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

遠在王恭廠的朱舜不知道,自己的行爲給崇禎帶來了怎樣的震撼,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在意這件事。

他這段時間正忙著買材料打造水力珍妮紡紗機,累了就拿出原先的那塊木板,又在上面寫寫畫畫,設(shè)計另一樣東西。

一種很簡易的精密機牀,歐洲大約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沒多久,就有人發(fā)明出了製造燧發(fā)槍的精密機牀。

蒸汽機比較複雜,還很容易爆炸,朱舜現(xiàn)在沒有那個閒錢研究蒸汽機,只能一步步的先從最基礎(chǔ)的東西開始。

一點一點的改變大明王朝。

現(xiàn)在有了水力機械了,只需要稍微改動一下,就能製造出一臺用來鑽孔的簡易機牀。

大明的火繩槍製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三段接合式,一種是雙層複合式,不管是哪一種,最爲關(guān)鍵的一步,就是最後對於槍膛的修整。

好在大明的火繩槍和歐洲更爲先進的燧發(fā)槍,都是滑膛槍,只需要用鑽頭把槍膛給鑽大鑽的光滑就行了。

這個最後一步,卻是最耗費時間的,雖然大明已經(jīng)有了鑽牀,但是非常的簡陋。

這是一種用木頭做框架,用圓形石盤做慣性輪,綁上牛皮條用人力拉動,藉助圓形石盤的慣性鑽膛的鑽牀。

鑽好一支火繩槍的槍膛,往往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這也就造成了王恭廠製造的火繩槍產(chǎn)量不高,因爲這種工藝想要提高產(chǎn)量,需要大量的熟練工匠和鑽牀設(shè)備,對於糧倉裡都能跑老鼠的大明來說,顯然不太現(xiàn)實。

朱舜設(shè)計的這種簡易水力鑽牀,一天時間就能鑽出一根槍膛,提高了整整三十倍。

王恭廠現(xiàn)在大概有五百多名工匠,只要等到朱舜把這種水力鑽牀打造出來,就能把王恭廠一個月一百餘支火繩槍的產(chǎn)量,瞬間提高到三千支。

一年的話,就是從一千二百餘支火繩槍,提高到三萬六千支。

這就是工業(yè)革命的力量。

立夏,芒種,夏至。

朱舜又是悶頭苦幹了一個月,等到夏至時節(jié),終於把水力珍妮紡紗機打造好了,水力鑽牀的機械設(shè)計圖也敲定了。

朱舜一個人霸佔了一間匠作間,站在匠作間裡的他,看著面前的水力珍妮紡織機,說不出的成就感。

現(xiàn)在機器有了,只需要把廠房和工人搞定,大明的第一家近代紡紗廠就能開辦了。

朱舜拿著一條鐵鏈子,把匠作間的大門鎖上,踩著土路走出了王恭廠。

朱舜剛離開,一羣鑄匠就從後面一排排的瓦房裡走了出來,趴在門口探頭探腦的看看裡面有什麼。

大門已經(jīng)鎖上了,匠作間的四周也用木板擋的死死的,趴著看了好長時間,裡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見,這羣鑄匠只能悻悻的散去了。

“老孫,你說朱頭這段時間在幹什麼?”

“別一口一個朱頭了,朱舜現(xiàn)在不是匠頭了,他現(xiàn)在可是咱們王恭廠的一把手了。”

“哎,這小子也不知道走了什麼大運,竟然讓皇上瞧上了,以後看來得多巴結(jié)巴結(jié)他了。”

天黑了沒多久,朱舜就走回了家裡,這些天太累了給爹孃打過招呼,就回自己的屋子睡覺了。

第二天晌午吃飯,朱忠仁捧著一碗稀飯蹲在院子裡,津津有味的喝著,隨口問了一句:“兒子,不年不節(jié)的你怎麼回來了。”

朱舜也是端了一碗稀飯,不過手裡多了一個麪餅,撕下來一半泡在老爹碗裡,咬了一口另一半說道:“夏至放三天假,我就回來了。”

“三天?”朱忠仁笑瞇瞇的把麪餅又夾給了兒子:“當官就是舒服,放這麼多天的假。”

確實是舒服,冬至還放七天假,朱舜在心裡默默補了一句,快速扒拉幾口把稀飯喝完,手裡的麪餅放在老爹碗裡,放下碗筷就出去了:“爹,我出去一趟。”

朱忠仁剛想把麪餅再夾給孩子,瞧見他出去了,唸叨了一句這孩子,美滋滋的吃了起來。

朱舜這次回家,是爲了找一處比較好的廠房,因爲這個水力珍妮紡織機需要藉助河流的流動力量,所以就需要選在一段合適的河岸邊。

這幾天田裡沒什麼事要做,朱舜叫上幾個在家裡閒著沒事幹的弟弟,幾個人高馬大的弟弟一人拿著一根棍子,跟著大哥就出去了。

走出村口的石橋,正好碰見了里長兒子,以前見了朱舜恨不得鼻孔朝天,現(xiàn)在只是唯唯諾諾的打了一個招呼,帶著一幫人灰溜溜的離開了。

朱舜沒有那個閒工夫理睬他,走過村口的石橋,帶著幾個弟弟向西邊走去。

也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聽見了‘嘩嘩’流動的水流聲,眼前也出現(xiàn)了一排排的垂柳,隨著微風不停的搖擺。

走的再近一些,朱舜就看了一條廣闊的大河,波光粼粼,寬約一百多米:“這應(yīng)該就是永定河了。”

朱舜清楚的記得京城附近有一條流經(jīng)蒙古、山西、河北三省的大河永定河,全河長約七百多公里,又被叫做小黃河。

重點是永定河因爲靠近太行山脈的高臺地附近,在比較短的距離內(nèi),水流落差從四百五十米驟降到一百米,落差很大,水流就比較湍急。

朱舜向北邊望去,根本望不到邊際,只看到一羣羣魚鳥在永定河寬闊的河面上飛來飛去。

不過朱舜腳下的這段河岸,不太適合當廠房,這兩天就帶著幾個弟弟沿著永定河轉(zhuǎn)了兩天。

在京城西面的石景山附近,找到一段適合做廠房的河岸。

幾個弟弟跟著自己也累兩天了,就在第三天的時候,朱舜讓他們回去了,自己一個人去了一趟縣裡的河伯所。

明代初年朱元璋認識到湖漁池利對於稅收的補益,就設(shè)置河伯所管理各個州縣的河流魚稅,朱舜想要在永定河旁邊建立紡紗廠,就要得到河伯所的批文。

想要找衙門裡的人辦事,不管是什麼衙門,都得有熟人介紹,黃村裡正好有一位河伯所的壩官。

說是官其實就是一個小吏,朱舜戴上烏紗帽,穿著綠色鵪鶉補子官服,就去了一趟河伯所的公廨。

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zhuǎn)!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yè)派召集人馬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guān)羽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四百零四章 內(nèi)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guān)羽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zhàn)略處的應(yīng)對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zhàn)鬥素養(yǎng)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yè)之城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guān)羽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jié)局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yī)學院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zhàn)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yè)革命的號角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yè)革命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xiāng)野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yè)革命的號角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yè)革命的開端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yī)學院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yè)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jié)大會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
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zhuǎn)!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yè)派召集人馬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guān)羽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四百零四章 內(nèi)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guān)羽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zhàn)略處的應(yīng)對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zhàn)鬥素養(yǎng)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yè)之城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guān)羽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jié)局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yī)學院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zhàn)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yè)革命的號角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yè)革命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xiāng)野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yè)革命的號角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yè)革命的開端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yī)學院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yè)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jié)大會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永兴县| 扶余县| 钟祥市| 白山市| 绵阳市| 涞源县| 温宿县| 安国市| 巨野县| 沿河| 泰州市| 鹤峰县| 堆龙德庆县| 华亭县| 万安县| 渝中区| 子长县| 平昌县| 德格县| 新津县| 惠水县| 德阳市| 鹰潭市| 绥中县| 永济市| 满城县| 碌曲县| 土默特左旗| 桐城市| 桃源县| 安陆市| 凤台县| 芒康县| 长葛市| 东乌| 肇庆市| 鄱阳县| 合作市| 金湖县| 简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