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八章 促宣傳司工作

九直道調查使!

是大律府的眼睛。

不能說有了這雙眼睛之後就能制定出最適合的秦律,但最起碼可以儘量適應。

天下疾苦,不在德,在法!

安排了調查使的事情之後,嬴城便離開了大律府。

來到了新立十三司的宣傳司。

淳于越現在很是風光!

三個人站在空蕩蕩的官署中,官服印信都還沒有做出來,人員配置也不齊,三個人的光桿司令。

“我這裡有儒學子弟,憑什麼不能錄用。”

“沒說不能錄用,但最起碼這些人的學問如何,品性如何,都要進行考究才行。”

“是啊,不能一股腦的全塞進宣傳司裡面吧!”

“這些儒學子弟都是跟著我前來咸陽的儒家弟子,對陛下的赤誠忠心天地可鑑!”

“我不太同意你的說法,人心隔肚皮啊!”

“你們就是不服老夫是吧!”

“斷然沒有,你別血口噴人,我們只是在和你商討宣傳司的任職官員。”

……

還沒有到門口,嬴城就聽到這個不大的官署裡面傳出陣陣爭吵聲。

三人爭吵的甚至連他前來都沒有注意到。

李斯和馮去疾任命的左右司長,很大一部分就是攪屎棍般的存在。

當然。

嬴城也同意這樣的做法。

三人行,纔是最好的同行方式。

“咳咳!”

嬴城聽夠了,就站在了門口咳嗽一聲。

這幾人主要的矛盾點,就是宣傳司吏員和下屬官員的選擇。

淳于越要選足夠多的儒家弟子進入宣傳司,這是要孤注一擲。

而江富和湯遊兩人,則是想要往宣傳司裡面摻點……嗯不是摻點,是弄進來很多的自己人。

所以三人久爭不下。

正在爭吵之中的淳于越三人被突然出現的嬴城一驚,急忙閉嘴拜見道:

“下官淳于越(江富湯遊)拜見誠公!”

“不必多禮!”嬴城笑了笑,僅直走上主位道:“你們的爭吵,我在門外聽到了。”

這瞬間讓爭吵的面紅耳赤三人面色一滯!

“大律令,下官……”淳于越面色非常不愉快的想要抱怨。

江富和湯遊兩人也是辯駁般的解釋。

嬴城擡了擡手,壓下了三人說話的態勢,笑道:

“三位大人請坐,不必拘禮,我呢,過來只是和你們三位主官談談心!”

淳于越三人狐疑的看了看嬴城,拱手坐在了兩側。

淳于越在左邊,江富和湯遊在右邊,看的出來,已經形成了兩方對立的局面。

嬴城纔不管這些呢!

“淳于越,你現在算是儒家的首領嗎?”

“別緊張,就隨便閒聊!”

淳于越心中警惕的回道:“算……是吧!”

一旁的江富呵呵笑道:“回大律令,淳于司正生於齊國,師承荀師,荀子先生主張禮法並施,這算是略有傳承,要不然,司正恐怕也不會來我咸陽吧。”

“不過,要說司正是儒家首領,言過其實了。”

“儒家學派自孔賢之後,已經分爲多個派系。”

“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這荀子先生便是孫氏之儒的領袖。”

“淳于越和叔孫通二人,如今是孫氏之儒的首領。

“若說儒家首領,恐怕就要論到孔賢的八世孫孔鮒,但也僅僅是首領而已,儒家早已分裂,沒有七十二賢匡扶天下的決心和態度。”

“而在衆多儒生的眼中,孫氏之儒卻又算不得儒學聖品,只是末端之流,儒學真正的主流是子張之儒,更加偏向於兼愛尚同,尊賢容從。”

“荀子先生曾將子張之儒視爲賤儒,當然,大律令也可以問問淳于司正對子張之儒的看法如何,下官就不得而知。”

“同時呢,這其中儒生分門別類,承七十二賢,又繼孟子以來,打著儒學名義的儒生也是千奇百怪,數不勝數。”

“總而言之,儒家是個很奇怪的學派,內部雜亂到李公都沒有屢清楚,就算是單一派系內部的儒生們,也是各有見解,持有不同看法。”

“若是大律令感興趣,下官可細細道來!”

江富言之鑿鑿的話讓旁邊的湯遊忍不住的搖頭,又瞅著淳于越,恐怕就算是面前這位對儒家的瞭解,也沒有旁邊這位的多吧!

江富所言,恐怕是傾國之力調查的結果。

傳言,李丞相爲了對付儒家,組織了一批人專門調查儒家,以各種手段令儒學不同流,分化瓦解的不成氣候。

而淳于越幾人爲了將自己的言論進入朝堂,便與大方士勾結在了一起,這纔在咸陽稍微站穩了腳跟。

當然,這也是聽說。

淳于越被江富弄的面色一紅,一雙眼快要被江富給瞪死了。

“哎哎哎,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嬴城擡了擡手阻止了江富的言論, 繼續看向淳于越問道:“那不知你能調動多少儒生來咸陽加入宣傳司。”

“這!”淳于越面色一愣,思索了起來。

江富淡定的回道:“三千到五千人之間吧,主要在舊齊境內,諸如張良,赤松子,陸賈,黃石公等。”

“像這個陸賈,生於始皇七年,學於稷下學宮,活躍在齊魯之地,如今二十四五,算是小友名氣。

張良,舊韓宰相張開地之後,雖然屬於孫氏之儒,但又對始皇陛下十分憎惡,策劃過刺殺陛下,現在還在被通緝之中。”

“有點少啊!”嬴城聞言,不管是誰說的,只搖了搖頭,才三千之數,太少了。

而見到嬴城這個態度。

原本一臉苦澀的淳于越,當即振奮道:“有五千儒生,儘可來咸陽入宣傳司!”

“大律令,這,恐怕不妥當啊!”江富也是不自在了起來,說這麼多,他難道是白說了,儒家根本就不堪重用。

還人太少。

“是啊,五千人,宣傳司怎麼容得下,萬望大律令深思啊!”湯遊也坐不住的勸說。

“還是不夠,太少了,再想想,你究竟能調多少儒生來咸陽!”沒有理會緊張的江湯二人,嬴城搖頭繼續道:“天下八百一十四縣,你這五千儒生撒進去,連個水花都漂不起來。”

嬴城的話頓時讓淳于越眼神逐漸興奮了起來,聽這意思,是要讓儒生們出仕的意思啊,做底層官員。

這好啊,天大的喜事。

淳于越心中振奮不已。

彷彿看到了儒家的光明大道。

第151章 白皮書和三輛馬車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 160章 亂與靜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五十九章 門庭若市的扶蘇府第260章 地緣!第165章 新秦法刑事法第三條規定:謀反罪第七章 初識小兒,始皇帝語錄第五十七章 要將權利關進籠子第一百零三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百零六章 國策之論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155章 富貴與貧賤第218章 均富論上架感言第182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四)第一百零四章 趙高傳召的心路第131章 火燒胡亥府第四十二章 逆孫,被迫妥善安置第八十八章 促宣傳司工作第三十四章 在大秦統兵的難度,要拿真本事第九十一章 積極響應的大樂司第四十九章 趙高膽寒,大國工匠第三十八章 強大而令人畏懼的大秦帝國第161章 蕭何與張良第八十九章 積極響應的宣傳司第六十六章 古之謀,始皇帝的猶豫和落寞第262章 馮世傑的尋政之路第14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八十七章 紙張的第一次應用第279章 嬴傒病故,秘而不發第七十九章 萬事俱備,颶風的形成第231章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146章 坑儒,坑儒,我願死後入地獄第143章 天下疾苦啊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決的困局第七十一章 無傷大雅,鬧了個小笑話第144章 張良初見華夏字典第127章 第三,有錯,便改之第四十九章 趙高膽寒,大國工匠第八十六章 不如小學生的大秦朝臣第234章 謀而後動!第173章 瘋狂中的教化司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274章 朝政之訣第284章 西進問答第152章 農業改進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第九十八章 積極響應的農業司第133章 寵愛無雙第154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215章 高,低,貴,賤第264章 蠢貨第228章 始皇帝要回來了第146章 坑儒,坑儒,我願死後入地獄第158章 大秦新法的踏腳石第一百零三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256章 蒙氏商業帝國第219章 大秦軍事學府第一十四章 生死之局,一成足以搏命第八十四章 望,諸君共勉第三十六章 一把火燒起來,連自己家也燒第188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二)第175章 婚書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九十二章 始皇帝的震驚第五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136章 皇長孫嬴城代爲監國第二十六章 絕地翻盤,論自我攻略的重要性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七十三章 舉薦老爹當個官第199章 下官遵命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第278章 王賁的抉擇,忠與孝第一百零四章 趙高傳召的心路第三十五章 四大鎮國神器,造紙術印刷術華夏字典小管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四十八章 羣臣沸騰,爲母者憂思第239章 被忽略的萬世制度第一百零二章 始皇帝親自教導扶蘇第245章 始皇之議第269章 復巡超級作坊第二十一章 亂局,早已盡在囊中第173章 瘋狂中的教化司第155章 富貴與貧賤第九十四章 郭懷義終於和始皇帝見面了第五十七章 要將權利關進籠子第一百零三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155章 富貴與貧賤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282章 西進之訣(一)第142章 因爲農民,至始至終都是農民第281章 第一次西進議事第255章 固化階級是必須的第175章 婚書第三十三章 人之變因權勢而變第138章 嬴城:大朝會開始,各府陳述論策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終於被震麻了第193章 馮世傑陳書
第151章 白皮書和三輛馬車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 160章 亂與靜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五十九章 門庭若市的扶蘇府第260章 地緣!第165章 新秦法刑事法第三條規定:謀反罪第七章 初識小兒,始皇帝語錄第五十七章 要將權利關進籠子第一百零三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百零六章 國策之論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155章 富貴與貧賤第218章 均富論上架感言第182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四)第一百零四章 趙高傳召的心路第131章 火燒胡亥府第四十二章 逆孫,被迫妥善安置第八十八章 促宣傳司工作第三十四章 在大秦統兵的難度,要拿真本事第九十一章 積極響應的大樂司第四十九章 趙高膽寒,大國工匠第三十八章 強大而令人畏懼的大秦帝國第161章 蕭何與張良第八十九章 積極響應的宣傳司第六十六章 古之謀,始皇帝的猶豫和落寞第262章 馮世傑的尋政之路第14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八十七章 紙張的第一次應用第279章 嬴傒病故,秘而不發第七十九章 萬事俱備,颶風的形成第231章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146章 坑儒,坑儒,我願死後入地獄第143章 天下疾苦啊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決的困局第七十一章 無傷大雅,鬧了個小笑話第144章 張良初見華夏字典第127章 第三,有錯,便改之第四十九章 趙高膽寒,大國工匠第八十六章 不如小學生的大秦朝臣第234章 謀而後動!第173章 瘋狂中的教化司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274章 朝政之訣第284章 西進問答第152章 農業改進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第九十八章 積極響應的農業司第133章 寵愛無雙第154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215章 高,低,貴,賤第264章 蠢貨第228章 始皇帝要回來了第146章 坑儒,坑儒,我願死後入地獄第158章 大秦新法的踏腳石第一百零三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256章 蒙氏商業帝國第219章 大秦軍事學府第一十四章 生死之局,一成足以搏命第八十四章 望,諸君共勉第三十六章 一把火燒起來,連自己家也燒第188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二)第175章 婚書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九十二章 始皇帝的震驚第五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136章 皇長孫嬴城代爲監國第二十六章 絕地翻盤,論自我攻略的重要性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七十三章 舉薦老爹當個官第199章 下官遵命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第278章 王賁的抉擇,忠與孝第一百零四章 趙高傳召的心路第三十五章 四大鎮國神器,造紙術印刷術華夏字典小管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四十八章 羣臣沸騰,爲母者憂思第239章 被忽略的萬世制度第一百零二章 始皇帝親自教導扶蘇第245章 始皇之議第269章 復巡超級作坊第二十一章 亂局,早已盡在囊中第173章 瘋狂中的教化司第155章 富貴與貧賤第九十四章 郭懷義終於和始皇帝見面了第五十七章 要將權利關進籠子第一百零三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155章 富貴與貧賤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282章 西進之訣(一)第142章 因爲農民,至始至終都是農民第281章 第一次西進議事第255章 固化階級是必須的第175章 婚書第三十三章 人之變因權勢而變第138章 嬴城:大朝會開始,各府陳述論策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終於被震麻了第193章 馮世傑陳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灵台县| 自贡市| 昭觉县| 满洲里市| 普兰县| 辽中县| 黎川县| 黄冈市| 隆子县| 辛集市| 乌兰浩特市| 新民市| 吉林省| 西青区| 文化| 原阳县| 九江县| 象山县| 兴国县| 长治县| 莎车县| 兴海县| 唐河县| 达拉特旗| 阿克陶县| 和平县| 图们市| 融水| 昆明市| 信丰县| 江城| 达拉特旗| 南溪县| 余江县| 屏东市| 安化县| 秭归县| 鲜城| 嘉善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