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

戶部一共有十三清吏司,分別掌管各省的夏稅、秋糧、魚鹽、茶鈔稅課等等,所有的收折料糧。

浙江、湖廣兩省過去一直是大明最重要的兩處錢糧袋子,自從罷免了商稅,浙江商貿繁榮,化稻爲桑的事情大爲興起。

湖廣就成爲了大明勉強維持財政的賦稅來源,孫傳庭上奏完關於修築大淩河堡的決策,主管湖廣稅課的清吏司郎中,自然成爲了東林黨扔出來的絆腳石。

但是朝班裡遲遲沒有動靜,沒人出來反駁袁崇煥的這項啓奏,戶部左侍郎輕輕跺腳,提點了身後的湖廣郎中。

湖廣郎中走出朝班,開口說的一句話,卻把絆腳石踢給了戶部左侍郎:“皇上,大淩河堡的修築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大量的銀款糧秣。”

“這件事還需詢問太倉銀庫的何大使,看一看國庫裡還剩下多少庫銀。”

戶部左侍郎姓何,主管賦稅折銀的何大使也姓何,兩人關係匪淺。

主管太倉銀庫的大使,在洪武成祖年間不是個好差遣,在如今這個世道,卻是肥的流油。

各地的賑災糧款在出京城以前,戶部攔腰砍一半,這個殺豬的屠戶就是太倉庫大使,隨便留點下水,就是一筆讓人眼花的銀山。

今年正好輪到戶部左侍郎安插太倉銀庫的大使,便安排了一名侄兒,沒想到還沒坐穩兩天,就被湖廣郎中這個老不死推了出來。

太倉庫大使也不怯場,剛剛步入官場沒多久的他,正愁沒有機會展現胸中韜略。

大步走出了朝班:“啓稟皇上,太倉銀庫還剩下一百萬兩白銀,只能支撐遼東邊軍兩個月,這個大淩河堡恐怕修不成了。”

孫傳庭轉過臉來,看了一眼年紀輕輕的太倉庫大使,難道東林黨轉性?

按照常理來說,最多報出五十萬兩白銀,怎麼突然多出了十成的銀款。

湖廣郎中只是拿他當絆腳石,順便告誡戶部左侍郎,他也不是好相與的,少在他身上動心思。

誰能想到,太倉庫大使是個愣頭青,五十萬兩白銀硬是說成了一百萬兩。

這些年,皇上的內帑依靠北平火器總局可是聚斂了不少的銀子,北平火器總局的分局,都開到南直隸了。

從內帑拿出來一百萬兩白銀,或許拿不出來,五十萬兩倒是可以。

湖廣郎中的臉色難看,戶部左侍郎的臉色更加難看,捅婁子的那個人可是他親侄兒。

太倉庫大使反倒是洋洋得意的瞧著孫傳庭,很快又收斂了那副洋洋得意,雙方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人物,和一個小小把總較什麼勁。

多年以後,自己應該是主管一司的權貴了,而他,能給何府當個門子,估摸著都要偷著樂了。

還沒等太倉庫大使得意多久,戶部左侍郎只能破例,親自走出朝班給侄兒擦屁股了:“皇上,江西大旱,這一百萬兩白銀急需拿去賑災。”

“陝西山西兩省大飢,需要賑濟,淮揚兩地的州府也是大飢,需要賑濟。”

“微臣懇請皇上賑濟大明各省的老百姓,而不是用來修築一座沒什麼用處的棱堡。”

戶部左侍郎只是敘述了人人知道的災情,卻用陽謀把崇禎逼到了絕路上,不可謂不高明。

這是明擺著讓崇禎做出抉擇,是要當個勤政愛民的仁君,還是當個不顧百姓死活的暴君。

面對這個情況,但凡腦子正常一點的皇帝,都會做出一個正確的抉擇。

崇禎立即陷入了兩難。

大淩河堡的修築,袁崇煥已經在奏章裡寫的很清楚了,這座大淩河堡雖然不大,修築的目的也是出於鞏固寧錦防線,並且在女真腹地插上一把刀。

卻能讓崇禎解決很多政堂裡的問題,尤其是可以分化東林黨和軍頭,讓大明最難纏的兩塊頑疾,徹底對立,甚至是相互輒壓。

不管是出於軍事上的目的,還是政治上的意圖。

大淩河堡的修建,勢在必行了。

崇禎已經準備好要和這滿朝的‘君子’來上一場惡鬥了,沒想到戶部左侍郎張嘴就堵住了所有的退路,讓崇禎在明君和暴君之間選擇。

東林黨成員立刻輕鬆了很多,暗道何侍郎不愧在宦海沉浮了這麼多年,落下的這一子神仙手,堪稱力挽狂瀾了。

西法黨人因爲太倉庫大使的愚蠢帶來的輕鬆,當即變成了凝重,他們基本上都和工人協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很明白這一次大淩河堡的修築,對於工人協會的重大意義。

關乎到朱舜能不能封爵。

朱舜正要藉助這一次的大淩河堡大戰,換來一個工業伯的爵位,建造工業之城。

正式開始把勳貴們同化成實業家,形成一股真正可以對抗東林黨和晉商的階層。

還有一點,朱舜沒有給任何人說。

只要有了工業伯的爵位,朱舜就能建立軍火公司了,大規模批量化的生產鬥米式步槍和火箭這些火器,而不是偷偷摸摸的製造。

一切,都要有一個工業伯的爵位。

但是依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大淩河堡的修築,怕是要胎死腹中了。

朱舜卻不以爲然。

今天穿上綠色官服的朱舜,也在朝堂上,走出了朝班。

一步步的走向孫傳庭身邊。

“啪!”

“啪!”

“啪!”

硬底官靴踩在臨清貢磚上,發出了清脆的響聲,吸引了所有東林黨成員的注意。

只是一件九品官服,卻讓所有東林黨成員如臨大敵的屏住了呼吸,心裡默默祈禱各路神仙佛祖,朱舜千萬別搞出什麼幺蛾子了。

看到朱舜出場了,陷入兩難的崇禎,還有西法黨人,全部鬆了一口氣。

這一連串的情緒變化,站在最前面的孫傳庭盡收眼底,很是好奇這位九品官員到底是誰,能讓整個朝堂發生了這麼巨大的變化。

難不成是某一位遭到貶官的內閣宰輔,看著也不像,這位九品小官的只是個年輕人。

年輕?

難不成是神交很久,卻一直未曾謀面的朱舜?

或是帝師孫承宗的後手。

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著被彈劾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
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著被彈劾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华亭县| 克拉玛依市| 汕尾市| 东阳市| 开封县| 关岭| 宝丰县| 墨脱县| 县级市| 广河县| 嘉定区| 阿城市| 舟山市| 常山县| 英山县| 宁陕县| 泽州县| 托克逊县| 南京市| 双辽市| 长子县| 沙洋县| 蕉岭县| 张家口市| 大石桥市| 呼伦贝尔市| 衢州市| 横山县| 竹山县| 大余县| 涿鹿县| 马山县| 阳高县| 遂宁市| 赣榆县| 呼伦贝尔市| 朝阳区| 内江市| 礼泉县|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