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

晚上,京師大學堂的食舍燈火通明,長條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殺豬菜,還有一罈罈米酒和黃酒。

徐光啓、宋應星、孫元化這些大明科學界的大佬們,全部到場。

西法黨人們也都放下了手裡的研究,心情激盪了來到京師大學堂,觀看傳說中的第二代蒸汽機。

預示著工業時代到來的第二代蒸汽機。

酒宴結束,徐光啓宋應星孫元化等人再次來到了0號獨立小院,注視靜靜放在那裡的第二代蒸汽機。

徐光啓的年歲越來越大了,今年已經七十歲的高齡,身子骨漸漸不行了,拄著柺杖顫顫巍巍的走過去,竟是老淚縱橫。

老淚縱橫的徐光啓,撫摸著第二代蒸汽機流線型的表面,喃喃道:“我大明。”

“中興有望了,中興有望了?!?

“老夫能夠親眼看到這個工業時代的到來,也算是死而無憾了?!?

頭上漸漸長出白髮的孫元化,抹了一把眼睛,走過去扶住恩師說道:“恩師這是說的什麼話,什麼死不死的,恩師起碼能活到工業化的徹底完成。”

“朱小子不是說了嗎,接下來要大鍊鋼鐵和精煉煤炭,鋼鐵和煤炭是工業化的基礎?!?

“朱小子還等著你老人家發明鍊鐵的新式機械,還有精煉煤炭的新式機械?!?

王徵從後面猛的拍了一下徐光啓的肩膀,看的朱舜眼皮子直跳,真怕他把這位大明科學家的第一大佬給拍死了。

王徵似乎也感到自己這麼做不好,尷尬的笑了笑,趕緊輕輕的拍了兩下徐光啓:“老徐你小子又說什麼死不死的,咋的,做了工部尚書,就覺的自己是能掐會算的半仙了。”

提到工部尚書,徐光啓激盪的心情低落了不少,本來以爲坐上工部尚書的位子,可以扭轉工部的腐朽。

當他坐上去以後才明白,朝廷的腐朽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改變的。

不過,今日得見了蒸汽機,徐光啓知道自己不會成爲陸放翁了。

到死都沒見到大宋,光復河山,留下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帶著一生最大的遺憾,埋進了黃土。

有了這種第二代蒸汽機,徐光啓心裡沒有任何的遺憾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大明將會出現到處都是蒸汽工廠的盛大場面。

蒸汽工廠,水泥路,瓦斯路燈。

一件件,一樣樣,蒸汽時代的東西都會一一實現。

徐光啓想著朱舜描述的蒸汽時代的場景,從來沒把死當回事的徐光啓,突然不想死了。

他真的想看一眼,大明的蒸汽時代。

只要一眼,就夠。

定了定心神,徐光啓回身瞪了一眼王徵,情緒低落道:“你個老小子走運了,比老夫小十歲,估計是能見到大明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的那一天。”

王徵嘿嘿一笑,不說話了,心裡極其的暢快。

這輩子什麼都比不過徐光啓,當官,對方已經是位極人臣,摘下了天底下最煊赫的六頂官帽子之一。

論名聲,對方是大明西法界第一人,自己只是大明西法機械界的第一人,多兩個字,意義就不一樣了。

論傳業授道,對方的弟子已經是一部郎中了,隱隱有成爲侍郎的可能,自己的弟子幹了一輩子只是個大使,要是沒有朱舜連個主事都混不上。

王徵輸了一輩子,也遺憾了一輩子,心想這輩子再也不可能贏了徐光啓了。

不過,從今天開始,正像徐光啓所說的那樣。

王徵贏了。

就憑可以親眼見證大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直到蒸汽時代的徹底完成。

就憑這一點,足夠王徵贏了所有的一切。

什麼天底下最煊赫的六頂官帽子,什麼大明西法界第一人,什麼好徒弟。

在見證大明蒸汽時代的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了,自己這輩子也沒遺憾了。

徐光啓也沒有了任何遺憾,所有方面都勝過王徵的他,已然看淡了輸贏,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親眼看見大明的中興。

有了這臺第二代蒸汽機,唯一的遺憾也就彌補了。

遼東,瀋陽。

女真火器局經過湯若望的大力建設,皇太極撒了大把的銀子,人才濟濟,招攬了很多西洋科學家。

羅雅谷、龍華民、郭居靜全都是西洋科學界鼎鼎大名的人物,只不過這幫子科學界的大人物,整天不幹正事,就是想著傳教。

沒有一人坐在女真火器局裡面,踏踏實實的搞研究,整天拿著一個銀十字,到處瞎晃悠,忽悠女真人信奉天主。

卻遲遲沒有進展,爲了讓女真人信奉天主教,湯若望和羅雅谷等歐羅巴人策劃了好久,決定用一場神蹟爲天主爭取更多的信徒。

這個神蹟就是壓力水井,爲了研究出這個東西,湯若望等人費了很大的功夫,好不容易研究出來了,當然要拿來爲天主爭取信徒。

瀋陽城的郊外,湯若望以只要過來就發半斤圓麥的代價,招來了很多遼東百姓,基本上都是生活極苦的漢人百姓。

聽說有人發糧食,瞬間就炸了鍋了,短短幾天的功夫就聚集了數萬老百姓,拖家帶口的一家老小全部過來領糧食。

湯若望也沒想到回來這麼多遠東人,準備的糧食根本不夠,來來回回搬了三趟,從女真貴族那裡騙來的糧食全部搬完了,勉強纔夠。

不過看著漫山遍野的老百姓,湯若望滿意的在胸前劃了一個十字,唸誦了一句感謝主的保佑。

時間也差不多了,湯若望唸誦了一句感謝主,在羅雅谷龍華民等歐羅巴人激動的目光裡,走到壓力水井旁邊:“遠東的神民們。”

“昨天夢到主的恩賜,說是這個鐵管子裡會自動出水?!?

“神民們,來,跟我一起祈禱,感謝主的恩賜?!?

湯若望等了好一會兒,就是不見一個人祈禱,只是瞪大眼珠子看著他,像是在看耍猴一樣。

也有聲音,卻是小孩子吸溜鼻涕。

湯若望爲了掩飾尷尬,只能用力去壓手柄,可是壓了半天,就是沒能壓出來一滴水。

湯若望只想著表演神蹟,忘記了一件事,這裡是遼東,氣候寒冷,鐵管子就算是有水也凍上了。

湯若望當場漲紅了臉,拼命壓手柄,但是無論他怎麼壓都沒有水出來。

更加尷尬了。

這時有人說話了,湯若望羅雅谷等歐羅巴人還以爲是有人要祈禱了,趕緊看了過去。

一名強壯的遼東婦女專門壓低了聲音說話,但是以她的大嗓門,就算是壓低了也比一般人漢子的大喊還響亮。

“他爹,這個羅剎人不會是個傻子吧,難道不知道管子在冬天會上凍啊。”

旁邊的乾瘦漢子,正在喜滋滋一遍又一遍的摸著半斤圓麥,聽到妻子的問話,不耐煩的說道:“管他作甚,圓麥到手了嗎?”

乾瘦漢子瞧著強壯妻子瞪圓了眼睛,知道自己口氣不好,惹怒妻子了,訕笑道:“那咱們回去?”

強壯妻子滿意的點了點頭,拖著一個孩子,吼道:“四兒,六兒,九兒,趕緊回家。”

這句話說完,人羣裡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叫喊聲,數萬老百姓如潮水般退走了。

留下空蕩蕩的泥土地。

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九十章 批準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著的縣治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
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九十章 批準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著的縣治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洛扎县| 江川县| 广河县| 鸡东县| 南部县| 天柱县| 新巴尔虎右旗| 怀宁县| 黔西| 额敏县| 普定县| 施甸县| 鹤峰县| 济宁市| 周宁县| 土默特右旗| 钟祥市| 石狮市| 壶关县| 临桂县| 五大连池市| 吐鲁番市| 漯河市| 南皮县| 荆门市| 水城县| 十堰市| 南汇区| 石屏县| 嵊州市| 纳雍县| 谢通门县| 漳浦县| 安陆市| 三门峡市| 双峰县| 芦溪县| 柳江县| 察隅县| 宁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