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

能夠擁有江楓這般遠見的目光的人,並不多。

在大唐人看來,戰爭必然是帶著死亡。

沒有人願意得到自己親人在戰場上死亡的消息,更不願意見到死亡。

除非不得不戰的時候。

把關於對外戰爭的爭論用大唐時代週刊報道出來,讓大唐百姓都參與進來。

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輿論讓步,更是前所未有的聖明之舉。

因爲道理不辯不明。

在這個時候,朝廷的確可以直接下令開戰。

然而大唐的百姓就需要被動接受大唐對外的戰爭,被動接受自己的親人在戰場上死亡的消息,被動接受著一切。

當這種被動接受的時間長了,總會有爆發的一天。

魯大師說,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百姓並不都是那種愚民,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心中還會沒有怨言。

大唐百姓現在對於大唐這個朝廷已經有了很大的信心,也有了很大的尊敬,更有了擁護之心。

百姓們也知道,朝廷本就沒有讓他們私底下爭論的責任。

縱觀歷史,也只有大唐李二陛下開啓了這一個國策,讓天下百姓都可論政。

朝堂之上,還是有一些大臣在據理力爭。

李世民坐在上面,也沒有辦法,他其實已經漸漸地站在了國師江楓那邊。

有生之年,日不落帝國。

這是多麼偉大的功績,絕對能夠名垂青史萬萬年!

然而大唐將會面對整個西方之國,最大的敵人便是大食,至於那些無主之地,對於強大的大唐人來說,並不是有多難。

眼看著雙方已經要打起來了。

李二陛下這纔看向了國師江楓,對方既然是主戰派,怎麼也要拿出一些說法來。

“國師,你以爲如何?”

隨著李世民的發問,百官們也都看向了坐在那裡的國師江楓。

對於他們而言,這個朝堂之上。

國師的話已經猶如一道聖旨了,和坐在首位的陛下一樣。

一旦做出來的決策,便不是他們這些大臣可以更改的。

江楓站起來,施禮道:“陛下,這關於是戰是和,大唐時代週刊早已經發表。

臣以爲,可以收集各地民聲,做一次調查,看一看民間對於這個事情的看法。

是戰是和,支持開戰者幾何,支持友好交流者幾何,或許可以給我等一個直觀看法。”

其他大臣不解,這需要多大的工程呀?

真要去一個一個問,然後記錄下來,還要收集不成?

李二陛下也不解,問道:“那此事又該如何去做?”

“陛下,國子監、弘文館、學宮的學士遍佈各地,可以讓學宮的學士組織,一組記錄支持開戰者,一組記錄友好者,由國子監、弘文館學士,以及御史臺的官員監督。

不需要多久,政令發到各地,也不過七天,收集這些記錄也不過兩天,等我等看到這個的時候,應該是半月之後。

與其這樣爭論不休,不如看看百姓的想法。”

這一點,倒是符合了李世民的君爲舟,民爲水的想法。

其他大臣也覺得可行。

這並不是說,他們以後商討國策的時候,就要都去看百姓的想法。

只是這一次,乃是大唐要不要對外開戰的國策。

乃是重中之重,一旦開啓,便是不死不休的場面,誰也不敢說,自己就能夠完全保證,大唐不會因此而被拖累。

主站的一些有武將,也有文臣,主和的文臣,也有武將,這才讓朝堂之上一時間難解難分。

隨著國師的建言,李二陛下直接下了政令。

便隨著大唐時代週刊一起,發往了各地,連邊關的將士們都有一份。

八百里加急,又是累死了一些戰馬。

不過對於現在擁有著河套草原之地的大唐來說,這些戰馬的損耗,他們也完全能夠承擔。

要知道現在的大唐大軍,騎兵乃是以往的五倍不止。

這也是第一次百姓參與到國策中來。

一時間,整個大唐都熱鬧起來了。

百姓們紛紛聚集在了衙門前,開始上報自己的想法,是戰是和,一字卻重千斤。

不少急切的百姓,在早早就站在衙門前。

“你說,我是支持開戰,還是支持友好?”

“你是支持開戰,還是支持友好?”

“我跟你說,一定要開戰,因爲聽說,大食那邊的物資很豐富,西邊有著非常肥沃的土地。

到時候,我們就有了更多的糧食!”

“呵,要那麼多糧食幹啥?你現在又不是吃不飽!”

“你是傻啊,我這不是爲了我孫子著想嘛,老朽那田地,現在的確能養活一家子,但是我那七八個孫子長大了,又該如何?”

“是喲!”

一下子許多人都覺得,這開戰是有必要的。

大唐必須要開疆拓土。

因爲他們養活了不少娃,到時候,這些娃總要吃的吧。

大唐的疆土的確有些不夠用了。

其實,現在的大唐連一億人口都沒有,以他們的速度,就算是再過三四代,那也是足夠了。

然而人心總是不足的。

誰都想要讓自己良田百畝,就算是荒著,這心理也舒坦啊。

而且,還有不少的商人是支持開戰的。

所以只要是給錢了,一些百姓自然願意拿著錢,去喊上一句願意開戰。

憑白掙了五六錢,可以買點好穿的好吃的了。

半月之後。

這一場全民參與的調查,總算是完成了。

一時間,百姓的議論之聲更大,好像人人都參與時政,人人都帶著一些自豪一樣。

如此盛世,讓那些經歷了兩朝的老人,讓那些熟讀史書的大儒,也不禁感嘆。

繁花似錦如貞觀,盛世長安夜未央。

大家無不對如今的大唐,豎起大母不知,無不對外說著自己乃是大唐人。

等到這百姓的心聲擺在了朝堂之上的時候,說服力也明顯開始傾斜起來。

李二陛下也沒有想到,從來都是反對戰爭的百姓,這一次竟然會有如此大的心聲。

兩相對比,他這位大唐帝王好像都有一些自嘆不如,感覺自己是不是老了。

不僅僅是李二陛下沒有想到,就算是那些大臣也都是,他們沒有懷疑這裡面弄虛作假。

因爲己方監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們派出去的人,也回話,百姓們似乎非常支持開戰。

特別是邊關的將士們。

似乎支持聲更大。

李世民從影衛那裡也得到了很多關於這一次百姓參與國策的反饋,不得不說,國師江楓治國很有一套。

自己還一直想著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明君和聖君,對方一個小小的手段,就讓他自然而然成爲了千古第一明君。

如此手段,也只有這位仙人弟子可以做到了。

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四百六十三章 百官請天后重回朝堂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六百五十四章 盧象升、大明的帥才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之死第十七章 攤牌吧,他就是仙人弟子第兩百章 合作第五百七十九章 江上仙再建盛世第二十九章 拜仙臺上金光閃閃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唐名將的良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煉丹嗎?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鳳附身第二十四章 離開荒島、搬走神物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第三百一十二章 慧眼如炬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四百一十二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株終於待到了兔第兩百零七章 夾道相迎第兩百六十四章 江燁的人緣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將星隕落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勤勞的蜜蜂第一百六十七章 挽救長孫皇后第七十六章 國策的圓滿完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唐富商鄭風熾第五百六十五章 江上仙教導有方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一十二章 準備戰鬥第三百五十七章 自嘆不如狄仁傑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座豐碑,百萬民心第兩百七十七章 羅斯柴爾德遊記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四百七十六章 拯救長安首富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五百六十一章 弘文館訓斥宰執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胎兩寶,國師爹地別想逃第六十一章 壞人必須受到懲罰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三百一十六章 英才輩出第四百九十九章 填鴨式的促發展第一百三十七章 謀萬世的國師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火起、大明的南北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最適合的那個人第五百零五章 乘坐神獸,離開仙島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王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八十四章 鄭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業第三百一十章 黑龍翔天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唐第一美男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五百八十一章 江上仙白日飛昇第兩百六十四章 江燁的人緣第一百一十一章 火牛陣的翻版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缺三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五百一十四章 黃天蕩之戰(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禎帝,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一百四十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三十三章 才女的陷阱第四百七十八章 揚州李敬業第六百零一章 大人啊,時代變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萬歲爺、愛上了抄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狄仁傑的遠見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后唯一的溫柔
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四百六十三章 百官請天后重回朝堂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六百五十四章 盧象升、大明的帥才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之死第十七章 攤牌吧,他就是仙人弟子第兩百章 合作第五百七十九章 江上仙再建盛世第二十九章 拜仙臺上金光閃閃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唐名將的良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煉丹嗎?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鳳附身第二十四章 離開荒島、搬走神物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第三百一十二章 慧眼如炬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四百一十二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株終於待到了兔第兩百零七章 夾道相迎第兩百六十四章 江燁的人緣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將星隕落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勤勞的蜜蜂第一百六十七章 挽救長孫皇后第七十六章 國策的圓滿完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唐富商鄭風熾第五百六十五章 江上仙教導有方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一十二章 準備戰鬥第三百五十七章 自嘆不如狄仁傑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座豐碑,百萬民心第兩百七十七章 羅斯柴爾德遊記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四百七十六章 拯救長安首富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五百六十一章 弘文館訓斥宰執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胎兩寶,國師爹地別想逃第六十一章 壞人必須受到懲罰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三百一十六章 英才輩出第四百九十九章 填鴨式的促發展第一百三十七章 謀萬世的國師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火起、大明的南北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最適合的那個人第五百零五章 乘坐神獸,離開仙島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王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八十四章 鄭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業第三百一十章 黑龍翔天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唐第一美男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五百八十一章 江上仙白日飛昇第兩百六十四章 江燁的人緣第一百一十一章 火牛陣的翻版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缺三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五百一十四章 黃天蕩之戰(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禎帝,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一百四十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三十三章 才女的陷阱第四百七十八章 揚州李敬業第六百零一章 大人啊,時代變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萬歲爺、愛上了抄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狄仁傑的遠見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后唯一的溫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祁阳县| 安徽省| 绵阳市| 香港| 化德县| 酉阳| 渭南市| 云梦县| 兴安盟| 济阳县| 沈阳市| 绥阳县| 林甸县| 三门峡市| 汉沽区| 浦东新区| 曲水县| 永登县| 济源市| 龙川县| 临潭县| 保定市| 临沂市| 城口县| 宣威市| 城市| 黑河市| 彰化县| 通榆县| 鹤山市| 凤冈县| 龙山县| 常山县| 四平市| 永春县| 苗栗市| 林周县| 洮南市| 陕西省|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