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四章 孫承宗、國師讓你當御史大夫

當崇禎皇帝說出了恢復(fù)御史臺制度,並且加強之後。

韓癀等人的神色,那當真是有一些複雜了。

難道,國師是站在東林黨的嗎?

一時間。

韓癀這位東林黨的代表人物,突然想到了自己的那些私交甚好的東林好友。

而孫承宗和範景文卻又覺得這個方法似乎並不太妥。

錦衣衛(wèi)和東廠一個是太祖定下來的監(jiān)察百官、直家侍衛(wèi)、巡查緝捕職責。

另一個乃是明成祖建立的東輯事廠,作用和錦衣衛(wèi)是一樣的。

這兩個機構(gòu)的建立,在大明朝可是掀起了腥風血雨。

如今說廢就廢了。

卻又有一些讓人捨不得。

說白了,有一些人其實有一些默守陳規(guī),不敢接受新鮮的事物。

總是擔心新鮮的事物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萬歲爺。”範景文站出來了。

剛剛在朝會之上,此人便大出風頭,算得上是坐實了禮部侍郎這個位置。

一個敢於朝會直諫的大臣,自然是深得帝心的人。

當年的周延儒、溫體仁和王永光便是如此,他們能夠明白萬歲爺?shù)男乃肌?

每一次的建言,萬歲爺都會採納。

這就說明了他們在萬歲爺心中的地位,也說明了他們在朝堂之上的地位。

崇禎皇帝對範景文道:“你可是有什麼想法?”

範景文躬身道:“御史臺制度自漢朝時期一直到蒙元,列朝歷代都在沿用,的確算得上是一個監(jiān)察百官、肅正朝綱的制度。

然則,這錦衣衛(wèi)乃是太祖建立,突然廢去,恐怕會被天下人看作是有違祖制。

而且,如今錦衣衛(wèi)、東廠兩個官職,擁有著萬餘之衆(zhòng),直接廢除錦衣衛(wèi)和東廠,這些人又該何去何從?”

崇禎皇帝是越發(fā)覺得範景文的確是一個有大才的人了。

考慮的問題和國師所言的那些問題,基本上都是一樣,能夠看到問題的關(guān)鍵。

孫承宗這個時候也上前,躬身道:“萬歲爺,這祖制不可廢。一旦沒了錦衣衛(wèi)和東廠,僅僅是以御史臺來監(jiān)察百官,一旦御史臺監(jiān)察不力,地方上的官員一樣貪墨,又該如何?”

孫承宗的擔憂也是當初江楓所講述的一部分。

以現(xiàn)在大明官員的行事作風。

肯定會出現(xiàn)官官相護的情況。

還會出現(xiàn)地方上的御史臺很難有什麼作爲,被當?shù)氐墓賳T把控的死死的。

還可能遭遇地方上的豪族以及富商等僱傭死士直接刺殺了。

這種事情肯定是會發(fā)生的。

但是不能因爲這些事情的可能性就直接不實行監(jiān)察百官的機制,而任由百官以權(quán)謀私。

崇禎皇帝直接說道:“錦衣衛(wèi)如今的情況,朕也已然清楚,多少人只是掛一個職位,享受著俸祿卻不做事情?

周延儒都知道把自己的哥哥送進錦衣衛(wèi),朕不相信其他人不知道?

如今的錦衣衛(wèi),當真還能監(jiān)察百官嗎?

如今的東廠,還是以前的那個東廠嗎?

朕要是重新啓用了東廠,爾等會願意嗎?”

崇禎皇帝的一番反問,頓時讓整個御書房都安靜下來。

“朕明白,恢復(fù)御史臺、廢除錦衣衛(wèi)和東廠,乃是違反了祖制。

然而如今大明就要亡國了,難道就算是亡國,也不能稍微改變一下祖制,讓大明國祚繼續(xù)堅持下去?”

衆(zhòng)臣連忙躬身道:“萬歲爺言重了!”

“不是朕言重了,而是事實就是如此。孫卿,你當初可是去過遼東,也委任到了地方,你來說說,遼東現(xiàn)在是什麼局勢,地方上又是什麼局勢。”

孫承宗連忙回道:“回稟萬歲爺,遼東之地如今已經(jīng)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皇太極被國師殺死,韃子陷入了內(nèi)亂,袁將軍和滿桂將軍趁虛而入,捷報連連。”

崇禎皇帝瞪著眼睛看著孫承宗。

此人又接著說道:“然大明行省之地卻已經(jīng)是各地自治的態(tài)勢,這朝廷的旨意只能傳到行省,而未能傳到地方。”

此言一出,韓癀等人卻明顯有一些不相信。

王洽問道:“既然如此,那爲何每一年的賦稅和餉銀卻能如實繳納?”

孫承宗看著王洽等人,緩緩地說道:“自然是因爲這些地方上的官員超出了朝廷設(shè)置的數(shù)目,每一次繳納的餉銀和賦稅也都是層層扣留。

到了朝廷的國庫之時,差不多剛剛好。”

王洽臉色一變,頓時不說話了。

韓癀作爲內(nèi)閣首輔更是不想見到這般樣子,那他這個內(nèi)閣首輔還算得上是大明天下的內(nèi)閣首輔嗎?

那這個紫禁城的朝廷還算的上是大明天下的朝廷嗎?

看了看崇禎皇帝。

只見萬歲爺?shù)纳裆膊缓每矗D時也明白了。

“朕非亡國之君,爾等也非亡國之臣,然而地方上的那些貪、官、污、吏卻是亡國之賊!

錦衣衛(wèi)和東廠沒有必要存在了。

國師也曾說過,自從閹黨之後,東廠始終是一根刺,讓爾等不好過,也讓朕不好過。

錦衣衛(wèi)也已經(jīng)成爲了那些個以權(quán)謀私的大臣的掛職之位,完全沒有了監(jiān)察百官的能力。

既然如此,那就讓這些人都去邊關(guān)戍守吧。

大明現(xiàn)在的國庫養(yǎng)不了這麼多的庸人!”

韓癀只好施禮說道:“萬歲爺,廢除錦衣衛(wèi)和東廠,恢復(fù)御史臺之制度,此事應(yīng)當從長計議。”

崇禎皇帝說道:“自然是從長計議,但是這東輯事廠先廢除吧,然後重建御史臺。

孫卿,國師舉薦你爲御史臺大夫重建御史臺。”

衆(zhòng)人都看向了孫承宗。

一旦御史臺重建,必然會形成一個位高權(quán)重的御史臺,畢竟東廠和錦衣衛(wèi)都被廢了。

至於從以前的御史臺改制之後的都察院,已經(jīng)變成了文官閒職。

雖然有一些言官,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些言官已經(jīng)不屬於都察院了。

而孫承宗一旦重建了御史臺,那就是想要彈劾誰,就能夠彈劾誰。

以現(xiàn)在京師之地的官員,還有地方上的官員作風來看。

這一次的御史臺,那必然是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了。

孫承宗也沒有想到這種事情會直接交給了他,並且他從吏部尚書上升到了御史臺大夫。

官升一級不假。

但是這肩上的重擔卻更多了。

御史臺啊!

以現(xiàn)在大明朝野的局勢來看,他這個御史臺也不太好建立起來吧?

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四百九十八章 失意的帝王和信息的交流第四百九十四章 安內(nèi)纔可攘外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歲爺、你可以養(yǎng)匪自重第兩百零七章 夾道相迎第兩百七十二章 不堪一擊的海盜第六百五十八章 退韃奴、大明中興指日可待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xiàn)世,坐而論道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quán)術(shù)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兩百六十章 司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株終於待到了兔第二十四章 離開荒島、搬走神物第兩百零七章 夾道相迎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兩百六十七章 迷惘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yù)判了你的預(yù)判第五百九十三章 萬歲爺、愛上了抄家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兩百一十七章 毒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zhàn),各自的應(yīng)對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開荒島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八十四章 鄭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業(yè)第六百零三章 衆(zhòng)愛卿、廢了錦衣衛(wèi)和東廠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百一十一章 韓世忠要一戰(zhàn)成名第四百四十一章 歸途中的箭羽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才女的陷阱第九十五章 盲目加上自信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胎兩寶,國師爹地別想逃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zhàn)爭第四百四十一章 歸途中的箭羽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兩百三十八章 因果第六十四章 溫馨一片的國師府第五十四章 大唐是禮儀之邦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一百零四章 告別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三百八十四章 少東家可會詩歌文賦?第五百四十二章 包青天再度聞名第八十六章 戲精的基因是會遺傳的第一百章 陰謀還是詭計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嶽鵬舉大殺四方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兩百八十四章 過招第四百五十九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六百四十二章 迎親宴、蹭吃蹭喝的大學士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一百一十七章 凱旋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之死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宗羲,我總覺得你在挖坑第六百五十章 黃宗羲、我的腦袋要爆了第十一章 帶著皇帝吃火鍋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國師、我以仙藥換錢財第三十二章 被拋棄的皇子第三百零一章 後浪來襲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甘心的薛紹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三百零一章 後浪來襲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五百五十三章 江上仙再言未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兩百八十八章 無間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五百七十章 盛世中魑魅魍魎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人看盛世不爽第三百九十三章 少東家,你吃虧了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四百八十六章 力的作用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cè)擊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論成敗、最強與最強的對決第六百六十章 大國師,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第六十五章 李二陛下的姜尚第兩百五十九章 識人第六十一章 壞人必須受到懲罰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時機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五十七章 捷報傳來
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四百九十八章 失意的帝王和信息的交流第四百九十四章 安內(nèi)纔可攘外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歲爺、你可以養(yǎng)匪自重第兩百零七章 夾道相迎第兩百七十二章 不堪一擊的海盜第六百五十八章 退韃奴、大明中興指日可待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xiàn)世,坐而論道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quán)術(shù)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兩百六十章 司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株終於待到了兔第二十四章 離開荒島、搬走神物第兩百零七章 夾道相迎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兩百六十七章 迷惘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yù)判了你的預(yù)判第五百九十三章 萬歲爺、愛上了抄家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兩百一十七章 毒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zhàn),各自的應(yīng)對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開荒島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八十四章 鄭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業(yè)第六百零三章 衆(zhòng)愛卿、廢了錦衣衛(wèi)和東廠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百一十一章 韓世忠要一戰(zhàn)成名第四百四十一章 歸途中的箭羽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才女的陷阱第九十五章 盲目加上自信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胎兩寶,國師爹地別想逃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zhàn)爭第四百四十一章 歸途中的箭羽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兩百三十八章 因果第六十四章 溫馨一片的國師府第五十四章 大唐是禮儀之邦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一百零四章 告別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三百八十四章 少東家可會詩歌文賦?第五百四十二章 包青天再度聞名第八十六章 戲精的基因是會遺傳的第一百章 陰謀還是詭計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嶽鵬舉大殺四方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兩百八十四章 過招第四百五十九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六百四十二章 迎親宴、蹭吃蹭喝的大學士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一百一十七章 凱旋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之死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宗羲,我總覺得你在挖坑第六百五十章 黃宗羲、我的腦袋要爆了第十一章 帶著皇帝吃火鍋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國師、我以仙藥換錢財第三十二章 被拋棄的皇子第三百零一章 後浪來襲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甘心的薛紹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三百零一章 後浪來襲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五百五十三章 江上仙再言未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兩百八十八章 無間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五百七十章 盛世中魑魅魍魎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人看盛世不爽第三百九十三章 少東家,你吃虧了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四百八十六章 力的作用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cè)擊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論成敗、最強與最強的對決第六百六十章 大國師,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第六十五章 李二陛下的姜尚第兩百五十九章 識人第六十一章 壞人必須受到懲罰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時機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五十七章 捷報傳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舒兰市| 万荣县| 汶川县| 安平县| 漳州市| 平阴县| 灵璧县| 衢州市| 长乐市| 博乐市| 城步| 留坝县| 徐水县| 屏边| 饶平县| 屏边| 进贤县| 琼中| 含山县| 永宁县| 柘荣县| 永兴县| 丰台区| 曲阜市| 永丰县| 尼玛县| 葫芦岛市| 南郑县| 江永县| 晋江市| 玛多县| 日土县| 会泽县| 武定县| 德州市| 灌云县| 丰镇市| 观塘区| 津市市| 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