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

黃宗羲走過去,瞪了曹文耀和宋應升一眼,奪過兩人手裡的汝窯酒杯,一起放在嘴邊幹掉。

轉過身來,上上下下打量朱舜。

嘖嘖的看了很長時間。

看的朱舜心裡有些發毛。

黃宗羲把紅色束髮絲帶撥到腦後,扯開紅紫衣襟,饒有興趣的說道:“你就是朱舜?”

不等朱舜回答,黃宗羲繼續說道:“明白的告訴你,你那所謂的變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纔會一直躲著你。”

“知道你不願意相信,但事實就是這樣,看在老曹和老宋的面子上,就指點你兩句。”

“歷朝歷代推行過很多次的改革,雖然改革的舉措是爲了減輕農民的負擔,改善朝廷的稅政,但是也就剛開始有點效果,每次改革過後,又增長到更高的水平。”

“另外,你可知道你所進行的這種改革,敵人是誰?可是東林黨和晉商,也就是有皇上的照拂,要不然你早在崇禎二年就被人沉到永定河裡了.......”

朱舜聽著黃宗羲在那裡滔滔不絕鍼砭時弊,只說了兩句話,就讓他閉嘴了。

“你可知道什麼叫做存量,什麼叫做離岸貨幣結算中心。”

呃......

自以爲學究天人的黃宗羲,愣住了。

不敢說學富五車,敢說學富百車的他,有著一種過目不忘的本領,已經把整部《永樂大典》給背了下來。

絞盡腦汁想了很久,還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做存量和離岸貨幣結算中心。

朱舜也不解釋,笑著喝了一杯黃酒,暖了暖身子。

黃宗羲對於求知的慾望,比那幫子探求真理的西方學者還強烈,忍不住想要詢問這兩句明顯與金銀有關的真正含意。

卻又無從開口,畢竟大家素不相識,沒有理由一定要告訴黃宗羲這個外人,屬於朱舜自身的學識。

黃宗羲只能一把搶走了酒壺,鬱悶的一個人在那裡灌酒。

“哈哈。”

朱舜曹文耀宋應升三人忍不住大笑了一聲。

大舅哥宋應升溫和笑著,勸了一句:“先生,無需賣關子了。”

朱舜奪過來酒壺,親自給黃宗羲倒了一杯,笑道:“先說說這個存量問題,存量往大了說就是一個國家最大的財貨潛力,往小了說就是一張餅的大小。”

“歷朝歷代的改革,確實會陷入一種怪圈,但那是因爲無論怎麼改革,存量,也就是那張餅還是那麼大。”

“如果能把存量不斷擴大,就像順天府的老百姓把種植的糧食,從每畝一石多的麥子,換成了二十石的土豆,老百姓自然能夠吃飽飯。”

黃宗羲聽到朱舜關於存量的解釋,越聽越是深以爲然,聽到最後眼睛都快放光了,喃喃自語道:“大明喪失了鑄幣權,不就是因爲銅的稀缺。”

“倘若是把坤輿萬國圖上所有國家的銅,全部聚攏在手裡,貨幣權這個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也就是擴大了存量。”

黃宗羲轉過臉來,盯著朱舜問道:“這個離岸貨幣結算中心,難不成與聚攏銅有關。”

這次輪到朱舜心驚了,黃宗羲對於離岸貨幣結算中心的解釋,表面意思不對,但內在的含意沒有多大區別了。

朱舜還準備用這些新奇的學識,把這位經世濟民的大才騙到手裡,哪裡肯輕易解釋,笑了笑說道:“黃山人,能否聊一聊大明是怎麼失去鑄幣權的。”

黃宗羲嘀咕了一句真是小氣,接過汝窯酒杯,一口乾掉:“自古以來,中原主要的錢幣是銅錢,但是中原又非常的缺銅,銅本身的價值就變的很高。”

“中原朝廷又以銅錢爲貨幣,也就陷入了一種怪圈,當朝廷鑄造含銅高的銅錢,銅錢本身的銅的價值超過了銅錢規定的價值。”

“例如朝廷鑄造了一文錢,這枚銅幣規定的價值,就是一文,但是鑄造一文錢所用的銅,價值超過了一文錢。”

“這樣就會有大批官僚鄉紳把銅錢蒐集起來,熔鍊成銅,賺取利益。”

“所以從宋朝開始,中原朝廷一直在尋找一種替代銅的錢幣。”

“銀,顯然不是,相比較銅,中原更加缺銀。”

“從宋朝的交子,到元蒙的鈔,一直到大明的寶鈔,其實都是朝廷嘗試用紙錢替代銅錢,但可惜的是朝廷沒有針對紙錢設立專門的貨易制度,這也就造成了紙幣成爲了廢紙。”

“加上銅幣也停止了鑄造,民間就自發以銀子作爲錢幣。”

朱舜忍不住點了點頭,沒想到黃宗羲已經看穿了歷朝歷代的貨幣本位問題。

銀子成爲流通貨幣,任何人只要發現了銀礦,開採了銀子,流通到市場上就是貨幣。

這和朝廷用銅鑄造貨幣,有著本質的區別,就算是私人擁有銅礦,開採了銅,並不能直接流通,需要鑄造成圓形方孔的銅錢,才能在市場上流通。

但鑄幣權在朝廷手裡,膽敢私自鑄幣就是誅九族的大罪,私人銅礦只能用來鑄造銅製品。

黃宗羲對於經濟本質的眼光,遠遠不止這些,嘆了一口氣說道:“以白銀作爲錢幣,朝廷喪失了鑄幣權,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反而會讓大明更加的強盛。”

“過去的銅錢,只是大明和屬國的幾十國錢幣,換成了銀錢,就變成了萬國錢幣,相當於把坤輿萬國圖上的所有國家朝廷凝聚在了一起。”

“自從漢武帝開創絲綢之路以來,中原朝廷的瓷器、絲綢、茶葉一直是萬國最緊俏的貨物,反倒是萬國的貨物,很難做到瓷器、絲綢、茶葉的緊俏程度和大宗。”

“這樣也就是造成了,萬國的白銀不停的流入大明,大明的白銀流出卻低於流入,萬國的財富逐漸流入了大明。”

朱舜忍不住說了一句:“貿易順差。”

黃宗羲差點沒拿起銅製酒壺,給朱舜的腦袋來上一下,你這人嘴裡怎麼那麼多的新鮮詞。

還這麼的誘人吶。

離岸貨幣結算中心還沒解釋,又來了一個貿易順差。

得,這下想走也走不成了。

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
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辰溪县| 金寨县| 额尔古纳市| 林西县| 铁岭市| 安阳县| 凤翔县| 南阳市| 赤城县| 宣汉县| 亚东县| 江永县| 拉萨市| 青铜峡市| 古田县| 大名县| 柘城县| 富宁县| 寻乌县| 镇沅| 西盟| 顺义区| 罗山县| 永州市| 自贡市| 龙口市| 区。| 丹凤县| 东兴市| 胶州市| 西平县| 沁阳市| 两当县| 曲麻莱县| 汤原县| 隆德县| 德兴市| 任丘市| 德清县|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