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章 本宮,不同意和親

和親的看法,自然是有的。

但是江楓並不會像是在貞觀時候,和李世民說的那般,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因爲以武后的心性,還有李治現(xiàn)在這般的處境,他們兩個人未必能夠做到這一點,並且喊出這個口號來。

作爲南征北戰(zhàn)打下了大唐江山的太宗李世民,他自然有這個雄心,也有這個壯志。

但是武后就不會了。

她還不是這個大唐的女皇,就算是,以武后的心性,以一個女子就能夠換取大唐邊疆的安危,自然是樂意至極。

當然了,武后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遠嫁吐蕃!

“和親看似是緩和了兩國之間的關係,也緩解了大唐邊疆的壓力,讓邊關的將士們能夠休養(yǎng)生息,讓大唐的邊疆不會有戰(zhàn)火。

但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古往今來,和親之事並不少,爲何到現(xiàn)在,蠻夷人還是常常入侵中原?

那是因爲中原地大物博、繁華昌盛,有著那些蠻夷之人創(chuàng)造不出來的文化,也有著他們所需要的物資。

中原強盛,蠻族之人就弱小,他們會低頭、會納貢、會請求和親以緩和兩國之間的關係。

但是一旦中原弱小起來,蠻族之人是絕對不會放過入侵中原的機會,這一點也是江某讀了史書之後發(fā)現(xiàn)的。”

武后點點頭,稱讚道:“不想大郎還有此番見解,聽大郎一席話,便勝讀十年書也。

從大秦開始,中原和北方的蠻夷之族就紛爭不斷。

當年大秦的鐵騎踏賀蘭山缺,自此匈奴不敢南下,此時中原強盛而匈奴弱小。

然則大秦二世而亡,到了大漢之初,中原弱小而匈奴強大,便有了白登之圍。

而後,漢武帝勵精圖治、文治武功,中原強大而匈奴弱小,漢大將軍衛(wèi)青和霍去病封狼居胥。

如此反覆,的確是猶如大郎之言。”

這樣一想,武后覺得和親是更加不可能和親了,憑白賠了一個公主,讓宗室對她有怨言不說,還不能真的和吐蕃交好。

如若以強硬態(tài)度拒絕和親,雖然惡了吐蕃,但是卻能表現(xiàn)出自己威嚴和大唐之強大的一面來。

最起碼,可以獲得那些武將們的支持。

以武后對現(xiàn)如今大唐名將的瞭解,他們是萬萬不會向吐蕃低頭。

況且,如今大唐在河源之地已經(jīng)擊敗了吐蕃好幾次。

如此情況之下,更是不用和親了。

想及此,武后看著大郎的態(tài)度,那是越發(fā)喜愛了。

高人一番分析,讓她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啊!

“而且,當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可是帶去了不少的嫁妝,以彰顯大唐之強盛和繁華吧?

然而這明顯就是養(yǎng)虎爲患了,看看這些嫁妝有什麼,完全就能夠讓貧瘠而又野蠻的吐蕃人,成爲一個熟悉中原文化、學習中原思想的吐蕃人。

自此,努力生產(chǎn)的吐蕃,從一個小小的番邦成爲了一羣強壯的餓狼。

他們看上了中原的繁華,連年入侵中原之地,以擴大吐蕃的領土。

到如今,吐蕃佔據(jù)了多少大唐領土?

兩國之間的較量,並不是一個和親就能夠解決,而是誰的拳頭大,誰才能佔據(jù)上風。”

武后眉開眼笑,旁邊的太平公主更是笑語嫣然,因爲她聽明白了。

大郎是非常不支持和親的。

而母后也被大郎說動了,不會支持這一次的和親。

所以,她不用遠嫁吐蕃了。

“好一個誰的拳頭大,誰才難佔據(jù)上風。當真是把兩國之間的關係說的十分透徹了。”

武后覺得話粗理不粗,大唐如今的疆土和實力,早已經(jīng)超過了太宗時期。

她有這個信心,壓住異族之人。

……

翌日。

宣政殿上。

二聖還未到來。

朝堂之上的百官,卻一個一個交頭接耳。

都在爭論著,該不該和親,又以宗室哪一位郡主去和親。

當然,還是有一些人,接受了吐蕃論彌薩的好處,想要稍微努力一波。

反正出嫁的又不是他們的女兒。

這就叫做,崽賣爺田、心不痛。

不到一會兒,二聖緩緩而來,衆(zhòng)位大臣齊齊施禮。

武后扶著李治坐下之後,自己也坐在了旁邊。

內(nèi)侍高呼之後。

由大臣們一一奏事。

而每當決斷之時,李治都會和武后商量一番。

其實到了最後,還是聽了武后的。

而到了最後,也是現(xiàn)在最關鍵的一個問題來了。

和親之事。

李治看了看武后,便問道:“天后以爲如何?”

武后緩緩地回道:“陛下,本宮不同意和親!”

下面的百官直接愣住了。

就算是李治稍微也是楞了一下,然後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來。

這不是,早就差不多定下來,讓宗室之女出一個,然後遠嫁吐蕃。

也好緩和大唐和吐蕃之間的關係。

怎麼你就突然不同意和親了呢?

戶部尚書崔知悌是第一個站出來,對武后詢問道:“娘娘的意思是,直接不同意和吐蕃和親,還是……?”

武后眼中帶著一些無可睥睨的光芒,看著百官,緩緩地問道:“爾等乃是這大唐之大才者,應是飽讀經(jīng)書、熟讀史書經(jīng)要。可怎見到過,和親就能夠讓蠻族之人從此不再入侵中原的前車之鑑?”

一位大臣便直接站出來,把太宗李世民以文成公主和親的祖制搬出來了。

然而,武后卻又以江楓的話,反駁回去了。

先是稱讚了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並且講述了太宗之所以和親的目的。

而現(xiàn)在,大唐如此強盛,更是連番在河源之地,擊退了吐蕃,爲何要和親?

坐在那裡的李治,聽到武后的話之後。

也明白過來。

對啊,大唐如此強大,爲何要和親?

而在百官一時之間無言以對的時候,武后則是一一列舉,從大秦到大隋再到大唐。

“諸公可明白乎?”

一位身穿黑袍、站在最前列的六十多歲老者,器宇軒昂地站出來。

微微施禮道:“娘娘之言,當真可爲大唐之金石之言。臣佩服,邊關的將士們,如若聽到娘娘之言,這些年來,受苦受累、飢餐露宿、血染沙場也值了!”

此人,乃是大唐名將,更是從太宗之時便名揚天下。

到如今,已經(jīng)是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wèi)大將軍。

名爲:裴行儉

此人站出來支持不和親,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員瞬間就改了口風。

第兩百八十四章 過招第三百零七章 風波不平第五百一十三章 黃天蕩之戰(zhàn)(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泉州城大宴萬民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兩百九十九章 成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兩百四十章 平等第七十四章 合理地岔開了話題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是腿受傷第六百零八章 多爾袞、見到白衣之人就逃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萬國來朝第五百零七章 斬秦檜、鋤奸臣、扶朝綱!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金的戰(zhàn)略後撤第四百八十六章 力的作用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一百七十三章 雞湯在線第四百二十章 二聖搶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第五百八十章 新改革萬象氣盛第五百五十章 求上位私自叛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zhèn)百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絕,獨佔其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五百一十二章 黃天蕩之戰(zhàn)(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唐戰(zhàn)神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與某同坐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第兩百七十章 攻伐第兩百八十三章 定策和暗手第八十一章 鏡子有了,望遠鏡肯定要有第一百零六章 婚禮和戰(zhàn)爭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四百九十章 弘道四年第六百七十章 洪承疇,我渴望得到仙丹第四百零三章 遲到的任務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清理,年齡大就該主動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崇禎啊,你那朝堂全是奸臣第七十六章 國策的圓滿完成第三百五十二章 終回長安城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五十四章 大唐是禮儀之邦第兩百九十五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一百三十五章 謠言止於謠言第五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地龍翻身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起戰(zhàn)火第四百五十四章 絕世無雙安南侯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將軍生死未明,李績死戰(zhàn)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兩百二十一章 武才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兩百八十八章 無間第六百七十八章 范文程、我要我最後的倔強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蠻入侵第一百六十五章 靠天不如靠自己第九十二章 大唐學宮,玉山書院第兩百二十八章 阻礙第六百零八章 多爾袞、見到白衣之人就逃吧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cè)擊第四百六十八章 將星隕落第五百八十六章 仙人啊,你救救這大明吧第六百七十八章 范文程、我要我最後的倔強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yǎng)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一百一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六十六章 開始犯錯的陛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三十六章 唉,又裝了一個比第五百三十一章 嶽鵬舉服用金丹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十一章 帶著皇帝吃火鍋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九章 大唐之李家逆子第六百零四章 孫承宗、國師讓你當御史大夫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七十七章 技術是發(fā)家致富的關鍵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變化、崇禎皇帝的新煩惱第四百一十七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強盛
第兩百八十四章 過招第三百零七章 風波不平第五百一十三章 黃天蕩之戰(zhàn)(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泉州城大宴萬民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兩百九十九章 成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兩百四十章 平等第七十四章 合理地岔開了話題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是腿受傷第六百零八章 多爾袞、見到白衣之人就逃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萬國來朝第五百零七章 斬秦檜、鋤奸臣、扶朝綱!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金的戰(zhàn)略後撤第四百八十六章 力的作用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一百七十三章 雞湯在線第四百二十章 二聖搶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第五百八十章 新改革萬象氣盛第五百五十章 求上位私自叛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zhèn)百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絕,獨佔其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五百一十二章 黃天蕩之戰(zhàn)(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唐戰(zhàn)神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與某同坐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第兩百七十章 攻伐第兩百八十三章 定策和暗手第八十一章 鏡子有了,望遠鏡肯定要有第一百零六章 婚禮和戰(zhàn)爭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四百九十章 弘道四年第六百七十章 洪承疇,我渴望得到仙丹第四百零三章 遲到的任務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清理,年齡大就該主動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崇禎啊,你那朝堂全是奸臣第七十六章 國策的圓滿完成第三百五十二章 終回長安城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五十四章 大唐是禮儀之邦第兩百九十五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一百三十五章 謠言止於謠言第五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地龍翻身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起戰(zhàn)火第四百五十四章 絕世無雙安南侯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將軍生死未明,李績死戰(zhàn)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兩百二十一章 武才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兩百八十八章 無間第六百七十八章 范文程、我要我最後的倔強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蠻入侵第一百六十五章 靠天不如靠自己第九十二章 大唐學宮,玉山書院第兩百二十八章 阻礙第六百零八章 多爾袞、見到白衣之人就逃吧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cè)擊第四百六十八章 將星隕落第五百八十六章 仙人啊,你救救這大明吧第六百七十八章 范文程、我要我最後的倔強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yǎng)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一百一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六十六章 開始犯錯的陛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三十六章 唉,又裝了一個比第五百三十一章 嶽鵬舉服用金丹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十一章 帶著皇帝吃火鍋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九章 大唐之李家逆子第六百零四章 孫承宗、國師讓你當御史大夫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七十七章 技術是發(fā)家致富的關鍵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變化、崇禎皇帝的新煩惱第四百一十七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強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沾化县| 新郑市| 南江县| 高雄市| 资阳市| 武安市| 湄潭县| 嘉兴市| 谢通门县| 永寿县| 肥东县| 曲松县| 文成县| 博罗县| 枞阳县| 四川省| 高尔夫| 长治市| 耒阳市| 辽阳县| 阳东县| 原阳县| 察隅县| 甘南县| 嵊州市| 原平市| 托克托县| 喜德县| 仁寿县| 白银市| 抚州市| 罗源县| 武安市| 枣阳市| 张家港市| 桐城市| 乌恰县| 贵德县| 聊城市|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