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9章 地域政治

次日清晨。

嬴城再一次的離開咸陽城。

左右權衡之後。

他還是再一次的踏上了巡視之路,回到了藍田縣。

在藍田。

他近乎待了快四天的時間。

將整個藍田大大小小的事物都進行了指正。

並以此。

形成了縣級單位執政的標桿之地。

這就是他之所以要在藍田待如此之久的原因。

馮風並不知曉太多的事情,甚至還不知道始皇帝要回來的消息。

但是。

不管知不知道。

在嬴城再一次來到藍田的時候,馮風還是迅速的過來迎接嬴城。

相對於鄉里之民來說。

其實馮風並不需要跑到田地裡去監督鄉民們是不是在種田。

農桑之事只是身爲一個縣令負責的職責之一,但並不是全部。

而在馮風確定藍田六策之後。

已經開始準備藍田六策的實施。

而除了藍田六策之外。

醫療教育農田等等各方面,都需要馮風來下決策。

這些事情本來是由縣令和縣丞二人來負責,但因爲沒有縣令,只能是縣丞全權負責。

「對於地方官員來說,治理一地說簡單很簡單,說難卻又難於上青天,但是,身爲主政官員,必須要找到一個簡單而直接的方法。」

嬴城走在藍田縣府衙所在的藍田鄉街道上,在行走中道:「目標,計劃,執行,檢查,結果,責任,獎罰。

「任何事情,遵從於這七步,即便是沒有豐功偉績,也不會產生什麼大錯!」

馮風就跟在嬴城的身側,這幾日倒是對嬴城的畏懼變少了很多,便笑道:「下官定當謹記監國之教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

著嬴城的臨訓,將嬴城所說暗暗的記在心中仔細消化,不由的,馮風讚歎道:「此七步,下官定當銘記於心,不敢有絲毫的遺忘。」

這也是他這幾日和嬴城接觸下來的纔有的回話態度。

他不知道這不是不是嬴城以十一歲之姿登臨絕巔所引發的緣故。

亦或者這是嬴城身具高位而聽多了讚美之聲。

總而言之。

嬴城似乎對讚美之言有非常強大的免疫能力。

所以。

與其聽到嬴城絕世之言而稱讚之。

不如聽到後貫徹銘記之。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可成。」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шшш?ttka n?C ○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好好幹!」

嬴城說著,騎上了戰馬,緩緩離開了藍田鄉。

後方。

馮風心思極爲複雜的盯著漸行漸遠的嬴城,忍不住的高聲道:「下官定當銘記監國之教誨!」

嬴城不知曉後方的馮風如何作想。

指導思想是作爲一個帝國***最重要的一項職責。

不僅僅需要將自己的執政思想貫徹到在朝堂之上的那些重臣們。

也需要將自己的思想貫徹到每一個郡縣鄉里之內。

即便是每個人的思想不同,無法左右別人的思想。

但。

身爲官員,只要在他領導之下,無法明白他的思想,要麼離開要麼自覺深造趨近他,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志同道合只是對擁有同樣思想的人而言。

但對於一個泱泱大國而言。

其實更多的,只是上政下策罷了。

漸漸的,嬴城再次踏上了武關道,向著崤關,並且讓隨行黑甲衛快馬前進,通知嶢關守將,在戌時抵達嶢關。

提前通知地方官員前來迎接,便是巡視。

對某地方進行突擊檢查,便是巡查。

這還是有根本區別的。

過了藍田。

一路所過就顯得單薄荒涼了很多。

此荒涼更多的是無人煙,但絕不是荒蕪之意。

青山綠水,卻因爲秦嶺的存在變得不適合人居住。

越是前進。

所見到的山川山峰山巒就越多。

而武關道也就越蜿蜒。

因爲。

….

藍田一過,便要正式的進入秦嶺之腳,而越是往前進,就越是艱難。

用正確的華夏山川3D地圖來說。

關中平原屬於黃土高原區域,位於陝北高原之上,東邊是黃河,往東過了黃河便是呂梁山脈,往南便是秦嶺。

而函谷關,武關,崤關,嶢關,便是處於呂梁山脈,太行山脈,秦嶺三道大川交匯之地。

也因此。

形成了一條連通南北的通道。

這其中。

更形象一點。

愚公移山之中的太行山脈的王屋山,更偏向於函谷關,有東函谷關,位於黃河東岸。

而在黃河南岸,便是崤山,有北崤山,南崤山,東崤山等。

而在北崤山,東崤山與呂梁山脈,太行山脈之間的黃河通道,形成了北崤函道。

這條通道便是最重要的進關中通道,沒有之一,爲濱海道!

而武關道。

具體一點,便是華山,南崤山,熊耳山,伏牛山與秦嶺接壤

處形成的商洛盆地。

過了藍田。

先至華山,抵達嶢關。

而就在這羣山之內,山水充沛,形成了一處內積盆地,和河西走廊上的蘭州差不多。

羣山中的世外桃源。

在歷代秦人和因爲函谷關之爭軍事之上的不斷探索下。

這處世外桃源被發現,並以此遷徙人員入住,形成了上雒,商兩處達到三十萬人的居住生存地。

並建立了依靠險要地勢建立了抵禦外敵的武關。

而如果站在天下一統的角度上,武關道的地理位置和函谷關不分伯仲。

函谷關是連接中原洛陽東線的要塞。

武關是連接江南江漢平原南線的要塞。

當然。

嬴城所關心的並不是嶢關武關到底有多大的軍事意圖。

而是。

嶢關武關因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所實行的通關文牒之政。

出嶢關,需要通關文牒。

進武關,需要通關文牒。

在沒有廢除關稅之前,這裡是江南商旅入關之後必須要納稅的關隘。

而想要關中和江南緊密聯繫在一起。

武關道之上的武關,商,上雒,崤關這四個地方,就必須同政同令。

和河西走廊一樣,因爲政治地域原因進行橫跨千里的長條形政令統一結構,不能以兩關兩縣四山各自負責的方式進行執政。

而同時。

嶢關內的藍田縣和武關外南陽郡的析縣,也要劃入兩關兩縣四山的政令統一內。

如此。

才能將武關道各個關節打通。

而這。

還要避免更一個重要的問題。

避免有武將擁兵自重扼守南嶢武道切斷關中和南陽的聯繫。

如何治理商洛地區。

反倒是其次。

真正重要的是將商洛轉變爲一個整體。

不能到了析縣,需要辦理跨郡手續,到了武關要查,在商城還要繼續查,到上雒還要各種查,到了嶢關的時候,還要查,抵達藍田的時候,還要查。

要是這樣,寧願繞遠一點從函谷關走,也不想從武關走。

這也沒辦法。

如果按照他的意思,以上雒爲中心,以嶢關爲界,成立一個新郡商洛郡,將進入口劃入藍田,把出口劃入新郡,再從南陽郡將析縣,伏牛川劃入商洛。

這就等同於關中放棄武關險要,以嶢關爲界,便沒有必要成立嶢武道指揮使了。

郡與郡爲界, 各執政不同。

縣與縣爲界,各執政也不同。

因爲縣丞與縣丞,郡守與郡守的原因,兩個縣,兩個郡老死不相往來的事情並不新鮮。

遠遠的。

一座將武關道擋住的城池映入了眼前。

這是一幅很奇特的畫面。

武關道,完全被嶢關所囊括。

一旦關閉關門,可謂是連只鳥都飛不進來。

而最令他驚歎的是,嶢關城牆高近三丈,看起來和兩側的山川融爲一體,是以嵌入山體的形式建立,將建築之事應運到了時代的極致。

歲月如夢

第204章天才是怎樣煉成的第257章 官員調整第259章 錢,太多了,怎麼花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個半月後,始皇帝壽誕第六章 語出驚人,震驚四方第180章大秦帝國之裂變(二)第199章 下官遵命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浩浩蕩蕩北上去挖煤第132章 始皇帝的護衛級別第125章 第一,世界停擺,爲我華夏忠魂第六十四章 一百零八案例第六章 語出驚人,震驚四方第257章 官員調整第147章 焚書,焚書,李斯的狠第274章 朝政之訣第265章 公子懷和公子胡亥第223章 東線巡視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二十三章 第一辯法,辯朝堂諸臣啞口無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第237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始皇帝的感慨第五十八章 五等九流第八十章 造紙術的流水線作坊第九十九章 促商業司,療養司工作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決的困局第七十五章 斯聞城二十禮驚悟第147章 焚書,焚書,李斯的狠第188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茅塞頓開的悟道第二十七章 分制秦法,讓朕茅塞頓開第三十二章 霸道行事,無所顧忌第九十章 促大樂司工作第279章 嬴傒病故,秘而不發第138章 嬴城:大朝會開始,各府陳述論策第234章 謀而後動!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130章 其實,無中生有的事情,並不少第259章 錢,太多了,怎麼花第一十九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五章 諫逐客令石刻,惹事第276章 馮去疾的主場第136章 皇長孫嬴城代爲監國第268章 人心各異第263章 分財不均啊!第146章 坑儒,坑儒,我願死後入地獄第一十五章 母子聯手坑扶蘇第169章 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第229章 地域政治第二十六章 絕地翻盤,論自我攻略的重要性第182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四)第二十九章 老謀深算的李斯,被摘了桃子第一十九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134章 絕望胡亥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三十章 臣還要,大秦朝堂上的滾刀肉團伙第五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193章 馮世傑陳書第219章 大秦軍事學府第256章 蒙氏商業帝國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七十三章 舉薦老爹當個官第208章 特權等級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161章 蕭何與張良第一百零七章 雪落無聲中,驚起天下風雲第189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個半月後,始皇帝壽誕第139章 朝堂議事之糧債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204章天才是怎樣煉成的第三十一章 督促詔命,揚眉吐氣的老媽第254章 律法是如何腐朽的第一十五章 母子聯手坑扶蘇第一十二章 一石激起層浪第177章 夫人們走出了後宮第269章 復巡超級作坊第173章 瘋狂中的教化司第275章 複雜的是人,宣傳司之謀第五十三章 大律府,萬世大秦的開始第130章 其實,無中生有的事情,並不少第一十一章 與李斯論法,被關押第一百二十章 胡亥獻禮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264章 蠢貨第七十五章 斯聞城二十禮驚悟第200章 戰略大調整的開始第145章 宣傳大院第七十七章 以夷制夷之策第三十章 臣還要,大秦朝堂上的滾刀肉團伙第248章 宗室探訪第132章 始皇帝的護衛級別第241章 明日,雍城奏事第214章 抓抓抓,嚴重瀆職罪第161章 蕭何與張良
第204章天才是怎樣煉成的第257章 官員調整第259章 錢,太多了,怎麼花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個半月後,始皇帝壽誕第六章 語出驚人,震驚四方第180章大秦帝國之裂變(二)第199章 下官遵命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浩浩蕩蕩北上去挖煤第132章 始皇帝的護衛級別第125章 第一,世界停擺,爲我華夏忠魂第六十四章 一百零八案例第六章 語出驚人,震驚四方第257章 官員調整第147章 焚書,焚書,李斯的狠第274章 朝政之訣第265章 公子懷和公子胡亥第223章 東線巡視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二十三章 第一辯法,辯朝堂諸臣啞口無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第237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始皇帝的感慨第五十八章 五等九流第八十章 造紙術的流水線作坊第九十九章 促商業司,療養司工作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決的困局第七十五章 斯聞城二十禮驚悟第147章 焚書,焚書,李斯的狠第188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茅塞頓開的悟道第二十七章 分制秦法,讓朕茅塞頓開第三十二章 霸道行事,無所顧忌第九十章 促大樂司工作第279章 嬴傒病故,秘而不發第138章 嬴城:大朝會開始,各府陳述論策第234章 謀而後動!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130章 其實,無中生有的事情,並不少第259章 錢,太多了,怎麼花第一十九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五章 諫逐客令石刻,惹事第276章 馮去疾的主場第136章 皇長孫嬴城代爲監國第268章 人心各異第263章 分財不均啊!第146章 坑儒,坑儒,我願死後入地獄第一十五章 母子聯手坑扶蘇第169章 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第229章 地域政治第二十六章 絕地翻盤,論自我攻略的重要性第182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四)第二十九章 老謀深算的李斯,被摘了桃子第一十九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134章 絕望胡亥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三十章 臣還要,大秦朝堂上的滾刀肉團伙第五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193章 馮世傑陳書第219章 大秦軍事學府第256章 蒙氏商業帝國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七十三章 舉薦老爹當個官第208章 特權等級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161章 蕭何與張良第一百零七章 雪落無聲中,驚起天下風雲第189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個半月後,始皇帝壽誕第139章 朝堂議事之糧債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204章天才是怎樣煉成的第三十一章 督促詔命,揚眉吐氣的老媽第254章 律法是如何腐朽的第一十五章 母子聯手坑扶蘇第一十二章 一石激起層浪第177章 夫人們走出了後宮第269章 復巡超級作坊第173章 瘋狂中的教化司第275章 複雜的是人,宣傳司之謀第五十三章 大律府,萬世大秦的開始第130章 其實,無中生有的事情,並不少第一十一章 與李斯論法,被關押第一百二十章 胡亥獻禮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264章 蠢貨第七十五章 斯聞城二十禮驚悟第200章 戰略大調整的開始第145章 宣傳大院第七十七章 以夷制夷之策第三十章 臣還要,大秦朝堂上的滾刀肉團伙第248章 宗室探訪第132章 始皇帝的護衛級別第241章 明日,雍城奏事第214章 抓抓抓,嚴重瀆職罪第161章 蕭何與張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水县| 竹北市| 嘉荫县| 宜城市| 安图县| 长治市| 神木县| 霞浦县| 阿拉尔市| 安顺市| 临沧市| 邢台县| 泰州市| 井冈山市| 梁平县| 沙坪坝区| 读书| 嘉兴市| 定南县| 望江县| 花垣县| 南川市| 虹口区| 蒙阴县| 铁力市| 江西省| 太原市| 喀喇| 哈巴河县| 永仁县| 东乡县| 横峰县| 阜康市| 利川市| 鲜城| 遂川县| 平安县| 凤庆县| 同德县| 邳州市|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