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

王恭廠的搬遷可不是一件小事,首先要先一個黃道吉日,還要進行上樑、暖宅等等風俗習慣,沒個小半年時間,王恭廠搬不走。

朱舜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只是帶著王恭廠裡的工匠們把那三十臺水力鑽牀擺放在永定河的河邊,在外面築造了一圈土牆,搭建了一些臨時住的棚子,就算完事了。

朱舜這幾天搬遷王恭廠的時候,東林黨和晉商也都沒閒著,上一次黃姓商人被坑的褲子都給當了,不甘心的他找上了自己的族兄。

晉商的八大豪商之一,也是八大漢奸之一的黃永發。

黃姓商人在宗族內可以說是僅次於黃永發的大商賈,黃永發沒能想到自己的這個族弟,竟然折在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身上。

不死心的黃姓商人準備把山西老家的紡紗作坊押給黃永發,讓他借給自己一筆錢,再開一次賭局,連本帶利的全部賺回來。

一座四進的府邸內,黃永發手裡也拿著一個鬥彩雞缸杯,他手裡的這個可不是黃姓商人手裡的仿品,黃永發手裡的鬥彩雞缸杯是正宗的成化年間所造的真品。

鬥彩雞缸杯是大明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也是官窯瓷器在成化年間的一種巔峰之作,本來成品就少,又是皇帝的御用之物,流傳到民間的就更少了。

成化皇帝去世以後,不管是官窯,還是汝窯這樣的名窯,再也燒製不出這種巔峰之作,每次仿製的鬥彩雞缸杯總是差強人意的少點意思。

成化鬥彩雞缸杯也就成了絕品,六部尚書都不見得會有一個,黃永發能有一個真品,可見他的財力和人脈。

黃永發放下手裡的鬥彩雞缸杯,聽完族弟說的話,點了點頭:“聽說你的宅子店鋪全部都賣了,這兩天就在府上住下吧,賭局的事情另說。”

黃永發不會因爲一個人的空口白話,就拿出那麼多的錢開設賭局,他要先查探清楚了再說。

朱舜剛在永定河河岸邊上築造了一圈土牆,黃永發通過各個方面的人脈,對於鳥銃的製造步驟進行了一個詳細的瞭解,得出了一個結論。

朱舜絕對不可能在一個月以後交付一千支鳥銃。

這麼好的一個賺大錢的機會,大漢奸黃永發哪裡肯讓給別人,也沒給已經破落的族弟打招呼,自己在京城裡開設了一個賭局。

交付的鳥銃不足一百,一賠三。

交付的鳥銃剛好一百,一賠一。

交付的鳥銃超過一百,一賠二。

交付的鳥銃達到一千,一賠五。

一賠十是不可能了,明顯風險大於收益,八大晉商之一的黃永發不會幹出這等蠢事,也只有頭腦發熱的族弟纔會這麼混賬。

族弟被人坑的賣光了京城所有的家產,早就在黃永發的預料之中,無外乎八個字。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賭局開設好了,京城裡的官僚鄉紳們又開始下注了,上一次的賭局,朱舜把東林黨的底層成員坑慘了,到現在每天只能喝白粥過日。

這一次明顯是一個白送錢的機會,那些東林黨底層成員,紛紛寫信給老家。

讓老家的親戚朋友全部把家產押出去,跟著自己賺錢,到時候東林黨底層成員只抽取一成的收益。

不是他們不想親自下注,實在是沒錢了,家裡的產業在上一次的賭局裡就輸了個精光,現在只能讓家裡的親戚朋友掏錢了。

等過了這一個月,他們不僅能再次吃上肉,在老家的地位還會大大的提高,過年回家,誰見了他們都要笑瞇瞇的請他們喝酒。

畢竟帶著親戚朋友們致富了嘛。

東林黨中層成員可就好多了,上一次只是把家裡的現銀給輸了,想著這一次連本帶利全部賺回來,就把家裡的田地祖產押了出去,借貸了很大一筆錢。

崽賣爺田,可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家裡人聽說他們要借錢去參與一場賭局,差點沒給氣死。

但是當家人們聽說這個賭局,竟然是要在一個月以後交付一千支鳥銃,氣消了不說,還嫌棄他們太小氣,應該把祖宅都押出去纔對。

東林黨的六部尚書和左右侍郎就不要說了,這些個高層成員,全部下了血本,一定要把上次輸的錢賺回來。

不算其他公卿大臣下的注,單是東林黨成員從底層到高層掏出來的錢,就已經高達一百五十多萬兩,可見東林黨成員這些年貪了多少錢。

這些東林黨成員爲了賺取更高的利潤,還都是押注了一賠五的交付不足一百,爲了能讓自己贏錢,這些東林黨成員開始給朱舜使絆子了。

當初第一個發現朱舜白癡到自己掏錢買材料的黃姓小吏,說到根上,還是黃姓晉商的遠房親戚。

黃姓小吏正準備找自己的這個親戚借貸一筆錢,在這場賭局裡狠狠的賺上一筆,一位吏部驗封司的主事找上了黃姓小吏。

雖然只是吏部的一名小小主事,卻也是從六品的大官了,黃姓小吏趕緊拿出家裡最好的茶葉,招待這位上官。

驗封司主事喝了一口清茶,傳達了上面的指令:“回去告訴王恭廠的貼廠和僉書,這一個月全部消極怠工,不能爲朱舜做事?!?

“另外告訴他們,誰能勸說一名匠頭撂挑子不幹了,賞銀十兩。”

黃姓小吏小心的問了一句:“一個十兩?”

驗封司主事點了點頭,放下手裡的茶杯,邁步離開了這裡。

王恭廠的水力鑽牀剛剛搭建好,朱舜正準備開工,王恭廠的小吏們果然是出幺蛾子了,全部在舊公廨裡面磨洋工。

這幫子私自販賣軍火的蛀蟲,朱舜早晚都是要收拾的,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他們給一起收拾了,就隨他們去了。

朱舜把這件事暫時擱置,準備安排人手開工了,又見到了一位怎麼想不到的人物,皇帝身邊的大紅人王承恩。

王承恩走進簡陋的新王恭廠,坐在棚子裡喝了一口茶,就瞧見朱舜走過來了:“咱家這次來就是想問掌廠一句話,真的有把握在一個月以內交付一千鳥銃?!?

朱舜知道自己只是用嘴說,說的再是天花亂墜,王承恩這個人精也不會相信:“王公公請跟我過來?!?

朱舜把王承恩帶到永定河河邊,也不廢話,親自操縱一臺水力鑽牀,開始鑽槍膛。

王承恩就在這裡乾等了一天,不過他一點也不無聊,親眼見證了一個奇蹟。

一天就鑽好了一根槍膛,剩下的只需要把槍膛、槍托、火簾片、擊發錘等等,組裝在一起,一支鳥銃就成型了。

王承恩站在永定河河岸邊,望著一排整整齊齊的水力鑽牀,激動的頭皮都開始發麻了。

深吸一口氣,鄭重說道:“朱先生,請你帶著一臺這個東西,跟著咱家進宮。”

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十六章 衙蠹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
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十六章 衙蠹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梦县| 隆子县| 突泉县| 屯留县| 兴义市| 河津市| 丰顺县| 太仆寺旗| 商洛市| 分宜县| 阿拉尔市| 育儿| 阜康市| 德保县| 郸城县| 司法| 湟源县| 云安县| 六枝特区| 和平区| 博湖县| 福建省| 乌兰县| 资溪县| 陵水| 河南省| 景泰县| 正蓝旗| 逊克县| 治多县| 陆丰市| 布拖县| 武鸣县| 且末县| 夏河县| 垣曲县| 阿克| 永宁县| 新昌县| 华池县| 兰考县|