能夠趕到的。

“大帥,若那蘇利的求援裡水分比預(yù)想的要少,若真是那匪首陳凱集結(jié)重兵圍剿蘇利,我軍貿(mào)然深入,是不是……”

親信部將提出了質(zhì)疑,黃應(yīng)傑卻只是笑了笑,隨後在馬上招了招手,讓那部將湊了過來,他才低聲言道:“誰告訴你老子是去救蘇利那廝的?”

此言既出,部將當即便是一愣,憑著多年在軍中積累下來的豐富經(jīng)驗,他旋即便想明白了黃應(yīng)傑在接到這份求援後的一應(yīng)舉動。

“高,大帥,真是高明啊!”

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四十六章 擠壓(二)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霧盡花開(五)第六十章 逐龍鎮(zhèn)虎(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蝴蝶(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家與國(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梅(下)第十三章 新官上任(中)第七十一章 螳螂與黃雀(完)第六十三章 內(nèi)憂外患(三)第四十四章 力從地起(完)第十六章 佈局第四十四章 求變(五)第三十五章 力從地起(五)第一百零四章 季孫之憂(七)第九十九章 反擊(上)第三十七章 無恥之尤(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絕第五十八章 合流(上)第二十二章 微瀾(中)第一百一十章 鷗汀寨(上)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一百零三章 季孫之憂(六)第七十一章 築基(三)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十七章 楸枰三局(三)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七十章 築基(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跋扈(中)第十章 永曆十一年(九)第一章 求生路(上)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第七十三章 築基(五)第四十章 求變(一)第三十二章 魔鬼(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惡化(中)第八十五章 破軍(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串聯(lián)(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掙扎(四)第九十七章 高估(四)第一百五十章 定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步爲營第八十四章 堅城(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試水(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遠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二十八章 加速(八)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三十八章 一場戲(五)第十六章 佈局(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試水(一)第六十三章 得失(上)第三十九章 無恥之尤(四)第四十六章 早春時節(jié)(一)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第六十六章 初見(上)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七章 永曆十一年(六)第一百零四章 再見(三)第五十章 漸變(五)第五十三章 蓄力(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進宮(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織霧(五)第五十八章 藏頭露尾(三)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五十六章 奪城第五章 腳步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一百一十章 織霧(四)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戰(zhàn)(下)第七章 永曆十一年(六)第三十四章 聯(lián)結(jié)(中)第三十七章 一場戲(四)第一百零九章 織霧(三)第十七章 順治十四年(四)第九章 效馬骨(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織霧(七)第六十五章 相見(中)第八十八章 落子無悔(三)第四十章 路客與刀客(一)寫在卷尾的話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餉第一百一十八章 物是人非(上)第五十一章 追魂(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六十八章 初見(下)第十六章 壓榨(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八章 當局者與旁觀者(下)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寫在卷尾的話第八十一章 對攻(上)第六十四章 得失(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意(二)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一百零五章 建設(shè)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
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四十六章 擠壓(二)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霧盡花開(五)第六十章 逐龍鎮(zhèn)虎(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蝴蝶(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家與國(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梅(下)第十三章 新官上任(中)第七十一章 螳螂與黃雀(完)第六十三章 內(nèi)憂外患(三)第四十四章 力從地起(完)第十六章 佈局第四十四章 求變(五)第三十五章 力從地起(五)第一百零四章 季孫之憂(七)第九十九章 反擊(上)第三十七章 無恥之尤(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絕第五十八章 合流(上)第二十二章 微瀾(中)第一百一十章 鷗汀寨(上)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一百零三章 季孫之憂(六)第七十一章 築基(三)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十七章 楸枰三局(三)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七十章 築基(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跋扈(中)第十章 永曆十一年(九)第一章 求生路(上)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第七十三章 築基(五)第四十章 求變(一)第三十二章 魔鬼(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惡化(中)第八十五章 破軍(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串聯(lián)(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掙扎(四)第九十七章 高估(四)第一百五十章 定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步爲營第八十四章 堅城(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試水(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遠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二十八章 加速(八)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三十八章 一場戲(五)第十六章 佈局(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試水(一)第六十三章 得失(上)第三十九章 無恥之尤(四)第四十六章 早春時節(jié)(一)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第六十六章 初見(上)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七章 永曆十一年(六)第一百零四章 再見(三)第五十章 漸變(五)第五十三章 蓄力(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進宮(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織霧(五)第五十八章 藏頭露尾(三)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五十六章 奪城第五章 腳步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一百一十章 織霧(四)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戰(zhàn)(下)第七章 永曆十一年(六)第三十四章 聯(lián)結(jié)(中)第三十七章 一場戲(四)第一百零九章 織霧(三)第十七章 順治十四年(四)第九章 效馬骨(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織霧(七)第六十五章 相見(中)第八十八章 落子無悔(三)第四十章 路客與刀客(一)寫在卷尾的話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餉第一百一十八章 物是人非(上)第五十一章 追魂(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六十八章 初見(下)第十六章 壓榨(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八章 當局者與旁觀者(下)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寫在卷尾的話第八十一章 對攻(上)第六十四章 得失(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意(二)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一百零五章 建設(shè)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川市| 宜兰县| 宜宾市| 乐至县| 南召县| 固安县| 吉首市| 江孜县| 宝丰县| 彩票| 随州市| 顺义区| 宜丰县| 德钦县| SHOW| 乐清市| 济源市| 邻水| 祁连县| 武清区| 阳原县| 阿荣旗| 洛浦县| 绵阳市| 辉县市| 永年县| 巩留县| 定西市| 绥江县| 绿春县| 贵港市| 义乌市| 酉阳| 盈江县| 宾阳县| 高邮市| 河东区| 安溪县| 凌海市| 吉林市|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