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

何止是不夠,缺口簡直是太大了,因爲這裡面還沒有珠算炮兵的培養。

民軍對炮兵的培養成本更高,再低也不會低於一百五十兩銀子,這個缺口就更大了。

在此之外,還有對於陸軍講武堂學員們這些軍官的培養,以及每年的糧餉等各種消耗。

要是碰上了戰爭,打起仗來又是一大筆銀子一大筆銀子的投入,一年沒有個五十萬兩銀子,很難養活這三千民軍。

朱舜看著都快急出火泡的太子朱慈烺,心想來的也剛好是時候。

一個國家的強大永遠不可能是依靠農業的稅收,而是依靠工業的稅收。

工業派的前期發展,享受著東林黨提出來的商人不納稅紅利,沒有了賦稅的束縛迅速的發展了起來。

現在工業革命已經進入中期了,接下來也要正式把前期所有雜亂的各種工廠進行整頓,分門別類地集中在重工業中心,化工業中心,還有輕工業中心裡面。

這個賦稅的徵收,也就需要提上日程了,工業派也要真正開始爲大明的強大做貢獻了。

不過這個賦稅的徵收,可不能僅僅是徵收工業派的賦稅,朱舜接下來就要想辦法讓東林黨主動跳進這個坑。

想辦法讓東林黨主動提出來徵收商人的賦稅,畢竟東林黨現在在朝堂上還是權傾朝野,沒有他們的同意這個賦稅是很難徵收。

工業派的賦稅倒是很好徵收,以朱舜現在的威望,只需要一句話就可以了。

關於這一切,朱舜早就已經謀劃好了,也是在天津港建立以後要走的一步棋。

太子朱慈烺跑過來訴苦,應該不是隻爲了訴苦,應該是有其他的想法。

太子朱慈烺在先生的注視下,險些鬧了一個臉紅,好在在密雲縣呆的這段時間曬黑了。

就算是臉紅了,朱舜也是看不出來,太子朱慈烺有些難爲情的說道:“先生,學生也想開辦造紙廠,藉助造紙廠賺來的銀子擴大民軍。”

朱舜卻是輕輕搖頭。

太子朱慈烺瞧見先生搖頭了,不免有些失落,看來他在先生心裡的地位到底是不如焦勖。

朱舜看見太子朱慈烺耷慫著肩膀,相當的失落,知道他誤會自己的意思了:“不僅要建立造紙廠,還要成立良種公司。”

“造紙廠現在生產的雪紙,雖然價格已經相對而言比較低了,但還是不夠低。”

“等到化工學院把燒鹼研究出來,到那個時候紙張就纔會真正的便宜,纔會在老百姓裡都能普及。”

“到那個時候,從官僚鄉紳們手裡搜刮來的銀子,將會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天文數字。”

太子朱慈烺聽到這裡已經明白了,先生不是不允許,而是爲他考慮得更多。

有句話也沒有直接挑明,利用這種廉價雪紙,他這個大明的儲君還能收攏更多的像顧炎武閻應元這樣的忠貞愛國之士。

就在太子朱慈烺高興的要稱謝,高興的想著自己的地位不比焦勖低,朱舜又接著爲他考慮的說道:“這個良種公司,只是聽名字你或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良種公司的建立,在後買人心方面比雪紙還要強大得多,收買的是全天下老百姓的人心。”

良種公司每一個字都認識,但合在一起,太子朱慈烺確實不認識了。

不認識也不要緊,朱舜說出了這件事了,就一定會爲他說清楚:“兩種公司說白了就是生產優良五穀雜糧種子的公司。”

“不管是千斤雜交水稻也好,還是產量更高的土豆也罷,會隨著耕種次數的增加,高產良種出現退化情況。”

“最多兩三年的時間,千斤雜交水稻和土豆就會退化到一個很低的地步,尤其是千斤雜交水稻會退化成原來的兩三百斤產量。”

“所以說只有建立了兩種公司,源源不斷的給老百姓提供優良種子,才能永遠的保證各種糧食的高產。”

說到這裡,太子朱慈烺出現了一個疑問,建立兩種公司的最佳人選應該是農業伯宋士慧。

太子朱慈烺對於焦勖還有一點爭寵的意思,但對於先生的大弟子農業伯,心裡卻是生不出一點爭寵的意思。

不僅是因爲爲了天下百姓甘願放棄榮華富貴享受的品行,更是因爲太子朱慈烺心裡很清楚一件事。

不管是誰,再怎麼爭寵,永遠也爭不過這個看起來默默無聞的農業伯宋士慧。

因爲他對天下老百姓的貢獻太大了,達到了封亞聖的高度,也是最有可能成爲工業聖人身邊陪祀亞聖。

太子朱慈烺心裡有疑問,也不藏著掖著,直截了當的說出來:“先生,爲何這良種公司的成立者是我。”

“最合適的人應該是農業伯宋士慧,除了他以外,沒有任何人有資格成立這個良種公司。”

良種公司涉及的利益巨大,不僅涉及到收買全天下老百姓的人心,還涉及到未來將會成爲最賺銀子的公司。

太子朱慈烺居然是主動放棄了,還主動要求讓農業伯宋士慧來成立良種公司,朱舜沒感到一絲的意外。

大弟子宋士慧雖然一直默默無聞,但他在自己這個老師,甚至是老百姓心中絕對是最響亮的一個。

朱舜擺了擺手,說出了大弟子宋世慧內心的真實想法:“老大這孩子,這輩子就想當個一心鑽研農業科學的科學家。”

“對於銀子和榮華富貴沒放在心上,當然了,整個天下也就老大比你有資格,比你這個儲君都有資格成立良種公司。”

“但他不會成立了,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你這個儲君了。”

這句話聽起來相當的不順眼,以朱舜的智謀,不可能說出這麼損人不利己的話。

太子朱慈烺聽了這句話,不僅沒有半點的惱怒,反而對農業伯宋士慧有了一絲嫉妒。

沒想到先生真是看重農業伯宋士慧,爲了他不惜得罪大明未來的儲君。

在這個人人爲了往上爬什麼都不顧的世道,朱舜能夠做出這麼一番行爲,著實是讓太子朱慈烺感到了嫉妒。

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著的縣治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九章 比試開始
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著的縣治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九章 比試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达日县| 越西县| 阿荣旗| 齐河县| 巴楚县| 崇阳县| 陵水| 安义县| 澄迈县| 溆浦县| 于都县| 仁布县| 汕尾市| 武鸣县| 崇左市| 张家口市| 临夏市| 江永县| 江山市| 巴林右旗| 通渭县| 大渡口区| 大庆市| 浪卡子县| 大庆市| 塔河县| 长春市| 绥化市| 密山市| 调兵山市| 东丽区| 肃南| 汽车| 乡城县| 湾仔区| 贡觉县| 丽江市| 赣州市| 长寿区|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