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

人要有目標,不然和鹹魚有什麼區(qū)別?

王玄策就是那一隻非常努力的鹹魚,如今總算是翻了身。

要能力,他絕對有能力。

歷史上能夠一人滅一國,這就是能力。

不然那麼多人的使者團,爲何最後是他成功了,是他出名了?

所以啊,努力又有能力的王玄策,正在給所有人詳細解釋,什麼叫做槓桿原理。

給我一個槓桿,我可以舉起一座銅鼎。

這是當初國師在結束課程之際,給他們說的一句話,看起來隨意和誇大,卻又有一些暗示。

王玄策悟了。

也就有了今天這一場將會聞名天下的舉動。

“不錯,這就是槓桿原理,就像是稱一樣,一個秤砣可以稱量很多大小不一的物品。

這個道理其實就是槓桿原理,秤砣永遠不變,物品在變,同樣的,秤砣距離稱心的距離改變,越是重的物品,秤砣距離稱心也就越遠。

王玄策早已經做好了測量,這個桿子的長短,也經過了挑選,太長了,桿子太細,最後槓桿會折斷。

太短了,王玄策要施加很大的力,也不能舉起這座銅鼎。所以他要不斷尋找最好的一個點。”

下面,王玄策已經換了一個人來舉起銅鼎,而他在詳細解釋。

“銅鼎很重,我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重,但是最起碼,它很重,那我就需要一個很長很長的槓桿。

我最開始也的確找了很長的樹幹,卻發(fā)現(xiàn)太長的樹幹其實也有重量,我使勁力氣也拉不動。

只好尋找一個輕一些還非常堅硬的槓桿,也就是上好的木材,然後縮短樹木,尋找最好的距離。

最終,我找到了,就在這個點,我從後面拉動槓桿,就可以拉動銅鼎。”

王玄策明白,在大唐時代週刊上面發(fā)表自己的文賦,事關乎國家大事,關乎民生,關乎江山社稷,只要是寫的好,寫的能夠讓大家認同,必然能夠出名。

但是如今寫稿子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每五天的事情,都有很多學士在想辦法寫文賦。

很多卻沒有被採用,一版大唐時代週刊上面,頂多會用到一個到兩個文賦。

其他的版面用的都是各地的事情,比如幷州刺史、大都督柴紹,如何把幷州治理的井井有條。

又比如,江南之地的水患,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而水患來臨,江南之地的官兵們,是如何積極救災,朝廷又是如何賑災,寫的清清楚楚。

百姓們一聽,就明白朝廷做了多少事情。

這纔是大唐時代週刊最爲主要的作用,至於文賦,揚名是肯定的,卻不能名垂青史,卻不能上達天聽。

王玄策需要名,他不過是一個寒門弟子,雖然姓王,卻不是出自於五姓之家的王家。

這樣一來,他想要揚名立萬,那就只有依靠自己了。

那些個百姓聽到這個知識,本來是國師在玉山書院教導的內容的時候,心中那是敬佩不已。

也只有大唐國師、仙人弟子,才能夠想到這樣的道理吧。

“如若以後我們在搬移非常重的物品,比如巨石,就可以利用這個槓桿原理,省去不少的時間和人力。

當然,這個槓桿原理,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國師之言,本意便是,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最後終將會實現(xiàn)於我們生活之中,要爲大唐百姓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簡便的方式。

更要讓我們明白,在我們見到的,聽到的一些事物之中,都蘊含著一些大道理。

就好比聖人和童子辯日……。”

王玄策看了看華聯(lián)商城,最後把這個問題給拋出來了。

其實很早之前,國師就已經提到過這個話題,連聖人都未曾明白的問題。

李二陛下聽完,先是稱讚了一下王玄策,然後對江楓問道:“國師,此問可有解答?”

江楓看了看李承乾。

李承乾立馬出面,說道:“啓稟父皇,此問國師曾經便說過。”

李二陛下還有大臣們都是意外,看了看一直老神在在,一副高人模樣的國師江楓,又看看了李承乾。

只聽到後者說:“所爲的日出、日落、日近時和日遠時,其實是一個時間和角度過程。”

李承乾早就知道了腳下的大陸可能是圓的,而不是先人所言的天圓地方。

“什麼!”

“我們在一個圓球上面?”

“這……。”

“這實在是……!”

有人想要說妖言惑衆(zhòng),可是話到嘴邊,卻不敢說了。

而長孫無忌等人,則是深深地看著一眼江楓,卻發(fā)現(xiàn)對方對他們微微一笑。

這一笑,卻高深莫測。

他到底想要做什麼?

長孫無忌在心中思索著,江楓直接把這個道理說出來,意欲何爲?

魏徵、房玄齡、李百藥、李靖、李績、孫伏伽、戴胄、褚遂良、李道宗等等,都不敢相信,這種道理出自於國師。

李二陛下忍著心中的震撼聽完了李承乾的話,最後看向了國師江楓。

“國師,如你所言,大陸乃圓球,那,有多大?”李二陛下問道。

江楓回答道:“很大,北邊有著一片冰海,南端也有,而西邊則有萬萬裡。東過一片汪洋大海,可以見到一個非常廣袤的大陸,這個大陸比之大唐現(xiàn)在的疆土差不多。

而球的另一面,還有兩個比之大唐還要大的大陸,如此成爲了我們生存的大陸。”

震撼,震撼到了不敢相信的地步。

原來,我們腳下的土地這麼大!

江楓直接對身邊的護衛(wèi)說了一聲,然後對李二陛下說:“陛下,臣的書房有一個地球儀,乃是很早之前所作。

然則,那時候大唐還未曾讓周邊的番邦徹底臣服,時機並不成熟,如今,該是時候拿出來了。”

李二陛下點點頭,深呼吸一口氣,說道:“如若果真這麼大,倒也讓人更加期待了。”

自從打敗了吐蕃和高麗之後,李二陛下看了看自己開疆擴土的版圖,有一種天下捨我其誰的雄心壯志。

然而後來,卻又好像賢者時間到了,一切都索然無味了。

大唐沒有了強大的敵人,他也就失去了讓大唐更加強大的雄心,如今的大唐已經繁華起來。

只要是保證國祚能夠安穩(wěn)傳承,他也算是千古一帝了。

然而現(xiàn)在,國師江楓告訴他,腳下的土地很大,比大唐現(xiàn)在的疆土還要大的地方,還有四處,心中瞬間又有了目標。

不到一會兒,國師府的護衛(wèi)氣喘吁吁地上了樓。

雙手手捧著一個藍色的球體,“陛下,國師,神器拿來了。”

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八十八章 演戲?加我一個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三百七十四章 鑾駕請君、公主爲聘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三百一十二章 慧眼如炬第九十七章 一人滅一國的人才第三百三十章 一道斜陽鋪水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只有一人可救大唐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兩百零三章 佛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四百零二章 突厥兵敗碎葉城第四十七章 大唐時代週刊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五十四章 大唐是禮儀之邦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zhàn)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yǎng)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異第兩百一十七章 毒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海島餘生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煙,十面埋伏第一百六十二章 熄滅的戰(zhàn)火第五十六章 魂兮,歸來第五百三十章 嶽鵬舉受召見上仙第八十一章 鏡子有了,望遠鏡肯定要有第兩百一十二章 教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六百五十四章 盧象升、大明的帥才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三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君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唐戰(zhàn)神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yè)的發(fā)展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zhàn)場殺敵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六十八章 我要自行車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兩百三十八章 因果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六百一十章 崇禎帝、我今天要吃肉第五百一十九章 趙官家問仙解惑第兩百二十七章 君明臣賢第三十四章 各家燈火爲愁眠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上仙諫言獻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郎,你怎麼看?第五百五十五章 完顏帥力勸北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四百章 張大安一勸皇太子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改祖制、走老路會被反超的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擊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兩百六十五章 蒸汽時代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六百二十八章 多爾袞、我看你起高樓第兩百章 合作第兩百四十二章 身世第四百五十九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三百五十七章 自嘆不如狄仁傑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爲天人李治第二十一章 守得雲開日月明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三百一十八章 抓賊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九十四章 江楓的懷柔手段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趙官家要做好帝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六百三十九章 顧炎武、我要成爲國師的知己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五百九十七章 萬歲爺、晉商投敵賣國啦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
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八十八章 演戲?加我一個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三百七十四章 鑾駕請君、公主爲聘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三百一十二章 慧眼如炬第九十七章 一人滅一國的人才第三百三十章 一道斜陽鋪水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只有一人可救大唐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兩百零三章 佛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四百零二章 突厥兵敗碎葉城第四十七章 大唐時代週刊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五十四章 大唐是禮儀之邦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zhàn)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yǎng)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異第兩百一十七章 毒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海島餘生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煙,十面埋伏第一百六十二章 熄滅的戰(zhàn)火第五十六章 魂兮,歸來第五百三十章 嶽鵬舉受召見上仙第八十一章 鏡子有了,望遠鏡肯定要有第兩百一十二章 教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六百五十四章 盧象升、大明的帥才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三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君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唐戰(zhàn)神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yè)的發(fā)展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zhàn)場殺敵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六十八章 我要自行車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兩百三十八章 因果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六百一十章 崇禎帝、我今天要吃肉第五百一十九章 趙官家問仙解惑第兩百二十七章 君明臣賢第三十四章 各家燈火爲愁眠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上仙諫言獻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郎,你怎麼看?第五百五十五章 完顏帥力勸北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四百章 張大安一勸皇太子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改祖制、走老路會被反超的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擊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兩百六十五章 蒸汽時代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六百二十八章 多爾袞、我看你起高樓第兩百章 合作第兩百四十二章 身世第四百五十九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三百五十七章 自嘆不如狄仁傑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爲天人李治第二十一章 守得雲開日月明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三百一十八章 抓賊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九十四章 江楓的懷柔手段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趙官家要做好帝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六百三十九章 顧炎武、我要成爲國師的知己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五百九十七章 萬歲爺、晉商投敵賣國啦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清远市| 沈阳市| 青河县| 孝感市| 诸城市| 汾西县| 剑阁县| 文安县| 屏边| 西安市| 贵南县| 竹山县| 遵化市| 剑河县| 时尚| 临清市| 曲水县| 皮山县| 闽侯县| 衡阳市| 清丰县| 平和县| 依安县| 宜君县| 林州市| 文化| 莆田市| 成武县| 通化市| 普兰店市| 土默特左旗| 晋城| 休宁县| 南开区| 芜湖县| 安乡县| 衡水市| 尚义县| 塔河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