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

八月,中秋。

隨著節日的到來,一份名爲大唐時代週刊的報紙,橫空出世,先是在長安引起軒然大波,而後迅速將影響力,向著大唐剛剛規劃的十道,迅速蔓延。

每一個州都設立了讀報刊的高臺,每天巳時開始讀,持續五天時間。

七天之後,會出第二版。

比如,大唐的神物已經在什麼地方開始種植,又收穫了多少。

比如,六大家修建的大橋,已經修建到了第幾座。

又比如,北方的突厥產生了何等內亂。

還有一些奇聞趣事。

其中也有著一些,講述了大唐邊疆那些鎮守於邊關的將士們的疾苦。

這大唐時代週刊,除了送往各州一份之外。

剩下的自然都賣出去了,崔家、元家等世家大族,都必須**一份。

當然,在江楓出面之下,他們都是心甘情願地答應了。

一份也不過才幾個錢,對於世家來說,並不是很貴,就算是十年、二十年,他們也買得起。

收了世家的好處,自然也要給世家一點兒好處,溫水煮青蛙,不能讓世家覺得這是在壓迫和剝削。

所以大唐時代週刊上面,也會允許這些世家之人呈辭,每一次,通過一篇。

僅僅是三版大唐時代週刊,就讓世家之人明白了這個新型事物的強大作用。

本來他們修建大橋的時候,都是悶聲修建,以免讓別人知道,他們是因爲偷了神物而被國師和陛下懲罰了。

結果,大唐時代週刊報道了之後。

很多人都去觀望世家修建的大橋,還要求,這些個世家,也要把路給修了。

然後也不知道在誰的帶頭之下,那些百姓就聯名上報,各州便有了個萬民請願。

面對如此場景,世家也只好出資修路。

那些個閒暇,或者是沒有田地的閒人,也就找到了活兒幹,有了生存之本。

“好一個大唐時代週刊!”

聰明的人,自然明白這個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它會讓大唐百姓慢慢地接受這個王朝,或者是慢慢地認可。

就像是如今他們這些人,認可自己漢人之身份一樣,最後也會認可自己唐人的身份。

關鍵是,這些人已經開始聽到,在民間,關於大唐的政策,關於大唐的皇帝,關於大唐的國師的說辭。

談及皇帝和國師,沒有人不尊崇,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沒有人不尊敬。

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唐時代週刊帶來的。

大唐的百姓知道大唐朝廷在做什麼,知道神物已經種植道了什麼程度。

也知道大唐皇帝做了什麼。

更加知道,明天將會越來越好。

爲此有弘文館的學士,開始寫詩讚美,最後還有幾篇寫得好的,登上了大唐時代週刊。

一下子,那些文人志士,都以自己的文賦能夠登上大唐時代週刊而爲榮。

至於主管大唐時代週刊的弘文館,如今已經是每天都可以見到不少的讀書人,拿著稿子在排隊。

因爲弘文館登報他們的文賦的時候,不僅僅可以讓他們收穫名聲,還可以得到一筆錢財。

讀書人雖然從來不談錢,不喜歡這種庸俗。

但是用國師的話來說,自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文賦,便是自己的心血。

朝廷對讀書人非常重視,錢財,只是陛下的獎賞罷了。

有了名,還有了錢。

何樂而不爲?

李二陛下拿著大唐時代週刊,津津有味地看著。

除了第一版,是他親自審覈之外,後來都是交給了弘文館的長孫無忌、孔穎達、杜如晦等人。

“人才啊!”

李二陛下看到有一版寫的乃是大唐大勢的分析,說的也是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一看名字。

“馬周?”

是一個新人。

“去,查一下這位馬周乃何人,現在何地。”

“喏!”

李二陛下也發現,有時候,也可以在這個大唐時代週刊上面,發現一些人才。

看了馬周的文賦,李二陛下是心曠神怡,大爲高興,今天,又發現了一個大才。

拿著這份大唐時代週刊,就去了國師府。

他想要知道,這個人,將來會走到那一步,也好讓他對此人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從而安排他的職位。

“馬周?”

江楓回憶了一下,便說道:“此人可爲相。”

這位也是一個歷史名人了。

以寒門的身份,最後做到了大唐宰相的位置,關鍵是終其一生,名聲都非常不錯,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朕也覺得,此人之言語頗爲不凡,見識也非常高,竟然知道大唐在這五年,必然能夠穩定北方。

還指出了一些弊政,朕都沒有想到的,此人卻看出來了。”

李二陛下根據這一片文章,也覺得馬周能夠成爲尚書,算是一個大才。

而國師說可以爲相,那就說明此人的能力還不止這一點。

“鸞鳳凌雲,必資羽翼。股肱之寄,誠在忠良。馬周的能力和房相公還有杜相公不相上下,此人還是忠良之臣,可以大用。”

以前,李二陛下也想過,既然江楓熟知歷史,那就直接舉薦那些人才。

然而,江楓卻擔心,自己讓這些人提前進入朝堂,會發生一些變化。

所以爲了降低這些變化。

也是擔心,這些人提前進入朝堂,少了一些經歷,會不會少了一些閱歷。

再加上,直接讓他們進入朝堂,也就亂了科舉之制度。

“秋科在即,不知道此人會有何表現了。”李二陛下聽到江楓的話,對馬周更加感興趣了。

如今大唐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他已經感覺出來了,大唐實在是缺少人才。

特別是有能力,還能夠辦好事情,還能夠忠良的人。

……

貞觀元年十月,大唐再開科舉。

這一次的要求就非常簡單了,爲了能夠爲國選才,所以不管年歲如何,不管出身如何。

只要是男的,都可以參加科考。

每一個州,都會設置考場,到時候會挑選前五十進入長安,參加貢試。

這一次,大唐還制定出來三甲排名。

第一名爲狀元。

第二名爲榜眼。

第三名爲探花。

然後又有一甲二甲三甲。

一共一百個名額。

規則也被大唐時代週刊報道出去,並且還會對科舉跟蹤報道。

一下子,科舉考事,成爲了大唐元年最爲熱門的話題。

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小姐,可願和小生共推牌九第四百一十二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九十三章 漁翁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久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六百零七章 徐光啓、大明時期的科學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大明、已經快要沒救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上仙又使填鴨計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金的戰略後撤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靈氣復甦了嗎?第六百二十章 大國丈、你的事情被告發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五章 美酒雖好,不可貪杯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自嘆不如狄仁傑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煙,十面埋伏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五百九十章 崇禎啊,你御駕親征吧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國師,有趣的靈魂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兩百零八章 青梅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三十二章 被拋棄的皇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勤勞的蜜蜂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問政第兩百二十八章 阻礙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讓人束手無策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兩百九十五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兩百二十七章 君明臣賢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只想討一個公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一百六十四章 貞觀十年的大災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九晚五第八十七章 成也魏徵,敗也魏徵第四十六章 仙人帶著太子和公主飛天了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大郎的一天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五百零一章 開元盛世(女皇篇完結)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國師、我的進度條還差一步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兩百四十一章 魔障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三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君子第六百零四章 孫承宗、國師讓你當御史大夫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橫推一切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三百二十六章 開局撿到武則天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擋我的路,我殺誰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二十九章 拜仙臺上金光閃閃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唐富商鄭風熾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五百零三章 一百零八天將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六百三十章 李自成、我的大都在哪裡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爾袞、一次失敗罷了第兩百六十六章 陣痛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的敵人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
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小姐,可願和小生共推牌九第四百一十二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九十三章 漁翁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久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六百零七章 徐光啓、大明時期的科學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大明、已經快要沒救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上仙又使填鴨計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金的戰略後撤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靈氣復甦了嗎?第六百二十章 大國丈、你的事情被告發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五章 美酒雖好,不可貪杯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自嘆不如狄仁傑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煙,十面埋伏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五百九十章 崇禎啊,你御駕親征吧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國師,有趣的靈魂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兩百零八章 青梅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三十二章 被拋棄的皇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勤勞的蜜蜂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問政第兩百二十八章 阻礙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讓人束手無策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兩百九十五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兩百二十七章 君明臣賢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只想討一個公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一百六十四章 貞觀十年的大災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九晚五第八十七章 成也魏徵,敗也魏徵第四十六章 仙人帶著太子和公主飛天了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大郎的一天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五百零一章 開元盛世(女皇篇完結)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國師、我的進度條還差一步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兩百四十一章 魔障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三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君子第六百零四章 孫承宗、國師讓你當御史大夫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橫推一切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三百二十六章 開局撿到武則天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擋我的路,我殺誰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二十九章 拜仙臺上金光閃閃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唐富商鄭風熾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五百零三章 一百零八天將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六百三十章 李自成、我的大都在哪裡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爾袞、一次失敗罷了第兩百六十六章 陣痛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的敵人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河间市| 平安县| 囊谦县| 石景山区| 大竹县| 柳林县| 西平县| 汶上县| 三都| 莲花县| 绥江县| 辉南县| 郴州市| 沙坪坝区| 丹东市| 南陵县| 安庆市| 铁岭市| 荆州市| 丘北县| 蒲城县| 建平县| 大城县| 虹口区| 新乡县| 莱芜市| 白玉县| 达日县| 彭水| 麦盖提县| 绥滨县| 通河县| 遵义县| 建阳市| 河西区| 永平县| 巫山县| 孙吴县| 小金县|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