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朝,在改變中變強

徐光啓在等待著下一個春秋。

高產農物已經被很好地保存起來了,但是這地裡面也不能就這樣荒著。

在高產農物的啓發之下。

這位走上了農業教授的路子,準備種出來同樣高產的其他農物。

在對於高產農物的追求比什麼升官發財又或者是格物致理還要強盛。

“高粱和黍米比較好種植,但是其食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也不太好吃。

高粱適合做酒,黍米和糜子的食用感覺還不如土豆、紅薯和玉米。

然而現在土豆、紅薯和玉米還沒有量產,這些農物有的適合北方,有的適合南方。

……”

徐光啓站在皇莊的一片土地上,在想著自己到底應該先種植哪一個。

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的這個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就算是上仙給出來的農物非常高產,卻也不是適合大明的大江南北。

他要做的就是找出適合每一個地方高產的農物,然後因地制宜地種植,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加高產的效果。

爲此,他開始巡查大明各個田地。

下一個春秋的到來,還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他可以去尋找高產的另外一種方法。

孫承宗看著部下送來上的關於清查吏部的線索,很多都是通過暗中監察,最後得出來的一些人脈,根據這些人脈,再繼續深入調查。

還有一些,則是根據地方上的官員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貪墨,然後順藤摸瓜找到了朝堂上的一些大臣。

隨著這些時日一來,親手建立了御史臺,並且查處了錦衣衛還有大明國丈之後,孫承宗見到了太多太多貪墨的事情。

以前的孫承宗其實也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包括他自己,就接受了一些豪族以及世家還有王公等等的好意。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想要進入那個朝堂,就必須擁有自己的一些關係網。

看完了密信之後,孫承宗便交給了下屬,以前的錦衣衛同知,現在的御史中臺。

這些線索是要進行彙總,最後在一一排查,然後開始對某一個官員進行清查。

不能像是以前的錦衣衛,隨隨便便就直接來一個抄家滅祖,又或者是直接陷害忠良。

御史臺現在清查百官,是需要一套完成的流程。

這個流程也就形成了一種三司會審的局面,也就是御史臺負責調查和彈劾,大理寺負責拿人和懲處,刑部負責定罪和批示。

最後統一形成一個呈詞,上交到崇禎皇帝的手中,最終決策還是會有崇禎皇帝批閱定奪。

是抄家,還是直接流放,是斬殺還是直接放人等等。

這樣一來,也就很少存在陷害之事。

作爲御史臺,也已經成爲了懸在了朝堂百官頭上的一把、刀,這把、刀,隨時都可能落下來。

這樣的監察機制,纔算得上是真正的監察機制。

只不過,御史臺在地方上的實力,還是太弱了,他們沒有太多人手,也沒有那麼多像是孫承宗一樣有能力的御史大夫。

要不是李自成的叛軍清洗了一遍,絞殺了很多豪族和富商等等,破壞了地方上的關係網。

御史臺現在的手,也只能是伸在朝堂上。

這也是養匪自重的好處。

當然,養匪自重的壞處,便是各地都因爲李自成等人的叛軍清洗,變得民不聊生。

很多百姓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園。

而大明地方上的官府也被清理了一遍,那些貪生怕死的官員,早已經逃走了。

逃走之後的官員,也就直接被崇禎皇帝下令,革除了官職和進士的身份。

而那些忠臣守節的地方官員,則是被曹化淳的人保護下來,成爲了地方上的父母、官。

在這些官員的帶領之下,在朝廷的賑災之銀到達之後,便開始了重建家園的工程。

在這個基礎上。

地方上現在的官員也積累了一些聲望,而御史臺則是在這個時候趁機於地方上建立起來。

他們自己建造了屬於自己的府衙,然後形成了一個地方上的御史臺的機構。

開始監察地方上的官員。

與此同時,大理寺、刑部等六部一些官署也開始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府衙。

這樣一來,也就需要更多更多的官員了。

大明以前未被錄用,還有那些大學士,也就破格被錄用爲官員。

而崇禎六年春。

崇禎皇帝加大了科舉考試的力度,並且更改了科舉考試的一些內容。

考生不再考四書五經。

而是兩套考卷,一套稱之爲行測,一套稱之爲申論。

不僅如此。

考試的制度也發生了改變,不再是給出多少進士,又或者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而是把朝堂上的一些缺人的官職公佈出來,從官職的品級高低開始錄用人才。

考的最好的,自然進入最高的官職內。

這些空出來的官職,其實最高也就從五品。

但是對於白身的學士來說,從五品已經是很高的起步臺階了。

這可是能夠進入朝堂的機會啊!

一番改變下來。

那些監考官,也就有的忙了。

以前每天述職之後,還能喝喝花酒,又或者是吟詩作賦等等。

現在,幾乎每天都有的忙。

他們需要做各種報告,也需要去實地走訪,形成一個有效的報告。

一個春闈,就讓他們前前後後忙活了三個月的時間。

第一次的改變,自然是因爲沒有經驗,什麼都需要臨時抽調或者是安排。

好在。

這第一場改變了之後的科舉考試順利完滿的結束了。

從所爲的筆試到後面的面試,其實都比較順利,很少出現了岔子。

畢竟那些個想要作弊的考生,也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科舉考試。

至於那些想要作弊的世家大族,也沒那個機會。

御史臺死死地盯著考場,不給每一個考官一絲機會,而且,面試的考官也是臨時抽調,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至於在考試之前,就出現了泄題的事情。

其實也不過是有一些人故意爲之,想要擾亂大明的這一次春闈。

結果卻沒有想到,大明並沒有按照那種方式進行科舉考試。

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后的犒勞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被廢了第四百零六章 片甲不留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瞞身份第六百四十四章 顧炎武、我以我血薦軒轅第兩百二十五章 蕭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座豐碑,百萬民心第四百零六章 片甲不留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兩百七十三章 大食的態度第兩百八十八章 無間第兩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秘書監,只對帝王負責的機構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分利第四百章 張大安一勸皇太子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一百章 陰謀還是詭計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四百六十二章 越來越讓人失望的李顯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兩百六十二章 假仁義第四百四十一章 歸途中的箭羽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兩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兩百六十八章 老夫老妻第三百三十六章 海島餘生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兩百章 合作第五百五十九章 江上仙火燒報刊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宗羲,我總覺得你在挖坑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多爾袞、我看你起高樓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四百八十四章 讓謠言先飛一會兒第兩百四十一章 魔障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八十六章 戲精的基因是會遺傳的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國師、我以仙藥換錢財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雞摸狗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三百八十五章 江某隻是略懂第三百四十五章 武后的城府有多深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兩百四十章 平等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六章 求救信號,絕世寶刀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零七章 風波不平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蠻入侵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相公以權謀私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一百零一章 是誰犯了死罪?第五百五十四章 嶽鵬舉帳點先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海島餘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郎是仙人弟子乎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六百一十六章 多爾袞、本王也很難啊第五百零三章 一百零八天將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問政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兩百三十四章 謀殺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大明、已經快要沒救了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唐名將的良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改祖制、走老路會被反超的第兩百一十二章 教子第七十三章 李二陛下想要草原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
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后的犒勞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被廢了第四百零六章 片甲不留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瞞身份第六百四十四章 顧炎武、我以我血薦軒轅第兩百二十五章 蕭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座豐碑,百萬民心第四百零六章 片甲不留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兩百七十三章 大食的態度第兩百八十八章 無間第兩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秘書監,只對帝王負責的機構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分利第四百章 張大安一勸皇太子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一百章 陰謀還是詭計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四百六十二章 越來越讓人失望的李顯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兩百六十二章 假仁義第四百四十一章 歸途中的箭羽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兩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兩百六十八章 老夫老妻第三百三十六章 海島餘生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兩百章 合作第五百五十九章 江上仙火燒報刊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宗羲,我總覺得你在挖坑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多爾袞、我看你起高樓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四百八十四章 讓謠言先飛一會兒第兩百四十一章 魔障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八十六章 戲精的基因是會遺傳的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國師、我以仙藥換錢財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雞摸狗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三百八十五章 江某隻是略懂第三百四十五章 武后的城府有多深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兩百四十章 平等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六章 求救信號,絕世寶刀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零七章 風波不平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蠻入侵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相公以權謀私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一百零一章 是誰犯了死罪?第五百五十四章 嶽鵬舉帳點先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海島餘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郎是仙人弟子乎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六百一十六章 多爾袞、本王也很難啊第五百零三章 一百零八天將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問政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兩百三十四章 謀殺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大明、已經快要沒救了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唐名將的良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改祖制、走老路會被反超的第兩百一十二章 教子第七十三章 李二陛下想要草原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陵县| 兰溪市| 莲花县| 金乡县| 文昌市| 二连浩特市| 乌兰浩特市| 会宁县| 宜州市| 明光市| 顺平县| 金川县| 双城市| 光山县| 翁牛特旗| 常德市| 水富县| 双流县| 镇赉县| 巫山县| 边坝县| 虹口区| 平南县| 河津市| 桐庐县| 巴南区| 南川市| 名山县| 麦盖提县| 湘西| 曲沃县| 新竹县| 益阳市| 万年县| 柳江县| 徐闻县| 五指山市| 阜南县| 谢通门县| 凤庆县| 屏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