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yè)派

崇禎八年已經到了立夏,距離歷史的車輪崇禎十七年只有九年了,太子今年剛好六歲了,正是灌輸各種思想的好時機。

把未來的大明天子培養(yǎng)成***接班人這件事,越發(fā)的刻不容緩了,朱舜定要分析出一個萬無一失的廟算。

否則肯定住在潮河不走了,親自盯著硫酸漂白紙張,坩堝配方,洗煤這三件事。

回到工人會館,朱舜接到了一個噩耗,西法黨人在朝堂的頂樑柱徐光啓逝世了。

不幸中的萬幸的是,徐光啓走的很安詳,完成了畢生的夙願推廣土豆的種植,西法黨人也有了一個更好的掌舵人,朱舜。

朱舜趕到徐家,見到了跪在靈棚的孫元化徐積薪等人,沉痛的給徐光啓上香扣頭以後,沒有接下西法黨人的大旗,而是交給了孫元化。

只不過提了一個要求,大明的科技水平明顯已經超過西洋人,再叫西法黨人就不合適了,以後改稱工業(yè)派。

絕對不能帶上黨字,崇禎對於黨羽最是敏感了,名諱改成了工業(yè)派在崇禎心裡也就是王安石張居正那般的改革派,不會引起一些忌諱了。

內閣宰輔徐光啓去世的第二天,東林黨毫不意外的趁著這股東風發(fā)難了,提議由一位東林黨大儒擔任左春坊大學士。

工業(yè)派的掌舵人徐光啓去世了,沒了這位內閣宰輔在朝堂上撐著,工業(yè)派在朝廷上的影響力銳減到了最低點。

因爲徐光啓的去世人心又十分的渙散,正是發(fā)難的好時機,東林黨纔不會在乎拿著徐光啓的生死做文章是否有損陰德。

孫元化作爲徐光啓的弟子不僅要守靈,還要守孝三年,朱舜作爲長孫徐積薪的恩師屬於徐家的一家人,也是要爲徐光啓守靈。

但是東林黨的發(fā)難太不是時候,朱舜只能把三弟朱金叫來,讓三弟朱金代爲守靈。

三弟朱金作爲朱舜的至親,加上事出有因,不算悖逆禮法。

朱舜匆匆回去了,爲明天的上朝做準備,一定要把帝師拿下來。

這可關係著未來的大明天子是讓東林黨培養(yǎng)的只會無病呻吟,還是成爲***的接班人。

第二日,早朝。

一身獬豸服湖廣監(jiān)察御史黃澍,在心裡又審視了一遍自己謀劃了許久的廟算,隨著東林黨人踏進了大殿。

黃澍本是一位地方上的風憲官,負責監(jiān)察在湖廣剿匪的黃得功,這一次入京是準備以誣告黃得功爲探路石,從地方官轉爲京官。

本來這件事已經謀劃妥當,誰知徐光啓突然去世了,黃澍就動了其他心思,倘若他能爲東林黨爭來帝師,一直懸空的正四品右僉都御史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這件事得到了東林黨骨幹們的一致認可,不說幫東林黨爭來帝師了,只要能阻止朱舜成爲帝師,正四品右僉都御史便是他黃澍的了。

黃澍當機立斷謀劃了第一步,趁著徐光啓逝世這件事迅速發(fā)難,打西法黨人一個措手不及。

崇禎端坐在大殿之上,臉色有些沉重,一位老臣還是他所倚重的老臣逝世了,對於崇禎來說也是一件極爲痛心疾首的事情。

“內閣大學士徐光啓有功於大明,追贈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由禮部商定徐光啓的諡號。”

一名太監(jiān)宣讀完朝廷對徐光啓的追贈,黃澍手持玉笏走出了朝班:“皇上,太子已經到了出閣讀書的年輕,還請皇上挑選一位精通八股文的大儒擔任左春坊大學士。”

句句都是涉及自身的利益,沒有半句對於一位爲國事操勞而死的老臣的緬懷,東林黨自私自利的冷血程度,崇禎再一次大開了眼界。

崇禎面無表情的說道:“愛卿可有人選。”

黃澍對於自己每一步怎麼走早有廟算,故意沉吟了片刻說道:“微臣舉薦國子監(jiān)司業(yè)姜逢元。”

姜逢元是浙江餘姚人,實打實的東林黨人,看來是要把大明太子牢牢的控制在東林黨手裡。

一位工業(yè)派成員走出了朝班:“皇上,工業(yè)伯的工業(yè)法對於大明的功績,天下人是有目共睹的,微臣建議由工業(yè)伯擔任左春坊大學士。”

工業(yè)派成員出來舉薦朱舜,早在黃澍的預料之內,故意有失朝儀的在大殿上狂笑了起來:“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姜司業(yè)是萬曆四十一年癸丑進士,歷經三朝,著有《禹貢詳節(jié)》《宗伯公集選》等大作,是聞名天下的八股文大儒。”

“敢問工業(yè)伯是哪一年的進士,有什麼八股文大作讓我等瞻仰。”

一句瞻仰,滿朝官員鬨堂大笑,一個鄉(xiāng)野出身憑藉奇技淫巧成爲工業(yè)伯的野小子,哪裡有什麼大作。

就憑他那些奇技淫巧還想和八股文大作相比較,真是不知所謂。

工業(yè)派成員聽到黃澍侮辱他們的心血成果,臉色不忿的說道:“黃澍你莫要亂說,工業(yè)伯對於大明的功績哪裡是幾篇八股文可以媲美的。”

“另外本官還想問你了,你一個湖廣監(jiān)察御史爲何擅離職守來到了京城,皇上可是不曾發(fā)佈詔書宣你回京。”

就等你這句話了,黃澍故意激怒工業(yè)派成員就是爲了讓他拿工業(yè)伯的功績和八股文相比,只要對方說出這番話,左春坊大學士基本上就落在東林黨手裡了。

不等黃澍繼續(xù)誘導工業(yè)派成員,把整個工業(yè)派引入他所設計好的圈套,朱舜站了出來。

朱舜回身看了一眼長相看起來忠厚的黃澍,心裡的計劃有了變化,這一次不僅要掙來帝師,還要把這個東林黨的湖廣監(jiān)察御史黃澍整死。

朱舜心裡有兩本賬,統稱爲《貳臣傳》裡面的人物全是滿清的好臣子大忠臣,一本是武官錄,一本是文官錄。

這個黃澍就是文官錄上鼎鼎大名的滿清好臣子,排名還很靠前。

黃澍爲了自身的榮華富貴,引導滿清攻破了福建,造成了一場場針對漢人的屠殺。

史書上對他有兩句評價。

徽人無不唾罵澍者,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xiāng)紳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yè)魔改成功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fā)源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yè)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著的縣治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yè)派的力量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yè)派的力量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yè)化的第三步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fā)的算計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yè)之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yè)家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fā)源地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yè)化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634.第630章 工業(yè)崛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
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xiāng)紳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yè)魔改成功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fā)源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yè)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著的縣治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yè)派的力量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yè)派的力量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yè)化的第三步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fā)的算計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yè)之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yè)家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fā)源地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yè)化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634.第630章 工業(yè)崛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深水埗区| 临西县| 云梦县| 赫章县| 永善县| 西林县| 合肥市| 宕昌县| 高唐县| 庄河市| 油尖旺区| 綦江县| 定兴县| 兴安县| 玉田县| 诸暨市| 托克托县| 聊城市| 舟山市| 民权县| 保山市| 伽师县| 北宁市| 江安县| 玛多县| 文昌市| 三亚市| 临颍县| 西城区| 北碚区| 青岛市| 河东区| 荆州市| 新乐市| 远安县| 班戈县| 罗平县| 伊金霍洛旗| 长阳|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