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一章 謀國

李恪有一些慚愧地低下頭,可是心中卻還是不想讓自己身邊的那些人,爲了那個位置而死去。

他的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矛盾。

一邊是父皇對自己的諄諄教誨,臨別之時,還一起吃了一頓宮廷盛宴,說了很多貼己的話。

這種溫情在帝王之家很難得。

姨夫還有其他人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說父皇當初的那件事情。

可是李恪覺得自己的父皇不是無情,而是無奈和孤獨。

所以他並不想讓自己的父皇傷心和難過,當初的一次試探,父皇還寫了誡子書。

李恪可以從上面感受到李二陛下對於他的深情厚愛,還有那種望子成龍的希望。

還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失落以及教誨。

而另一邊,卻又有著屬於自己身上的血脈的使命,有著母妃的希望,有著這些自詡爲前朝之臣的壓迫,還有著姨夫強加給他的那種親情和命運。

兩邊都是自己的親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應(yīng)該怎麼做,才能夠讓他們化解以前的那些恩恩怨怨。

當年,殺死李恪的外公,也就是隋煬帝的人乃是宇文化及,而他也是宇文士及的親族。

現(xiàn)如今霸佔了隋朝的又是李恪的父皇,好像他本來可以做一個王公貴族,卻突然被這些人給毀了。

然後李恪還要被他們逼迫著做一些他並不喜歡的事情,這一切的結(jié)果,就讓他夾在中間,成了一個任人擺佈的吳王。

歷史上,這位最後也因爲謀反而被殺死,看起來似乎有一些莫須有,也是爲了穩(wěn)固李治的統(tǒng)治。

只不過,有一些事情,是勝利者所書寫,不管李恪是真的謀反,還是並沒有謀反而被牽連,自然不可考。

但是現(xiàn)在,宇文士及在李二陛下、在大唐萬民面前表現(xiàn)的的確和歷史上差不多,乃是一個左右逢源的人。

在宇文世家殺死隋煬帝直接自立爲王的時候,宇文士及就預(yù)料到了宇文家的未來。

所以他直接劃清了界限,最後投靠到了李唐。

如今也算是受到了李二陛下的榮寵,官拜刺史,加金紫光祿大夫。

卻又心中不甘,自己的生死大權(quán),宇文家當年的鼎盛,這中原之主的位置等等。

最關(guān)鍵的是,他不甘自己屈於人下。

如若能夠輔佐李恪成勢,他宇文家也可享受這太平盛世帶來的繁華。

“我們這些行就將木的人,已經(jīng)老了,不堪重用了,能做的不多。你要記住自己的身份,你是吳王,是當今陛下的兒子,是皇子。

如果以後陛下老了,我們這些老臣也老了,到時候新皇登基,他會容的下他的這些兄弟們嗎?

就像是現(xiàn)在的陛下,對於那些兄弟們?nèi)绾危銢]有看到嗎?

一個河間郡王,一生也算是戰(zhàn)功赫赫了,還是李家親族之人,可是結(jié)果呢?

你不做,到時候,你的那位太子哥哥會逼著你做!”

宇文士及多少有一些恨鐵不成鋼,李恪的才能和聰明才智都算是上等。

可是他似乎對於那個位子,並不是很感興趣。

這讓宇文士及心中多少有一些無奈,但是爲了自己心中的那點不甘心,也一定要逼著他讓他做。

“最是無情帝王家,你的那位太子哥哥看似賢德,然則卻也不可能讓你們這些親王在外手握重兵。

難道你以後就成爲河間郡王那樣的王爺,碌碌無爲、昏庸半生?”

李恪搖搖頭,他自然也不想成爲李孝恭那樣的親王。

更不想以後自己的命運還要被別人主宰,要生要死都是別人說了算。

宇文士及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我們也都是爲了你好。回去吧,以後你就做好你的大都督。”

李恪站起來,深深地施了一禮,這才離開。

宇文士及在閣樓內(nèi)做了很久,最後顫顫巍巍地起身,然後從後面坐著車離開。

……

李泰回到造船廠之後就寫了奏摺,東瀛正在大練兵,也在學(xué)**唐的很多技術(shù)。

他也讓人趁機購買了東瀛最新的***,和唐刀相碰,發(fā)現(xiàn)兩者差距並不是很大。

要知道唐刀現(xiàn)在的工藝已經(jīng)算是非常先進了,百鍊鋼、高爐鍊鐵等冶煉技術(shù),已經(jīng)讓唐刀在戰(zhàn)場之上大放光芒。

當初的突厥之戰(zhàn),僅僅是一合,突厥就慘敗,一個兵器的強弱,直接決定了一場大戰(zhàn)的輸贏。

而現(xiàn)在,大唐和東瀛之間的武器差距,似乎並不是那麼大了。

這必然是因爲東瀛偷學(xué)到了大唐的冶煉工藝,這一點,李泰覺得有必要寫上去。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便是東瀛的態(tài)度。

德川樹下這個德川家族的族長,似乎有著一些野心,以東瀛的海域來培養(yǎng)東瀛的海賊。

如果不是大唐強大,估計這些海賊就會入侵中原的海邊漁民等等。

也得到一些消息,這些海賊曾經(jīng)獵殺和打劫過中原之地的漁船,還有海上的一些商船。

寫完之後,這封奏章直接送到了長安。

最後擺在了李二陛下的面前,於奏章之上,他對於東瀛之國,有了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

對於東瀛這一個彈丸之地,也就更加感興趣了。

“你們也看看吧,說一說,我們要如何才能夠打敗這個小小的東邊島國。”

李二陛下對長孫無忌、江楓、李績、程咬金等人問道。

面對李二陛下詢問的神色,江楓首先說道:“這東瀛之地距離高麗非常近,從高麗到東瀛更爲方便。

陛下請看,我們可以讓高麗聚集一支大軍從這裡進入東瀛,許諾他們,只要是他們大軍所得,到時候可以給他們,不管是人還是財物。

大唐只需要一個,那就是東瀛的土地。如此一來,我們也就減輕了壓力。

除此之外,便是要從這裡建造碼頭,明面上自然是爲了能夠更好地和東瀛聯(lián)繫往來,做商道。

實際上,自然是要爲以後的大唐海軍做準備。”

李二陛下點點頭,長孫無忌便上前補充,這高麗的確可以利用,至於怎麼利用,他倒是推薦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王玄策。

對此,江楓並沒有說什麼,安靜地在旁邊聽著。

除此之外,李績和程咬金自然也對水軍作戰(zhàn),作了一番介紹,根據(jù)江楓的大方針,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那就以剛剛所言,朕要明年春夏之際御駕親征!”李二陛下微微靠後,看著衆(zhòng)人緩緩地說道。

第一百五十三章 各自謀劃落子,李二增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少東家,你吃虧了啊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一百二十二章 茲本的萌芽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二求長生之心不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江楓真正的目標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蠻入侵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分利第七十章 大唐車神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貴一進白玉京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dǎo)民意第兩百一十四章 冤情第三百七十章 本宮,不同意和親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只想討一個公道第三百四十五章 武后的城府有多深第八十四章 鄭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業(yè)第三百二十三章 先發(fā)制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三百一十五章 找人幫忙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兩百七十三章 大食的態(tài)度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九十三章 少東家,你吃虧了啊第三百六十一章 演技在線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唐戰(zhàn)神第兩百五十章 周而復(fù)始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二求長生之心不死第八十七章 成也魏徵,敗也魏徵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三百六十八章 吐蕃求和親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五百七十四章 蒙古王順勢崛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guān)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后缺錢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四百一十七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江楓真正的目標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cè)擊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九十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學(xué)院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官家聊表孝心第兩百八十三章 定策和暗手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五百六十章 趙官家思想滑坡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是我的、這些錢都是我的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強盛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少勝多第六百二十九章 盧象升、被國師舉薦的人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quán)術(shù)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第五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地龍翻身第三百九十九章 殿下,你要完了啊!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胎兩寶,國師爹地別想逃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yù)判了你的預(yù)判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痛快的太平找痛快第六百四十四章 顧炎武、我以我血薦軒轅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四百零六章 片甲不留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zhàn),各自的應(yīng)對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絕,獨佔其二第兩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兩百六十二章 假仁義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史臺、查完錦衣查國丈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清理,年齡大就該主動第兩百八十八章 無間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工藝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少勝多第三百三十三章 才女的陷阱第兩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
第一百五十三章 各自謀劃落子,李二增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少東家,你吃虧了啊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一百二十二章 茲本的萌芽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二求長生之心不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江楓真正的目標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蠻入侵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分利第七十章 大唐車神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貴一進白玉京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dǎo)民意第兩百一十四章 冤情第三百七十章 本宮,不同意和親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只想討一個公道第三百四十五章 武后的城府有多深第八十四章 鄭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業(yè)第三百二十三章 先發(fā)制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三百一十五章 找人幫忙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兩百七十三章 大食的態(tài)度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九十三章 少東家,你吃虧了啊第三百六十一章 演技在線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唐戰(zhàn)神第兩百五十章 周而復(fù)始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二求長生之心不死第八十七章 成也魏徵,敗也魏徵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三百六十八章 吐蕃求和親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五百七十四章 蒙古王順勢崛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guān)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后缺錢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四百一十七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江楓真正的目標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cè)擊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九十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學(xué)院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官家聊表孝心第兩百八十三章 定策和暗手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五百六十章 趙官家思想滑坡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是我的、這些錢都是我的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強盛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少勝多第六百二十九章 盧象升、被國師舉薦的人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quán)術(shù)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第五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地龍翻身第三百九十九章 殿下,你要完了啊!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胎兩寶,國師爹地別想逃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疇、我預(yù)判了你的預(yù)判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痛快的太平找痛快第六百四十四章 顧炎武、我以我血薦軒轅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四百零六章 片甲不留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zhàn),各自的應(yīng)對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絕,獨佔其二第兩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兩百六十二章 假仁義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史臺、查完錦衣查國丈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清理,年齡大就該主動第兩百八十八章 無間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工藝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少勝多第三百三十三章 才女的陷阱第兩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峡江县| 平潭县| 海丰县| 德钦县| 灵武市| 宜宾县| 长岛县| 岢岚县| 华宁县| 夏津县| 新竹县| 灵璧县| 馆陶县| 吐鲁番市| 澄城县| 崇义县| 彝良县| 资源县| 台南县| 信丰县| 宁化县| 黑水县| 天气| 安吉县| 治多县| 大庆市| 时尚| 夏津县| 大邑县| 夏河县| 岳普湖县| 墨竹工卡县| 清水河县| 淅川县| 内黄县| 鹤山市| 洛宁县| 遂平县| 耒阳市|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