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

讚譽一個女人無外乎誇她的相貌多麼傾國傾城,或是她的身段多麼的曼妙,但對於皇后來說都過於淺顯了。

朱舜的這一番話沒有任何的讚譽,卻是說中了皇后娘娘的心坎。

崇禎如今面臨東林黨把持朝政的壓力,急需一批忠肝義膽的臣子維護皇權,朱舜的這番話不就是在說皇后娘娘幫皇上籠絡住了那批臣子的領頭羊之一。

皇后娘娘就是一代賢后,是崇禎的賢內助。

果不其然。

周皇后臉靨上沒有任何的喜怒,但她的話語已經表明她內心的想法:“皇上,雖說這次的大功是徐積薪所立,但作爲師長的工業侯有教化之功,不可不賞。”

崇禎對於周皇后的言辭深表認同,但這件事既然是皇后提出來的,人情還是讓她全拿的好:“皇后以爲應該怎麼賞賜。”

周皇后夫妻二人相濡以沫這麼多年,明白崇禎的意思,紅脣輕啓:“工業侯不願意在朝爲官,不如這樣,賞賜蕓娘一個六品誥命夫人。”

從一個平頭老百姓連升八級,成爲了六品誥命夫人,放在過去肯定會引來大批東林黨官員的抨擊。

現在不是以前了,朱舜更不是一個小小的九品大使了,已經是一位工業侯了,賞賜一個六品誥命夫人還說的過去。

幾位尚書擡起眼皮看了一眼周皇后,沒想到這位整天在後宮針織女紅的皇后娘娘,對於人心的把握竟是這麼的高明。

六品誥命夫人對於蕓娘來說不僅是一個天大的賞賜,畢竟連升八級,朱舜當年都沒這個待遇。

還壓住了東林黨人心裡的底線,只要不是五品誥命夫人,東林黨人也不會說些什麼。

另外,還考慮到了朱舜母親這一層。

朱舜母親是五品誥命夫人,蕓娘這個做媳婦的要是比婆婆的品秩還高,以後見了面誰給誰行禮?

不論是品秩高,還是品秩相同,蕓娘都逃不了一個不孝的名頭,好事變成壞事。

心思細膩的程度,當真是令人歎服了。

朱舜沒想到自己還能白撿一個誥命夫人,天大的好事,恭敬謝恩道:“謝皇上恩賜,謝皇后娘娘的恩情。”

崇禎賞賜完朱舜師徒二人,再怎麼還想去駕馭幾次十龍,也只能放下這個念頭回紫禁城了。

崇禎的鑾駕回去了,這件事結束了,朱舜也是先回家一趟。

再帶著徐積薪趕去他家了,娶公主這件事雖說由他這個恩師做主,但是還得是由徐積薪的父母拿定主意。

幾日後。

朱舜和蕓娘一起去皇宮謝恩過後,帶著徐積薪回家去了。

來到徐家老宅。

提前得到消息的徐積薪父親和徐氏宗祠的幾位長輩,恭敬的在老宅門口等著朱舜,多少年沒有開啓的大門。

大門正開。

朱舜和徐積薪父親等徐家長輩在大堂內寒暄,徐積薪跑去代父守孝了,父親趕回去了,爺爺墳前一定要留個人。

徐家祖墳在一座小山上,是徐家先祖挑選的一塊風水寶地。

沿著青石山路向上走去,青石山路很寬大,卻沒有半點積雪和落葉,顯然是有人經常清掃。

青石山路兩側是大片的松樹林。

全是從黃山移植來的名品,樹冠扁平,樹幹麴生,透露著一股子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

徐積薪走到山門前,也是徐家祖墳的入口,只是簡陋的放置了兩塊大青石。

山門距離祖墳還有一段距離,足夠放下十八座牌坊,可見徐家先祖的野心。

可惜,山門到祖墳的這段路,光禿禿的沒有任何東西。

徐積薪在祖墳裡繞了小半圈,找到了最大的一座陵墓,這是他爺爺徐光啓的陵墓也是徐家唯一一位內閣宰輔的陵墓。

雖說按照徐光啓的遺願一切從簡,再是從簡,修築的也十分的雕紋華藻。

畢竟這不只是徐家的祖墳,也是朝廷一位內閣宰輔的墳墓,關係到朝廷的臉面。

徐積薪提著一籃子香燭供品來到爺爺的墳墓前,這裡早就站著黑壓壓的一堆人,全是老家的大宗祠子弟,正在祭拜這位一心爲國爲民的徐閣老。

祭拜結束,上百名大宗祠子弟們轉過身來,看見了提著香燭供品的徐積薪,全都愣住了。

徐積薪臉上卻是出現了一絲苦意,以及不敢面對這些鄉里鄉親的羞愧。

這些大宗祠子弟雖說和他不同姓,但是祖祖輩輩生活在一起,結拜爲異姓兄弟,姻親嫁娶,等等多少年的關係下來。

很多比徐積薪大的,甚至花甲年紀的老者可能會喊他一聲叔父或者爺爺。

比徐積薪年紀小的,即便是今年剛出生的孩子,按照輩分徐積薪或許也要喊上一聲叔父。

當初,徐積薪按照爺爺的遺願離開這裡前往冶金研究院,在這些鄉里鄉親中間徹底炸開了鍋惹了衆怒。

每當清明、重陽、中元等節日會來祭拜爺爺,沒少被這些鄉里鄉親堵在家鄉門口,好一些的罵兩句就算了。

性情暴躁一些的鄉親,纔不管你是工業侯的弟子,還是皇帝的兒子,擼開袖子就要打這個不孝子孫。

要不是徐積薪每次過來都帶上幾名本縣的衙役,說不定早就被打的不成樣子了。

至於鄉勇營的步槍兵,徐積薪可是從沒敢帶過,步槍兵確實是比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厲害。

但是鄉親們哪裡會怕了外鄉來的步槍兵,只要敢傷人,肯定會引發大規模的宗祠械鬥。

衙役就不一樣了,在鄉里積威深重多年,罵上兩句圍在四周的鄉親就散開了。

徐積薪今天不敢面對這些鄉親,倒不是害怕被打,要是真被打上兩拳他心裡還好受些。

主要是沒臉面對這些鄉親,愧對這些從小誇讚他懂事有孝心的鄉親。

可是鄉親們接下里的舉動,卻讓徐積薪呆然木立。

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著被彈劾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著被彈劾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著被彈劾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
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著被彈劾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著被彈劾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著被彈劾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加查县| 迁安市| 贵阳市| 和田县| 从江县| 柯坪县| 和林格尔县| 五河县| 丰顺县| 新化县| 颍上县| 若尔盖县| 辛集市| 盈江县| 白河县| 湟源县| 红桥区| 尼木县| 崇州市| 会同县| 汽车| 四会市| 阿尔山市| 三明市| 朔州市| 怀柔区| 积石山| 星子县| 抚远县| 和龙市| 苏州市| 沿河| 邛崃市| 德格县| 茂名市| 洛隆县| 芦溪县| 巨鹿县| 大港区|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