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

江楓從大明時代週刊上面看到了兩個熟人。

之所以說是熟人。

是因爲在很久很久之前,江楓在歷史書上面見到過他們。

也從一些歷史學家的口中,聽到過他們。

作爲明末清初時期最有名也是最負盛名的兩個思、想家,文、學家等等大家。

一個便是顧炎武,另外一人叫做黃宗羲。

顧炎武自是不必說。

黃宗羲可謂是當真一代大家,他提出了“天下爲主,君爲客”的思想。

並且還提出了“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的想法。

可以說,這位的名聲和顧炎武不相上下。

只是可惜,如此好的思想,卻並沒有被採納。

他們想要建立的那種理想國,也並沒有實現,反倒是眼看著大清主張中原之地。

再好的想法,在那個時代,完全就是一種空談。

而現在,這兩位因爲大明時代週刊的影響,已經開始覺醒了自己的思想。

顧炎武和黃宗羲兩人給大明時代週刊投稿,且都被採納了。

一個寫的是亳州御史臺陳良謨整治亳州郡丞的事情,描寫了過程,然後便是自己的想法。

對於這種想法,大明時代週刊的範景文並沒有裁剪,原原本本地刊登了上來。

江楓覺得顧炎武對於整治貪、官、污、吏的看法,就顯得非常文青。

不過也可以理解。

畢竟現在的顧炎武也才二十歲左右,看起來非常年少,帶著一種文青,那也無可厚非。

說什麼天下無、奸,談什麼當官不爲財也不爲權,只爲忠君報國、爲大明天下云云。

聽起來的確可靠,卻沒有接地氣,忘記了人心。

真正的清官太少了。

如果當官不爲財也不爲權,只爲忠君報國和大明天下,那這樣的人要麼是愚忠,讀書讀傻了。

要麼就是真正的正人之君子。

然而在大明這樣的環境之下,誰能夠談得上是正人君子?

顧炎武和黃宗羲要是正人君子的話,他們會想著在大明時代週刊上面發表著自己的言論嗎?

夏侯淳不畏強權,死在了韃奴的手中,也只能算是英勇無畏而不是正人君子。

因爲正人君子首先是正、其次是人,然後是君子。

至於黃宗羲,報道的乃是李自成這些叛軍的問題,朝廷的大軍把李自成像是攆一條狗一樣,從陝西追到了河南,又從河南追到了山西,然後轉而去了襄陽,從江浙之地到了桂州。

看起來,好像是李自成跑得快。

其實明白人都可能看出來,這是朝廷並沒有下大力氣剿匪。

倘若盧象升真的率大軍圍追堵截,把李自成困死在徐州,也不是沒有那個可能。

然而大明的官兵是怎麼做的?

只是跟在了李自成的後面追著,真正的廝殺,也是在徐州一戰以及揚州一戰。

除此之外,大明的二曹大軍和李自成就是那種你在前面隨便霍霍,我在後面收尾就行了。

李自成不想走的時候,二曹的大軍纔會下狠手。

在大明時代週刊出現之後,也對李自成這些叛軍進行了報道,今天攻佔了那座城,明天那座都城又被二曹拿下。

一般的百姓覺得朝廷還是做了事兒的。

可是黃宗羲看得出來,朝廷似乎是有意而爲之。

所以他寫了一篇報道,在寫完李自成在雲南之地的現狀之後,就加了自己對於叛軍的理解。

大明爲何會出現如此多的叛軍,還是八大王。

其根本原因,一個是陝西之地的連年大旱,這算得上是天災,是人不可抵抗的。

第二個原因便是人,陝西之地連年大旱,如何朝廷賑災及時,並且能夠公正,保障每一個人的生存,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而之所以出現了。

就是因爲陝西之地當初的官府的那些官員無作爲,他們不僅無作爲,還把賑災的錢財以及糧食都佔爲己有。

這便是人爲因素。

除此之外,也是因爲在叛軍之中,有人有了野心,在野心地驅使之下,這些個八大王就直接愚弄百姓,揭竿而起。

如果大明能夠早一些提出大明時代週刊,早一些廢了東廠和錦衣衛,早一些建立御史臺,早一些清除那些個貪、官、污、吏,也就不會出現陝西之亂,不會出現李自成這些叛軍了。

黃宗羲的分析以及看法,其實也非常高,卻也正是因爲太高了,沒有考慮全面。

貪墨之事,是不可能完全杜絕。

就像是顧炎武一樣,覺得只要是監管得力,大明就不會出現貪墨之事。

可是如何能夠做到監管得力?

他們兩人也沒有給出答案。

或許,他們正在找。

江楓覺得這兩個人進入大明時代週刊,倒是很可以。

崇禎皇帝帶著一份大明時代週刊來了國師府,見到江楓剛剛看完,便徑直坐了下來。

“國師可曾看完了這一版的大明時代週刊?”崇禎皇帝問道。

江楓回道:“看了,你想要說的是顧炎武和黃宗羲吧?”

崇禎皇帝現在對有才之人那是非常地渴望。

己巳之戰因爲江楓的出現而產生了改變,皇太極被炸死了,韃子直接撤兵了。

而大明似乎也在慢慢地變好,朝堂之上的幾個溜鬚拍馬的大臣也被清除了。

崇禎皇帝還沒有完全養成他那種多疑的性格,也沒有成爲一個誰都不相信,還想著讓別人背鍋,並且還非常小氣。

有著江楓在,崇禎皇帝開始慢慢地相信孫承宗、袁崇煥、滿桂、秦良玉、孫傳庭、洪承疇等大臣。

也不在讓這些個大臣去背黑鍋,該如何,那邊如何。

更不會小氣。

因爲曹化淳和鄭芝龍每一次獻上來的錢財,再加上沒了錦衣衛和東廠,也裁剪了驛站等內耗。

國庫也開始充盈起來。

他也能夠吃上一口肉了。

一個不一樣的環境,的確可以改變一個人。

崇禎皇帝便是如此。

“是啊,此二人是賢才啊,他們發表的意見感覺對治理大明有著很大的幫助。

我想要破格提拔他們,不知道國師意下如何?”

第三百二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兩百章 合作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三百四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兩百九十五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治東巡,武后失勢第六百五十四章 盧象升、大明的帥才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五百零二章 升級了的忽悠第十一章 帶著皇帝吃火鍋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官家求仁求德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五十八章 落後與強大第五章 美酒雖好,不可貪杯第五百一十四章 黃天蕩之戰(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歲爺、你可以養匪自重第十六章 宋文弱、明壯烈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瞞身份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異第三百七十四章 鑾駕請君、公主爲聘第六百一十三章 平衡術、誰也別想做大做強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五百二十八章 趙家二聖被罰誦道經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郎是仙人弟子乎第十四章 自救之法,長安來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兩百三十六章 淨衣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三百九十六章 我就是說說而已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兩百六十八章 老夫老妻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四十五章 對世家徐徐圖之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謠言止於謠言第兩百一十三章 宮亂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將軍生死未明,李績死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大明、已經快要沒救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見仙各逞心機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江上仙教導有方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五百八十五章 崇禎啊,你那朝堂全是奸臣第兩百六十五章 蒸汽時代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兩百五十一章 新領程第三十章 大唐律法,國師府苑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五百八十九章 哈哈哈,這就是朕的好臣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發的戰爭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國師,朕痛心疾首啊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與某同坐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危受命第兩百五十三章 日照之地第五百二十八章 趙家二聖被罰誦道經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一百零三章 不需要的人第八十三章 學府火鍋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萬國來朝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一百四十九章 死戰不退第五百一十三章 黃天蕩之戰(中)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崇儼之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金的戰略後撤第二十三章 小郎君之才,可爲相第三百九十七章 小姐,可願和小生共推牌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各自謀劃落子,李二增兵第五章 美酒雖好,不可貪杯第一百一十七章 凱旋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宋朝欣欣向榮第一百二十二章 茲本的萌芽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唐富商鄭風熾第兩百二十四章 是誰?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兩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
第三百二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兩百章 合作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三百四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兩百九十五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治東巡,武后失勢第六百五十四章 盧象升、大明的帥才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五百零二章 升級了的忽悠第十一章 帶著皇帝吃火鍋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官家求仁求德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五十八章 落後與強大第五章 美酒雖好,不可貪杯第五百一十四章 黃天蕩之戰(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歲爺、你可以養匪自重第十六章 宋文弱、明壯烈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瞞身份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異第三百七十四章 鑾駕請君、公主爲聘第六百一十三章 平衡術、誰也別想做大做強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五百二十八章 趙家二聖被罰誦道經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郎是仙人弟子乎第十四章 自救之法,長安來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兩百三十六章 淨衣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三百九十六章 我就是說說而已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兩百六十八章 老夫老妻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四十五章 對世家徐徐圖之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謠言止於謠言第兩百一十三章 宮亂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將軍生死未明,李績死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大明、已經快要沒救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見仙各逞心機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江上仙教導有方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五百八十五章 崇禎啊,你那朝堂全是奸臣第兩百六十五章 蒸汽時代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兩百五十一章 新領程第三十章 大唐律法,國師府苑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五百八十九章 哈哈哈,這就是朕的好臣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發的戰爭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國師,朕痛心疾首啊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與某同坐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危受命第兩百五十三章 日照之地第五百二十八章 趙家二聖被罰誦道經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一百零三章 不需要的人第八十三章 學府火鍋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萬國來朝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一百四十九章 死戰不退第五百一十三章 黃天蕩之戰(中)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崇儼之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金的戰略後撤第二十三章 小郎君之才,可爲相第三百九十七章 小姐,可願和小生共推牌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各自謀劃落子,李二增兵第五章 美酒雖好,不可貪杯第一百一十七章 凱旋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宋朝欣欣向榮第一百二十二章 茲本的萌芽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唐富商鄭風熾第兩百二十四章 是誰?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兩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石屏县| 珲春市| 新丰县| 琼中| 西华县| 澜沧| 九龙坡区| 乐平市| 石门县| 通榆县| 临夏县| 海南省| 临猗县| 平乡县| 买车| 柘荣县| 黄浦区| 盐亭县| 宁蒗| 太仓市| 西和县| 张家港市| 文山县| 静乐县| 沙坪坝区| 汾阳市| 晋江市| 武强县| 莆田市| 云南省| 洛隆县| 疏勒县| 万源市| 尼木县| 噶尔县| 开远市| 图们市| 大姚县| 海宁市|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