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

重工業中心的北區和中區已經確定了,對於重工業中心的劃分,就剩下了最後的南區。

這個南區放在最後來說,自然是用來壓軸的,雖然沒能奪走機械製造局的核心中的核心地位。

但它和煤炭一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同樣也是讓整個大明的社會生產力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根本。

制約工廠主們大規模擴張蒸汽工廠的原因,在於各種蒸汽機械的製造跟不上,而這個跟不上的最大根源。

就是鋼材的匱乏了。

早在東漢末年就已經發明瞭灌鋼法,中原王朝就已經可以鍊鋼了,只不過這個手工作坊式的鍊鋼產量極低。

這又造成了鋼材的價格很高,遠遠超出了一般熟鐵的價格,就算是工廠主們也經不起鋼鐵的消耗。

北平機械總局這些機械局打造的工業機械,很多關鍵部位的零件,使用熟鐵很快就會磨損。

造成工業機械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不能使用了,這樣的工業機器就算造出來了,也是毫無意義的。

只能使用灌鋼法煉製出來的高碳鋼,或者是中碳鋼,以及低碳鋼。

這就造成了工業機械逐漸以木頭爲主,變成以鋼鐵爲主以後,價格飆升。

增長到了一個即便是工廠主們也難以接受的價格,要想把工業機械的價格降下來。

只有一個辦法,實現鋼鐵的工業化。

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中期以後,農業機械是朱舜重點扶持的方面,這個以鍊鋼爲主的冶金體系。

就是朱舜一定要親自坐鎮,要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中期結束以前,徹底的實現鋼鐵的量產化廉價化。

朱舜還是拿出了一張桑皮紙,也讓戰略處的賬房們把桑皮紙送下去,送到工廠主們的手裡。

宗藩世子們有了前兩次的經驗,知道自己再探著腦袋看,也看不出來一個所以然。

索性就放棄了,想著怎麼爭奪各種原料的份額,還有工業派生產的各種工業品的份額。

至於製造這些工業品的蒸汽工廠,宗藩世子們就不去想了,想了也沒有用。

朱舜把桑皮紙發放下去以後,開始給工廠主們勾畫一個宏偉的藍圖:“在接下來的十年裡。”

“本侯會親自坐鎮重工業中心的南區,也就是以鍊鋼廠爲主的冶金區。”

“多餘的話就不多說了,畢竟重工業中心的南區目前只有一種工廠,其他大量的工廠還沒有建立。”

“關於重工業中心南區的規劃,就在桑皮紙上,各位就親自去看吧。”

工廠主們腦子裡對於冶金區未來的方向,沒有任何概念,這個時代也沒有任何人會知道冶金體系未來的方向。

朱舜腦子裡的那些戰略方向,全都是西方經過幾百年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總結。

朱舜相當於吃了西方耗費幾百年心血的現成的,不過這個現成的,卻是吃得心安理得。

更加心安理得的用西方幾百年的心血結晶,提前給大明規劃好一條準確的戰略方向,讓大明少走很多的彎路。

這個戰略方向的一部分,就在這張桑皮紙上,讓工廠主們看過以後便收回來銷燬。

工廠主們按下心裡的激動,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看,觀看未來的重工業中心南區。

南區,以鋼鐵廠爲主,需要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發明很多新工業機械。

初鍛機、熱軋機、熱穿孔機、冷軋鋼機、冷拔鋼管機、冷拉棒材機、冷軋鋼管機……

對於鋼鐵工廠所要生產的各種鋼材,還有各種金屬,也有一個預期的規劃。

冷軋熱軋各種常用規格的鋼板、帶鋼、線材。

日產生鐵一百噸,粗鋼一百噸,特殊鋼十噸的水準。

冶煉的有色金屬,日產值。

粗銅二百噸,鉛二百噸、鋅一百噸、錫五十噸、鎳錠二十噸、鈷二十噸、銻十噸……

工廠主們還沒有看到冶金區的其他工廠,單單是這個鋼鐵工廠,就讓他們兩眼放光了。

如果真的能夠達到這麼高的產值,別的不說,就拿鋼鐵來說。

北平機械局等各大機械製造局,所生產的各種工業機械,不僅產量大大的增加,就連成本也會降到一個難以想象的地步。

這還只是一方面,對於軍費方面也是一個很大的節省,陸軍講武堂軍官們就能實現這輩子最大的夙願了。

各種槍彈炮彈敞開了用。

另外還有那麼多的有色金屬,製造出來的工業機械就不僅僅是產量大成本低了,磨損率也會大大的減少。

磨損也減少了,更換配的配件就少,這樣一來成本又會降低了。

工廠主們這下是真的壓制不住心裡的激盪了,全都是接連喝了小半壺茶,這才勉強遏制住激動繼續看了下去。

重工業中心的南區,除了鋼鐵工廠以外,以及在那麼大一片工業園區目前只建造了一種磨具廠。

還有鑄件廠,標準件廠,工具廠,軸承鏈條廠等等,都是重工業中心南區以後要修建的工廠。

工廠主們只是看到一張簡單的紙,幾頁簡簡單單的字,就出現了這般難以遏制的激動。

那是因爲他們通過這些簡簡單單,腦子裡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一幅宏偉畫卷。

重工業中心南區。

濃煙滾滾,機器轟鳴。

大量的原礦石運進去,變成一車車的鋼材,運到工業中心的其他各個區域。

同時還有大量的有色金屬,各種鑄件、標準件、軸承鏈條等等鋼鐵工業產品。

運到南區的碼頭上,來來往往的許多工人們把鋼鐵工業產品搬到蒸汽機船上,通過蒸汽機船運到大明各地。

這些鋼鐵工業產品也和其他的工業品一樣,順著永定河京杭大運河,一直抵達到天津港。

由這座面向世界的窗口,把大明生產的各種工業產品,運送到世界各地。

再把世界各地的金銀財富運到大明。

整個大明徹底打破了小農經濟時代的寧靜,出現了工業時代的轟鳴。

大明各地。

濃煙滾滾,直衝各地的天空。

機器轟鳴,響徹在大明所有土地上。

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
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城县| 南陵县| 平江县| 通辽市| 南丹县| 长兴县| 吐鲁番市| 义马市| 阿拉尔市| 晋江市| 三原县| 高尔夫| 武城县| 平泉县| 同江市| 明溪县| 广元市| 伊宁县| 景东| 毕节市| 肃宁县| 延边| 高邑县| 高台县| 墨玉县| 元阳县| 遂平县| 博野县| 巴林左旗| 合肥市| 汪清县| 曲阳县| 衡山县| 尚志市| 赤水市| 虎林市| 汝阳县| 馆陶县| 上林县| 稷山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