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

李二陛下如今也不過是三十又八,這樣的年紀,也正是一個男人精力充沛的時期。

雖說上一次的太上皇李淵駕崩於太極殿,讓李二陛下大受打擊。

但是作爲一代帝王,他還是能夠看清楚形勢。

知道那些所謂的隱士煉製出來的丹藥最後卻讓他的壽命更短,自然是直接驅趕。

沒有殺了這些欺騙他的道士,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

當然了,這也是多虧了江楓。

歷史上的李二陛下後來就對所謂的丹藥和長生不老非常沉迷,最後也因爲常年服用這些丹藥,死於五十一歲。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一代女皇武則天,那可是八十一歲才死。

如果不看在位年齡,這位女皇也算是壽命非常長的皇帝了。

這也可能存在一個,後宮的問題。

畢竟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

所以現(xiàn)在三十八歲的李二陛下其實還是雄心猶在,被江楓教唆一下,就開始御駕親征了。

長孫無忌等人自然不支持。

這皇帝怎麼能夠輕易御駕親征,要知道現(xiàn)在的皇子們都已經(jīng)成長起來了。

這李二陛下要是一走,那些個親王有什麼想法怎麼辦?

再加上,那些還不安穩(wěn)的世家大族,還有一些潛在的威脅,還有這御駕親征最後的結果,對於一個帝王而言,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李二陛下對於長孫無忌等人的勸說,完全就沒有聽。

他是一個馬上皇帝,讓他被困在這皇都之中,時間長了,心中自然不甘。

江楓剛回到國師府上沒有多久,長孫無忌就前來拜訪。

如此速度,江楓自然明白這位想的是什麼,所以便讓人準備了點兒火鍋。

這剛下朝,肚子還餓著呢。

“國師,大唐如今能有如此強盛和繁華,您之功勞,甚大。”長孫無忌真誠地說道。

江楓自是謙虛了一下。

心裡卻也清楚,他只不過是提出了一些後世的那些理論,然後又兌換了一些技術。

真要說有什麼功勞,好想也並不是很大。

長孫無忌卻繼續(xù)誇讚,說的也是頭頭是道,從大唐當初的貞觀元年開始到現(xiàn)在的變化。

一度讓江楓自己都覺得,這些好像都是他的功勞。

這火鍋也吃的快差不多了。

長孫無忌總算是露出了自己的尾巴來。

“國師,現(xiàn)在的大唐繁榮來之不易啊,纔剛剛平定了僚人之亂,轉眼又要攻打東瀛。

那皇城外的豐碑,還聳立在廣場上,告誡著大唐萬民,兵禍帶來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很多大唐的好漢最後都死在了戰(zhàn)場之上,這些人本來可以讓大唐更加繁華。

當然,面對突厥、吐蕃、僚人這些心懷異心的異族,大唐必須要亮出自己的兵器出來,這一點,老夫也是贊同的。

這一次的攻打東瀛,老夫也覺得可行。

只是,陛下乃是九五之尊,更是這大唐的帝王,豈可輕易就御駕親征乎?”

長孫無忌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似乎對於李二陛下的御駕親征非常不支持。

江楓順著長孫無忌的意思說道:“如今大唐並未走向真正的繁華,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這個我也知道,陛下御駕親征,的確有一些不妥。”

長孫無忌聽之,面色一喜。

“但是,閣老也應該清楚,陛下有多少年未曾上過戰(zhàn)場了,又有多少年未曾領兵了?

記得春狩之時,陛下騎著戰(zhàn)馬,追著野鹿,那時的風範,卻像是於戰(zhàn)場之上一樣。

可是我卻從陛下的眼中見到了孤獨和寂寞,見到了對戰(zhàn)場的渴望。

如今攻打東瀛之戰(zhàn),其實乃是大唐對海外之地的第一戰(zhàn),更是能夠讓大唐能不能在海上稱霸的第一戰(zhàn)。

如若陛下能夠御駕親征,那對於大唐而言,對於陛下而言,對於我等而言,都將會意義重大。”

長孫無忌算是明白了,這御駕親征到底是誰提出來的了。

所以這一趟,自己算是白跑了。

嘆了一口氣。

他明白御駕親征這一件事情,算是定下來了。

起身對江楓施了一禮,就彎著腰,佝僂著身子,離開了國師府。

……

爲了這一次的東瀛之戰(zhàn)。

大唐開啓了國債。

這一種最新的聚財方式,在當初攻打突厥的時候使用過。

後來攻打吐蕃的時候,也使用過。

所以這一次,更多的人購買國債,以此來發(fā)一次戰(zhàn)爭財。

大唐自然喜聞樂見,先用這些錢財當做軍餉,從而激勵那些將士們。

然後還有就是物資,最後打敗了東瀛。

那好處自然多多,拿出小部分分給百姓,也就達到了錢財流通的效果。

這叫做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除此之外的大練兵,也已經(jīng)開始了,大唐原本是有水軍的,只不過,海上的戰(zhàn)爭和水軍最開始的戰(zhàn)爭卻又不一樣。

大唐早先年的水軍,已經(jīng)栽了不少的員。

這些年的水軍也未曾有過什麼大用,實際上已經(jīng)算是閒子,要不是對東瀛開戰(zhàn),可能大唐的水軍最後都是一個閒置。

江南造船廠,李泰收到了來自於李二陛下的回信。

也知道了這一次,李二陛下將會御駕親征。

看完書信之後,李泰捏了捏眉心,實在是沒有想到,這一次父皇會御駕親征。

“唐相公,我們現(xiàn)在的大船,建造的如何呢?”

唐檢也知道李二陛下要御駕親征,所以這船隻的建造就要加快速度了。

當然質量也要嚴格把關,畢竟這可是關乎到大唐對海外之地的第一戰(zhàn)。

大唐時代週刊上面也是發(fā)表了不少這一次的文賦,全都是支持大唐對外用兵的。

因爲東瀛之地很豐饒,除此之外,東瀛的海賊以前也侵擾過大唐的邊疆。

還有一個原因,自然是國師比較支持。

大唐的大軍養(yǎng)著不用,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眼看著東瀛偷學大唐的工藝,還想要反攻大唐,這樣的狼子野心,就應該及早地消滅。

這便是大唐時代週刊的好處之一,百姓們那裡真正瞭解東瀛之地如何?

只能是通過大唐時代週刊,而大唐時代週刊平日裡也的確是充滿了真實性和權威性的邸報。

稍微夾雜一點兒私心,也並無不妥。

第三百八十四章 少東家可會詩歌文賦?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兩百二十一章 武才人第九十二章 大唐學宮,玉山書院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兩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第兩百八十七章 設局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貴一進白玉京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三百一十四章 指點迷津第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的作秀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八十四章 鄭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業(yè)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五百三十八章 趙官家要做好帝王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填鴨式的促發(fā)展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兩百六十八章 老夫老妻第一百一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一百零九章 四面埋伏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yǎng)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二十八章 七歲封侯,位列國師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國師、何以中興大明第兩百五十八章 晉王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六百二十八章 多爾袞、我看你起高樓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六十二章 名師出高徒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地火滅世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兩百一十四章 冤情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兩百六十章 司天第二十八章 七歲封侯,位列國師第一百七十三章 雞湯在線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被廢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佈局的人會是誰?第五百八十章 新改革萬象氣盛第七十章 大唐車神第二十二章 朕真的是大唐皇帝第一百六十七章 挽救長孫皇后第三百零四章 孤臣裴行儉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靠顏值靠才華第兩百零三章 佛國第兩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四百章 張大安一勸皇太子第兩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穫豐厚的大唐商船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四百一十二章 準備戰(zhàn)鬥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官家求仁求德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四百四十七章 有鳳來儀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三百九十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大的皇子要分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唐的糧倉第八十一章 鏡子有了,望遠鏡肯定要有第三百七十三章 演技在線的武后第五百五十五章 完顏帥力勸北逃第兩百二十四章 是誰?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上仙諫言獻策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郎是本宮的!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五百二十九章 吳乞買舉國一戰(zhàn)第兩百零九章 竹馬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六百二十三章 他來了、大明時代週刊來了第六十二章 名師出高徒第兩百五十二章 海上絲綢第五百五十章 求上位私自叛變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審訊寧桓,真正的幕後主謀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zhàn)第四百五十九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六百七十章 洪承疇,我渴望得到仙丹第兩百五十一章 新領程
第三百八十四章 少東家可會詩歌文賦?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兩百二十一章 武才人第九十二章 大唐學宮,玉山書院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兩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第兩百八十七章 設局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貴一進白玉京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三百一十四章 指點迷津第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的作秀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八十四章 鄭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業(yè)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五百三十八章 趙官家要做好帝王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填鴨式的促發(fā)展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兩百六十八章 老夫老妻第一百一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一百零九章 四面埋伏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yǎng)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二十八章 七歲封侯,位列國師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國師、何以中興大明第兩百五十八章 晉王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六百二十八章 多爾袞、我看你起高樓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六十二章 名師出高徒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地火滅世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兩百一十四章 冤情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兩百六十章 司天第二十八章 七歲封侯,位列國師第一百七十三章 雞湯在線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被廢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佈局的人會是誰?第五百八十章 新改革萬象氣盛第七十章 大唐車神第二十二章 朕真的是大唐皇帝第一百六十七章 挽救長孫皇后第三百零四章 孤臣裴行儉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靠顏值靠才華第兩百零三章 佛國第兩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四百章 張大安一勸皇太子第兩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穫豐厚的大唐商船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四百一十二章 準備戰(zhàn)鬥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官家求仁求德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四百四十七章 有鳳來儀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三百九十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大的皇子要分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唐的糧倉第八十一章 鏡子有了,望遠鏡肯定要有第三百七十三章 演技在線的武后第五百五十五章 完顏帥力勸北逃第兩百二十四章 是誰?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上仙諫言獻策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郎是本宮的!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五百二十九章 吳乞買舉國一戰(zhàn)第兩百零九章 竹馬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六百二十三章 他來了、大明時代週刊來了第六十二章 名師出高徒第兩百五十二章 海上絲綢第五百五十章 求上位私自叛變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審訊寧桓,真正的幕後主謀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zhàn)第四百五十九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六百七十章 洪承疇,我渴望得到仙丹第兩百五十一章 新領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岱山县| 建水县| 长宁区| 达州市| 剑川县| 芷江| 澄江县| 唐海县| 电白县| 松江区| 秀山| 永定县| 夏邑县| 洛南县| 罗田县| 仁寿县| 定陶县| 广昌县| 眉山市| 会东县| 银川市| 临江市| 安福县| 衢州市| 保定市| 区。| 宁乡县| 永安市| 陵水| 古蔺县| 平凉市| 仙居县| 南涧| 灵川县| 布尔津县| 邻水| 乌拉特中旗| 绍兴县| 揭西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