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

土豆的推廣有兩大難題,一是地方鄉紳的阻撓,鄉紳之所以叫做鄉紳,那是因爲在鄉間的聲望很高。

再高也高不過做出一樁樁善舉的宋家,在宋老太爺和朱舜面前,那些鄉紳的聲望瞬間就土崩瓦解了。

無論怎麼教唆鄉民,很少有人聽他們的。

第二就是鄉民們不配合種植,出於對土豆的不瞭解,剛開始推廣的時候確實遭到了牴觸。

不過當鄉民們聽說是宋老太爺和朱先生的要求,咬咬牙就答應了下來,在徐光啓和一些精通種植土豆的人帶領下,種植了土豆。

七月初。

宋老太爺和朱舜在黃村擺下了祭壇,祭祀社神,順天府各個鄉里都派遣了幾名有名望的老者,過來一共祭拜。

今天是土豆收穫的日子,希望土地豐收。

黃村的下田,在村後。

繞過一條波光粼粼的小河,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土豆葉子。

放眼望去。

陽光下。

土地上長著無邊無際的綠葉,宛若一片綠海。

宋老太爺和朱舜等所有人,站在田壟上,看著這無邊無際的綠意,心情莫名的舒服。

對於莊稼人來說,綠意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宋老太爺今日特意換上了一身粗布對襟,扛著一根鋤頭,走進了地理。

捲了捲袖子,彎腰用力鋤地。

很快就刨出了一大串橢圓形狀的東西,顏色與成熟的稻穀差不多。

宋老太爺刨出了第一串土豆,朱舜還有紡織協會的一羣人,笑著走進了田地裡,開始鋤地。

隨著刨出來的土豆越來越多,站在田壟上觀看的老者們,拄著柺杖的枯瘦手掌出現了顫抖。

半柱香過後。

一畝地的土豆全被朱舜等人刨了出來,拿到地頭,清洗掉上面的泥土。

宋老太爺撫須大笑一聲:“過秤。”

兩名壯漢拿來了一桿大秤,秤鉤上掛著一個大筐子,提紐上橫著一根粗木棒。

朱舜等人把大筐子裝滿,兩名壯漢架著粗木棒,把桿秤擡了起來。

“五十一斤。”

稱完一筐子土豆,土豆倒在旁邊,繼續稱量剩下的土豆。

“一百斤。”

“兩百斤。”

“五百斤。”

拄著柺棍的老者們,聽到報賬的人說五百斤,激動的渾身顫抖,種了一輩子的土地,什麼時候這麼豐收過。

“八百斤。”

“一千斤。”

“一千五百斤。”

在聽到一千五百斤的時候,老者們自發的跪在地上,朝著社神祭壇的方向跪拜,感謝社神的保佑,土地可以五穀豐登。

“一千八百斤。”

“兩千斤。”

“兩千一百斤!”

最後一句兩千一百斤落下,白髮蒼蒼的老者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宋老太爺和朱舜沒有欺騙他們。

從此以後,終於能吃飽飯了。

宋老太爺和朱舜把白髮蒼蒼的老者們,一一扶了起來,高興的大笑道:“各位還是趕緊回去,帶領鄉民們收割土豆。”

白髮蒼蒼的老者們趕忙站了起來,拱了拱手,腿腳利索的離開了這裡,甚至有幾位白髮老者跑著離開了。

白髮老者們離開了,一個多月後,黃村又來了一批人。

宋氏麪粉廠前面是一條寬闊的大河,四周空曠,沒有一棵樹木。

後面專門平整出了一片很大的穀場。

土豆經過清洗、打碎、曬乾,最後碾磨成麪粉,一個月的產量,全部堆放在穀場。

崇禎和東林黨來到宋氏麪粉廠前面的穀場。

看見空曠的穀場上,冒出了一堆堆小山,全是裝著土豆麪粉的麻皮口袋。

崇禎坐在鑾駕上,周圍是華麗的儀仗,外圍站著一名名錦衣衛。

以東林黨爲首的官吏們,站在附近。

東林黨看到那小山一樣的麻皮口袋,徹底放心了,裝樣子好歹你裝的像一些,堆放著二三千隻麻皮口袋還有人相信。

穀場上少說也堆放了兩萬以上的麻皮口袋,就算一個裝了一百斤土豆麪粉,兩萬只麻皮口袋就是兩百萬斤。

兩百萬斤?

你當東林黨都是傻子啊,就算是真的有神仙,這麼多的麪粉都能把神仙給砸死了。

劉漢儒本來是站在一堆白鷳補子官服的中間位置,在瞧見了這麼多的麻皮口袋以後。

察言觀色本事了得的官員們,默不作聲的從爲首吏部文選司郎中身邊,走到了劉漢儒身邊。

從未像今天這樣,感受到權利中心滋味的劉漢儒,一時間不禁有些膨脹。

違背官場規矩的走出了正五品郎中的圈子,走進了正三品侍郎這些中樞重臣的圈子。

要是在往常,就算是黨魁的兒子這麼不收規矩,早就被訓斥回去了。

看見劉漢儒走了過去,年邁的侍郎們全是閉口不言,默認了這件事。

過了今天,劉漢儒不僅是東林黨的大紅人,還會坐上僅剩的禮部侍郎,地位上大家是對等的,就默認這位預備侍郎站在了附近。

如果坐不上,這輩子的仕途也就到頭了。

劉漢儒撫須笑道:“顧侍郎,本官看這裡面裝的應該是泥土。”

顧侍郎瞧了幾眼,就沒有心思繼續看了,依仗過去的經驗,頭頭是道的分析道:“下面的是泥土,上面的是稻草。”

“如果全是泥土的話,太沉了,沒有那多的時間準備。”

兩人的話基本上說出了在場所有官員的內心想法,不管是泥土,還是稻草,反正不會是土豆麪粉。

附近還跟來了很多的鄉紳商賈,七大晉商之一的王登庫看見這麼多的麻皮口袋,也算是徹底放心了。

真擔心朱舜玩出什麼幺蛾子的王登庫,放鬆的半躺在車廂內,透過掀開的簾子,輕鬆道:“登科,前幾日讓你辭官還不願意,這下放心了吧。”

族弟王登科這幾天因爲辭官這件事,心情很差,看著一堆堆的麻皮口袋,心情大好:“兄長真是有遠見。”

“這兩天我把家裡安頓好,馬上就啓程去遼東,咱們王家真正的富貴日子要來了。”

王登庫想到一個永世富貴的勳貴宗族,是由自己親手締造,竟是感覺自己體會到了那些開國皇帝,在開國大典時的心情。

此時此刻,王登庫忍不住想要賦詩一首。

得知崇禎已經到了,朱舜穿著一件短袖對襟走了出去,遞給西法黨人一個放心的眼神,大喊道:“恭迎皇上。”

崇禎看到小山一樣的麻皮口袋,心情極好,迫不及待想要看東林黨吃癟表情,立即問道:“朱愛卿,一個月碾磨了多少麪粉。”

朱舜說了一個讓崇禎差點從鑾駕上彈起來的數目。

“三百五十萬斤。”

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二百九十章 批準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
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二百九十章 批準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阳新县| 安顺市| 普格县| 抚顺市| 施甸县| 库伦旗| 荣成市| 马山县| 潼关县| 西丰县| 四子王旗| 金阳县| 日喀则市| 娄烦县| 霍山县| 五寨县| 固安县| 乡宁县| 扎鲁特旗| 高邑县| 北安市| 南投市| 巴中市| 石狮市| 蛟河市| 赣州市| 科技| 邢台市| 岑巩县| 云阳县| 驻马店市| 奉化市| 岳普湖县| 山丹县| 桂东县| 历史| 汨罗市| 吴忠市| 保靖县|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