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0章 諸子百家

“你,你還敢狡辯?”學錄在桌後聞言氣得黑鬚撅起,拍案怒道。

“學生……”趙倜此刻很想據理力爭,但是看前方一排人神色變化不同,又瞅了瞅自己的授業先生,稍稍停住話語。

“難道上學就不會早來片刻,偏要踩著正正好好的時間踏入嗎?”州學學政這時開口,語氣寡淡,顯然也很不滿意,但卻沒有說他遲到。

“這個……”趙倜心念轉了轉,暗想過往也沒有此種說法,如果需要比上學時間早來一段,那直接更改學時也就是了,不過學政開口是勸說語氣,也沒有繼續冤枉他遲到,自己倒也不是不能應承一聲,將眼前之事息下。

君子行事,並非一成不變,墨守陳規,寧可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而是外圓內方,知變通,曉輕重,明前後,懂進退。

眼下聽課是大事,既然州政勸說他以後早點來,那答應下也就是了,不好因小事而誤了大事。

至於自己以往都早來,唯有今天踩點進入,卻是沒有必要解釋,君子要明辨世情,通明事理,不做無用之功,不行無意之事,不白白浪費氣力。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可能是豪傑,雖萬千人吾往矣,那是英雄,卻與君子是截然不同的處世方式,可敬重景仰,卻未必學對方的做事方法。

“你叫什麼名字?”

趙倜心中思索剛要應承學政,忽然一個聲音響起,這聲音十分清朗,似是能夠直抵人的心扉。

他擡頭看去,卻是坐在書案正中的一人開口,這人他在門外之時便確定爲李孟,因爲坐於案後中間講課的位置,而且他在州學內也從沒見過這人。

剛纔門外不好打量,這時趙倜仔細看了看,對方今年實際年齡應該有五十歲,但瞅著卻是要年輕一些,看去不過四十出頭的模樣。

李孟雙目有神,面如冠玉,留有薄須,身形有些瘦削,穿著淡灰色的儒襯,望去並無什麼太出奇之處,光從外表氣質來看,似乎還不如一些學院的教授神采奕奕,引人注目。

但他的聲音卻十分爽朗堅定,彷彿金石敲碰,宛如蘊含不凡力量,哪怕再嘈雜之地,也能叫人聽得清晰,直入人腦海心內。

“學生……趙倜?!壁w倜向著李孟行了一禮,語氣不卑不亢。

李孟笑道:“這事其實不怪你,我有早至的習慣,源自在翰林院做事時養成,每日進院會早上一刻鐘時間,辭官之後並沒有改掉,而你也未必天天就踩點上學,說不定今日什麼事情耽擱住了,兩相趕巧,纔出現了這種尷尬的情況?!?

“學生……”趙倜心內驚訝,沒想這李孟居然如此平易近人,不但說話叫人如沐春風,而且三言兩語便將此事理清,既顯得胸懷坦蕩,又把自己的事情給開脫化解了。

所謂人之投桃,我自報李,此刻無須解釋自己不知對方會早至一刻鐘的習慣,只須順勢說下去就好了。

“先生明鑑,學生明白了,先生豁達,學生謝過先生。”趙倜端端正正再行一禮。

“去坐下吧?!崩蠲宵c了點頭。

趙倜轉身往衆學子裡走去,那邊學錄臉色難看還想說話,卻被學政給目光制止。

這時所有州學學子都已到齊,雖然明致堂夠寬敞宏大,但學子們都靠前而坐,想要聆聽更清楚些,趙倜看來看去都沒有座位,只得往後面走。

此刻忽然一個聲音低低傳來:“趙兄來我這裡?!?

趙倜聞聲瞅去,見是莫尋,正在旁邊一處端坐,身下卻是佔了兩張凳子。

莫尋打手勢衝他示意,趙倜想了想,朝對方而行。

莫尋讓出只木凳,趙倜也沒有問他怎麼竟然佔了兩座,一個是眼下詢問不合時宜,一個既然決定去坐了,那就不要去問。

若是心中忌諱對方佔座行爲不端,那麼便直接拒絕掉,再行尋找座位也就是了,不用既坐又問,甚或坐下後再譴責對方這般行事。

世上有不平不公不道不德之事,君子自當指出,但莫尋佔座分明就是爲了他,因爲所有學生都到了,只有自己一人沒來,不就是出於好心給他留的嗎?

既然這樣,那麼便不能既坐了,又指責,既得又要,既得了好處,又想在名聲上洗清自己,佔據道德高點,此非君子,實乃小人。

要麼不坐,要麼就大大方方的坐下,表示謝意,不問其他。

佔座並非大事,涉及不到律法刑訟罪過之類,所以君子自當審時度勢,便宜行事。

趙倜衝莫尋點了點頭,莫尋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沒有說話,眼睛往前方望去。

這時所有學子到齊,時間也至了開課的時候,學政首先訓言,再將李孟恭維了一番,接著便是李孟講學。

李孟著書《通學》《明論》,其核心的學問就是“通明”二字,世上又稱通明學說,通明學。

他的觀點是以“通”爲徑,以“明”爲歸。

“通”者,疏通矇昧之障,讓天下人,縱算尋常百姓也能觸達世間根本道理,不因身份、學識而阻隔。

“明”者,點亮心竅之燈,使人看清事物本末、是非曲直。

此學不重典籍繁複,專揀日用常行之理,如春耕秋收的時序,鄰里相處的本分,家國大義的直臆,善惡有報的實在。

先生們可以居於高堂,也可以走鄉串鎮,以淺白易懂之語講透天道,用故事說盡人倫,教農夫知勤能聚,教婦人曉慈可家,教稚子懂孝立世,教天下人明是非,知道理,曉厚義,求安居樂業,爭世上清平。

不求人人成聖賢,唯願戶戶明事理,路遇紛爭知退讓,面對得失懂取捨,於煙火日常裡,照見世道人心的清明。

李孟先講《通學》,語言用詞並不深奧,就算沒讀過書的人也能聽懂八分,聲情並茂。

其中引經據典很少,多夾雜一些上古中古時的寓言故事,以史證之,下方學子們都聽得津津有味。趙倜以前只聞通明學說的名聲,卻沒有怎麼接觸過,此刻也聽得聚精會神,心中不停揣摩,將這通明學與自己過往所想的道理學問一一對比。

上古中古之時有諸子百家,有聖人諸賢,每一個都創造出了學問傳世,門門不同,各有千秋,上位者治國經世,世俗者修身齊家,多爲某一類專向所指,卻極少有從普羅大衆至天潢貴胄全都可以涉及的。

上古有墨子,有農子,有商子,有法子,有兵子,有名子,有陰陽子等等幾十位子,號爲諸子,這些子還有他們的徒弟,開創了上百門學說,稱爲百家。

而諸子百家的學說,往往是有針對性的,針對教化某一類人,或者某一個行業的人,或者是吸收某部分人進入這個行業,傳授此種學問知識。

而能夠三教九流,上至帝王宰相,下至販夫走卒,統統教育得到的,是爲聖人學說,自古以來文聖只有一個,那就是夫子。

夫子無名,聖人無姓,大道韶華,潤物無聲,夫子的學說是教化天下人的,甚或可以說是教化萬生萬靈的。

夫子的學說有教無類,夫子曾在北海教蛟龍,南山教麒麟,青丘教野狐,西湖教白蛇。

教它們明善惡,知是非,曉天理,懂死生。

南山麒麟學道理,不傷害人丁,悠然自居生活,卻遇到樵夫入山深砍柴,被其所驚,揮舞柴刀誤傷了麒麟,麒麟哀鳴而死。

夫子得知,仰天悲呼:麟出而死,吾道所窮,後世種種,當滋生變。

自此,一個時代結束。

除了夫子這位聖人外,還有兩位亞聖,分別是荀子與孟子,兩人的學說也是教化天下人,但卻沒有同夫子一般,可以有教無類,同樣教化萬生萬靈。

趙倜這時聽李孟的通明學問,心中驚訝,這位做此學說,萬民皆可學,莫不是想要學亞聖聖人嗎?甚或有成聖之心?

不過他轉念一想,其實這也不算什麼,自聖人亞聖之後,許多大儒名士都做過此種想法,都想立學成聖,進文廟被天下讀書人,天下所有人景仰。

但其實卻沒有一個成功,雖然不少成了賢者,最後也得以進文廟陪侍,可終究不是成聖。

也有最後貽笑大方的,其中有一個叫做“董子”的,就妄想成聖,叫天下人都信仰自己的學說,但是被人找出其學說的漏洞,有私利在內,並不端正公平,又發現他私德有虧,最後落至人人喊打的地步,只好躲進深山,最後不知所蹤。

不過趙倜感覺李孟的通明學還是不錯的,至少事事都能設身處地交換他人角度去思考,這一點就超過了以往很多想要成聖卻並沒有成聖的大儒學問理念。

李孟一共講了兩堂課,上午一堂,下午一堂,其間沒有給學子解惑,解惑要留在最後一日。

趙倜覺得並沒有錯,也正是李孟的聰明之處,講一堂兩堂,連基本的核心學說都沒有徹底完畢,這個時候就解惑是不智的,你連完整的學說都沒聽完,所提的問題很可能是片面的,而且回答問題也無法從要害之處解答。

一日很快過去,下午的講學結束,前方學政陪著李孟先離開了書堂,後方州學其他官員纔跟著魚貫而出。

ωωω ★ttκд n ★¢Ο

學子們這時也逐漸離開,莫尋看著旁邊的趙倜笑道:“趙兄日日皆早至州學,今天爲何晚上那麼多?”

趙倜搖頭嘆道:“昨天家中舅父遠來,餐飲時間較長,回房讀書時間卻不變,後又自家貪睡,起得遲了?!?

莫尋笑道:“原來趙兄真不知道李先生早入書堂一刻鐘之事?!?

趙倜道:“若是知曉此事,飯不吃也要提前趕來,何至當場尷尬窘迫。”

莫尋道:“但這李先生不錯,居然給趙兄開脫,趙兄沒看學錄那時臉色都黑成了豬肝彷彿。”

趙倜唏噓道:“事由我起,當面可辯,背後就不言了?!?

莫尋笑著收拾文房用具往書箱裡裝,忽然道:“詩會漸近了,趙兄真不考慮考慮?”

趙倜道:“什麼詩會?”

莫尋道:“就是前兩日與趙兄說的羅敷小姐舉辦的詩會,之前求趙兄詩詞的那次詩會是另外之人舉辦,這次卻是羅敷小姐親辦的?!?

趙倜也在裝書,聞言頭也不擡地道:“在下實在沒有時間,何況也沒受邀,就不去了?!?

莫尋已然把書箱打理好,卻沒有動彈,坐在凳子上道:“上回得蒙趙兄贈詩,我大出風頭,事後想想卻心中十分有愧,既對不住自己所讀之書,也對不住趙兄,所以這回趙兄無論如何也要前往,將原本屬於趙兄的名頭拿回去,不然在下心中不安?!?

趙倜道:“莫兄有何不安,我並非什麼有名詩人詞客,也無名句可做歸屬爭奪,既然送給了莫兄那就是莫兄的了,與我再無干系?!?

莫尋搖頭道:“趙兄此想卻顯得在下更加小人,趙兄說沒有受邀並非問題,那天酒樓時在下就說了,羅敷小姐的請柬每人兩份,都有一張空白未寫姓名的,她是女子身份,自然不便交遊玉州所有工於詩詞的士子,就是叫熟絡之人帶朋而來,才能集合衆家,不會顯得詩會有名無實?!?

趙倜此刻收拾完畢,將笈箱負於身上,道:“莫兄,我看還是不必了,你也知道我讀書時間急迫,就算吃飯睡覺都不願錯過,實在不想再於些旁事浪費時間,莫兄不走嗎?在下要回家了。”

莫尋聞言站起身,也背上書箱,與趙倜邊走邊道:“趙兄就沒想過這是個成名的機會嗎?說不得對以後的科舉大有裨益?!?

兩人出門,向州學外面行去,趙倜心中念起楊簡給自己宣揚詩名的事情,總不用自己浪費讀書的時間,而且那種宣名該與詩會這種浮華玩樂之事不同,類似古之舉薦,比較鄭重一些。

他道:“莫兄,我確實想揚詩名,但卻不想參加詩會,莫兄的好意心領了?!?

莫尋聞言不由笑了笑,搖頭露出一副惋惜的神色。

出了州學,前方不少馬車停靠,都是些門戶不凡的學子家裡派來接人的。

莫尋與趙倜告辭上了一輛車,趙倜目送車駕離開,然後一路步行,片刻至到了玉江邊上。

第385章 傾國傾城(求月票)第140章 白霧瘴地第348章 脈眼(求月票)第225章 興兵第243章 舊案(求月票)第254章 大王饒命第279章 教廷第382章 登舫(求月票)第37章 又生變化第43章 一陰一陽第372章 聲名第7章 辟邪巷第35章 江南追殺第310章 出國,驚變第39章 四大惡人第230章 天書,樓三第80章 夫人也不想秘密被人知道吧第272章 深淵來客第102章 疑惑重重第32章 這是賤內第35章 江南追殺第252章 南尋王庭(求月票)第76章 琴韻小築第34章 再次相見第199章 來歷出處第324章 中宵(求月票)第82章 布袋和尚第284章 詭地 (求月票)第292章 變化(求月票)第346章 銅門第238章 不認得你第281章 出手(求月票)第78章 曼陀山莊第162章 踏雪無痕高梁河(求月票)第326章 傳聞(求月票)第185章 幻陰第六層第54章 拳即是權第12章 刺客亂軍第204章 女兒國第329章 兵臨城下第182章 美人如玉第223章 十二重樓第281章 出手(求月票)第18章 詢問三庫第248章 處政陣約(求月票)第11章 十二年前秘事第90章 明教,阿朱第146章 別射了,我們投降第52章 大宋暗衛第202章 教宮(求月票)第202章 教宮(求月票)第124章 玉女峰風雲乍變第34章 再次相見第52章 大宋暗衛第321章 推測(求月票)第60章 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第386章 殿下還記得曼陀山莊的嫣兒嗎(求月第316章 觀想第19章 大宋天宮寶藏第114章 飛龍在天,乾卦九五第305章 奪取辦法第185章 幻陰第六層第14章 闖府鬧宴第289章 奇特景象(求月票)第68章 明教,江南明教第6章 天龍?天龍!第379章 猜疑,決斷(求月票)第209章 西海劍影第282章 請神(求月票)第6章 天龍?天龍!第12章 刺客亂軍第203章 聖戰(求月票)第297章 翠竹黃鬚白筍芽,儒冠道履白蓮花(第343章 各懷鬼胎第76章 琴韻小築第278章 異狀,行動第344章 明月詭狀第237章 信兵,見面第253章 舊法第13章 道理只在槍棒之下第299章 登階第6章 天龍?天龍!第288章 思緒之力(求月票)第22章 理直氣壯第128章 老魔小丑,豈堪一擊第107章 叫王語嫣來見(求月票?。?/a>第58章 天人五衰第238章 不認得你第94章 百尺高塔任翱翔第184章 真經秘傳第250章 約射開弓(求月票)第86章 夕陽有客來第334章 變化,計策第322章 帳暖(求月票)第322章 帳暖(求月票)第48章 大輪明王第84章 小無相功模擬葵花寶典第35章 江南追殺第18章 詢問三庫第15章 大鬧端王府(求追讀)
第385章 傾國傾城(求月票)第140章 白霧瘴地第348章 脈眼(求月票)第225章 興兵第243章 舊案(求月票)第254章 大王饒命第279章 教廷第382章 登舫(求月票)第37章 又生變化第43章 一陰一陽第372章 聲名第7章 辟邪巷第35章 江南追殺第310章 出國,驚變第39章 四大惡人第230章 天書,樓三第80章 夫人也不想秘密被人知道吧第272章 深淵來客第102章 疑惑重重第32章 這是賤內第35章 江南追殺第252章 南尋王庭(求月票)第76章 琴韻小築第34章 再次相見第199章 來歷出處第324章 中宵(求月票)第82章 布袋和尚第284章 詭地 (求月票)第292章 變化(求月票)第346章 銅門第238章 不認得你第281章 出手(求月票)第78章 曼陀山莊第162章 踏雪無痕高梁河(求月票)第326章 傳聞(求月票)第185章 幻陰第六層第54章 拳即是權第12章 刺客亂軍第204章 女兒國第329章 兵臨城下第182章 美人如玉第223章 十二重樓第281章 出手(求月票)第18章 詢問三庫第248章 處政陣約(求月票)第11章 十二年前秘事第90章 明教,阿朱第146章 別射了,我們投降第52章 大宋暗衛第202章 教宮(求月票)第202章 教宮(求月票)第124章 玉女峰風雲乍變第34章 再次相見第52章 大宋暗衛第321章 推測(求月票)第60章 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第386章 殿下還記得曼陀山莊的嫣兒嗎(求月第316章 觀想第19章 大宋天宮寶藏第114章 飛龍在天,乾卦九五第305章 奪取辦法第185章 幻陰第六層第14章 闖府鬧宴第289章 奇特景象(求月票)第68章 明教,江南明教第6章 天龍?天龍!第379章 猜疑,決斷(求月票)第209章 西海劍影第282章 請神(求月票)第6章 天龍?天龍!第12章 刺客亂軍第203章 聖戰(求月票)第297章 翠竹黃鬚白筍芽,儒冠道履白蓮花(第343章 各懷鬼胎第76章 琴韻小築第278章 異狀,行動第344章 明月詭狀第237章 信兵,見面第253章 舊法第13章 道理只在槍棒之下第299章 登階第6章 天龍?天龍!第288章 思緒之力(求月票)第22章 理直氣壯第128章 老魔小丑,豈堪一擊第107章 叫王語嫣來見(求月票?。?/a>第58章 天人五衰第238章 不認得你第94章 百尺高塔任翱翔第184章 真經秘傳第250章 約射開弓(求月票)第86章 夕陽有客來第334章 變化,計策第322章 帳暖(求月票)第322章 帳暖(求月票)第48章 大輪明王第84章 小無相功模擬葵花寶典第35章 江南追殺第18章 詢問三庫第15章 大鬧端王府(求追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运城市| 布拖县| 平罗县| 铜川市| 台州市| 灵石县| 县级市| 邵武市| 日土县| 来宾市| 客服| 西青区| 法库县| 石狮市| 文化| 荣昌县| 庆阳市| 射阳县| 漯河市| 中江县| 墨玉县| 新营市| 太仆寺旗| 明溪县| 广德县| 启东市| 东至县| 山西省| 三亚市| 项城市| 抚州市| 青冈县| 贡山| 汉中市| 石阡县| 恩平市| 洞头县| 兴安盟| 平凉市| 颍上县|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