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六十三章 百官請天后重回朝堂

“娘娘,韋氏禍亂朝綱,已經引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滿。”在武后禪房之地,一位身穿黑色勁衣的女子躬身說道。

武后點點頭。

“可還有其他消息?”

女子繼續稟報道:“檢校右衛將軍裴行儉乞骸骨,陛下已經答應了,裴公現在每日都會去城外垂釣。

刑部尚書狄仁傑因爲武三思一案,被人彈劾,以至於流放寧州刺史。”

武后再一次點頭。

朝堂之上的很多信息,她不僅僅從這位得力助手肖清芳的口中得知。

也從上官婉兒的口中得到了證實。

雖然她想要以退爲進,好實現自己的偉大目標。

但是這個退,那也是有退的策略。

不可能自己的身邊不留下一些貼己的人,不可能不留下暗手,以至於失去了眼睛。

玉山的道觀外,便是天子禁軍。

爲首者,乃是追隨先帝而去的上柱國薛仁貴之子薛丁山。

除此之外,自然還有早已經暗中培養的勢力肖清芳,以及明面上的勢力上官婉兒。

有著兩個消息渠道的來源,也不至於自己會被欺騙了。

等到肖清芳走了之後。

武后揹著手,站在院落中,看著遠處山地上,綠油油的一片。

那些都是高產的農物。

如今隨著高產農物的高產,不少地方的刺史、州縣大員等,都拿到了種子。

明年大唐就可以迎來一個大豐收。

“人之初,性本善……。”

玉山書院上的學子,又開始讀書起來。

“道可道,非常道……。”

腦海中又浮現了當時玉山書院那四聖坐而論道的盛況,自己雄心萬丈之時。

“娘娘,天熱了。”

太陽出來了,天氣也就變得更加炎熱了。

上官婉兒走上前,走到武后的身邊,輕聲提醒道。

她明白武后乃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對於那個位置更是勢在必得。

李顯做的越過,武后的心中也就會越發輕鬆。

果不其然。

弘道二年。

李顯在皇宮大擺宴席,並且也學著武后安排不少學子,誇讚他的文治武功。

也就是罷免了一些貪官,並且整頓了一下朝野。

到現在。

機會沒有人敢出來反抗他的聖諭。

喝到了興起之後。

更是說著大逆不道的話,讓大唐的天下分給韋氏一半。

也就是說。

他也想要弄出一個二聖臨朝出來。

想要學習先帝,想要和以前一樣,想要享受至高無上或者是隨心所欲的那種權柄。

這一下子。

那可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韋氏自然感動不已。

然後開始了推辭,似乎並想要這一半的天下,裝作很是謙遜,知道自己乃是皇后,不得干政。

可是,韋氏越是這樣,李顯也就越想要提拔韋氏成爲天后娘娘。

他父皇都能做,爲何他就不能做?

有了韋氏在一旁指導。

他才能更好地做好這大唐的帝王。

本來支持李顯的中書令裴炎卻是第一個站出來,對李顯諫言的人。

此人以前構陷裴行儉。

此刻卻又似乎變成了一個忠於大唐、忠於陛下的忠臣。

有了裴炎帶頭,那些李氏的宗族,還有其他一些正直忠心的大臣,自然也看不下去了。

天后娘娘當初之所以臨朝稱制,那是因爲天后娘娘賢德、有著明君之姿。

再看看韋皇后,韋家自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後。

做的全都是一些偷雞摸狗之事,禍亂朝綱不說,導致官怒民怨。

這樣的韋家,連武家的一半都比不上。

真要是讓韋皇后成爲了第二個天后娘娘,當真是讓大唐風雨飄搖了。

李顯明顯是沒有看清楚現在的局勢。

他自以爲。

自己提拔了一些酷吏,打壓了一些朝臣,自己說的話有人聽了。

就能真的掌控整個朝堂。

韋皇后覺得李顯已經是皇帝了,就可以爲所欲爲。

卻不想。

裴炎在晚會之後,就直接聯絡了一些官員。

等到第三日。

以裴炎爲首,不乏朝中的一些大臣,一共幾十人。

三省六部都有。

全都去了玉山,想要請天后娘娘重新臨朝稱制。

而那些酷吏在得到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就去皇宮,告知了皇帝李顯。

“陛下,大事不好了!”

李顯正在看著宮中的歌姬跳舞,那柔媚的舞姿,看的他一時興起。

卻不想,被打擾了。

當即神色就有一些溫怒,看著來俊臣等人。

“陛下,中書令裴炎帶著三省六部的人去玉山了!”來俊臣神色慌張不已。

他好不容易有了這個機會,成爲了皇帝身邊的紅人。

手中握著非常大的權力,家中自此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要錢有錢,要權有權。

以前不敢想的花萼樓的花魁,現在都敢指染了。

這樣的身份帶來的好處,讓來俊臣一點都不想離他而去。

他明白。

一旦武后真的臨朝稱制,陛下必定會被廢。

而他這個陛下的走狗,肯定會被治罪,以他那些罪名,死十次都不夠的。

“什麼?”

李顯愣了一下,直接站起來了。

“他們,他們這是要做什麼?”隨後哆哆嗦嗦地說著。

“快,快去傳皇后!”

李顯明顯拿不定主意,直接讓人傳韋皇后前來做主。

韋皇后在路上就聽說了這件事情。

到了的第一時間,直接開口說道:“陛下,爲今之計只有一個辦法了。”

“什麼辦法?”

韋皇后說道:“召集所有人,逼迫百官以及天后,陛下您乃是先帝之子。

是以皇太子之身登基爲帝,乃是名正言順。

那些百官竟然想要請天后回朝,這纔是狼子野心,並不是李家之忠臣。

陛下應該當機立斷,誰若反抗,直接殺之。

天后以後就在玉山談經論道便可,豈能再一次回朝,置陛下於不顧?”

李顯瞪著雙眼。

他明顯被韋皇后這狠辣的心思給鎮住了,他那懦弱的性子,根本就不敢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來俊臣接受到了來自於韋皇后的眼色,立即上前大聲地諫言。

支持韋皇后的意見。

事到如今,自然是先下手爲強。

李顯乃是大唐帝王,以帝王之名義行此事,那叫做平叛,叫做穩定朝野。

“那,那就以皇后說的去做。”李顯弱弱地說道。

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詩魁與釣魚第兩百二十五章 蕭家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學院第四十章 小棉襖啊小棉襖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五百四十七章 泉州城大宴萬民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崇儼之死第兩百八十六章 挑釁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火起、大明的南北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崇禎啊,你那朝堂全是奸臣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三百九十七章 小姐,可願和小生共推牌九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第五百二十三章 金兀朮力勸粘罕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禎帝,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第六百四十一章 秦良玉,大明的第一女英雄第六百五十八章 退韃奴、大明中興指日可待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零三章 不需要的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論成敗、最強與最強的對決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國師、何以中興大明第四百九十四章 安內纔可攘外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一百三十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十一章 帶著皇帝吃火鍋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金國潰軍千里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宋的天下大同第六百二十一章 是我的、這些錢都是我的第六百二十八章 多爾袞、我看你起高樓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三百一十八章 抓賊第三十章 大唐律法,國師府苑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朝,在改變中變強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六百一十三章 平衡術、誰也別想做大做強第五百一十三章 黃天蕩之戰(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會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宋朝欣欣向榮第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的作秀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雞湯在線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后缺錢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五百九十三章 萬歲爺、愛上了抄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兩百五十一章 新領程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六百零八章 多爾袞、見到白衣之人就逃吧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一百五十三章 各自謀劃落子,李二增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自成、錯的不是我們第五百二十七章 江上仙法力無邊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五十一章 靈寶寂夜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零三章 遲到的任務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兩百零三章 佛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八十二章 最高明的計策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三百四十五章 武后的城府有多深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兩百一十三章 宮亂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兩百二十一章 武才人第兩百三十八章 因果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座豐碑,百萬民心第六十六章 開始犯錯的陛下
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詩魁與釣魚第兩百二十五章 蕭家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學院第四十章 小棉襖啊小棉襖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五百四十七章 泉州城大宴萬民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崇儼之死第兩百八十六章 挑釁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火起、大明的南北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崇禎啊,你那朝堂全是奸臣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三百九十七章 小姐,可願和小生共推牌九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第五百二十三章 金兀朮力勸粘罕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禎帝,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第六百四十一章 秦良玉,大明的第一女英雄第六百五十八章 退韃奴、大明中興指日可待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零三章 不需要的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論成敗、最強與最強的對決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國師、何以中興大明第四百九十四章 安內纔可攘外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一百三十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十一章 帶著皇帝吃火鍋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金國潰軍千里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宋的天下大同第六百二十一章 是我的、這些錢都是我的第六百二十八章 多爾袞、我看你起高樓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三百一十八章 抓賊第三十章 大唐律法,國師府苑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朝,在改變中變強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六百一十三章 平衡術、誰也別想做大做強第五百一十三章 黃天蕩之戰(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會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宋朝欣欣向榮第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的作秀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雞湯在線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后缺錢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五百九十三章 萬歲爺、愛上了抄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兩百五十一章 新領程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六百零八章 多爾袞、見到白衣之人就逃吧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一百五十三章 各自謀劃落子,李二增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自成、錯的不是我們第五百二十七章 江上仙法力無邊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五十一章 靈寶寂夜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零三章 遲到的任務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兩百零三章 佛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八十二章 最高明的計策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三百四十五章 武后的城府有多深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兩百一十三章 宮亂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兩百二十一章 武才人第兩百三十八章 因果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座豐碑,百萬民心第六十六章 開始犯錯的陛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西林县| 青浦区| 子洲县| 朔州市| 准格尔旗| 白水县| 康马县| 昌吉市| 印江| 田林县| 子洲县| 商水县| 江川县| 深州市| 久治县| 巴彦淖尔市| 巩留县| 通许县| 哈尔滨市| 枞阳县| 平度市| 呼图壁县| 东阳市| 蕲春县| 孟州市| 阿巴嘎旗| 海兴县| 古田县| 晋宁县| 慈溪市| 丘北县| 富阳市| 宝坻区| 金堂县| 陵川县| 汶上县| 工布江达县| 涟源市| 奈曼旗|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